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年類
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正史類
太宗
至道二年六月甲戌上遣中使赍飞白书二十轴赐宰
相吕端等人五轴又以四十轴藏秘府字皆方圆径尺
吕端等相率诣便殿称谢上谓之曰飞白依小草书体
与𨽻书不同朕君临天下复何事于笔砚乎中心好之
不忍轻弃岁月既久遂尽其法尔向来有江浙人号能
小草书因召问之殊未知向背但务填行塞白装成卷
帙而已小草书字极难工亦恐此书遂成废绝矣
庚辰温州言永嘉县民陈侃五世同居内无异㸑侃事
亲至孝为乡里所称诏旌表门闾赐其母粟帛上谓侍
臣曰 德安陈 旭一族孝友恭俭未见其比参知政事张
洎奏曰旭家长幼千馀口世世守家法孝谨不衰闺门
之内肃如公府上曰近闻本 (第 1b 页)
至道二年六月甲戌上遣中使赍飞白书二十轴赐宰
相吕端等人五轴又以四十轴藏秘府字皆方圆径尺
吕端等相率诣便殿称谢上谓之曰飞白依小草书体
与𨽻书不同朕君临天下复何事于笔砚乎中心好之
不忍轻弃岁月既久遂尽其法尔向来有江浙人号能
小草书因召问之殊未知向背但务填行塞白装成卷
帙而已小草书字极难工亦恐此书遂成废绝矣
庚辰温州言永嘉县民陈侃五世同居内无异㸑侃事
亲至孝为乡里所称诏旌表门闾赐其母粟帛上谓侍
臣曰 德安陈 旭一族孝友恭俭未见其比参知政事张
洎奏曰旭家长幼千馀口世世守家法孝谨不衰闺门
之内肃如公府上曰近闻本 (第 1b 页)
不下数十重总以天台名之山巅一峰中有户闼
名曰赤城石皆赭色形如雉堞右为玉京洞道书
所云第六洞天东为国清寺 隋智顗 师道场山多
精庐此其绝胜雍正十一年
敕赐鼎建北为清溪西有桃源绣壁夹涧十里三折仙
踪惝恍难穷其 (第 57b 页)
名曰赤城石皆赭色形如雉堞右为玉京洞道书
所云第六洞天东为国清寺 隋智顗 师道场山多
精庐此其绝胜雍正十一年
敕赐鼎建北为清溪西有桃源绣壁夹涧十里三折仙
踪惝恍难穷其 (第 57b 页)
王士性游天台山记巾子山半为玉辉堂
登堂见灵江来自西北环抱于前
雷峰堂 天台胜纪在兴国寺上傍有 智顗 翻经台
岩老堂 名胜志在仙居县治宋皇祐元年令陈襄
建(舆地纪胜按陈襄仙居诗自注云尝凿池引水/经 (第 18a 页)
登堂见灵江来自西北环抱于前
雷峰堂 天台胜纪在兴国寺上傍有 智顗 翻经台
岩老堂 名胜志在仙居县治宋皇祐元年令陈襄
建(舆地纪胜按陈襄仙居诗自注云尝凿池引水/经 (第 18a 页)
用多矣其似车螯而角不正者曰移角似车螯而
壳薄者曰姑劳似车螯而小者曰羊蹄
螺 张存游国清寺记天台之胜其双涧名螺溪有
水一泓极深即 智者大师 放螺处今约有巨砺大
或时出石上作吼声则风雨辄作
对虾 崇祯宁海县志虾种大者曰对虾味至美
潮蛤 (第 25b 页)
壳薄者曰姑劳似车螯而小者曰羊蹄
螺 张存游国清寺记天台之胜其双涧名螺溪有
水一泓极深即 智者大师 放螺处今约有巨砺大
或时出石上作吼声则风雨辄作
对虾 崇祯宁海县志虾种大者曰对虾味至美
潮蛤 (第 25b 页)
(谨按高僧传怀玉唐时丹邱人/今从赤城志作临海人入东晋)
南北朝
定光(赤城志青州人许姓字静照大同初隐佛陇三/十年人罕知者初 智顗 在江陵梦光引至山顶)
(曰汝当住此汝当终此及顗过佛陇光曰忆昔往/时招手否顗即悟光曰金地吾已居之银 …… (第 19a 页)
(上方禁文自有飞天保卫金科秘藏元都汝何者/辄藏缃帙远知曰青邱元老传授也韩愈诗天官)
(敕六丁雷电下/取将盖用此)
智顗(景德传灯录荆州华容人姓陈氏七岁闻诵法/华经即随念之七卷之文宛如宿习于果愿寺)
