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正史類
史評類
晋是为文公文公
立以季子为卿代先轸佐下军城濮之战季子以虎皮
蒙马先犯陈蔡陈蔡溃楚师是以大败文公尝学书
季子
三日曰吾不能行也咫闻则多矣对曰然而多闻
以待能者不犹愈也襄公之为太子也公将使阳处父
为之傅问 (第 16b 页)
于季子
曰处父其能教诲驩也使之善乎对
曰是在驩也蘧篨不可使俯戚施不可使仰僬侥不可 …… (第 16b 页)
卢矇瞍修声聋聩司火童昏
嚚瘖僬侥官师之所不材也以实裔土夫教者因体能
质而利之者也若川然有原卬浦而后大 季子
使舍于
冀野见冀郤薅其妻馌之敬归而言于公公以为下军 …… (第 17b 页)
大夫焉襄公六年 季子

狐突字伯行文公之外祖父也其先本唐叔之后在戎
狄者为狐氏献公娶二女于戎大狐姬生文公小戎子
生惠公狐 …… (第 18a 页)
见之公
使觇之信遂怨郤至七年厉公田与妇人先杀而饮酒
后使大夫杀郤至奉豕寺人孟张夺之郤至射而杀之
公曰 季子
欺予厉公将作难胥童曰必先三郤族大多 (第 41b 页)
子今逃位则王馀昧后立今卒其
子当代乃立王馀昧之子僚为王王诸樊之子公子光
以为吾父所以兄弟相传者欲致位 于季子
(第 84a 页)
季子
即 …… (第 84a 页)
不受国吾当立乃阴求贤人欲以袭王僚使季札使于
晋光使人弑王僚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庐 季子
至曰
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国家无倾乃吾
君也吾谁敢怨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
之先人 (第 84b 页)
之道也复命哭墓复位而待至夫差王十一年
楚子期伐陈吴使 季子
救陈 (第 84b 页)
季子
谓子期曰二君不务
德而力争诸侯民何罪焉我请退以为子名务德而安
民乃还初 (第 84b 页)
季子
适齐反而丧其子葬于嬴博之间孔子 …… (第 84b 页)
无不
之也无不之也而遂行孔子曰合于礼矣吴之先君
发文身祼以为饰至寿梦时虽稍近治犹未通于上国
盖殊俗也 季子
生蛮夷中行礼适义闻乐知政究观人
情深识国体非学而至盖天性然也 (第 85a 页)
季子
死年八十馀
伍员字子胥楚伍举之孙而伍奢之子也奢有二子长 (第 85a 页)
  圣遗迹也而广川书跋云仲尼书延陵墓碑今入
  淳化官帖中不类丰碑石柱所刻书亦异籀文又
  孔子未尝至吴其书是非不可考也唐人 于季子
  
墓刻此十字张从申书其后而籀字极大一书而 (第 6a 页)
  归而书复归则义不当复也天王使宰咺来归惠
  公仲子之赗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隧则讥其过
  时始至之失也至 于季子
来归齐人来归郓欢龟
  阴田此又喜其归异其词以嘉之也凡此皆辞同
  而义不同者也又如国君奔一也而内奔 (第 16a 页)
 减六尚岁贡物
十二月诏蔡京复领三省事
 王黼既致仕朱腼力劝用京帝从之京至是四当国
 目昏眊不能视事悉决 于季子
绦凡京所判皆绦为
 之且代京入奏每造朝侍从以下皆迎揖呫嗫耳语
 堂吏数十人抱案后从由是恣为奸利窃弄威 (第 54b 页)
气或贤隐而群臧徵流沙之西逝何国步之
难匡逮嬴氏之益侈扼六国之背吭来相如连城之璧
纳范睢入相之装洵无怯 于季子
亦纳交于孟尝虽谲
资于狗盗克乱正以鸡鸣鉴席捲之威焰作兀蜀之阿
房稽此时之建置非一关之嶈嶈武关峣关㟏岈 (第 67a 页)
 容齐鲁郑卫之邦闻乐以知德见微以识远列国之

