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職官類
史評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字尚虑或有遗落致国家大
典有所不备龙图阁待制孙奭见判礼院深于经术礼
学精博望专委检讨供报从之
钱塘人 林逋
少孤力学不为章句性恬淡好古不趋荣
利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初泛游江湖间久之归杭州
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 (第 4b 页)
号曰 和靖先生
许归住荆南紫极观去奢博达教典有
道行上之莭度荆南也以本府道正得谒见宫邸深被
礼接玉清昭应宫成召令居之 (第 13b 页)
州及性清
介所治简严喜慰荐下吏而乐道人之善恶钱塘风俗
轻靡不事宴游一旦冒雪出郊众谓当置酒召客乃独
林逋
清谈至暮而归居官数年未尝市吴物比去惟
市白乐天集 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鲁宗道权判流
内铨宗道在选调久患 (第 11b 页)
曰子为父请可从也乙未以三品服
赐勖王钦若等曰延鲁所陈足厚风俗陛下曲从其请
实资孝治也
己亥赐杭州隐士 林逋
粟帛两浙转运司又言逋有节
行居西湖二十馀年未尝入城故也
辛丑赠安化节度使邹国公允成卒癸卯以其兄齐州 (第 10b 页)
馆职曾谓殊曰公实知仲淹
舍而荐此人乎已为公置不行宜更荐仲淹也殊从之
丙寅废西京洛阳马监
丁卯赐故杭州 处士林逋
(第 32a 页)
和靖先生
仍赐其家米 (第 32a 页)
道子亦赖弼谐之益时彊敌寇境边书续至梁益不守
樊邓陷没安每镇以 和靖
御以长算德政既行文武用
命不存小察弘以大纲威怀外著人皆比之王导谓文
雅过之尝与王羲之登冶城悠然遐想有 (第 69b 页)
 关隘(三/)
大同府
 大同县
大同县长城东起镇川堡西止拒墙堡
明镇边堡制镇边一墩长城上有台东接阳 和靖
鲁堡
 新界石墩镇边堡界首又西为三墩北对关子沟又 …… (第 1a 页)
 于内省分镇兵于外藩外备既严则内境无患其内
 关额设兵马照额存留以复旧制诏从之 二十六
 年三月既议并守于是丫角山以东至阳 和靖
鲁堡 (第 17a 页)
  公祭徐云门贡士文      魏象枢
呜呼文章道义之交生死存亡之际士君子所为恻焉
心悼者也若蔚代两家之于云老则重有悼焉者云老
才大而学博安贫而乐道有黄叔度 林和靖
遗风其为 (第 43a 页)
 风雪弄花月而已故寄唐生云非求官律高不务文
 字奇惟歌生民病得愿天子知(䂬溪诗话/)
白乐天与元微之尝以竹筒贮诗往来𢋫唱 和靖
翁故
 常有带班犹恐俗和节不防山之句每谓既有诗筒
 可无吟咏以助清洒一日许判司执中远以葵笺分
 惠绿 (第 58b 页)
  晁氏曰彦明程氏门人绍兴中自布衣召为崇政
  殿说书被旨训解多采纯夫之说
  朱子语录曰论语中程先生及 和靖
说只于夲文 (第 7b 页)
  故以祖宗旧典与新制参稽互考而论其得失元
  道文忠公参政齐之侄孙而翰林学士延庆之子
  渡江卒于涪陵尹 和靖
焞尝题其墓 (第 20b 页)
  卷为附录墓志遗事顺昌廖德明子晦所集也
庭闱槁录一卷
  陈氏曰即杨迥所录当政和八年其父亡恙时也
龟山别录二卷
  陈氏曰不知何人所录
和靖
语录四卷
  陈氏曰冯忠恕祈宽居之吕坚中崇实所录尹焞
  彦明语 (第 14b 页)
  不能至周孔之津涯随其才分亦足与立则管仲

  所亲尝经纪者岂不足为之标指哉惟夫山 林处
  士
妄意窥测借以自名王术始变而后世信之转
  相疏剔幽蹊曲径遂与道绝而此书方为申韩之
  先驱鞅斯之初觉 (第 4a 页)
  未尝遗而武功名章灼如此乃更阙又同时伍员
  宰嚭一一铨次乃独不及武邪详味孙子与管子
  六韬越语相出入春秋末战国初山 林处士
所为
  其言得用于吴者其徒夸大之说也自周之盛至 (第 9b 页)
  惟德与文又孰加此
龟山集二十八卷