(出家齐乾明元年谒大苏山慧思禅师思一见谓/曰昔灵鹫同听法华今复来矣即示以普贤道场)
(说四安乐行师入观三七日身心豁然以所悟白/思思曰非汝弗證非我莫识太建元年往金陵阐) …… (第 20a 页)
元朗(佛祖通载如意中得度就会稽叩宗法师商略/律部依恭禅师研究心法行头陀教初南岳惠)
(文禅师悟法华宗旨以授惠思思授天台 智顗 顗/授章安灌顶顶授缙云智威威授东阳惠威朗奉)
(事东阳尽传其道独处岩穴凡三十年宴坐左溪/因以为号 …… (第 37a 页)
文举(高僧传姓张氏东阳人身量六尺馀其形如山/其貌如玉静若止水动如浮云与佛窟则公禅)
(道并驱相高敕为国清寺大德先是 智者大师 立/七日金光明道场每年九月黑白二众无远弗届)
(主事僧清蕴咨谋于举置寺庄田十二顷自此光/明会不闻 (第 38a 页)
南北朝
定光(赤城志青州人许姓字静照大同初隐佛陇三/十年人罕知者初 智顗 在江陵梦光引至山顶)
(曰汝当住此汝当终此及顗过佛陇光曰忆昔往/时招手否顗即悟光曰金地吾已居之银 …… (第 19a 页)
(上方禁文自有飞天保卫金科秘藏元都汝何者/辄藏缃帙远知曰青邱元老传授也韩愈诗天官)
(敕六丁雷电下/取将盖用此)
智顗(景德传灯录荆州华容人姓陈氏七岁闻诵法/华经即随念之七卷之文宛如宿习于果愿寺)
(出家齐乾明元年谒大苏山慧思禅师思一见谓/曰昔灵鹫同听法华今复来矣即示以普贤道场)
(说四安乐行师入观三七日身心豁然以所悟白/思思曰非汝弗證非我莫识太建元年往金陵阐) …… (第 20a 页)
元朗(佛祖通载如意中得度就会稽叩宗法师商略/律部依恭禅师研究心法行头陀教初南岳惠)
(文禅师悟法华宗旨以授惠思思授天台 智顗 顗/授章安灌顶顶授缙云智威威授东阳惠威朗奉)
(事东阳尽传其道独处岩穴凡三十年宴坐左溪/因以为号 …… (第 37a 页)
文举(高僧传姓张氏东阳人身量六尺馀其形如山/其貌如玉静若止水动如浮云与佛窟则公禅)
(道并驱相高敕为国清寺大德先是 智者大师 立/七日金光明道场每年九月黑白二众无远弗届)
(主事僧清蕴咨谋于举置寺庄田十二顷自此光/明会不闻 (第 38a 页)
(匿案下忽黑云一朵如元芝从海门/起怒雷激之大雨如注时称张法官)
智顺(献徵录字逆川瑞安陈氏子母塑 智者大师 像/一夕梦僧顶有圆光逆江流而上谓吾当为汝)
(子寤而有娠生子稍长受戒于天宁禅院走闽之/天宝山枢公 (第 22b 页)
智顺(献徵录字逆川瑞安陈氏子母塑 智者大师 像/一夕梦僧顶有圆光逆江流而上谓吾当为汝)
(子寤而有娠生子稍长受戒于天宁禅院走闽之/天宝山枢公 (第 22b 页)
白莲寺 台州府志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宋庆历五
年僧本如建魏国大长公主请今额嘉定十年宁
宗书扁以赐(按 智顗 教起天台佛垄白莲能/仁宗而阐之号东掖两山云)明崇
祯五年僧超觉重建(章得象白莲寺诗闻说新庵/号白 …… (第 45a 页)
兴化寺(原名/灵鹫) 临海县志在县东四十五里赤城志
旧名隐然唐光化二年骆延寿建宋治平二年改
灵鹫寺中有古塔 智者大师 所创台州府志明末
仅存废址僧印明始构佛殿延灵岩储禅师主之
改名兴化 …… (第 45b 页)
溪宋庆历元年建治平三年赐额
国朝康熙九年僧尔光重建
崇梵寺 台州府志在县东南一百二十五里宋太
平兴国二年建初 僧智顗 于寺南北建放生池造
阿育王塔号普光塔院治平三年赐今额
国朝康熙十九年僧寂星重建
鸿祐寺 台州府 …… (第 47a 页)
赤城志旧传有僧诵仁王经而甘露降遂名露山
后以海寇孙恩屯兵其处忽有飞石击之退改名
灵石有隋 智顗 翻经台唐李义山著书堂又有飞
