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別史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政書類
正史類
相继降敌岷洮俱失宣抚吴玠收
复以李永琪守岷移治白石金人通和乃改为西和州
属利州路开禧二年金人陷城明年 李好义 收复 贡
甘草领县三治祐川 祐川(唐县绍兴间吴玠吴璘即/镇之南冈因高增筑一月) (第 46a 页)
复以李永琪守岷移治白石金人通和乃改为西和州
属利州路开禧二年金人陷城明年 李好义 收复 贡
甘草领县三治祐川 祐川(唐县绍兴间吴玠吴璘即/镇之南冈因高增筑一月) (第 46a 页)
为逆贼丞相长史邪丙号哭曰目前兵将我所知不
能奋起必得豪杰乃灭此贼巨源曰非先生不足以
主此事非巨源不足以了此事会兴州中军 正将李
好义(下邽/人) 亦结军士李贵进士杨君玉李坤辰李彪
等数十人谋诛曦 (第 15a 页)
好义 曰此事誓死报国救四属生
灵但曦死后若无威望者镇抚恐一变未息一变复
生欲奉安丙主事使坤辰来邀巨源与 (第 15a 页)
会巨源往与
约还报丙丙大喜始出视事君玉与白子申共草密
诏乙亥未明 好义 帅其徒七十四人入伪宫时伪宫 (第 15a 页)
门洞开 好义 大呼而入曰奉朝廷密诏以安长史为
宣抚令我诛反贼敢抗者夷其族曦卫兵千馀闻有
诏皆弃挺而走巨源持诏乘 (第 15b 页)
马自称奉使入内户曦
启户欲逸李贵即前执之刃中曦颊 好义 急呼王换
斧其腰贵遂斫其首驰告丙宣诏军民拜舞声动天
地持曦首抚定城中市不易肆尽收曦党杀之众推
…… (第 15b 页)
(明本心即当不次推赏书皆未达而诛曦露布已闻/朝廷大喜曦首至临安献于庙社枭之市三日诏诛)
(曦妻子家属徙岭南夺曦父挺官/爵迁曦祖璘子孙出蜀存璘庙祀)
三月安丙使兴州将 李好义 等复西和阶成凤州及大
散关 (第 16a 页)
杨巨源 李好义 谓安丙曰曦死敌破胆矣关外四州
为蜀要害盍乘势复取之不然必为后患丙从之于
是分遣 (第 16b 页)
好义 复西和州张林李简复成州刘昌国复
阶州张翼复凤州孙忠锐复大散关 (第 16b 页)
好义 进兵次于
独头岭会忠义及民兵夹击金人死者蔽路七日至
西和人人效死前无留敌金将完颜钦遁去 (第 16b 页)
好义 整
众而入军民欢呼迎 (第 16b 页)
好义 籍府库以归于官欲乘
势径取秦陇以牵制江淮宣抚司不许士气皆沮 …… (第 16b 页)
国通谢国信所参议官持张岩书以行
程松以罪窜澧州(明年再/窜宾州)以钱象祖参知政事
金人复破大散关
五月太皇太后谢氏崩(谥曰/成肃) 李好义 袭秦州与金将珠格高琪战败绩
好义还为吴曦将王喜所毒而卒朝廷虑喜为变授 (第 17b 页)
能奋起必得豪杰乃灭此贼巨源曰非先生不足以
主此事非巨源不足以了此事会兴州中军 正将李
好义(下邽/人) 亦结军士李贵进士杨君玉李坤辰李彪
等数十人谋诛曦 (第 15a 页)
好义 曰此事誓死报国救四属生
灵但曦死后若无威望者镇抚恐一变未息一变复
生欲奉安丙主事使坤辰来邀巨源与 (第 15a 页)
会巨源往与
