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釋家類
小說家類
宗教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經集部類
后汉明帝时。雒阳白马寺有摄摩腾。本中天
竺人。善风仪。解大小乘经。常游化为任。至汉
永平三年中。 明皇帝
夜梦。金人飞空而至。乃
大集群臣以占所梦。通人傅毅奉答。臣闻西
域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将必是乎 …… (第 0379b 页)
秦景等。使往
天竺寻访佛法。愔等于彼遇见摩腾。乃邀还
汉地。腾誓志弘通不惮疲苦。冒涉流沙至乎
雒邑。 明帝
甚加赏。接于城西门外。别立精舍
以处之。汉地有沙门之始也。

(第 0379b 页)
汉明帝
远召摩腾法师。来至雒阳。于城西
雍门外立白马寺。是汉地伽蓝之始也。相传
云。外国国王。尝毁破诸寺。唯 …… (第 0379b 页)
阳。 明帝
即令画工图写置清凉台中。及显节
陵上旧像。今不复存焉。汉地之始此像初
(魏书亦明汉明帝时三宝初来之 (第 0379c 页)
像山袈裟出现缘
* 北凉河南王南崖塑像缘
* 北凉沮渠丈六石像现相缘

案南齐王琰冥祥记云。 汉明帝
梦见神人。形
垂二丈。身黄金色项佩日光。以问群臣。或对
曰。西方有神。其号曰佛。形如陛下所梦。得
(第 0383b 页)
唐河内司马乔卿
* 唐平州人孙寿
* 唐郑州李虔
* 唐曹州济阴县经验

汉法本内传称。 汉明帝
遣蔡愔秦景王遵等
一十八人。至天竺国得摩腾法兰等及佛经
像还。帝问。法王出世何以化不及此。腾曰。天 …… (第 0416c 页)
诸道士将经三百六十九卷置于西坛。二十
七家诸子二百三十五卷。置于中坛。奠食
百神置于东坛。 明帝
设行殿在寺门道西。置
佛舍利及经。诸道士等以柴荻火绕坛临经。
洟泣曰。人主信邪玄风失绪。敢延经义在 (第 0417a 页)
仙传云。老教所有度世消灾
之法。凡九百三十卷。符书等七十卷。总一千
卷。又案宋太始七年。道士陆修静答 明帝
云。
道家经书并药方符图等。总一千二百二十
八卷云。一千九十卷已行于世。一百三十八
卷。犹在天宫。案 …… (第 0704b 页)
弘法。后卒于彭城。春秋七十四矣。
所著法华大品金光明十地维摩等义。并行
于世。

魏书云。正光元年。 明帝
加朝服大赦天下。召
佛道二宗门人殿前。斋讫侍中刘腾宣敕。请
法师等与道士论议。以释弟子疑网。时清通 (第 0708c 页)
有遐
迩杨确先后。

*** 感应缘(略引三验)


* 叙三宝感通灵应嘉祥意
* 叙后 汉明帝
感通初至意
* 叙宋沙门求那感通换头意

夫三宝弘护各有司存。佛僧两位。表师资之
有从。声教一门 …… (第 1029a 页)
通。有阿罗汉名末田底迦。携挈匠人。升
睹史多天。亲观妙色。三返毕功。有此像来。
法流东渐。逮于炎汉。 明帝
内记云。永平七
年。岁在甲子。秋九月昼星西见。帝梦神人
身长丈六。面作真金色。顶有日月光明。飞
行自 (第 1029b 页)
府。古今
遗基见不泯灭。从台东南而下三十里许有
古大孚灵鹫寺。见有东西二道场。佛事备焉。
古老传云。 汉明帝
所造。南有华园二顷许。异
华间发光曜人目。四边树围。访问古老不知
根原。每至肇春迄到晚秋。华迭开发。 (第 0393a 页)
均平无等差也许叔重注淮南子云钧陶法也说文云从金匀声也案陶
钧谓造化也)


汉日(而质反汉法本内传云 汉明帝
夜梦金人飞行殿庭项背日光占梦者曰西方有大圣人也因寻其教始闻佛
法也)