来石或传自西北飘坠于此一钟颇钜云自海门
浮至镌西度钟三字宋绍兴初 …… (第 55a 页)
瑞岩净土寺 赤城志在县西北四十五里唐景福
初僧师彦建(或云唐大顺二年/或云文德初建)其山石皆紫色宋
乾宁二年赐名瑞岩僧怀玉 智顗 皆常栖焉祥符
元年改今额乾道中钱参政端礼乞为香灯院赐
名移忠昭庆后其孙象祖还诸朝复今额(杨杰 (第 56a 页)
年僧本如建魏国大长公主请今额嘉定十年宁
宗书扁以赐(按 智顗 教起天台佛垄白莲能/仁宗而阐之号东掖两山云)明崇
祯五年僧超觉重建(章得象白莲寺诗闻说新庵/号白 …… (第 45a 页)
兴化寺(原名/灵鹫) 临海县志在县东四十五里赤城志
旧名隐然唐光化二年骆延寿建宋治平二年改
灵鹫寺中有古塔 智者大师 所创台州府志明末
仅存废址僧印明始构佛殿延灵岩储禅师主之
改名兴化 …… (第 45b 页)
溪宋庆历元年建治平三年赐额
国朝康熙九年僧尔光重建
崇梵寺 台州府志在县东南一百二十五里宋太
平兴国二年建初 僧智顗 于寺南北建放生池造
阿育王塔号普光塔院治平三年赐今额
国朝康熙十九年僧寂星重建
鸿祐寺 台州府 …… (第 47a 页)
赤城志旧传有僧诵仁王经而甘露降遂名露山
后以海寇孙恩屯兵其处忽有飞石击之退改名
灵石有隋 智顗 翻经台唐李义山著书堂又有飞
来石或传自西北飘坠于此一钟颇钜云自海门
浮至镌西度钟三字宋绍兴初 …… (第 55a 页)
瑞岩净土寺 赤城志在县西北四十五里唐景福
初僧师彦建(或云唐大顺二年/或云文德初建)其山石皆紫色宋
乾宁二年赐名瑞岩僧怀玉 智顗 皆常栖焉祥符
元年改今额乾道中钱参政端礼乞为香灯院赐
名移忠昭庆后其孙象祖还诸朝复今额(杨杰 (第 56a 页)
寺观(七/)
台州府(下/)
天台县
国清寺 赤城志在县北一十里旧名天台隋开皇
十八年为 僧智顗 建先是顗修禅于此梦定光告
曰寺若成国即清大业中遂改名国清李邕记所 …… (第 1a 页)
普孙篆额明洪武初废后许原平捐金助建
善兴寺 台州府志在县东北六十里旧名华顶圆
觉道场普天福元年僧德韶建 僧智顗 尝晏坐于
此有降魔塔伏虎坛鬼叠石白云先生室井泉先
生居又传有葛元茶圃王羲之墨池宋治平三年 …… (第 3a 页)
改今额明洪武四年燬僧宗济重兴隆庆中又燬
复新之
禅林寺 台州府志在县西南一十五里旧名龙山
集云院 僧智顗 建唐天宝六年改龙山为始丰宋
乾德二年改龙山崇修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石桥寺 台州府志在县北五十里 …… (第 3b 页)
观音应真阁今有上下方广寺
国朝康熙十七年有范若铸者祝发名体弘倾资重修
更建大悲阁
大慈寺 赤城志在县北二十九里陈时为 僧智顗
建盖顗思修初地及定光受记银地之所直寺门
巽隅号佛垄顗第二宴坐处隋创国清乃更寺为
道场宋大中祥 …… (第 4a 页)
(海月明洪适游大慈寺诗振策快秋晴伽蓝倚翠/屏看云不留瞬对竹已忘形银地传千载虹桥拱)
(百灵至今钟磬/响如讲净名经)
天封寺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北五十里天台山方
外志陈大建七年 僧智顗 建初顗入山见一老父
告云师卜庵遇盘石可止其后果如所告遂结庐
焉因自号灵墟盖第五思修地其注涅槃 …… (第 4b 页)
福二年舍入幽溪禅院可验也宋大中祥符元年
改净名不知何时复今额故老相传谓先此惟乔
木参天薜萝翳坎麚麇是居樵牧罕至 智者大师
时居佛陇讲净名经忽经为风飘翩翩不下乃杖
锡披荆寻经所诣行五里许风息而经憩此大师
乃即其地以营 …… (第 7b 页)
真觉寺 台州府志在县北二十三里隋开皇十七