约还报丙丙大喜始出视事君玉与白子申共草密
诏乙亥未明 好义 帅其徒七十四人入伪宫时伪宫 (第 15a 页)
门洞开 好义 大呼而入曰奉朝廷密诏以安长史为
宣抚令我诛反贼敢抗者夷其族曦卫兵千馀闻有
诏皆弃挺而走巨源持诏乘 (第 15b 页)
马自称奉使入内户曦
启户欲逸李贵即前执之刃中曦颊 好义 急呼王换
斧其腰贵遂斫其首驰告丙宣诏军民拜舞声动天
地持曦首抚定城中市不易肆尽收曦党杀之众推
…… (第 15b 页)
(明本心即当不次推赏书皆未达而诛曦露布已闻/朝廷大喜曦首至临安献于庙社枭之市三日诏诛)
(曦妻子家属徙岭南夺曦父挺官/爵迁曦祖璘子孙出蜀存璘庙祀)
三月安丙使兴州将 李好义 等复西和阶成凤州及大
散关 (第 16a 页)
杨巨源 李好义 谓安丙曰曦死敌破胆矣关外四州
为蜀要害盍乘势复取之不然必为后患丙从之于
是分遣 (第 16b 页)
好义 复西和州张林李简复成州刘昌国复
阶州张翼复凤州孙忠锐复大散关 (第 16b 页)
好义 进兵次于
独头岭会忠义及民兵夹击金人死者蔽路七日至
西和人人效死前无留敌金将完颜钦遁去 (第 16b 页)
好义 整
众而入军民欢呼迎 (第 16b 页)
好义 籍府库以归于官欲乘
势径取秦陇以牵制江淮宣抚司不许士气皆沮 …… (第 16b 页)
国通谢国信所参议官持张岩书以行
程松以罪窜澧州(明年再/窜宾州)以钱象祖参知政事
金人复破大散关
五月太皇太后谢氏崩(谥曰/成肃) 李好义 袭秦州与金将珠格高琪战败绩
好义还为吴曦将王喜所毒而卒朝廷虑喜为变授 (第 17b 页)
种世衡(长安人以功/迁环庆钤辖) 种谊(世衡子以功为/保州团练使)
李师中(下邽人守华/州历团练使) 李继周(延州人太平兴国/中补殿前承旨)
李好义(师中孙起从军/为兴州正将) 韩世忠(延州人应募/立功封蕲王) (第 73b 页)
李师中(下邽人守华/州历团练使) 李继周(延州人太平兴国/中补殿前承旨)
李好义(师中孙起从军/为兴州正将) 韩世忠(延州人应募/立功封蕲王) (第 73b 页)
曰敌至而虑无及矣未几金人犯上津守赖以固(宋/史)
(本/传)
安丙字子文广安人吴曦僣号丙与杨巨源 李好义 等
谋诛之朝廷加丙知兴州安抚使饬将士以攻为守
威声甚著又以沔州都统司权太重请分置副都统
诏从 (第 16b 页)
(本/传)
安丙字子文广安人吴曦僣号丙与杨巨源 李好义 等
谋诛之朝廷加丙知兴州安抚使饬将士以攻为守
威声甚著又以沔州都统司权太重请分置副都统
诏从 (第 16b 页)
官其后金复渝盟长孺之华阴县不屈而死(宋史/本传)
张吉(宗颜父/延安人)为泾原将解宣威城围死之(宋史张/宗颜传) 李好义 下邽人祖师忠州团练使父定一兴州中军统
制好义弱冠从军善骑射为兴州正将吴曦受金人
说以蜀叛亟归与其 (第 45a 页)
张吉(宗颜父/延安人)为泾原将解宣威城围死之(宋史张/宗颜传) 李好义 下邽人祖师忠州团练使父定一兴州中军统
制好义弱冠从军善骑射为兴州正将吴曦受金人
说以蜀叛亟归与其 (第 45a 页)
(吴曦/传)杨震仲权大安军吴曦叛素闻震仲名驰檄召
