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史評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目錄類
傳記類
降窃见近日贼人
张海等入金州劫却军资甲仗库盖为知州王茂先年
老昏昧所以放贼入城及张海等到邓州顺阳县令

正己
用鼓乐迎贼入县饮宴留贼宿于县厅恣其劫掠
(第 42a 页)
李正己
亦是年老昏昧之人京西按察使陈洎张升
自五月受却朝廷诏书后半年内并不按察一人如王
茂先 (第 42b 页)
李正己
并显然容庇不早移换致得一旦贼至不
能捍御及光化军韩纲在彼残酷致兵士作乱亦不能
早行觉察其陈洎等故违诏 (第 42b 页)
 异他水不盈不涸百鹤阡在其东故名慈泉
灵泉在笔峰山五龙庙内深尺许旱涝恒盈少污辄涸
 虔祷辄应相传饮之却疾云 唐李端
金李广明陈清
 胥有诗 (第 53a 页)
 家违难中条山之苍龙谷

大谷口在县东南十五里中条山阴之东麓
昙延洞在县东南十五里栖岩寺东隋时昙延讲经于
 此昙延栖岩寺僧也今墓祠在临晋县北十五里耽
 子村  李端
游栖岩寺诗晚上昙延洞通霄兴莫穷
 高明千嶂月清爽一岩风
宝玉峰在县东南二十里山势起伏一名抱榆峰
焦岭 (第 11b 页)
 莲社文金刚科仪等书
唐泌水碑北五里龙泉村虞世南撰并书字多剥落
宋敕赐崇胜禅院碑康定元年五月初七日立石

元左丞相梁锦阳墓碑翰林学士揭徯斯撰文在 李端
 镇墓前
元户部尚书王云墓碑云周村西翰林学士欧阳玄撰
 文
元重修庙学碑至正十四年春三月翰林待制奉议 (第 35b 页)
 捷授兖海上以重印耆将兼节度沧景以齐州𨽻军
 未几卒年六十七赠太尉谥懿穆重印善抚士与下
 同甘苦蔡将 李端
降蔡人执其妻杀之妻呼曰善事
 乌仆射得士心大抵如此待官属有礼当时有名士
 温造石洪辈皆在幕府既殁士二 (第 39a 页)
 飘来元王恽有诗
华严寺在城东十五里任杨村北
景福寺在城南二十里六管山
栖岩寺在城东二十五里中条山北周建德中建初名

 灵居周末释昙延遁隐山中弟子慧海从之隋仁寿
 初改今额唐释道杰亦栖此明洪武初并白塔寺入
 焉 唐李端
有游栖岩寺诗卢纶同薛存诚宿栖岩寺
 诗有云万壑应孤磬百花通一泉又有栖岩寺隋文
 帝玛瑙盏歌曰天宫宝器 …… (第 26a 页)
 天下舍利塔内各作神尼像

仁寿寺隋释道逊住此
蒲津寺唐薛能有夏日寺居诗曰一门兼鹤静四院与
 僧邻
崇福寺唐卢纶有崇福寺看花诗
救生寺 唐李端
有救生寺望春寄畅当诗
鹿苑寺唐王摩诘旧宅明何景明游鹿苑寺诗旧宅施
 为寺青山属野僧千崖一微径异代几攀 (第 27b 页)
  上黄堆烽
心期紫阁山中月身过黄堆烽上云年发已从书剑老
戎衣更逐霍将军
  昭君词            李 端
李陵初送子卿回汉月明明照帐来忆著长安旧游处 (第 5a 页)
 郡经过悉去诗板千馀首但留沈佺期王无竞皇甫

 冉 李端
四章而已此四章古今绝唱人造次不合为
 之与知一同济卒不赋诗(云溪友议/)
乐天方入关斋禹锡正病酒禹锡 (第 59b 页)
  沈琼管理沈琼故以其子沈熊起管理沈熊起故
  以其族弟拖沙喇哈番沈熊曜管理沈熊曜缘事
  革退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加一拖沙喇哈番 李端
  