年建 僧智顗 瘗焉龛前置双石塔号定慧真身塔
院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九明寺 台州府志在县东北三十里汉乾祐二年 (第 11a 页)
建 僧智顗 宴坐九折道场
普门寺 台州府志在县西南七十里汉乾祐三年
建宋祥符元年改福应僧德韶第六道场今复为 …… (第 11a 页)
三道场旧名大觉普光塔院宋祥符元年改慧觉
后复为普光
清心寺 台州府志在县东十里山名招隐下有石
泓如釜昔 智顗 放螺溪中旧号螺溪院宋治平三
年改今额
金地庵 台州府志县西二十五里石晋开运三年建
梁大同初 …… (第 12a 页)
梵兴寺 赤城志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旧名法兴
梁贞明元年建宋治平三年改今额
明觉寺 台州府志在第六都旧名崇国俗呼雪山
寺唐大中二年建 僧智顗 常飞锡于此宋太平兴
国二年改名应龙治平三年改今名
威神寺 赤城志在县南四十里旧名灵湫唐乾宁
(第 25b 页)
台州府(下/)
天台县
国清寺 赤城志在县北一十里旧名天台隋开皇
十八年为 僧智顗 建先是顗修禅于此梦定光告
曰寺若成国即清大业中遂改名国清李邕记所 …… (第 1a 页)
普孙篆额明洪武初废后许原平捐金助建
善兴寺 台州府志在县东北六十里旧名华顶圆
觉道场普天福元年僧德韶建 僧智顗 尝晏坐于
此有降魔塔伏虎坛鬼叠石白云先生室井泉先
生居又传有葛元茶圃王羲之墨池宋治平三年 …… (第 3a 页)
改今额明洪武四年燬僧宗济重兴隆庆中又燬
复新之
禅林寺 台州府志在县西南一十五里旧名龙山
集云院 僧智顗 建唐天宝六年改龙山为始丰宋
乾德二年改龙山崇修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石桥寺 台州府志在县北五十里 …… (第 3b 页)
观音应真阁今有上下方广寺
国朝康熙十七年有范若铸者祝发名体弘倾资重修
更建大悲阁
大慈寺 赤城志在县北二十九里陈时为 僧智顗
建盖顗思修初地及定光受记银地之所直寺门
巽隅号佛垄顗第二宴坐处隋创国清乃更寺为
道场宋大中祥 …… (第 4a 页)
(海月明洪适游大慈寺诗振策快秋晴伽蓝倚翠/屏看云不留瞬对竹已忘形银地传千载虹桥拱)
(百灵至今钟磬/响如讲净名经)
天封寺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北五十里天台山方
外志陈大建七年 僧智顗 建初顗入山见一老父
告云师卜庵遇盘石可止其后果如所告遂结庐
焉因自号灵墟盖第五思修地其注涅槃 …… (第 4b 页)
福二年舍入幽溪禅院可验也宋大中祥符元年
改净名不知何时复今额故老相传谓先此惟乔
木参天薜萝翳坎麚麇是居樵牧罕至 智者大师
时居佛陇讲净名经忽经为风飘翩翩不下乃杖
锡披荆寻经所诣行五里许风息而经憩此大师
乃即其地以营 …… (第 7b 页)
真觉寺 台州府志在县北二十三里隋开皇十七
年建 僧智顗 瘗焉龛前置双石塔号定慧真身塔
院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九明寺 台州府志在县东北三十里汉乾祐二年 (第 11a 页)
建 僧智顗 宴坐九折道场
普门寺 台州府志在县西南七十里汉乾祐三年
建宋祥符元年改福应僧德韶第六道场今复为 …… (第 11a 页)
三道场旧名大觉普光塔院宋祥符元年改慧觉
后复为普光
清心寺 台州府志在县东十里山名招隐下有石
泓如釜昔 智顗 放螺溪中旧号螺溪院宋治平三
