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院。院僧方将
食粥。见圆谓为鬼物。一皆奔散。迟久审
得其实。喜言再生。远迩观礼且叹希奇。常
山之人竞 陈供
施。圆自后复往诸方居无
定所。暨周显德中寓大名府成安县卯斋
院温寻藏教。以开宝六年忽谓众曰。人生
(第 0853b 页)
痒若是五福但举起衣云者是 陈居士供
底。

上堂父母未生前虎咬大虫父母巳生后蛇吞鳖鼻
恁么也是指踪画迹既然他自休大德请法如何举
似拈起乌 (第 0096b 页)
「 傍水依山度岁华山为根业水为家水边趺坐山 陈供
山外经行水献花水似玻璃彰用处山如图画起生涯青山绿水常相伴咏水题山岂外誇」 (第 0851b 页)


峰顶老和尚忌日拈香五云月照鹅湖峰梵网应知
撒向东突出高标竖博岭南山烧火北山红遂竖拳
云岁岁堂前 陈供
奠幸缘今日恰相逢。

扫开山异祖和上塔市尾街头是宝林忍看古佛亦
盈盈师翁堂奥始终密谁效诸方造次行今日 (第 0468a 页)
 师云。不要补。 进云。为什么不要补。 师云。虾蟆之类。 别
有一僧出来。请和尚道。师云。不要搅扰百姓。养子方
知父慈。会么。 僧云。如何是养子方知父慈。 师云。心不
负人。面无惭色。 问。如何是禅。 师云。归依佛法僧。 进云。
不会。 师云。咄。这虾蟆。得与么恶业。 问。学人有疑。请师
一决。 师云。独掌不浪鸣。 进云。不会。 师云。只丝不成束。
自领出去。 问。径截处。乞师指示。 师云。早朝有人问了
也。 进云。早朝有人问了且致。请师道。 师云。三门头市
合金刚。脚子小儿子簸钱。 问。如何是教意。 师云。一问
不再举。 问。如何是一代时教。 师云。上大人。丘乙巳。 问。
如何是急。 师云。通你一问。 进云。如何是急中急。 师云。
朝向西瞿耶尼。暮向北郁单越。 俗官问。弟子广 陈供
养。师有何方便。 师云。祇怕你不问。 官云。便请和尚道。
 师云。心不负人。面无惭色。 问。以八不成 (第 0037c 页)
食厨边。塑画母形。抱一
儿子。于其膝下。或五或三。以表其像(母有五百子。小子名爱儿)
每日于前。盛 陈供
食。其母乃是四天王之众。大丰
势力。其有疾病。无儿息者。飨食荐之。咸皆遂愿。神
州先有。名鬼子母焉。 (第 0643b 页)
法事。乃至袈裟变白。

一心奉请般涅槃后灌腊经(拜观同上)

同上。
预问四月八日。七月十五日。浴佛 陈供

法。佛诫不得口许而负其物。此物众僧应分。或
施贫穷孤老。

一心奉请佛灭度后棺敛葬送经(拜观同上 (第 0968b 页)
乃慧身
结成故感乐供。说者持者。增法化报三身之福乐。
得真性方便实智三种菩提之果。藉此为先兆矣。
广 陈供
者。一财供。亦名事供。又二。一内供。三果食 (第 0790b 页)
温陵曰。纯烧沉水无令见火者。反德藏用灭伏觉
观。然后能契寂灭场地也。
△三所献供养。分为二。
一八味 陈供。


「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为煎饼。并诸沙糖。油饼乳糜。
苏合蜜姜。纯酥纯蜜。于莲华外。各各十六。 (第 0383a 页)
三所献供养(二)

* 一八味 陈供(取白)
二两时致享(每以)
* 四所奉尊像(三)

* 一四外幡华(令其)
* 二 (第 0145a 页)
 父母非轻四海轻。」
#+END_VERSE


(引)。阿陀那僧。娑婆诃。

信礼报恩德菩萨

(奏乐 炷香  陈供 
醮仪 献于诸圣位前)

