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易類
釋家類
宗教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大集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五色之章日昧说文云
从日未声也)


赍稿(上济奚反说文赍持物也从贝齐省声也或作赍也下高道反史记云使 屈原
为宪令属草槁未定顾野王槁
犹草也说文从禾高声或作蒿也)


若耶(上而者反)(第 0569a 页)
纂官反顾野王钻谓镌凿也说文所以穿者也从金赞声)

削槁(上相略反广雅削灭也说文从刀肖声下高老反史记 屈原
为宪今属令属草槁未定也顾野王槁犹草也说
文秆也从禾高声传从草作藁俗字也)


搜购(上所周反杜注左传 (第 0842c 页)
度一切也。第二偈
引经證破。问此品何故多引经耶。答今欲论
道此言不易。又涅槃是众圣所归之本。此义
正则
众义自明。故须依经。又论将竟明无
自作之咎。始自八不终竟涅槃皆佛说也。不
别标般若涅槃等经。而通依经 …… (第 0157b 页)
会归。遂取信所见闻大乘法空不肯信受。
故复就彼所见以明其空也。两品即为二意。
第一申正。第二破邪。申 正则
显生死过患。破
邪明断惑入道。小乘之要唯此二门。问何故
大乘观行二十五章。小乘但有二品。答示大
乘探 (第 0160b 页)
王以明罚敕法。此其所长也。

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
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 正则
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此其所长也。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官。茅屋采椽。是以
贵俭。养三老五更 (第 0137a 页)
 垂诲婓婓」
#+END_VERSE


归敬曰。昔能仁示现王宫假殁双树。微言既
畅至理亦弘。刹土蒙摄受之恩。怀生沾昭苏
之慧。自佛树西荫觉影东临。汉魏寔为滥
觞。符姚盛其风彩。自是名僧间出达士连镳。
慧日长悬法轮恒驭。开凿之功始自腾显。弘
阐之力仍资什安。别有善开远适罗浮。图澄
近现赵魏。粗言圭角未可缕陈。莫不辩空有
于一乘。论苦集于四谛。假铨明有。终未离
于有为。息言明道。方契證于凝寂。犹执玄
以求玄。是玄非玄理。因玄以忘玄。或是玄义。
虽冥会幽涂事绝言象。然摄生归寂终籍筌
蹄。亦既立言是非锋起。如彼战争干戈竞发。
负者屏气胜者先鸣。故尚降魔制诸外道。自
非辩才无畏答难有方。则物辈喧张我等耻
辱。是故专心适道。一意总持建立法幢祇植
法鼓。旗鼓既 正则
敌者残摧。法轮既转能
威不伏。若使望风旗靡对难含胶而能阐弘
三宝。无有是处。尚药吕奉御。入空有之门。 (第 0260b 页)
言其畏敬御物不及
于亡。验之此事晓然俱了。但以方境森然感
发内外。更相因倚构接心识。故经云。心王若 正则
六臣不邪。须各惭愧制驭根识。如法句
经心意品说。昔有道人。河边学道。但念六尘
曾无宁息。龟从河出。水 (第 0308a 页)
焉。

系曰。江尝为七夕诗。或谓之四背中一背
也。通曰。诗人兴咏用意不伦。慧休怨别。陆
机牵牛星。 屈原
湘夫人。岂为色邪。皆当时寓
言兴类而已。若然者言火则焚口。说食则
疗饥也矣。江之舍师后乃扬师之美。反 (第 0802a 页)
亡为修
三昧。此者头支厚载履蹈青冥。逆恒理以
难知谅。是人而不测若斯倒置。振古一人。
其妹尼之攘也若 屈平
为女𡡓之骂焉。如
幻之功善权大矣。或曰。淮西之役唐书胡弗
载隐峰飞锡解阵邪。通曰。小说所传或得
(第 0847a 页)
宝台。与玄泰布纳为交契。
其性之好恶泰亦罔抗其轻重焉。尝谓道
友曰。吾不愿随僧崖焚之于木楼。不欲作 屈原
葬之于鱼腹。终誓投躯学萨埵太子 (第 0857b 页)
如。夫晋与摧皆外境耳。何与于我。但当守 正则
吉。
纵令一时不足取信。惟宽裕以待之。终无咎矣。言
独行正者。自信自肯不求人知之意。言未受命者。
(第 0430a 页)
俱得
何须抑引妙。况难章所宜更辩。

论云。佛经繁而显。道经简而幽。幽则妙门难
见。显则正路易遵。遵 正则
归涂不迷。见妙则
百虑咸得。疑曰。简则易从云何难见。繁则难
理岂得易遵。 (第 0045a 页)
正则
归涂不迷。可以阶道之
极。虽非幽简自然玄造。何假难明之术。代兹
易晓之路哉。

论云。若残忍刚愎则师 (第 0045a 页)

万善自行。行善造果。谓之行也)
信立由乎正解(臣绩曰。夫邪正不辩将何取信。故立
信之本资乎正解)
正则
外邪莫扰(臣绩曰。一心 (第 0054b 页)
正则
万邪灭矣。是
知内怀正见则外邪莫动)
信立则内识无疑(臣绩曰识者心也故成实论云心意识体
一而异名心既信
(第 0054b 页)