鹫头(情袖反谓鹫鸟也鹫头山 (第 0370a 页)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二

翻经沙门惠琳撰


*
显宗
论四十卷 琳
阿毗昙心论四卷 玄
法胜阿毗昙心论六卷 玄
杂阿毗昙心论十一卷 玄
右四论六十一卷同此 (第 0773a 页)
卷音。 显宗
论三藏圣教序(前音义最初第一卷首已具训释讫此略而不音)

** 阿毗达磨 (第 0773a 页)
显宗
论第一卷惠琳撰

派演(上拍卖反广疋云派水自分流也说文云派水之邪流别也从反水隶书作𠂢论文从水亦同下 (第 0773a 页)
拍萠反或作抨古今正字拼弹也钻也)

*** 辩正论卷第三(十代奉佛篇上)

项日(上学降反下人质反 汉明帝
感梦见佛项后有日光飞行殿庭佛神力化也)

殚言(上音单考声云极尽也从歹歹音残)

陟𡵆(上徵力 (第 0857b 页)
天亲

(十八)成帝(十九)十八祖伽耶舍多

(二十)新室王莽(二十一)十九祖鸠摩罗多

(二十二) 东汉明帝(二十三)
帝梦金人(二十四)
流东土(二十五)摩腾竺法兰(二十六)释道比
较焚经(二十七)二十祖阇夜多

(第 0478c 页)
(此后护法诸大菩萨等相次出世造论矣)

(丙辰) 改中元○京师有醴泉出饮者疾愈矣。

(戊午)  明帝庄(光武第四子。十岁通春秋。三十即位。大兴儒学。乙亥崩于东宫前殿。寿四十八。
葬显节陵)


治十八年。改元永平。

(二十三 辛酉) 帝梦金人身长丈六。项佩日轮飞至殿
庭。旦集群臣令占所 …… (第 0507a 页)
百二十八人。抽簪落发。夫
人王婕妤等与宫媛二百三十馀人。厌俗
归真。南岳道士葬褚善信不蒙披剃。既而 明帝
设斋。亲与下发广施衣钵。大启玄宗
广度僧尼。高崇十寺。城外七寺安僧。城内
三寺安尼。寺之得名自斯而始 …… (第 0507c 页)
石室论云。昔西域圣人之教。既非衰周
暴秦之君能致。然西汉二三英主有可
致之德。而圣教亦不致独现梦于 显宗。
凡近古高僧皆推圣人。去世登千载而
后教至。曾未有考著 (第 0507c 页)
显宗
之德。有必感
圣人之理。此予通论所以作也。夫两汉
有天下。传一十四世。有君德者二祖四
宗而已。二祖盖 (第 0507c 页)
立极之主。固无可议。若
三宗各有其美而不能亡其弊。唯 显宗
为至焉。有太宗恭俭之美。而文雅威重
过之。有世宗经略四夷之勋。而无世宗
淫侈之弊。有中宗政治之明。而 …… (第 0507c 页)
颂其勋德。于汉为
最盛。然世之学者不以班傅为信。徒见
钟离意傅谓帝性褊察好以耳目隐发为
明。遂以此为 显宗
实录。呜呼岂笃论哉。
昔仲尼平章讨论五帝三王治具以贻后
世。迨其殁。遭暴秦燔毁之馀。世宗仅能
举之而 (第 0508a 页)
已。至 显宗
乃始躬行儒术尊养
三老五更飨社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
经问难。于是时冠带缙绅之士。圜桥门
而观听者。亿 …… (第 0508a 页)

日而诛少正卯。暂临夹谷而尽诛优倡。
此诚不可以少假仁恕也。谓之褊察则
过矣。予谓使孔子复生。必曰 显宗
吾无
间然矣。由 (第 0508a 页)
显宗
包举西汉三宗之美。躬
行古帝王之道。此所以精爽与吾佛感
通。而圣教因之被于中夏。与儒相表里
而广天下 (第 0508a 页)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五