之震仲辞疾不行曦遣郭鹏飞趣其行益急震仲饮
毒死阖郡为之流涕(杨震/仲传)
二月兴州将 李好义 等讨吴曦诛之
监兴州合江仓杨巨源谋讨吴曦乃阴与曦将张林 …… (第 90b 页)
耶丙号哭曰目前兵将我所知不能奋起必得豪杰
乃灭此贼巨源曰非先生不足以主此事非巨源不
足以了此事会兴州中军 正将李好义 亦结军士李
贵进士杨君玉李坤辰李彪等数十人谋诛 (第 91a 页)
好义
曰此事誓死报国但曦死后若无威望者镇抚恐一 …… (第 91a 页)
变未已一变复生欲奉安丙主事使坤辰来邀巨源
与会巨源往与约还报丙丙出视事君玉与白子申
共草密诏乙亥未明 好义 率其徒七十四人入伪宫
时伪宫门洞开 (第 91b 页)
好义 大呼而入曰奉朝廷密诏以安
长史为宣抚令我诛反贼敢抗者夷其族曦卫兵千
馀闻有诏皆弃梃而走巨源持诏乘 (第 91b 页)
马自称奉使入
内户曦启户欲逸李贵即前执之刃中曦颊曦反扑
贵仆于地 好义 急呼王焕斧其腰曦始纵贵贵遂斫 (第 91b 页)
其首持告丙宣诏军民拜舞声动天地持曦首抚定
城中市不易肆尽收曦党杀之(通鉴/续编)
三月兴州将 李好义 等复秦凤等州及大散关
杨巨源 (第 92a 页)
李好义 谓安丙曰关外四州为蜀要害盍乘
势复取之不然必为后患丙从之于是分遣 (第 92a 页)
好义 等
复西和阶成凤州孙忠锐复大散关(宋元/通鉴)四月金人
复破大散关(宋史宁/宗本纪)
夏六月安丙 (第 92a 页)
之震仲辞疾不行曦遣郭鹏飞趣其行益急震仲饮
毒死阖郡为之流涕(杨震/仲传)
二月兴州将 李好义 等讨吴曦诛之
监兴州合江仓杨巨源谋讨吴曦乃阴与曦将张林 …… (第 90b 页)
耶丙号哭曰目前兵将我所知不能奋起必得豪杰
乃灭此贼巨源曰非先生不足以主此事非巨源不
足以了此事会兴州中军 正将李好义 亦结军士李
贵进士杨君玉李坤辰李彪等数十人谋诛 (第 91a 页)
好义
曰此事誓死报国但曦死后若无威望者镇抚恐一 …… (第 91a 页)
变未已一变复生欲奉安丙主事使坤辰来邀巨源
与会巨源往与约还报丙丙出视事君玉与白子申
共草密诏乙亥未明 好义 率其徒七十四人入伪宫
时伪宫门洞开 (第 91b 页)
好义 大呼而入曰奉朝廷密诏以安
长史为宣抚令我诛反贼敢抗者夷其族曦卫兵千
馀闻有诏皆弃梃而走巨源持诏乘 (第 91b 页)
马自称奉使入
内户曦启户欲逸李贵即前执之刃中曦颊曦反扑
贵仆于地 好义 急呼王焕斧其腰曦始纵贵贵遂斫 (第 91b 页)
其首持告丙宣诏军民拜舞声动天地持曦首抚定
城中市不易肆尽收曦党杀之(通鉴/续编)
三月兴州将 李好义 等复秦凤等州及大散关
杨巨源 (第 92a 页)
李好义 谓安丙曰关外四州为蜀要害盍乘
势复取之不然必为后患丙从之于是分遣 (第 92a 页)
好义 等
复西和阶成凤州孙忠锐复大散关(宋元/通鉴)四月金人
复破大散关(宋史宁/宗本纪)
夏六月安丙 (第 92a 页)
口曦言愿附金之情仔请曦告身为报曦尽出以付仔
仍献阶州纲乃以金命遣马良显持诏书金印立曦为
蜀王曦密受之 李好义 败金人于七方关曦不上其捷
还兴州是夜天赤如血光烛地如昼翌日曦召幕属谕
