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政書類
職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金石類
朱景元诗一卷 崔道
融申唐诗三卷 陈光诗一卷 王德舆诗一卷 潜
阳杂题诗三卷(汤/绪)韦霭诗一卷 张为 诗一卷 罗浩
源诗一卷 薛莹洞庭诗集一卷 谢蟠隐杂感诗二
卷 谭藏用诗一卷 白岩集十卷(郑良/士)严 (第 19a 页)
融申唐诗三卷 陈光诗一卷 王德舆诗一卷 潜
阳杂题诗三卷(汤/绪)韦霭诗一卷 张为 诗一卷 罗浩
源诗一卷 薛莹洞庭诗集一卷 谢蟠隐杂感诗二
卷 谭藏用诗一卷 白岩集十卷(郑良/士)严 (第 19a 页)
骏
上疏从临受易临授五鹿充宗君孟为少府骏御史大
夫自有传充宗授平陵士孙张仲方沛郡彭祖子夏齐
衡咸长宾 张为 博士至扬州牧光禄大夫给事中家世
传业彭祖真定太傅咸王莽讲学大夫繇是梁邱有士
孙邓衡之学
京房受易梁人 (第 10a 页)
上疏从临受易临授五鹿充宗君孟为少府骏御史大
夫自有传充宗授平陵士孙张仲方沛郡彭祖子夏齐
衡咸长宾 张为 博士至扬州牧光禄大夫给事中家世
传业彭祖真定太傅咸王莽讲学大夫繇是梁邱有士
孙邓衡之学
京房受易梁人 (第 10a 页)
姑救苏嗣此绝饮食屏药饵抑郁而殂
生员张际盛妻李氏薄追雅妻张氏生员张应昌妻夏
氏张弘名妻李氏生员薄毓灵妻王氏李崇富妻薄
氏廪生张颢妻章氏庠生梁洪先妻智氏庠生 张为
焕妻邢氏武官胡其光妻刘氏生员王永馨妻侯氏
薄炳妻张氏石巘妻李氏王明瑝妻张氏胡承诏妻
任氏班继升妻 (第 53a 页)
生员张际盛妻李氏薄追雅妻张氏生员张应昌妻夏
氏张弘名妻李氏生员薄毓灵妻王氏李崇富妻薄
氏廪生张颢妻章氏庠生梁洪先妻智氏庠生 张为
焕妻邢氏武官胡其光妻刘氏生员王永馨妻侯氏
薄炳妻张氏石巘妻李氏王明瑝妻张氏胡承诏妻
任氏班继升妻 (第 53a 页)
禹凿龙门赋(以利济生人功/存圣德为韵) 陈山甫
控引河源凿山为门辟两崖而龙蟠虎踞飞一带而电
激雷奔所以拯流离于品物佐含育于乾坤邈矣而高
踪斯在巍然而诡状斯存昔夏王披简援图尽力沟洫
万方附会以恭命百工子来而奉职畚插具而势蹙风
云岩岫分而状成阃阈波涛有路无非汲引之功鳞介
攸居咸被生成之德异夫屹尔崖巘 张为 闬闳悬流赴 (第 49a 页)
控引河源凿山为门辟两崖而龙蟠虎踞飞一带而电
激雷奔所以拯流离于品物佐含育于乾坤邈矣而高
踪斯在巍然而诡状斯存昔夏王披简援图尽力沟洫
万方附会以恭命百工子来而奉职畚插具而势蹙风
云岩岫分而状成阃阈波涛有路无非汲引之功鳞介
攸居咸被生成之德异夫屹尔崖巘 张为 闬闳悬流赴 (第 49a 页)
为定号张侯论当世重之周氏包氏为之章句马融
又为之训又有古论语与古文尚书同出章句烦省
与鲁论不异唯分子 张为 二篇故有二十一篇孔安
国为之傅汉末郑玄以张侯论为夲参考齐论古论
而为之注魏司空陈群太常王肃博士周 (第 2a 页)
又为之训又有古论语与古文尚书同出章句烦省
与鲁论不异唯分子 张为 二篇故有二十一篇孔安
国为之傅汉末郑玄以张侯论为夲参考齐论古论
而为之注魏司空陈群太常王肃博士周 (第 2a 页)
陈氏曰唐王睿撰
句图一卷
陈氏曰唐李洞撰
唐诗主客图一卷
陈氏曰 唐张为 撰所谓主者白居易孟云卿李益
鲍溶孟郊武元衡各有标目馀有升堂及门入室
之殊皆所谓客也近世诗𣲖 (第 23b 页)
句图一卷
陈氏曰唐李洞撰
唐诗主客图一卷