年改今额
金地庵 台州府志县西二十五里石晋开运三年建
梁大同初 …… (第 12a 页)
梵兴寺 赤城志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旧名法兴
梁贞明元年建宋治平三年改今额
明觉寺 台州府志在第六都旧名崇国俗呼雪山
寺唐大中二年建 僧智顗 常飞锡于此宋太平兴
国二年改名应龙治平三年改今名
威神寺 赤城志在县南四十里旧名灵湫唐乾宁
(第 25b 页)
浙江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经籍(六/)
子部(中/)
释藏
金刚般若经疏一卷(矢台山方外志 智者大师 撰建/炎二年武林修悟将此疏入经)
(为/注)
金刚义疏七卷(宋高僧傅唐越州法华山寺/僧元俨著俗 …… (第 1a 页)
(著至正/辛巳序) 心经斗轮解(石门县志/释通容著)
心经句义(云溪释净/挺俍亭著)
弥陀经义疏一卷(天台山方外志 智者大师 撰)
阿弥陀经疏一卷西资钞二卷(天台山方外志/孤山圆师撰)
弥陀经新疏二卷指归记二卷(天台山方外 …… (第 3a 页)
(外志孤山圆/师释涅槃) 涅槃会疏(云门释/圆澄撰)
涅槃末后句(云溪释净/挺俍亭著)
光明元义一卷光明文句三卷(天台山方外志 智者大师 撰)
元义释签十卷文句记十卷(天台山方外志/荆溪尊者撰)
光明元义记(天台山方外志/灵光敏师撰) …… (第 4b 页)
金光明经随文释十卷(宋高僧傅宋秀州灵光寺/僧皓瑞著姓张氏嘉禾人)
法华元义十卷法华文句十卷(读书后志 智顗 撰)
法华疏(续高僧传/唐义净著)
法华释签十卷法华疏记十卷(宋高僧傅/释湛然著)
法华经解疏 …… (第 5b 页)
杂珠记二卷(天台山方外志慧觉玉/师释孤山无量义经疏)
维摩元疏六卷维摩文疏二十八卷(天台山方外志 智者大师 撰) …… (第 6a 页)
兰盆补注一卷(天启平湖县/志释可观著)
观音别行元义二卷观音别行义疏二卷请观音经
疏一卷(天台山方外志 智者大师 撰) 观经疏记(天台山方外/志石壁靖师)
(撰/) …… (第 7a 页)
(谨按凡所诠释不序作者时代/以南北二藏经文先后为次)
梵网经疏(续高僧传/慧皎著)
菩萨戒疏二卷四念处四卷(天台山方外志 智者大师 撰)
授菩萨戒文(天台山方外志/荆溪尊者撰) …… (第 10a 页)
梵网戒光(云溪释净/挺俍亭著)
右律
观心论一卷净土十疑论又智度论疏二十卷(天台/山方)
(外志 智者/大师 撰)
观心论疏二卷(天台山方外志/章安尊者撰)
金刚錍论一卷(宋高僧传/湛然著) …… (第 11a 页)
卷五方便门一卷七方便义一卷七学人义一卷
一二三四身义一卷法门仪一卷禅门要略一卷
(天台山方外志 智者大师 撰)
八教大意一卷(天台山方外志/章安尊者撰)
止观辅行十卷止观义例一卷止观大意一卷始终
心 …… (第 13a 页)
觉意三昧一卷方等三昧仪一卷法华三昧仪一卷
法界次第三卷四教仪四卷(天台山方外志 智者大师 撰)
法华三昧补助仪一卷方等忏补阙仪二卷(宋高僧/傅释湛)
(然/著)
法华经科文二卷(宋高 …… (第 16a 页)
(都缉缀之宿按通志艺文略又/有永嘉一 觉禅师宗集一卷)
国清道场百录五卷(宋史艺文志僧灌/顶纂 僧智顗 修)
天台国师百会语要一卷(通志艺文略唐僧义荣/纂天台般若和尚语) (第 17b 页)
经籍(六/)
子部(中/)
释藏
金刚般若经疏一卷(矢台山方外志 智者大师 撰建/炎二年武林修悟将此疏入经)
(为/注)
金刚义疏七卷(宋高僧傅唐越州法华山寺/僧元俨著俗 …… (第 1a 页)