意谓东南失守车驾幸四明今宜从权 (第 31b 页)
仍献阶州纲乃以金命遣马良显持诏书金印立曦为
蜀王曦密受之 李好义 败金人于七方关曦不上其捷
还兴州是夜天赤如血光烛地如昼翌日曦召幕属谕
意谓东南失守车驾幸四明今宜从权 (第 31b 页)
戊辰皇子墌生 金平章政事兼左副元帅布萨揆
卒于下蔡揆体刚内和与物无忤临民有惠政其为将
也军门镇静赏罚必行初渡淮即命撤去浮梁所至皆
因粮于敌无馈运之劳未尝轻用士卒而与之同甘苦
人亦乐为之用故南征北伐为一代名将 庚午金人
去襄阳 监兴州合江仓益昌杨巨源谋讨吴曦乃阴
与曦将张林朱邦宁及忠义士朱福等深相结眉州人
程梦锡知之以告转运使安丙丙时称疾未视事乃属
梦锡以书致巨源延之卧所巨源曰先生而为逆贼丞
相长史耶丙号哭曰目前兵将我所知不能奋起必得
豪杰乃灭此贼巨源曰非先生不足以主此事非巨源
不足以了此事会兴州中军正将下邽 李好义 亦结军
士李贵进士杨君玉李坤辰李彪等数十人谋诛曦 (第 5a 页)
好
义 曰此事誓死报国救四蜀生灵但曦死后若无威望
者镇抚恐一变未已一变复生欲至期立长史安丙以
主事使坤辰来邀 (第 5a 页)
巨源与会巨源往与约还报丙丙始
出视事君玉与白子申共草密诏乙亥未明 好义 帅其
徒七十四人入伪宫时伪宫门洞 (第 5a 页)
好义 大呼而入曰
奉朝廷密诏以安长史为宣抚令我诛反贼敢抗者夷 …… (第 5a 页)
族曦卫兵千馀闻有诏皆弃梃而走巨源持诏乘马
自称奉使入内户㬢启户欲逸李贵前执之刃中曦颊
曦反扑贵仆于地 好义 急呼王换斧其腰曦始纵贵贵
遂斫其首驰告丙宣诏军民拜舞声动天地持曦首抚
定城中市不易肆尽收曦党杀之众推 …… (第 5b 页)
安丙副之许奕为宣谕使 壬寅四川宣谕使程松落
职筠州安置寻徙澧州 杨巨源 李好义 谓安丙曰曦
死贼破胆矣关外西和成阶凤四州为蜀要害盍乘势
复取之不然必为后患丙从之 (第 6b 页)
好义 复西和州张林
李简复成州刘昌国复和州张翼复凤州孙忠锐复大
散关 (第 6b 页)
好义 进兵次于独头岭会忠义及民兵夹击金人
死者蔽路七日至西和人人乐死前无留敌金将完颜
钦遁去 (第 6b 页)
好义 整众而入军民欢呼迎 (第 6b 页)
好义 籍府库以 …… (第 6b 页)
后谢氏崩 六月 李好义 以中军统制知西和州吴曦
将王喜遣其党刘昌国听节制 (第 8a 页)
好义 与之酬酢欢饮达
旦 (第 8a 页)
好义 心腹暴痛死昌国遁去既殓口臭爪指皆青黑
居民号恸如私亲朝廷虑喜为变授节度使移荆鄂都
统制既而昌国白日见 (第 8a 页)
好义 持刃刺之惊怖仆地疽发死
史臣曰当时知王喜为吴曦之党既不能罪又以节
镇赏之不惟踵唐末姑息藩镇之祸而 …… (第 8a 页)
不可为矣
癸酉安丙杀参议官杨巨源初吴曦之诛实杨巨源 李
好义 首倡安丙以劳绩上于朝伪言以巨源 (第 8b 页)
好义 为首
实则独后二人及奖谕诛叛诏书至沔州巨源谓人曰
诏命一字不及巨源疑有蔽其功者俄报王喜授节度
使而巨 …… (第 8b 页)
邓性甫之弃去乃甘受其丞相长史之伪职托名阳
与而阴图其实左观而右望及曦膏梁之习不除军
士之心尽失而杨巨源 李好义 辈又且决意讨贼丙
