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史部
晋蒲二州刺史历荆府长史累降玺书褒美以右羽
林将军与诛张易之封 弘农郡公 睿宗初迁刑部尚
书改封魏国公致仕卒谥曰忠
阌乡杨元琰仕至刑部尚书封魏国公永乐杨元琰
仕虢州司户 (第 51a 页)
林将军与诛张易之封 弘农郡公 睿宗初迁刑部尚
书改封魏国公致仕卒谥曰忠
阌乡杨元琰仕至刑部尚书封魏国公永乐杨元琰
仕虢州司户 (第 51a 页)
安辑得其众数千因授安定道行军总管率兵二万
拒薛举举平授彭州刺史俄领陜东道行军总管独
孤怀恩有逆谋世让亡归白发之封 弘农郡公 窦建
德援王世充世让率骑出黄沙岭袭洛州突厥入寇
诏以兵屯雁门世让驰骑八百赴之保武州城坏立 (第 71b 页)
拒薛举举平授彭州刺史俄领陜东道行军总管独
孤怀恩有逆谋世让亡归白发之封 弘农郡公 窦建
德援王世充世让率骑出黄沙岭袭洛州突厥入寇
诏以兵屯雁门世让驰骑八百赴之保武州城坏立 (第 71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八
宋 吴缜 撰
七曰尊敬君亲不严
杨隆礼 尝避讳改名而传不载
诞节名及上寿仪纪传皆不载
裴守真耀卿传次序
(第 1a 页)
杨隆礼 尝避讳改名而传不载 (第 1a 页)
杨慎矜传云父 隆礼 历州刺史善捡督吏以严办自名
开元初为太府卿任职二十年年九十 (第 1b 页)
馀以户部尚书
致仕卒
今案宰相世系表载 隆礼 为崇礼此盖 (第 1b 页)
隆礼 以开元
时避明皇帝讳以崇易隆理亦当然而史家遗落其
事止书旧名此其失也或者谓此乃史之小疵亦不
足 …… (第 1b 页)
其笔削取舍必使后世有考焉方开元时君父既名
隆矣为臣子者亦名隆而无所迁避岂尊君严上之
谓哉今 隆礼 既尝易名而史不载使后世不知者或
归罪于 (第 2a 页)
隆礼 或遂援之以为说此实史氏之深责岂
止小疵而已哉况韦思谦尝避讳而以字行王绍陆
质亦尝避讳改名而史皆载 (第 2a 页)
于传以例言之则 隆礼
之传其失昭然矣
诞节名及上寿仪纪传皆不载
礼乐志云千秋节者玄宗以八月五日生因以其日名 (第 2a 页)
新唐书纠谬卷八
宋 吴缜 撰
七曰尊敬君亲不严
杨隆礼 尝避讳改名而传不载
诞节名及上寿仪纪传皆不载
裴守真耀卿传次序
(第 1a 页)
杨隆礼 尝避讳改名而传不载 (第 1a 页)
杨慎矜传云父 隆礼 历州刺史善捡督吏以严办自名
开元初为太府卿任职二十年年九十 (第 1b 页)
馀以户部尚书
致仕卒
今案宰相世系表载 隆礼 为崇礼此盖 (第 1b 页)
隆礼 以开元
时避明皇帝讳以崇易隆理亦当然而史家遗落其
事止书旧名此其失也或者谓此乃史之小疵亦不
足 …… (第 1b 页)
其笔削取舍必使后世有考焉方开元时君父既名
隆矣为臣子者亦名隆而无所迁避岂尊君严上之
谓哉今 隆礼 既尝易名而史不载使后世
归罪于 (第 2a 页)
隆礼 或遂援之以为说此实史氏之深责岂
止小疵而已哉况韦思谦尝避讳而以字行王绍陆
质亦尝避讳改名而史皆载 (第 2a 页)
于传以例言之则 隆礼
之传其失昭然矣
诞节名及上寿仪纪传皆不载
礼乐志云千秋节者玄宗以八月五日生因以其日名 (第 2a 页)
(劝以不嗜杀人世祖曰诚如卿言吾事济矣后召为/翰林集贤学士以疾辞所著有瀛州等集百馀卷)
杨敬直(祥符人父泽有隐德敬直以儒术见世祖累/有军功进宣慰使卒赠 弘农郡公 弟元直仕)
(至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赠梁国公)田滋(开封人公正有清德累官浙/西廉访使辨理冤狱人称神) (第 30b 页)
杨敬直(祥符人父泽有隐德敬直以儒术见世祖累/有军功进宣慰使卒赠 弘农郡公 弟元直仕)
(至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赠梁国公)田滋(开封人公正有清德累官浙/西廉访使辨理冤狱人称神) (第 30b 页)
子唐休璟为辅国大将军,右庶子崔玄炜为特进、检校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判都督事,右庶子、西留守、户部尚书、 弘农郡公
杨再思为检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判都督事,少詹事兼侍读、国子祭酒祝钦明为刑部尚书:并依前知政事,以上在
知总监、汝南郡公翟无言冠军大将军、左羽林军大将军、光禄卿、天水县公赵承恩将作大匠裴思谅右羽林军将军、 弘农郡公
杨执一
左卫将军、河东郡公薛思行光禄卿、驸马都尉、琅邪郡公王同皎中书令、越国公钟绍京太仆卿、立节郡
左卫将军、河东郡公薛思行光禄卿、驸马都尉、琅邪郡公王同皎中书令、越国公钟绍京太仆卿、立节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