(著至正/辛巳序) 心经斗轮解(石门县志/释通容著)
心经句义(云溪释净/挺俍亭著)
弥陀经义疏一卷(天台山方外志 智者大师 撰)
阿弥陀经疏一卷西资钞二卷(天台山方外志/孤山圆师撰)
弥陀经新疏二卷指归记二卷(天台山方外 …… (第 3a 页)
(外志孤山圆/师释涅槃) 涅槃会疏(云门释/圆澄撰)
涅槃末后句(云溪释净/挺俍亭著)
光明元义一卷光明文句三卷(天台山方外志 智者大师 撰)
元义释签十卷文句记十卷(天台山方外志/荆溪尊者撰)
光明元义记(天台山方外志/灵光敏师撰) …… (第 4b 页)
金光明经随文释十卷(宋高僧傅宋秀州灵光寺/僧皓瑞著姓张氏嘉禾人)
法华元义十卷法华文句十卷(读书后志 智顗 撰)
法华疏(续高僧传/唐义净著)
法华释签十卷法华疏记十卷(宋高僧傅/释湛然著)
法华经解疏 …… (第 5b 页)
杂珠记二卷(天台山方外志慧觉玉/师释孤山无量义经疏)
维摩元疏六卷维摩文疏二十八卷(天台山方外志 智者大师 撰) …… (第 6a 页)
兰盆补注一卷(天启平湖县/志释可观著)
观音别行元义二卷观音别行义疏二卷请观音经
疏一卷(天台山方外志 智者大师 撰) 观经疏记(天台山方外/志石壁靖师)
(撰/) …… (第 7a 页)
(谨按凡所诠释不序作者时代/以南北二藏经文先后为次)
梵网经疏(续高僧传/慧皎著)
菩萨戒疏二卷四念处四卷(天台山方外志 智者大师 撰)
授菩萨戒文(天台山方外志/荆溪尊者撰) …… (第 10a 页)
梵网戒光(云溪释净/挺俍亭著)
右律
观心论一卷净土十疑论又智度论疏二十卷(天台/山方)
(外志 智者/大师 撰)
观心论疏二卷(天台山方外志/章安尊者撰)
金刚錍论一卷(宋高僧传/湛然著) …… (第 11a 页)
卷五方便门一卷七方便义一卷七学人义一卷
一二三四身义一卷法门仪一卷禅门要略一卷
(天台山方外志 智者大师 撰)
八教大意一卷(天台山方外志/章安尊者撰)
止观辅行十卷止观义例一卷止观大意一卷始终
心 …… (第 13a 页)
觉意三昧一卷方等三昧仪一卷法华三昧仪一卷
法界次第三卷四教仪四卷(天台山方外志 智者大师 撰)
法华三昧补助仪一卷方等忏补阙仪二卷(宋高僧/傅释湛)
(然/著)
法华经科文二卷(宋高 …… (第 16a 页)
(都缉缀之宿按通志艺文略又/有永嘉一 觉禅师宗集一卷)
国清道场百录五卷(宋史艺文志僧灌/顶纂 僧智顗 修)
天台国师百会语要一卷(通志艺文略唐僧义荣/纂天台般若和尚语) (第 17b 页)
菡溪庙记(天台山方外志大德/三年三月丁世杰记)
清风祠记(天台县志嘉靖丁巳十一月台州/推官庐陵萧文清记碑存思贤桥)
智者大师 放生碑(天台山方外志陈宣帝敕国子祭/酒东海徐孝克撰不知何人书在)
(县/前)
国清寺智者禅师 (第 23a 页)
清风祠记(天台县志嘉靖丁巳十一月台州/推官庐陵萧文清记碑存思贤桥)
智者大师 放生碑(天台山方外志陈宣帝敕国子祭/酒东海徐孝克撰不知何人书在)
(县/前)
国清寺智者禅师 (第 23a 页)
大德寺(在庐陵县教场后唐开元间僧祖真建号寂照山元僧净观修明洪武五年僧竹汉重修今塔
仅存)
灵严寺(在庐陵县瑞庆山唐天宝间建明洪武三年 僧德安 重兴崇祯初里人郭培悫张在田重葺)
石林寺(在庐陵县唐大历间建本朝戊戌僧印重兴)
常田寺( (第 3a 页)
仅存)
灵严寺(在庐陵县瑞庆山唐天宝间建明洪武三年 僧德安 重兴崇祯初里人郭培悫张在田重葺)
石林寺(在庐陵县唐大历间建本朝戊戌僧印重兴)
常田寺( (第 3a 页)
(嵩上疏曰古之王者义全而后取让成而后得是以/享世长久今梓宫未返旧京未清宜开延嘉谋训卒)