(第 9b 页)
李端
故以三等轻车都尉祖端管理祖端故
  以銮仪卫云麾使勒福管理续以步军校赵正潢 (第 9b 页)
  自李杜以后古人诗法尽废惟苏州有六朝风致
  最为流丽
司空文明集三卷
  陈氏曰唐虞部郎中京兆司空曙文明撰别本一
  卷才数篇 李端司马
集三卷 (第 15a 页)
  晁氏曰 唐李端
赵州人大历五年进士为校书郎
  卒官杭州司马郭暧尚升平公主贤明招纳士类
  故端等皆客之当坐上赋诗奇 …… (第 15b 页)
  看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起乃服主喜厚赐之
卢纶诗一卷
  晁氏曰唐卢纶与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
  峒耿纬夏侯审 李端
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 (第 15b 页)
  序云蜕生长江淮间以诗句从赋仅十馀年矣今
  我后抚运泽及四海蜕复得为太平人云云盖肃
  代间人也
柳郯诗一卷
  晁氏曰唐柳郯集有与 李端
卢纶辈相酬赠诗大
  历间进士也 (第 10b 页)
今止从七)
(月/)悦引兵夜遁邢州围亦解(是年五月悦使其将康愔/围邢州悦败走而围亦解)
时平卢节度使 李正己
巳薨子纳秘之擅领军务悦求
救于纳及李惟岳纳遣大将卫俊将兵万人惟岳遣兵
三千人救之悦收合散卒得二万馀人 (第 7a 页)
(也递者言邮置递/以相付而达其所)彦超出至听事二奴杀之因以彦超
之命召诸将有不从己者辄杀之己酉旦副使 李端

州兵讨诛之并其党(副使者节度副/使也帅读曰率) 甲寅以王淑妃
为太妃(不曰尊而曰以史言/闵帝之薄 (第 32b 页)
贵为齐王充邺都留守以李德珫
为东都留守 丁亥以高行周知襄州行府事诏荆南
湖南共讨襄州高从诲遣都指挥使 李端
将水军数千
至南津(汉水南/津也)楚王希范遣天策都军使张少敌将战
舰百五十艘入汉江助行周仍各运粮以馈 (第 39a 页)
  天德有外臣一行刋历考元书成化去继是丹徒
  惟良生而能之以乾坤之策当十期之数凝神运
  指数起于复之初九音生于黄钟之宫积微本与
  元化合 李端
卢纶俱有送惟良南归诗见润州类
  集
 宋张绍英丹阳人自为道士不入城府仁宗思接方
  外之论屡召俱称 (第 19a 页)
  按唐书孝友传尚载有鄱阳张赞乐平谢维勤皆
以孝悌名朝廷旌闾赐粟帛州县存问复赋税附
识于此

  吉中孚鄱阳人官户部侍郎与卢纶韩翃钱起司空曙
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 李端
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 (第 10a 页)
度使李忠臣等攻其南五月乙未承嗣将霍荣国以磁
州降丁未 李正己
攻德州拔之李忠臣统永平河阳怀
泽步骑四万进攻卫州  …… (第 9a 页)
月李宝臣 李正己
会于枣强进围贝州田承嗣出兵救
之两军各飨士卒成德赏厚平卢赏薄既罢平卢士卒
有怨言正己恐其为变引兵退宝 …… (第 9b 页)
几陷李宝臣与昭义留后李承昭共救之大破子期于
清水擒子期送京师斩之河南诸将又大破田悦于陈
留田承嗣惧初 李正己
遣使至魏州承嗣囚之至是礼 …… (第 9b 页)
丁酉
田承嗣将吴希光以瀛州降 十二月田承嗣请入朝 李正己
屡为之上表乞许其自新
十一年春二月庚辰田承嗣复遣使上表请入朝上乃
下诏赦承嗣罪复其官爵听与家属入朝其 …… (第 11b 页)
不可曰以顺讨逆何忧不克柰何自弃功名坚壁
不动忠臣闻之稍收散卒数日皆集军势复振戊辰

正己
奏克郓濮二州壬申李僧惠败灵曜兵于雍丘冬
十月李忠臣马燧进击灵曜忠臣行汴南燧行汴北屡
破灵曜兵壬寅与陈 …… (第 12b 页)
功宋州刺史李僧惠与之争功忠
臣因会击杀之又欲杀刘昌昌遁逃得免甲寅李勉械
送李灵曜至京师斩之十二月丁亥 李正己
李宝臣并
加同平章事 戊戌昭义节度使李承昭表称疾笃以
泽潞行军司马李抱真兼知磁邢两州留后 庚戌加 …… (第 13b 页)