嘉兴路大中祥符禅寺
住持华亭念常集

东汉

(丙子) 章帝炟改建初(一名坦。 明帝
第五子。十九即位。戊子正月崩于章德殿。寿三
十一。葬敬陵)
治十三年。

(庚辰) 帝命郑玄等诸生作白 (第 0508c 页)
渐也。及开西域遣张骞使大夏。还云身毒
天竺国有浮图之教。哀帝元寿中。景宪受
大月氏王口授浮图经。后 汉明帝
梦金人
项有日光飞行殿庭。傅毅始以佛对帝。遣
中郎蔡愔等使于天竺。写浮图遗范。仍与
沙门迦叶摩腾竺法 (第 0534b 页)
四十四卷。晋葛洪
神仙传云。老教所有度世消灾之法凡九
百三十卷。符书等七十卷。宋太始七年。陆
修静答 明帝
云。道家经书并药方符图等
一千二百二十八卷云。一千九十卷已行
于世。一百三十八卷犹在天宫。又检玄都 (第 0581c 页)
众庶踊跃谓大乘中兴。是以大比丘众议
立石于塔东南隅。纪心法兴废之所以然。
某以谓初中国之有佛教。自 汉孝明
始也。
历魏晋宋齐及梁武。言第一义谛者不过
布施持戒。天下惑于报应而人未知禅。世
与道交相丧。至菩提 (第 0603c 页)
。爰啻七八百人。挂冠于上永福帝
师殿之梁棋间。故典如南岳山之券。为事
伪者戒。试尝考之。自大教西来。 汉明帝
迎摩腾竺法兰二师于洛阳。五岳道士褚
善信等。上表讥毁佛法。当时筑坛。以佛道
二经焚之。道经悉为灰烬。 …… (第 0710b 页)
惭乎。老君既说随代为师。而秦汉之下至
于金朝。偏无一现乎。今既无矣古亦虚焉。
且汉文恭俭孝武英明。 孝明
达礼乐之情。
孝章优儒雅之道。魏文帝风流文藻。晋世
祖明达宽仁。宋文帝致治升平。梁武帝文
武兼备。隋 (第 0713c 页)
缘么。奏云。不
知法故犯。知法了应无。

帝问帝师云。僧中还有通古今事底么。时
有因和上。奏云。法自 汉明帝
至以火辩真
伪。帝云。古今事且置。今再以火辩真伪时
如何。因奏曰。我皇有护法之心。此经争得
焚烧。帝 (第 0722c 页)
子明以佛为师 汉显宗
开佛化立本传
* 后汉书郊祀志
* 吴主孙权论佛化三宗
* 宋文帝集朝宰叙佛教 …… (第 0098b 页)
壤琛丽。民博仁智俗高理学。立德厚生何负
诸夏。古称爱人之国。世挺贤圣之人。岂虚搆
哉。 汉显宗
开佛化法本传三未详作者

传云。明帝永平三年。上梦神人。金身丈六
项有日光。寤已问诸臣下。傅毅对诏。 …… (第 0098c 页)
日。笑曰。公等今日无愧支许之谈也。云云。

*** 元魏孝明召佛道门人论前后七
出魏书

正光元年。 明帝
加朝服大赦天下。召佛道二
宗门人殿前。斋讫。侍中刘腾宣敕。请法师等
与道士论议。以释弟子疑网。时清通 (第 0100b 页)

及开西域。遣张骞使大夏。还云。身毒天竺
国有浮图之教。哀帝元寿中景宪受大月氏
王口授浮图经。 后汉明帝
梦金人。项有日光飞行殿庭。傅毅
始以佛对帝。遣郎中蔡愔博士秦景等。使于
天竺写浮图遗范。仍与沙门迦摄 (第 0101a 页)
理不在明帝之前百馀年也。又
云。明帝遣张骞寻河源者。此亦妄作。案汉书。
张骞为前汉武帝寻河源。云何后 汉明帝。
复 …… (第 0147c 页)
年。
又汉明以前。佛法未行道气隆盛。何乃兵戈
屡作水旱相寻。雨血山崩饥荒荐集。更有桀
纣炮烙生灵。自 明帝
后佛法行来五百馀年。
宁有妖灾虐政甚于前者。以今验古。谁有诳
欺。事彰竹帛。不可掩也。鸾乃庸疏。颇寻 (第 014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