(励兵先雪大耻副四海之心则神器将安适哉/由是忤旨出为新安太守 嵩字仲 智顗 之弟)王遂
即皇帝位百官皆陪列命王导升御床共坐导固辞
曰若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乃止大赦文武 (第 59b 页)
(励兵先雪大耻副四海之心则神器将安适哉/由是忤旨出为新安太守 嵩字仲 智顗 之弟)王遂
即皇帝位百官皆陪列命王导升御床共坐导固辞
曰若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乃止大赦文武 (第 59b 页)
人知随州
李道为邓随州镇抚使兼知邓州先是镇抚使司主管
机宜文字谭宪为桑仲讼冤于朝诏以黄榜抚谕诸军
令 德安陈 规究实且即军中求可代仲者会闻新除镇 …… (第 7a 页)
五月壬申令李回勾收霍明在此/月庚子今联书之李道明年正月乙亥改命)初
横闻明奔德安府聚众数千人以是日围 德安(赵甡之/遗史载)
(横以六月围德安而无其日按日历江西安抚大使司/申八月十九日德安围解十九日己巳也又绍兴二年)
(十一月一日德安镇抚使陈规状李横等领兵众前来/攻城计六十五日以日推之其初至合在六月辛丑故)
(附此/日) 规登城以好语谕之且申和好仍送米百斛横受
之规请退兵横曰襄阳之兵至矣无可议者遂造天桥 (第 7b 页)
联书之李道明年正月乙亥改命)初
横闻明奔德安府聚众数千人以是日围德安(赵甡之/遗史载)
(横以六月围 德安 而无其日按日历江西安抚大使司/申八月十九日 (第 7b 页)
德安 围解十九日己巳也又绍兴二年)
(十一月一日 (第 7b 页)
德安 镇抚使陈规状李横等领兵众前来/攻城计六十五日以日推之其初至合在六月辛丑故)
(附此/日)规登城以好语 …… (第 7b 页)
愿得米二百斛而去公与之)
(翌日横复来寇按横之出本为桑仲执雠非求粟也日/历规乞救兵状横率兵民数千人围 德安 此云十万人)
(亦非其实行状又云规出城见横/恐规未必出城今从赵甡之遗史)
壬寅御笔翟汝文罢参知政事时 (第 8a 页)
李道为邓随州镇抚使兼知邓州先是镇抚使司主管
机宜文字谭宪为桑仲讼冤于朝诏以黄榜抚谕诸军
令 德安陈 规究实且即军中求可代仲者会闻新除镇 …… (第 7a 页)
五月壬申令李回勾收霍明在此/月庚子今联书之李道明年正月乙亥改命)初
横闻明奔德安府聚众数千人以是日围 德安(赵甡之/遗史载)
(横以六月围德安而无其日按日历江西安抚大使司/申八月十九日德安围解十九日己巳也又绍兴二年)
(十一月一日德安镇抚使陈规状李横等领兵众前来/攻城计六十五日以日推之其初至合在六月辛丑故)
(附此/日) 规登城以好语谕之且申和好仍送米百斛横受
之规请退兵横曰襄阳之兵至矣无可议者遂造天桥 (第 7b 页)
联书之李道明年正月乙亥改命)初
横闻明奔德安府聚众数千人以是日围德安(赵甡之/遗史载)
(横以六月围 德安 而无其日按日历江西安抚大使司/申八月十九日 (第 7b 页)
德安 围解十九日己巳也又绍兴二年)
(十一月一日 (第 7b 页)
德安 镇抚使陈规状李横等领兵众前来/攻城计六十五日以日推之其初至合在六月辛丑故)
(附此/日)规登城以好语 …… (第 7b 页)
愿得米二百斛而去公与之)
(翌日横复来寇按横之出本为桑仲执雠非求粟也日/历规乞救兵状横率兵民数千人围 德安 此云十万人)
(亦非其实行状又云规出城见横/恐规未必出城今从赵甡之遗史)
壬寅御笔翟汝文罢参知政事时 (第 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