李正己
先有淄青齐海登莱沂密德棣十州之地及李
灵曜之乱诸道合兵攻之所得之地各为己有正己又
得曹濮徐兖郓五州因 …… (第 14b 页)
于是众知上意不可移
时吐蕃方睦于唐不为发兵城中势穷庚寅海宾与诸
将共杀文喜传首而原州竟不果城自上即位 李正己
内不自安遣参佐入奏事会泾州捷奏至上使观文喜
之首而归正己益惧 六月术士桑道茂上言陛下不 …… (第 18b 页)
岳厚赂宏宏
不受还报惟岳乃发丧自为留后使将佐共奏求旌节
上又不许初宝臣与 李正己
田承嗣梁崇义相结期以
土地传之子孙故承嗣之死宝臣力为之请于朝使以 …… (第 20a 页)
闭门不内竟以忧卒成
德判官邵真闻李惟岳之谋泣谏曰先相公受国厚恩
大夫衰绖之中遽欲负国此甚不可劝惟岳执 李正己
使者送京师且请讨之曰如此朝廷嘉大夫之忠则旄
钺庶几可得惟岳然之使真草奏长史毕华曰先公与 …… (第 21a 页)
惟岳之庶兄也谦厚好书得众心其母妹为 李正己

妇是日惟岳送惟诚于正己正己使复姓张遂仕淄青
惟岳遣王它奴诣从政家察其起居从政饮药而卒且死
曰吾不 …… (第 23a 页)
又以永平节度使李勉都统洽嗣恭二道仍
割郑州𨽻之选尝为将者为诸州刺史以备正己等
杨炎既杀刘晏朝野侧目 李正己
累表请晏罪讥斥朝
廷炎惧遣心腹分诣诸道以宣慰为名实使之密谕节
度使云晏昔附奸邪请立独孤后上自恶而杀之 …… (第 23b 页)
隐而未发乙巳迁炎中书侍
郎擢卢杞为门下侍郎并同平章事不专任炎矣 丙午
更汴宋军名曰宣武 梁崇义虽与 李正己
等连结兵
势寡弱礼数最恭或劝其入朝崇义曰来公有大功于
国上元中为阉宦所谗迁延稽命及代宗嗣位不俟
驾入 …… (第 24a 页)
李正己
李惟岳定计连兵拒命遣兵马使孟祐将步
骑五千北助惟岳薛嵩之死也田承嗣盗据洺相二州
朝廷独得邢磁二州及临 …… (第 25a 页)
梁崇义之策干李希烈希烈以少诚为前锋少诚幽州
潞人也时内自关中西暨蜀汉南尽江淮闽越北至太
原所在出兵而 李正己
遣兵扼徐州甬桥涡口梁崇义
阻兵襄阳运路皆绝人心震恐江淮进奉船千馀艘泊
涡口不敢进上以和州刺史张万福为 …… (第 26a 页)
大败斩首万馀级悦引兵夜遁邢州围亦解时平卢节
度使 李正己
已薨子纳秘之擅领军务悦求救于纳及
李惟岳纳遣大将卫俊将兵万人惟岳遣兵三千人救
之悦收合散卒得二万馀人 …… (第 27b 页)
甚广于事为无扰于人为不劳曾不
料兵连祸结变故难测日引月长渐乖始图往岁为天
下所患咸谓除之则可致升平者 李正己
李宝臣梁崇
义田悦是也往岁谓国家所信咸谓任之则可除祸乱 (第 57b 页)
 妃以姝艳进居常专夜及是卒追谥贞懿皇后(上悼/念不)

 (已殡于内殿/累年乃葬)
(丙/辰)十一年春二月赦田承嗣入朝
 先是田承嗣请入朝 李正己
亦屡为之请至是承嗣
 复遣使上表诏赦其罪听与家属入朝
夏五月汴宋军乱秋七月诏发诸道兵讨平之
 汴宋都 …… (第 11a 页)
 曜益骄慢悉以其党为管内八州刺史县令欲效河

