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政書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雜史類
職官類
史評類
正史類
載記類
史鈔類
诚事天地仁孝奉祖宗恭己爱人夙夜求治以至殊邻 修睦
犷俗请吏干戈偃戢年榖屡丰皆陛下兢兢业业
日谨一日之所致也臣等尝谓天道不远必有昭报今
者神告先期灵文果 (第 2a 页)
鉴共当殛之昭圣皇帝复答
云孤虽不才敢遵此约谨当告于天地誓之子孙神明
具知呜呼此盟可改后嗣何述窃以两朝 修睦
三纪于 (第 23b 页)
   右七曜历(三十部六/十七卷)
都利聿斯经二卷(本梵书五卷唐贞元初有都利术士/李弥乾将至京师推十一星行历知)
(人命/贵贱)新修聿斯四门经一卷(唐待诏陈/辅重修)徐氏续聿斯歌

一卷 都利聿斯歌诀一卷(安 修睦
撰/关子明注)聿斯钞略旨一
卷 聿斯隐经一卷 罗滨都利聿斯大衍书一卷
文殊菩萨所说宿曜经一卷(唐广智 (第 24b 页)
  大都路总管姚公神道碑铭  富珠哩翀
公姓姚氏讳天福字君祥拜监察御史弹击权臣无所
顾畏世祖皇帝赐名巴尔斯国言虎也其系出唐贤相
文献公元崇文献诸孙伯禄卒绛州观察判官葬绛之
稷山县南阳里繇是世为平阳绛人公考处士君讳君

实字仲华甫冠避兵雁门金进士赵泰以子妻之生公
及和众主簿天禄公姿白晰美风矩童丱不凡闻处士
训忠孝奉受惟谨从事郡府挺洁不群侪辈畏之仕怀
仁为县史世皇以太弟驻白登公从县进葡萄酒见奇
之留侍宿卫至元初丞县怀仁太师杨库克楚荐其能
于丞相塔齐尔丞相奉使朔漠 修睦
宗藩引与之偕五
年立御史台丞相为大夫奏授架阁管勾秩将仕郎十
一年以承事郎拜御史十三年江南平冬十二月宰 (第 18a 页)
  晁氏曰唐僧虚中诗也司空图尝以诗赠之云十
  年太华无知已只得虚中一首诗
白莲集一卷
  陈氏曰唐僧齐已撰长沙胡氏
柳白集一卷  修睦
东林集一卷 尚颜供奉集一卷
  陈氏曰皆唐僧自贯休而下尽唐末人 (第 34a 页)
修睦
(第 34a 页)
书言孝和皇帝尝赐盟时唐宰相豆卢钦望魏元忠李
峤纪处讷等凡二十二人及吐蕃君臣同誓孝和皇帝
崩太上皇嗣位 修睦
如旧然唐宰相在誓刻者皆殁今
宰相不及前约故须再盟比使论乞力等前后七辈往 (第 25a 页)
  御注孝经台赋         张昔
孝惟行先教实理本故玄宗探宣尼之旨为圣理之阃
爰索隐以钩深或词约而意远然后勒睿旨于他山之
石树崇台为儒林之苑天文焕发知孝道之克宣微旨

高悬示仁风之已返上崇君德下达人情王猷玉润帝
典金清谊虽刑于子道理实畅乎家声施之于人风俗
可移于孝理悬之于教日月方比于贞明不然何以倬
尔孤标介然守正金字累累以条贯银钩历历而交映
故向之者 修睦
就之者起敬斯乃示生民之大端仰高
山之景行至哉圣化本本元元酌其旨而薄俗可厚毗
于政而理道可敦故政以肃教 (第 6a 页)
 (管也宣和录脱仲恭名今载诏书全文于后以补实/录诸书之阙焉其书云靖康元年四月日大宋皇帝)
 (致书于左金吾卫上将军右都监耶律太师昔我烈/祖章圣皇帝与大辽结好澶渊敦信 修睦
百有馀年)
 (边境晏安苍生蒙福义同一家靡有兵革战斗之事/通和之久振古所无金人不道称兵朔方拘縻天祚) (第 19a 页)
 理实畅于家声施之于人风俗可移于孝理悬之于
 教日月方比于贞明不然何以倬尔孤标介然守正
 金字累累以条贯银钩历历而交映故向之者 修睦
 
