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別史類
傳記類
正史類
 羲寂(十国春秋居天台国清寺善弘教法忠懿王遣/使高丽求取一家章疏高丽君乃命国僧谛观)
  (报聘以天台教部还归于我谛观既至禀学羲寂/于螺溪之上王为建定慧院赐羲寂号 净光大师)
  (
卒追谥净祖佛祖统纪螺溪以授宝云宝云以/授法智法智大肆讲说遂专中兴教观之名)
 宋
 张无梦(神仙通鉴 (第 27a 页)
  思彦按释其冤至是赠黄金良马不受至官阅月
  自免久之复召为御史敡历内外徙苏州录事参
  军罢客汴州有张 僧彻
者庐墓三十年诏表其闾 (第 113b 页)
  思彦为颂 僧彻
馈缣二百不受固请乃受一疋命
  其家曰此孝子缣不可轻用上元中复召见武后
  以思彦在官诋外戚出为贺州 (第 114a 页)
食时李商隐方
从事河东柳公梓潼幕以弟子礼事玄偶苦眼疾虑婴
昏瞽寄天眼偈三章读终疾愈迨乎义山卧病语僧录

曰某志愿削染为玄弟子临终寄书偈决别后凤翔
府写玄真作义山执拂侍立焉
唐雅州开元寺智广姓崔氏不知何许人 (第 19a 页)
宋丹霞子淳禅师剑州贾氏子弱冠为 僧彻
證于芙蓉
之室上堂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肇
法师恁么道祗解指纵话迹且不能拈示于人丹霞今
(第 8a 页)
   胜鬘经疏四卷 般若心经 金刚经疏义

俱释知玄著高僧传玄眉州洪雅人著如来藏经疏命 僧彻
撰法鉴以照象若十翼焉大无量疏经命 (第 3a 页)
僧彻

法灯阙类章指焉胜鬘经疏四卷命 (第 3a 页)
僧彻
撰法苑以错
综犹纬书焉又般若心经金刚经各有疏义此外作释
氏杂文外篇二十馀卷
   释法泰书法华经
(第 3a 页)
  游鸡足山记       (知府/)李元阳(太和/)
叶榆水东陆行八十里至白石庵见一山耸出平顶南
向馀三方各有山一支盖一顶而三足故名鸡足由白
石庵至河子孔过福缘寺不由洗心桥以路迂也福缘
一名接待由此上传衣寺谓此山乃佛大弟子饮光迦
叶守佛衣以俟弥勒补位山顶故有迦叶石门洞天因

以传衣名寺此寺世有高僧天机创于前海慧葺于后
故钜丽不衰也先君与 僧彻
空建庵名净云院院旁庵
所结构皆清幽观玩久之就宿与瞽僧劫空夜话觉从
游者众有妨静赏屏去大半由传衣西南经 (第 357b 页)
 毛塔庵(在长洲县二十二都元/大德二年僧胜本建)
 春申庵(在长洲县十七都元/泰定间僧文敬建)
 积善庵(在长洲县二十一都元/至正二年 僧彻
心建) (第 55a 页)
一家章疏
高丽君乃命国僧谛观报聘以天台教部还归于我谛
观既至禀学羲寂于螺溪之上王为建定慧院赐羲寂
净光大师
东还教藏悉付于羲寂未几卒追谥九祖
释典又言羲寂尝语德韶智者之教惟新罗有善本愿 (第 7a 页)
  (劝帝修德帝因责李义府农让义府八品官不言/得失 劾武惟良擅用司 赋二百万 义府与)
  (诸武谮为山阳丞月按释尉迟敬德于姓之冤不/受其赠 为丞数 自免去放迹江准间 为张)
   (僧彻
作颂名其所饷为孝子缣去复召忘/朝仪不舞蹈武后令李敬玄劾 之 子)(事睿/宗元)
  (宗/) (第 5b 页)
 寻幽趣只管高谭至日斜
白衲庵在灵隐西坞 僧明殊过白衲诗衲僧深隐处
 麋鹿自成群曲径依山转鸣禽隔竹闻涧飞晴日雨
 岚散霁时云坐久不知去长歌逗夕曛
大桐庵在大桐坞万历间 僧彻
堂重建
荐福寺晋咸和中建于下天竺基宋绍兴间迁于此为
 徽宗吴太后葬所高宗书额太后手书金刚经置塔
 中 (第 39a 页)
   韩思彦
韩思彦字英远邓州南阳人万年令李乾祐异其才举
下笔成章志烈秋霜科擢第 监察御史尝使并州司
农武惟良擅用并州赋二百万缗思彦劾处死武后为
请而免后思彦遂以谮出为山阳丞初尉迟敬德子姓

陷大逆思彦按释其冤至是赠黄金良马思彦不受至
官阅月自免去后复召历官徙苏州录事参军罢客汴
州张 僧彻
者庐墓三十年诏表其闾请思彦为颂饷缣
二百疋不受时岁凶家窭甚 (第 35a 页)
僧彻
固请为受一疋命其
家曰此孝子缣不可轻用上元中复召见思彦久去朝
仪矩梗野拜忘蹈舞又诋外戚擅权后恶之被劾 (第 35a 页)
 (拔淹振滞甄别靡不明确/士类为之输诚 省志)
流寓韩思彦(唐邓州人举下笔成章志烈秋霜科累官/蕲州录事参军尝客汴州有张 僧彻
者庐)
 (墓三十年诏表其闾请思彦为颂饷缣二百不受/固请为受一匹命其家曰此孝子缣不可轻用)
 惟 (第 40a 页)
 (思悠/然)万年松(麻城县西北一十里有古/松一株相传以为万年松)
名宦南北朝朱龄石(宋西阳太守有/武干又练吏职)吉士瞻(梁西阳太/守在郡清)
 (约家无/私积)唐韩思彦(蕲州录事参军尝过汴州有张 僧/彻
者庐墓三十年诏表其闾请思)
 (彦为颂饷缣二百不受固请为受一/匹命其家曰此孝子缣不可轻用)员半千(蕲 (第 43a 页)
举。六年,拜礼部侍郎,转尚书右丞。

懿宗奉佛太过,常于禁中饭僧,亲为赞呗。以旃檀为二高座,赐安国寺 僧彻,
逢八饭万僧。蔚上疏谏曰:

臣闻孔丘,圣者也,言则引周任之言;苻融,贤者也,谏必称王猛之议。诚以事求
泣道所以然。帝谓宰相:「此亦太屈。」复召为御史。

俄出为江都主簿,又徙苏州录事参军。罢,客汴州。张 僧彻
者,庐墓三十年,诏表其闾,请思彦为颂,饷缣二百,不受。时岁凶,家窭甚, 僧彻
固请,为受一匹,命其家曰:「此孝子缣,不可轻用。」上元中,复召见。思彦久去朝,仪矩梗野,拜忘蹈舞,又
  予宰斯土,见祭爟之义,阙焉不讲;而居民廛舍时或遭回禄者,毋亦出纳之违时,抑亦所以祀之者未有宁宇也?因与同寅李诸罗集诸衿,捐俸乐输;有不足者,一一肩之.择爽垲于府治东南僧舍,易其制而高大之;固以砖瓦、施以丹漆,命工肖像,而致时享.中堂祀大士,后院洎两傍搆列禅室;绕以竹木、间以花果,背山面流,巍焕幽深,亦招提一大观也.因颜其寺曰「法华」,仍令 僧彻
空主之.
  夫大禹陈谟,养民之政,惟修六府;武王访道,箕筹之告,首列五行.火者,实配五行而备六府, (第 37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