赞供养偈

#+BEGIN_VERSE
「 我今奉献甘露食,
 量等须弥无过 (第 0141a 页)
 当尽苦边际」
#+END_VERSE


书讫授使。应报洗曰。汝持画像至本国时。

可于广之处悬缯幡盖。香花布列盛设庄严。
方开其像。若有问此是何物。答彼言。此是世
尊形像。舍于王位成正觉。下字义次第可答
之。时影胜王欢喜而去。具画像书其事状。收
金银函。作敕书报仙道王。仙已开读忿怒。告
大臣曰。未知彼国有何奇异胜妙信物。书云。
可两驿手平治道路。严饰城隍。花盖幢幡集
诸人众。遣我自领四兵远出迎摄。仙道看此
形咒。意欲相轻。卿等宜应集四兵。我自亲
往。伐摩揭陀国。大臣奏曰。曾闻彼王大度量。
不可轻大王。今可顺其言。王如封书 陈供。

至城邑。开画像瞻仰而住。于时中国商人共
来。异口同音。唱南谟佛陀等。王闻之遍体毛
竖。次第问其义 (第 0828b 页)
裟变白。
*
般涅槃后灌腊经(一纸馀) (南贤北食)
译人同上
预问四月八日,七月十五日,浴佛 陈供
之法。佛诫不得口许而负其物,此物众僧应分,或施贫穷孤老。
*
佛灭度后棺敛葬送经(二纸半) ( (第 0121a 页)
揔有七品
第一卷明如来入定放光照
诸世界金刚手菩萨劝请宣
说秘密法仪佛乃广说择地
结界建坛作法受灌顶 陈供
养辩炉相用明句悉依本部 (第 0731a 页)
。汝宜应宝惜自庆可也。如来述
久修授记巳竟。
△四会众述欢喜求请。分二。一长
行。又二。一经家叙众喜 陈供。


「尔时四部众(至)各各脱身所著上衣以供养佛。」

【此众乃序分中所列之人。见身子前有愿乐。为天 (第 0657a 页)
快然。故至会众利益无穷也。次下明会众有如
是见闻。故叹未曾有。以花散佛。表依圆体而起圆
行。亦是庆幸 陈供
也。
△四二佛并座。】

「尔时多宝佛于宝塔中(至)坐其半座结跏趺坐。」

【理本不二。而言分座。乃 (第 0738a 页)
△@△]此段亦
经家叙置。于得大法利时下。宜有彼诸菩萨一句。
或省文也。佛既分别诸功德巳。而诸菩萨即 陈供。
标喜见得法喜充满也。颂中又明释梵如恒沙无
数佛土来。以散供三佛及诸菩萨。是表本门事毕。
以因彻果。 (第 0772b 页)
○四会众述欢喜求请(二)

* 一长行(二)

* 一经家叙众喜 陈供
二念众解开权显实
* 二偈颂(二)

* 一颂上开显
* 二自述回向

为上 (第 0585a 页)
。阅时亦不下六百
日。仗此智光。照瞩无量积愆。消除无始宿障。诚为多
生庆幸。非假忏力奚从。遂邀道侣。 陈供
全经。筌表如
云。虔修忏法。能礼所礼。了不可得。是后终以心血枯
竭。脾疾继作。欲书缘起。又复蹉跎。共 (第 0047b 页)
设祭食令汝
等充餐故西方诸寺每于门屋处或在食厨边塑画
母形抱一儿子于膝下或五或三以表其像每日于
前盛 陈供
食母乃四天王部众也大丰势力其有疾
病无儿息者飨祷焉皆悉遂愿详如律说神州先有
名鬼子母焉今详此方佛寺皆 …… (第 0107a 页)
塑画母形抱一儿子于膝下或五或三以表其像每
日于前盛 陈供
食其母乃四天王部众大丰势力若
有疾病或无了息咸飨祷焉皆随所愿广如律说三
者按焰口经云(此经两译一实叉 (第 011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