 北诸镇诏淮西李忠臣永平李勉河阳三城马燧讨
 之淮南陈少游淄青 李正己
皆进兵击灵曜燧忠臣
 与少游前军合与灵曜大战败之(先是忠臣燧军于/郑州灵曜逆战淮)
 (西军溃忠臣将 …… (第 11b 页)
 澧州(注见/前)司户而不问滉镇还奏瑞盐如滉言仍上
 表贺请置神祠上从之赐号宝应灵庆池时人丑之
以李纳为青州刺史
  李正己
先有淄青齐海登莱沂密德棣(注俱/见前)十州之
 地及李灵曜之乱诸道合兵攻之所得之地各为己
 有又得曹 …… (第 15a 页)
 园苑使以白志贞代之(志贞本名琇圭/至是始赐名)恐其生变崔
 祐甫召驾鹤与语留连久之志贞已视事矣
遣使慰劳青淄将士
  李正己
畏上威名表献钱三十万缗上欲受之恐其
 欺郤之则无辞崔祐甫请遣使慰劳淄青将士因以
 赐之使将士人人戴上 …… (第 22b 页)
 (围城久不拔朝臣上书请赦文喜上曰微孽不除何/以令天下乃减御膳以给军城中将士当受春服者)
 (赐予/如故)已而裨将刘海宾斩文喜献其首而原州竟不
 果城(自上即位 李正己
内不自安遣参佐入朝奏事惧/会泾州捷奏至上使观文喜之首而归正己益)
六月筑奉天城 …… (第 31b 页)
 李宝臣卒孔目官胡震家僮王他奴劝其子惟岳匿
 丧诈为宝臣表请继袭不许乃发丧自称留后使将
 佐共奏求旌节又不许初宝臣与 李正己
田承嗣梁
 崇义相结期以土地传子孙故承嗣之死宝臣力为
 田悦请继袭至是悦亦屡为惟岳请上卒不许或曰
  …… (第 36b 页)
 (疾子仪悉屏侍妾或问其故子仪曰杞貌陋而/心险妇人见之必笑他日杞得志吾族无类矣)杨炎
 既杀刘晏朝野侧目 李正己
累表请晏罪炎惧遣心
 腹分诣诸道密谕以晏昔尝请立独孤后上自杀之
 上闻而恶之由是有诛炎之志擢把为相不 …… (第 37b 页)
 (州皆为尚书有矣悦不/能用 崞口注见前)
六月梁崇义拒命诏淮宁(大历末改淮/西军为淮宁)节度使李希烈
督诸道兵讨之
 先是诏加梁崇义同平章事(崇义虽与 李正己
等连/结而兵势寡弱礼数最)
 (恭上欲以恩信安之诏/加同平章事赐铁券)遣御史张著赍手诏徵之及
 是著 …… (第 39a 页)
 诚(幽州/潞人)以取崇义之策干希烈希烈以为前锋
以张万福(魏州元/城人)为濠州(隋置今江南/凤阳府是)刺史
 时内自关中西暨蜀汉南尽江淮闽越北至太原所
 在出兵 李正己
遣兵扼徐州甬桥(一名符离桥亦名永/济桥在凤阳府宿州)
 (北跨/汴水)涡口(涡水入淮之口在凤阳府/怀 …… (第 39b 页)
 悦悉众力战悦兵大败斩首万馀级悦夜遁邢州围

 亦解 李正己
死子纳自领军务与李惟岳遣兵救田悦
 正己既死子纳擅领军务田悦求救于纳及惟岳纳
 及惟岳皆遣兵救之悦收 (第 42a 页)
 以请诏撤硙时主及暧家皆丐留帝曰吾为苍生若
 可为诸戚倡即日毁由是废者八十所薨元和时赠
 虢国赐谥穆宗立复赠封(唐书/本传) 李端
工诗大历中与
 钱起等文咏倡和号大历十才子时郭暧尚升平公
 主贤明有才思尤喜诗人而端等多在暧门下每宴 (第 26a 页)
车清渭滨红桃碧柳褉堂春皇情尚忆垂竿
佐天瑞先呈捧剑人(景龙文/馆记)
郭暧宴客有婢镜儿善弹筝姿色绝代 李端
在坐时窃 (第 5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