于是知曦必败乃设计自全遂相结而诛曦比上捷
书则又掩巨源 (第 9b 页)
好义 之首功而及于王喜刘昌国之 (第 9b 页)
逆党卒之喜遣昌国鸩 好义 而丙令喜诬巨源遂遣
将校杀之二人之死惨不可言此其心迹分明为贼
报雠及合丙之前后观之其恶孙忠锐则伏 (第 10a 页)
卒于下蔡揆体刚内和与物无忤临民有惠政其为将
也军门镇静赏罚必行初渡淮即命撤去浮梁所至皆
因粮于敌无馈运之劳未尝轻用士卒而与之同甘苦
人亦乐为之用故南征北伐为一代名将 庚午金人
去襄阳 监兴州合江仓益昌杨巨源谋讨吴曦乃阴
与曦将张林朱邦宁及忠义士朱福等深相结眉州人
程梦锡知之以告转运使安丙丙时称疾未视事乃属
梦锡以书致巨源延之卧所巨源曰先生而为逆贼丞
相长史耶丙号哭曰目前兵将我所知不能奋起必得
豪杰乃灭此贼巨源曰非先生不足以主此事非巨源
不足以了此事会兴州中军正将下邽 李好义 亦结军
士李贵进士杨君玉李坤辰李彪等数十人谋诛曦 (第 5a 页)
好
义 曰此事誓死报国救四蜀生灵但曦死后若无威望
者镇抚恐一变未已一变复生欲至期立长史安丙以
主事使坤辰来邀 (第 5a 页)
巨源与会巨源往与约还报丙丙始
出视事君玉与白子申共草密诏乙亥未明 好义 帅其
徒七十四人入伪宫时伪宫门洞 (第 5a 页)
好义 大呼而入曰
奉朝廷密诏以安长史为宣抚令我诛反贼敢抗者夷 …… (第 5a 页)
族曦卫兵千馀闻有诏皆弃梃而走巨源持诏乘马
自称奉使入内户㬢启户欲逸李贵前执之刃中曦颊
曦反扑贵仆于地 好义 急呼王换斧其腰曦始纵贵贵
遂斫其首驰告丙宣诏军民拜舞声动天地持曦首抚
定城中市不易肆尽收曦党杀之众推 …… (第 5b 页)
安丙副之许奕为宣谕使 壬寅四川宣谕使程松落
职筠州安置寻徙澧州 杨巨源 李好义 谓安丙曰曦
死贼破胆矣关外西和成阶凤四州为蜀要害盍乘势
复取之不然必为后患丙从之 (第 6b 页)
好义 复西和州张林
李简复成州刘昌国复和州张翼复凤州孙忠锐复大
散关 (第 6b 页)
好义 进兵次于独头岭会忠义及民兵夹击金人
死者蔽路七日至西和人人乐死前无留敌金将完颜
钦遁去 (第 6b 页)
好义 整众而入军民欢呼迎 (第 6b 页)
好义 籍府库以 …… (第 6b 页)
后谢氏崩 六月 李好义 以中军统制知西和州吴曦
将王喜遣其党刘昌国听节制 (第 8a 页)
好义 与之酬酢欢饮达
旦 (第 8a 页)
好义 心腹暴痛死昌国遁去既殓口臭爪指皆青黑
居民号恸如私亲朝廷虑喜为变授节度使移荆鄂都
统制既而昌国白日见 (第 8a 页)
好义 持刃刺之惊怖仆地疽发死
史臣曰当时知王喜为吴曦之党既不能罪又以节
镇赏之不惟踵唐末姑息藩镇之祸而 …… (第 8a 页)
不可为矣
癸酉安丙杀参议官杨巨源初吴曦之诛实杨巨源 李
好义 首倡安丙以劳绩上于朝伪言以巨源 (第 8b 页)
好义 为首
实则独后二人及奖谕诛叛诏书至沔州巨源谓人曰
诏命一字不及巨源疑有蔽其功者俄报王喜授节度
使而巨 …… (第 8b 页)
邓性甫之弃去乃甘受其丞相长史之伪职托名阳
与而阴图其实左观而右望及曦膏梁之习不除军