 卿士大夫乐与从游贤如桥肸莫不倾盖缔交焉虽
 三君迭立好勇轻生欲终致国 于季子
季子义辞弗
 受也有臣如此春秋于是乎直进吴于中国矣其后
 嗣立之君犹不忘遣使通路以修前好再传而阖庐 (第 15a 页)
 容齐鲁郑卫之邦闻乐以知德见微以识远列国之

 卿士大夫乐与从游贤如桥肸莫不倾盖缔交焉虽
 三君迭立好勇轻生欲终致国于季子 季子
义辞弗
 受也有臣如此春秋于是乎直进吴于中国矣其后
 嗣立之君犹不忘遣使通路以修前好再传而阖庐
 卒 (第 15a 页)
 夫出奔而复则书归而书复归则义不当复也天王

 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
 襚此讥其过时始至之失也至 于季子
来归齐人来
 归郓欢龟阴之田此又喜其归异其词以嘉之也凡
 此皆辞同而义不同者也又如国君奔一也而内奔 (第 6a 页)
胡松
年等皆罢 十二月诏蔡京复领三省事王黼既致仕
朱勔力劝用京帝从之京至是四当国目昏眊不能治
事悉决 于季子
绦凡京所判皆绦为之至代京入奏事 (第 54a 页)
光光之父曰吴王诸樊诸樊弟三人次曰馀祭次曰夷
昧次曰季子札诸樊知季子札贤而不立太子以次傅
三弟欲卒致国 于季子
札诸樊既死傅馀祭馀祭死傅
夷昧夷昧死当 (第 2a 页)
季子
(第 2a 页)
季子
札逃不肯立吴人乃立 …… (第 2a 页)
夷昧之子僚为王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 季子
当立
必以子乎则光真适嗣当立故尝阴养谋臣以求立光
既得专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春吴王僚欲因楚
丧使 …… (第 2b 页)
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
将盖馀属庸路吴兵不得还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
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 季子
虽来不吾
废也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 (第 2b 页)
百卷成上之初圣历中以上御览及文思博要等
书聚事多未周备遂令张昌宗召李峤阎朝隐徐彦伯
薛曜李尚隐魏知古 于季子
王无竞沈佺期王适徐坚
尹元凯张说马吉甫元希声李处正高备刘知几房元
阳宋之问崔湜常元旦杨齐哲富嘉谟蒋凤 (第 11b 页)
光光之父曰吴王诸樊诸樊弟三人次曰馀祭次曰夷
昧次曰季子札诸樊知季子札贤而不立太子以次传
三弟欲卒致国 于季子
札诸樊既死传馀祭馀祭死传
夷昧夷昧死当 (第 2a 页)
季子
(第 2a 页)
季子
札逃不肯立吴人乃立 …… (第 2a 页)
夷昧之子僚为王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 季子
当立
必以子乎则光真适嗣当立故尝阴养谋臣以求立光
既得专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春吴王僚欲因
楚丧使 …… (第 2b 页)
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将盖馀属庸路
吴兵不得还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
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 季子
虽来不吾废也专诸曰王
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楚绝其后方今 (第 2b 页)
  广义(是举也美则美矣君子/惜之盖亦噬脐无及矣)
十二月诏蔡京复领三省事
 (王黼既致仕朱勔力劝用京帝从之京至是四当国/目昏眊不能视事悉决 于季子
绦凡京所判皆绦为)
 (之至代京入奏之绦每造朝侍从以下皆迎揖呫嗫/耳语堂吏数十人抱案后从由是恣为奸利 (第 88a 页)
十月吴诸樊伐楚以报