能止。固当顺而安之悦而毕之。勤增道习期
诸忘心。形报既废乃获大安耳。夫理本于心
而报彰于事。犹形 正则
影直。声和而响顺此
自然玄应。孰有为之者哉。然则契心神道固
宜期之通理务存远太虚中正己而无希外
助不 (第 0088a 页)
亟也郭注亟亦数也下方问反字书云动也韵集云扬举也说文
翚也从大鸟在田翚奋其羽也佳即鸟也翚音晖)


屈原(上徒到反字书云哀也考声云伤也又怜也从心掉省声也屈九勿反姓屈名原字典平楚为三闾
大夫王甚重之为靳尚等姤其能共赞毁之乃被流放后游于湘潭行吟泽畔著离骚云沧浪之水清可以濯吾缨沧浪
之水浊可以濯吾足也)


抚膺(上孚武反尔雅云抚掩之也郭注云抚掩犹抚拍也下于凌反说文云贺也案抚膺合作拊字尔雅云辟拊心
(第 0979b 页)
即鸟也翚音晖)

悼屈原(上徒到反字书云哀也考声云伤也又怜也从心掉省声也屈九勿反姓屈名原字典平楚为 三闾
大夫王甚重之为靳尚等姤其能共赞毁之乃被流放后游于湘潭行吟泽畔著离骚云沧浪之水清可以濯吾缨沧浪
之水浊 (第 0979b 页)
以大悲。四依为此而兴。三论由斯而
作。但论虽有三。义唯二辙。一曰显正。二曰
破邪。破邪则下拯沈沦。显 正则
上弘大法。
故振领提纲。理唯斯二也。但邪谬纷纶。难
可备序。三论所斥略辨四宗。一摧外道。二
折毗昙。 (第 0001a 页)
石屋诗数首)

* 过梁溪怀高忠宪

蓦地知归快此生。曲肱饮水自忘情。浮云不改青山
色。漫向江头吊 屈平。
临行一句少知音。水阁曾经宴坐深。满院春风关不
住。华香狼籍到如今(公末后与人书云心如太虚本无生死 (第 0827c 页)
二粟布。三差分。四少广。五商均。六均输。七当
程。八盈肭。九勾股。

置子庄狱

孟子谓戴不胜曰。有 楚大夫
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
则使齐人传诸。使楚人传诸。曰。使齐人传之。曰。一齐 (第 0692b 页)
清津(不入惊人浪难逢称意鱼)
 年老心孤未得鳞(气急作么)
 一曲离骚归去后(在甚么处)
 汨罗江上 独醒人(洛浦犹在)

#+END_VERSE


师云。古人以长虹为竿。新月为钩。断云为饵。
清津可以棹慈舟。剑峡先须 (第 0254b 页)
放木鹅。杭州五
云和尚坐禅箴云。沿流剑阁无滞木鹅。盖剑
水崄隘迅流。如二舡相触必碎。故先斫木浮
下。谓之木鹅。诸方异说难凭。莫若禅箴为良
證也。年老心孤未得鳞。不知者。以谓洛浦无
嗣。浦凡得一十一人。乌牙青峰等皆白眉老
作。莫莫庵讷和尚诗。今古利名酒。沈醉皆豪
英。憔悴泽畔者。未足为独醒。 屈原
字平。仕楚
怀王。为三闾大夫。靳尚所谮。贬长沙。独行江
畔。谓渔父曰。举世皆醉。唯我独醒。举世皆
(第 0254b 页)
。唯我独清。沈汨罗江而卒。江在潭州罗县。
文选离骚经。 屈原
所作。洛浦临终。彦从钝滞。
下钓未分文入手。抗衡终水米无交。还会么。
不得封侯。也是闲。

* 第四 (第 0254b 页)
 将逐春风入烧瘢(必有称心时)
#+END_VERSE


师云。大阳道。直道。不出门亦是草漫漫地。天
童便道草漫漫。门里门外君自看。恰似说话
不作意游戏其间。出门是草。人皆易知。亦易
回互。不出门亦是草。人难知难转身。所以道。
平地上死人无数。过得荆棘林。是好手。天童
道。荆棘林中下脚却易。平净地上不出门庭。
夜明帘外转身甚难。是须各自著眼。无人替
代。又云。几何般。延圣四般。万松五般。点检
将来不出末后两句。要识天童掌后处么。虎
瘦雄心在。人贫志气存。

* 第九十则仰山谨白

示众云。 屈原
独醒。正是烂醉。仰山说梦恰似
觉时。且道。万松恁么说。诸人恁么听。且道。
是觉是梦。

举。仰山梦往 (第 0285b 页)
旦○肯堂○润屋
并见上。
○眇眇

史武本纪曰。朕以眇眇之身承至尊。兢兢焉惧勿
任。
○江鱼之腹
屈原
渔父辞。
○洋溢
见中
庸。

*** 又(皈遇风浪) (第 070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