士之心尽失而杨巨源 李好义 辈又且决意讨贼丙
于是知曦必败乃设计自全遂相结而诛曦比上捷
书则又掩巨源 (第 9b 页)
好义 之首功而及于王喜刘昌国之 (第 9b 页)
逆党卒之喜遣昌国鸩 好义 而丙令喜诬巨源遂遣
将校杀之二人之死惨不可言此其心迹分明为贼
报雠及合丙之前后观之其恶孙忠锐则伏 (第 10a 页)
号哭曰目前兵将我所
知不能奋起必得豪杰乃灭此贼巨源曰非先生不足
以主此事非巨源不足以了此事会兴州中军 正将李
好义
亦结军士李贵进士杨君玉李坤辰李彪等数十
人谋诛曦 (第 54a 页)
好义 曰此事誓死报国救西蜀生灵但曦死
后若无威望者镇抚恐一变未息一变复生欲奉安丙
主事使坤辰来邀巨源与会巨 …… (第 54b 页)
玉与白子申共草密诏略曰惟干戈省厥躬
既昧圣贤之戒虽犬马识其主乃甘仇敌之臣邦有常
刑罪在不赦 乙亥未明 好义 帅其徒七十四人入伪
宫时伪宫门洞 (第 54b 页)
好义 大呼而入曰奉朝廷密诏以安 …… (第 54b 页)
曦兵千馀闻
有诏皆弃挺而走巨源持诏乘马自称奉使入户内曦
启户欲逸李贵即前执之刃中曦颊曦反扑贵仆于地 好义 急呼王换斧其腰曦始纵贵贵遂斫其首驰告丙
宣诏军民拜舞声动天地持曦首抚定城中市不易肆
尽收曦党杀之众推 …… (第 55a 页)
四川都转运使徐景望于利州庚子以
杨辅为四川宣抚使安丙副之许奕为宣谕使 壬寅
连贬程松澧州安置 杨巨源 李好义 谓安丙曰曦死 …… (第 56a 页)
敌破胆矣关外西和成阶凤四州为蜀要害盍乘势复
取之不然必为后患丙从之于是分遣 好义 复西和州
张林李简复成州刘昌国复和州张翼复凤州孙忠锐
复大散关 (第 56b 页)
好义 进兵次于独头岭会忠义及民兵夹击
金人死者蔽路七日至西和人人乐死前无留敌金将
完颜钦遁去 (第 56b 页)
好义 整众而入军民欢呼迎拜 (第 56b 页)
好义 籍府
库以归于官欲乘胜径取秦陇以牵制淮寇宣抚司杨
辅安丙不许士气皆沮孙忠锐因而失守散关丙素恶 …… (第 56b 页)
杨
辅还以吴猎为四川制置使时朝廷察安丙与辅异召
辅赴阙著作佐郎杨简言辅尝弃成都不当召遂命辅
知建康 李好义 以中军统制知西和州吴曦故将王
喜遣其死党刘昌国听节制 (第 57a 页)
好义 与之酬酢欢饮达旦 (第 57a 页)
好义 心腹暴痛死而昌国遁矣既殓口鼻爪指皆青黑 …… (第 57a 页)
居民莫不冤之号恸如私亲朝廷虑喜为变授节度使
移荆鄂都统制既而昌国白日见 好义 持刃刺之惊怖
仆地疽发而死 六月安丙杀杨巨源初吴曦之诛实
杨巨源 (第 57b 页)
李好义 为首倡功最大既安丙以讨贼事闻于
朝诈言以巨源 (第 57b 页)
好义 为首实则独后二人及奖谕诏书
至沔州巨源曰诏命一字不及巨源疑有蔽其功者俄
报王喜授节度使而巨源仅与通判 (第 57b 页)
知不能奋起必得豪杰乃灭此贼巨源曰非先生不足
以主此事非巨源不足以了此事会兴州中军 正将李
好义
人谋诛曦 (第 54a 页)
好义 曰此事誓死报国救西蜀生灵但曦死
后若无威望者镇抚恐一变未息一变复生欲奉安丙
主事使坤辰来邀巨源与会巨 …… (第 54b 页)
