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史部
  律历
东汉和帝永元十四年待诏大史霍融上言曰官漏刻
率九日增减一刻不与天相应或时差至二刻半不如
夏历密诏书下太常令史官与融以仪校天课度远近
太史令舒承梵等对案官所施漏法令甲第六常符漏

品孝宣皇帝三年十二月乙酉下建武十年二月壬午
诏书施行漏刻以日长短为数率日南北二度四分而
增减一刻一气俱十五日日去极各有多少今官漏率
九日移一刻不随日进退夏历漏随日南北为长短密
近于官漏分明可施行
安帝延光二年 中谒者亶诵
上言曰当用甲寅元河南
梁丰言当复用太初尚书郎张衡周兴皆能历数难诵
丰或不对或言失误衡兴参案仪注者考往 …… (第 1b 页)
效验无所漏失是则虽非图谶
之元而有效于前者也及用四分以来考之行度密于
太初是又新元效于今者也延光元年 中谒者亶诵

非四分庚申上言当用命历序甲寅元公卿百寮参议
正处竟不施行且三光之行迟速进退不必若一术家 …… (第 7b 页)
之愆至于改朔易元往者寿王之术已课不效 亶诵

议不用元和诏书文备义著非群臣议者所能变易太
尉耽司徒隗司空训以邕议劾光晃不敬正鬼薪法诏
书勿治 (第 10a 页)
王所谓乃殷历也汉自中兴以来图谶漏泄而考灵
曜命历序皆有甲寅元其所起在四分历庚申元后百
一十四岁延光初 中谒者亶诵
灵帝时五官郎中冯光
等皆请用之卒不施行纬所载壬子冬至则其遗术也
鲁历南至又先周历四分日之三而朔后九百 (第 10b 页)
  延光论历
安帝延光二年 中谒者亶诵
言当用甲寅元河南梁丰
言当复用太初尚书郎张衡周兴难诵丰参案仪注考
往校今以为九道法最密诏书下公卿详议 …… (第 6a 页)
  熹平论历
灵帝熹平四年五官郎中冯光沛相上计掾陈晃言历
元不正历用甲寅为元而用庚申图纬无以庚为元者
诏下三府与儒林明道者详议议郎蔡邕以为历数精
微得失更迭是以承秦历用颛顼元用乙卯百有二岁
孝武皇帝始改正朔历用太初元用丁丑行之百八十
九岁孝章皇帝改从四分元用庚申今光晃各以庚申
为非甲寅为是案历法黄帝颛顼夏殷周鲁六家纷错

争讼是非太史令张寿王挟甲寅元以非汉历杂候清
台课在下第太初效验无所漏失及用四分以来考之
行度密于太初延光元年 中谒者亶诵
亦非四分庚申
上言当用甲寅元公卿百寮参议竟不施行元和二年
二月甲寅制书改行四分深引河雒图谶以为符验非 (第 8b 页)
史官私意独所兴构而光晃以为固意造妄说违反经
文谬之甚者至于改朔易元往者寿王之术己课不效 亶诵
之议不用元和诏书文备义著非群臣议者所能 (第 8b 页)
  议历
安帝延光二年 亶诵
言当用甲寅元梁丰言当复用太
初下公卿详议太尉恺等上侍中施延等议甲寅元与
天相应可施行博士黄广大行令任 (第 5b 页)
 本于甲寅元(后汉志中兴以来图谶漏泄而考灵曜/命历序皆有甲寅元其所起在四分庚)
 (申元后百一十四/岁朔差却二日)汉延光二年 亶诵
施延熹平四年
 冯光陈晃皆言历元不正当用甲寅为元议郎蔡邕
 议之曰历法黄帝颛顼夏殷周鲁凡六家各自有元 (第 9b 页)
十八箭。」其二十四气日所在,并黄道去极、晷景、漏刻、昏明中星,并列载于续汉律历志。

安帝延光三年, 中谒者亶诵
上书言当用甲寅元,河南梁丰云当复用太初。尚书郎张衡、周兴皆审历,数难诵、丰,或不能对,或云失误。衡等 ……是则虽非图谶之元,而有效于前者也。及用四分以来,考之行度,密于太初,是又新元有效于今者也。故延光中, 亶诵
亦非四分,言当用甲寅元,公卿参议,竟不施行。且三光之行,迟速进退,不必若一。故有古今之术。今术之不能
中兴以来,图谶漏泄,而《考灵曜》、《命历序》皆有甲寅元,其所起在《四分历》庚申元后百一十四岁。延光初 中谒者亶诵
、灵帝时五官郎中冯光等,皆请用之,卒不施行。《纬》所载壬子冬至,则其遗术也。《鲁历》南至又先《周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