舟师之役引师至巢入其门巢人射诸城上矢中吴王
而卒吴王尝谓其诸弟曰吾兄弟相传必致国 于季子
故弟馀祭立卫侯衎自夷仪使与宁喜言喜许之曰必
公子鱄在不然必败大叔仪曰诗所谓我躬不阅皇恤
我后宁子可谓 (第 12a 页)
(子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馀祭次曰夷末札其/季子也寿梦欲立以为嗣札辞然后立诸樊既除丧则)
(致国 于季子
(第 6a 页)
季子
又辞而去之诸樊乃舍其子而立弟/约以次传必及 (第 6a 页)
季子
故诸樊卒而馀祭立馀祭卒而夷)
(未立夷未卒则 (第 6a 页)
季子
宜受命以安社稷成父兄之志矣/乃徇匹夫之介节辞位以逃夷末之子僚僚既立诸樊)
(子光曰先君所以不与子国而 (第 6a 页)
与弟者凡为 季子
尔将/从先君之命欤则 (第 6a 页)
季子
宜有国也如不从先君之命则)
(我宜立僚乌得为君于是使专诸刺僚而致国乎 (第 6a 页)
季子/
(第 6a 页)
季子
不受去延陵终身不入吴国故曰贬之示法焉或)
(谓先圣贤夷齐 (第 6a 页)
季子
辞位独不为贤而奚贬乎曰叔齐/之德不越伯夷孤竹舍长而立幼私意也诸樊兄弟父) …… (第 6a 页)
(子无及季札之贤也其父兄眷春而欲立札公心也故 季子
辞立而生乱为春秋之所贬或曰世衰道微暴行)
(交作臣篡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 (第 6b 页)
季子
于是焉/而辞位则将使闻其风者贪夫廉争夫让而篡弑夺攘)
(之祸损矣其于名教岂不有补何贬之深也曰春秋达 …… (第 6b 页)
而不反季历嗣位而不辞)
(武王继统受命作周亦不以配天之业让伯邑考官天/下也彼王僚无季历之贤武王之圣而 季子
为太伯之)
(让岂至德乎使争弑祸兴覆师丧国其谁阶之也若 (第 6b 页)
季/子
之辞位守节立名全身自牧则可矣槩诸圣王之道)
(则过矣中庸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第 6b 页)
季子
所谓贤且/智过而不得中者也使由于季历武王之义其肯附子)
(臧之节而不受乎惜其择乎中庸失时措之宜尔或曰 …… (第 6b 页)
君子盛称季札之贤于让)
(国之际以为礼之大节不可乱也公子欣时春秋犹贤/其后世于季札何独贬之深也曰仲尼 于季子
望之深)
(矣责之备矣惟与天地同德/而达乎时中然后能与于此)秋九月葬卫献公齐高止
出奔北燕仲孙羯如晋 (第 7a 页)
国何也吴子寿梦有四)
(子长诸樊次馀祭次夷末次季札光诸樊之子也僚夷/末之子也诸樊兄弟以次相及必欲致国 于季子
(第 8a 页)
季)
(子
终不受则国宜之光也僚乌得为君故称国以弑而/不归狱于光其称国以弑者吴大臣之罪也大臣任大)
(事事莫大于 (第 8a 页)
 年而子胥死季子知国之必亡而终无一言于夫差
 知言之无益也夫子胥以阖闾霸而夫差杀之如皂
 𨽻岂独难 于季子
乎呜呼悲夫吾以是知夫差之不
 道致使 (第 11b 页)
季子
不敢言也苏子曰延州来季子张子房
 皆不死者也江左诸子好谈子房 (第 11b 页)
季子
之贤有以也
 夫此可与知者论难与俗人言也作延州来季子赞 (第 11b 页)
  国楚有以成之而晋亦自撤其藩篱也寿梦贤季

  札欲立之又牵于少长之序约以次传必致国
  季子
此与宋杜太后之欲太祖兄弟并为天子而
  终反之于德昭皆误计也无论岁月绵邈事体未
  可料假令诸樊馀祭 (第 15a 页)
夷昧俱登大耋而 季子
或不
  幸而先死则惓惓与贤之意成子虚矣至札之让
  国固出至诚然子臧之义可慕而父兄之志亦不
  可 (第 15a 页)
 (在国未见过举其于孔子不失公养之礼何其再入/之多妄也是不然恶莫大于拒父其他小事则辄年)
 (齿尚少听于孔叔而孔叔又/听 于季子
所以其恶未箸耳) (第 37a 页)
 (应奉官吏省/六尚岁贡)十二月诏百官遵行元丰法制○复诏
 蔡京落致仕领三省事(王黼既致仕朱勔力请用京/帝从之京至是四当国目昏)
 (眊不能事事悉决 于季子
绦凡京所判皆绦为之至/代京入奏事绦每造朝侍从已下皆迎揖呫嗫耳语)
 (堂吏数十人抱案从后由是恣为奸利 (第 4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