玉与白子申共草密诏略曰惟干戈省厥躬
既昧圣贤之戒虽犬马识其主乃甘仇敌之臣邦有常
刑罪在不赦 乙亥未明 好义 帅其徒七十四人入伪
宫时伪宫门洞 (第 54b 页)
好义 大呼而入曰奉朝廷密诏以安 …… (第 54b 页)
曦兵千馀闻
有诏皆弃挺而走巨源持诏乘马自称奉使入户内曦
启户欲逸李贵即前执之刃中曦颊曦反扑贵仆于地 好义 急呼王换斧其腰曦始纵贵贵遂斫其首驰告丙
宣诏军民拜舞声动天地持曦首抚定城中市不易肆
尽收曦党杀之众推 …… (第 55a 页)
四川都转运使徐景望于利州庚子以
杨辅为四川宣抚使安丙副之许奕为宣谕使 壬寅
连贬程松澧州安置 杨巨源 李好义 谓安丙曰曦死 …… (第 56a 页)
敌破胆矣关外西和成阶凤四州为蜀要害盍乘势复
取之不然必为后患丙从之于是分遣 好义 复西和州
张林李简复成州刘昌国复和州张翼复凤州孙忠锐
复大散关 (第 56b 页)
好义 进兵次于独头岭会忠义及民兵夹击
金人死者蔽路七日至西和人人乐死前无留敌金将
完颜钦遁去 (第 56b 页)
好义 整众而入军民欢呼迎拜 (第 56b 页)
好义 籍府
库以归于官欲乘胜径取秦陇以牵制淮寇宣抚司杨
辅安丙不许士气皆沮孙忠锐因而失守散关丙素恶 …… (第 56b 页)
杨
辅还以吴猎为四川制置使时朝廷察安丙与辅异召
辅赴阙著作佐郎杨简言辅尝弃成都不当召遂命辅
知建康 李好义 以中军统制知西和州吴曦故将王
喜遣其死党刘昌国听节制 (第 57a 页)
好义 与之酬酢欢饮达旦 (第 57a 页)
好义 心腹暴痛死而昌国遁矣既殓口鼻爪指皆青黑 …… (第 57a 页)
居民莫不冤之号恸如私亲朝廷虑喜为变授节度使
移荆鄂都统制既而昌国白日见 好义 持刃刺之惊怖
仆地疽发而死 六月安丙杀杨巨源初吴曦之诛实
杨巨源 (第 57b 页)
李好义 为首倡功最大既安丙以讨贼事闻于
朝诈言以巨源 (第 57b 页)
好义 为首实则独后二人及奖谕诏书
至沔州巨源曰诏命一字不及巨源疑有蔽其功者俄
报王喜授节度使而巨源仅与通判 (第 57b 页)
松遁去曦遂称王建号置官属加丙中大夫丞相长史
权行都省事丙以事起仓卒徒死无益乃阳与而阴图
之遂与杨巨源 李好义 等谋诛曦事见巨源传初朝廷
闻变莫知所为乃召宇文绍节议之绍节言安丙必不
附逆讨贼者此人也于是密降帛书与 (第 54b 页)
权行都省事丙以事起仓卒徒死无益乃阳与而阴图
之遂与杨巨源 李好义 等谋诛曦事见巨源传初朝廷
闻变莫知所为乃召宇文绍节议之绍节言安丙必不
附逆讨贼者此人也于是密降帛书与 (第 54b 页)
为甲族直夫有妹通经学比于曹大家嫁虞氏生虞集
为钜儒其学无师传于母氏也此事蜀人亦罕知故著
之出丹铅录 李好义 宕渠人开禧中殿帅有谒金门词花遇雨又是
一番红素燕子归来冲绣幕旧巢无觅处谁在玉楼歌 (第 20b 页)
为钜儒其学无师传于母氏也此事蜀人亦罕知故著
之出丹铅录 李好义 宕渠人开禧中殿帅有谒金门词花遇雨又是
一番红素燕子归来冲绣幕旧巢无觅处谁在玉楼歌 (第 2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