  陈氏曰工部侍郎延平杨时中立撰时及从明道
  死当建炎四年年八十七于程门最为寿考
和靖
集一卷 附集一卷
  陈氏曰徽猷阁待制河南尹焞彦明撰子渐之孙
  年十九举进士策问欲诛元祐党籍不对而 (第 11b 页)
  氏一门易有集百五十卷未见家止有此及滑稽

  集四卷而已 林和靖
诗三卷 西湖纪逸一卷
  晁氏曰 (第 6b 页)
林逋
(第 6b 页)
君复
杭州钱塘人少刻志为学结
  庐西湖之孤山真宗闻其名诏郡县常存遇之善
  行书喜为诗其语孤峭澄淡临终作 …… (第 6b 页)
  为文陈诂为编次其集张景为之序

将归集一卷
  晁氏曰未详何人有题 林逋
隐居诗当是昭陵时
  人也
徐仲车诗一卷
  晁氏曰宋朝徐积字仲车东莞人
黄虞部诗一卷
  晁氏曰宋 (第 12b 页)
  皆略具本末总为此书麻沙尝有刻本节略不全
李公诗苑类格三卷
  晁氏曰李淑撰宝元三年豫王出阁淑为王子傅
  因纂成此书上之述古贤作诗体格总九十目 林和靖
摘句图一卷
  陈氏 (第 26b 页)
林逋
诗句
诗三话一卷
  陈氏曰无名氏 (第 26b 页)
  一大易粹言七十卷摭拾宋儒论说凡十八家而

  粹言所采二程横渠龟山定夫兼山白云父子七
  家其康节濂溪上蔡 和靖
南轩蓝田五峰屏山汉
  上紫阳东莱十一家之说皆集义上下经所引粹
  言则未之及也粹言有系辞说卦序卦杂 (第 27b 页)
  小山形多骨石笋鳞起濒湖诸山至此为断壤矣
 孤山 咸淳临安志在湖中稍西一屿耸立旁无联
  附为湖山胜绝处 (林逋
孤山写望诗水墨屏风状/总非作诗除是谢元晖溪桥袅)
  (袅穿黄落樵斧丁丁斫翠微返照未沉僧独往长/烟如 …… (第 8a 页)
 慧日峰 咸淳临安志在净慈寺后有慧曰阁
 雷峰 名胜志在净慈寺前昔有雷就者居之故名
  穹窿回映亦名中峰 (林逋
中峰诗中峰一径分盘/折上幽云夕照前村见秋涛)
  (隔岸闻长松标右翠衰药动微/薰自爱苏门啸怀贤事不群 …… (第 19a 页)
  (居僧语不繁归瓶得/冰灵清冷慰文园)
 灵化洞 咸淳临安志在郊台天真院山顶深百馀
  步直下阔十馀丈有 和靖
东坡题名刻于石
 白龙洞 咸淳临安志在崇化乡大雄山嘉定八年 …… (第 28a 页)
  (春行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林逋
西湖诗混元神巧本无形匠出西湖作)
  (画屏春水净于僧眼碧晚山浓似佛头青栾栌粉堵/摇鱼影兰杜烟丛阁鹭 (第 31b 页)
  康洲书院(在伧/塘) 于越新编明郡人罗光鼎建
  会稽县义学(在南/街) 绍兴府志旧为善法寺明嘉
  靖间寺废知府洪珠改建以祀宋尹 和靖先生

  古小学刘宗周重修之率弟子讲学于此额曰證
  人书院(刘宗周證人书院记越郡之有古小学也/昉自前 (第 22b 页)
太守莆田洪西淙公珠以祀寓贤)

  (宋大儒尹 和靖先生
云先是嘉靖中有诏许天下/各建社学公遂燬郡中淫祠即其址建大集士子)
  (弦诵其中而重师模于 (第 23a 页)
和靖先生
享堂左一楹曰/义路右一楹曰礼门分二门而入为养正堂为游)
  (艺所左右各列号房缭以周垣仍馀隙地落成者 (第 2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