就之者起敬斯乃示生民之大端仰高山之景行至 (第 12b 页)
处隐隐有
字朕细思之盖神人所谓天降之书也旦等曰陛下以
至诚事天地仁孝奉祖宗恭己爱人夙夜求治以至殊
修睦
犷俗请吏干戈偃戢年榖屡丰皆陛下兢兢业 (第 8b 页)
当殛之昭圣皇帝复答)
(云孤虽不才敢遵此约谨当告于天地誓之子孙神明/具知呜呼此盟可改后嗣何述切以两朝 修睦
三纪于)
(此边鄙用宁干戈载偃追怀先约炳若日星今绵祀已/深敦好如故如关南县邑本朝傅守惧难依从别纳金) (第 11a 页)
臣愿陛
下自今以往勿复为退避之计臣又观古者敌国善邻
则有和亲仇雠之邦鲜复遣使岂不以衅隙既深终无
讲好 修睦
之理故耶东晋渡江石勒遣使于晋元帝命
焚其币而却其使彼遣使来且犹却之此何可往今金
人造衅之深知我必报其 (第 29a 页)
 (取足甲不解累刀不离韣秉钺北陬而敌人奔幕/抗旌西僰而冉䮾蚁伏南蛮散徒党而入质朝鲜)
  (畏菹醢而 修睦
解编发而顶文身削左衽而曳华/服逆节踯躅而取祸者折简呼之而就戮眈眈帝)
  (居如森鍉利镞之外向死士逡 (第 48b 页)
才敢遵此约谨当告于天地誓之子孙有渝此盟
神明是殛呜呼此盟可改后世何述云云又读仁宗皇
帝誓书曰窃以两朝 修睦
三祀于兹边鄙用宁干戈是
偃近怀先誓炳若日星今绵䙫已深通好如故关南十
县本朝传守已久愧难依从别纳金缯之 (第 15b 页)
主尚在沙漠早捉拿了当为
彼此之利今来国书事目并系亲笔写去以见相待厚
意朝廷国书云使航荐至聘礼增华载惟 修睦
之勤益
稔缔交之厚且承亲临军旅远抚封陲用申吊伐之仁
以讫威怀之略逖闻风义深慰忱诚自审举军至西京
即遣 (第 11b 页)
应朔蔚武等州遣人请降亦以
此未曾抚定坚守信义以务交欢本末可见赵良嗣回
知入关至燕京本朝议云与贵朝讲好 修睦
若本朝先
自平燕亦当迎待如礼良嗣固执妄有所陈所有应关
系官钱榖金帛诸物之类今书欲行据收实非元约然
(第 2b 页)
修睦
不爱金帑务保要害之地遂遣康王张邦昌使
军前悉如所请敌方退舍俟犒师之物以归然邀求数
多惮竭帑藏空匮民力 (第 8b 页)
兵百端恳请终恐无益况临难解纷万无此理绘切有
一策辄敢冒进自古两国议和皆以势力相孚不能相
下于是有讲和 修睦
之请休息兵民之议未闻以弱和 (第 12a 页)
上遵成算复建中兴惟聪明睿智之绝伦盖古昔帝王
之未有挺身死难救民于仗节之初 修睦
休兵寻盟于
奏凯之后是谓乐天以保天下维伐以率伐功居然
宁亲以事神(阙/)盈城而盈野德之厚也臣何力焉臣 (第 2a 页)
为退避之计臣又观古者敌国善邻则有和亲仇雠之
邦鲜复遣使岂不以衅隙既深终无讲好 修睦
之理故
耶东晋渡江石勒遣使于晋元帝命焚其币而却其使
彼遣使来且犹却之此何可往金人造衅之深知我必
报其 (第 1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