陈氏曰 唐张为 撰所谓主者白居易孟云卿李益
鲍溶孟郊武元衡各有标目馀有升堂及门入室
之殊皆所谓客也近世诗𣲖 (第 23b 页)
水经注上唐本蔡阳县之上)
(唐乡春秋/时唐国也)大破之 十一月有星孛于张(贤曰张南方/宿续汉志曰) (张为 周地晋书天文志张/六星在天庙北孛蒲内翻) 刘演欲进攻宛至小长安
聚(贤曰续汉书淯阳县有小长安聚故城在 (第 35b 页)
(唐乡春秋/时唐国也)大破之 十一月有星孛于张(贤曰张南方/宿续汉志曰) (张为 周地晋书天文志张/六星在天庙北孛蒲内翻) 刘演欲进攻宛至小长安
聚(贤曰续汉书淯阳县有小长安聚故城在 (第 35b 页)
(以刺主司孝标作海燕诗独存忠厚侍郎庾承宣/辗转吟讽卒以受知李绅镇扬州请孝标赋春雪)
(诗命题于台盘上索笔一挥深得风雅之旨无题/一篇 张为 取为主客图时人为之语曰前有八元)
(后有/孝标)
方干(孙合方干传新定人字雄飞父肃举进士章协 (第 2a 页)
(诗命题于台盘上索笔一挥深得风雅之旨无题/一篇 张为 取为主客图时人为之语曰前有八元)
(后有/孝标)
方干(孙合方干传新定人字雄飞父肃举进士章协 (第 2a 页)
明郭子兴定远人元末起兵自称元帅一见太祖奇
之授以兵妻以所抚马公女即马后也后封子兴
滁阳王妻 张为 夫人立庙滁州
刘继祖字大秀凤阳人仕元为总管家饶于财与
明太祖父淳皇帝为比邻后崩太祖年十七家贫 (第 3b 页)
之授以兵妻以所抚马公女即马后也后封子兴
滁阳王妻 张为 夫人立庙滁州
刘继祖字大秀凤阳人仕元为总管家饶于财与
明太祖父淳皇帝为比邻后崩太祖年十七家贫 (第 3b 页)
旨嘉奖擢南安知府值平定之初流民失所招徕开辟协
济军需境无骚扰建奎星阁以兴文教饬保甲弭盗
贼三十三年擢赣南道捐修濂溪书院巡抚宋荦记
其事岁歉设法赈济饥民全活者无算(南安崇祀录)
马化龙字云津辽东人康熙二十年知南安府事革火
耗除科派倡修文庙开设义馆政声大著(同上)
张为 焕字允文太仓人明庶常溥之族孙庚戌进士授
云南某县补任崇义甲寅乙卯间兵燹交连楚粤盘 (第 17b 页)
济军需境无骚扰建奎星阁以兴文教饬保甲弭盗
贼三十三年擢赣南道捐修濂溪书院巡抚宋荦记
其事岁歉设法赈济饥民全活者无算(南安崇祀录)
马化龙字云津辽东人康熙二十年知南安府事革火
耗除科派倡修文庙开设义馆政声大著(同上)
张为 焕字允文太仓人明庶常溥之族孙庚戌进士授
云南某县补任崇义甲寅乙卯间兵燹交连楚粤盘 (第 17b 页)
吴丹郦邑人生时母为所苦投诸白水河三日不死复
养之因名白水十一岁母死居墓侧五年哭声振林
木间后游浮罗青城诸山遇异人传炼服术曹操召
拜左奉驾郎不就游终南山得篆文十六字曰孝哉
吴丹卓行异人以番而凤致道之所乃游番至馀千
吴凤冈遂结茅居之(旧志)馀千习泰乡齐梁间创清溪
观相传为白水真人修炼之所(名胜志)
张徽安仁县东五十步有山名张古山 张为 汉人学道
于此十馀年仙去有丹灶存(楚东录)
六朝 (第 57b 页)
养之因名白水十一岁母死居墓侧五年哭声振林
木间后游浮罗青城诸山遇异人传炼服术曹操召
拜左奉驾郎不就游终南山得篆文十六字曰孝哉
吴丹卓行异人以番而凤致道之所乃游番至馀千
吴凤冈遂结茅居之(旧志)馀千习泰乡齐梁间创清溪
观相传为白水真人修炼之所(名胜志)
张徽安仁县东五十步有山名张古山 张为 汉人学道
于此十馀年仙去有丹灶存(楚东录)
六朝 (第 5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