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詔令奏議類
政書類
傳記類
正史類
蝗秋九月汉水溢是岁饥江淮间民相食袁术杀 陈王
孙策遣使奉贡
三年夏四月遣谒者裴茂率中郎将段煨讨李傕夷三
族吕布叛冬十一月盗杀大司马张杨十二月癸酉曹 (第 60b 页)
弩数千张出军都亭国人素
闻王善射不敢反叛故陈独得完百姓归之者众十馀
万及献帝初义兵起宠率众屯阳夏自称 辅汉大将军
国相骆俊素有威恩时天下饥荒邻郡人多归就之俊 (第 38a 页)
城又遣使拜西防
贼帅山阳佼彊为横行将军是时东海人董宪起兵据
其郡而张步亦定齐地永遣使拜宪翼汉大将军步
汉大将军
与共连兵遂专据东方及更始败永自称天 …… (第 20b 页)
拒之不得进闳为檄晓喻吏人
降得赣榆等六县收兵数千人与步战不胜时梁王刘
永自以更始所立贪步兵彊承制拜步 辅汉大将军

节侯督青徐二州使征不从命者步贪其爵号遂受之
乃理兵于剧以弟弘为卫将军弘弟蓝元武大将军蓝 (第 24a 页)
张步为 辅汉大将军
督青徐二州与之连兵遂专据东
方 邔人秦丰起兵于黎丘攻得邔宜城等十馀县有
众万人自号楚黎王(按王莽之末 (第 40b 页)
将吕范徐逸攻瑀于海西瑀败单骑奔袁绍 初 陈王
有勇善弩射(宠明帝子陈敬/王羡之曾孙也)黄巾贼起宠治兵自守
(治直/之翻)国人畏之不敢离叛国相会稽骆 …… (第 25a 页)
沟壑而陈独富彊邻郡人多归之有众十馀万及州郡
兵起宠率众屯阳夏(贤曰阳夏县属淮/阳国夏音工雅翻)自称 辅汉大将
袁术求粮于陈骆俊拒绝之术忿恚(恚于/避翻)遣客诈杀
俊及宠陈由是破败 秋九月司空曹操东征袁术术 (第 25a 页)
  马臻(茂陵/人)      梁旻(冀之/从弟)
  李就(已上顺/帝时任)     殷丹(冲帝/时任)
   刘宠(字祖荣/牟平人)
     韦毅
  沈勋        陈莱(上虞人已上/桓帝时任)
  尹端        徐圭( (第 11a 页)
  (延熹五年擢为荆州刺史后汉书注尚擢门下书/佐朱隽恒叹述之以为不凡隽后官至车骑将军)
  (人奇尚有/知人之鉴)
  刘宠(后汉书本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拜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
  (扰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徵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老叟庞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
  (出人赍百钱以送宠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他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
  (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

(第 3a 页)
  光武平齐
淮阳王更始元年冬十月故梁王立之子永诣洛阳更
始封为梁王都睢阳
二年冬梁王永据国起兵招诸郡豪桀沛人周建等并
署为将帅攻下济阴山阳沛楚淮阳汝南凡得二十八

城又遣使拜西防贼帅山阳佼彊为横行将军东海贼
帅董宪为翼汉大将军琅邪贼帅张步为 辅汉大将军
督青徐二州与之连兵遂专㨿东方
汉光武建武元年十一月梁王永称帝于睢阳 初更
始以王闳为琅邪太守张步据郡 (第 17a 页)
 等散走布追击大破之杀伤堕水死者殆尽(韩暹杨/奉纵暴)
 (徐扬间是耳刘备诱奉斩之/暹奔还并州道为人所杀)
袁术遣盗杀 陈王宠(敬王羡/曾孙)
 自黄巾贼起郡国皆弃城走 (第 57b 页)
陈王宠
有勇善射治
 兵自守国人不敢离叛故陈独得完国相骆俊(字孝/远乌)
 (桭/人)素有威恩邻郡人多归之有 (第 57b 页)
  (宗中和四年王铎不书官者三黄歇王君㚟李辅/国书使盗杀三汉光武十一年公孙述杀来歙岑)
  (彭献帝建安二年/袁术杀 陈王宠)
(
庚/辰)安王元年(楚悼王/类元年)秦伐魏 (第 14a 页)
  书法(术称帝国贼也曷为不书讨不以讨予布也/布则曷为不以讨予之布非知大义者也微)
  (陈圭则布亦/寇婚媾矣)
袁术遣盗杀 陈王宠
 (初陈王宠有勇善射黄巾贼起宠治兵自守国人畏/之不敢离叛国相骆俊素有威恩邻郡人多归之有)
 (众十馀万袁术求粮俊拒绝之术/遣客诈杀俊及宠陈由是破败)
质实(陈国名注见/周赧王三十)
 (六/年)
以孙策为会稽太守讨袁术○秋九月曹操击袁术走 (第 35b 页)
  书法(术称帝国贼也曷为不书讨不以讨予布也/布则曷为不以讨予之布非知大义者也微)
  (陈圭则布亦/寇婚媾矣)
袁术遣盗杀陈王宠
 (初 陈王宠
有勇善射黄巾贼起宠治兵自守国人畏/之不敢离叛国相骆俊素有威恩邻郡人多归之有)
 (众十馀万袁术求粮俊 (第 35b 页)
   立鲁王为皇太子诏
礼重承祧义承继体思崇守器必务建储王者所以固

大本而贞万国也鲁王允温仁宽明聪敏孝爱动若至
性居无放心乐善承颜旷度容众恭勤诗书之教率由
忠厚之风懿兹猷徽光我胤嗣朕纂承宝位丕宁永图
钦若典章用建储贰爰俾主鬯以率问安统正龙楼之
荣昭宣甲观之兆宜膺荗典允属元良宜册为皇太子
宜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太和七/年八月)
   立 陈王
为皇太子诏
门下古昔哲王之有天下也何尝不正国本而承天序 (第 10a 页)
 (大将军以王故位公上和帝以窦宪征匈奴/还迁大将军在公上以勋戚者不拘常例焉)
夏五月蝗(本/纪)吕布绝袁术诏以为左将军术攻布布败
(以列/传脩)以孙策为骑都尉袭乌程侯(以通/鉴脩)秋九月曹操
讨袁术术走渡淮(以举要历/补遗脩)下杨彪狱既而赦之(以列/传脩)
冬刘备诱杨奉杀之(以通/鉴脩)是岁袁术杀 陈王宠(本/纪)

(第 5b 页)
  (开元户五万二千六百九十二/元和户四千三十八) (乡一百四/乡三十一)

禹贡豫州之域本太昊之墟周武王封妫满于陈春秋
时楚灭之秦灭楚属颍川郡汉高帝分颍川置淮阳国
后汉章帝改为陈国献帝末 陈王宠
为袁绍所杀国除
为陈郡曹魏复为陈国以东阿王植为陈王植子志徙
封济北又为陈郡晋宋因之东魏孝静帝以淮南内 (第 20a 页)
许栩) (尹颂/胡广)
司空(袁汤/孙朗) (胡广/盛允) (黄琼/虞放) (赵戒/黄琼) (房植 刘宠) (
韩演/周景)
  (刘茂/宣酆)
孝灵皇帝讳宏(之字/曰大)肃宗玄孙也曾祖河间孝王开祖
淑父苌世封解 (第 8b 页)
渎亭侯帝袭侯爵母董夫人桓帝崩无
子皇太后与父城门校尉窦武定策禁中奉迎入殿中
建宁元年正月庚子即皇帝位年十二四年正月甲子

帝加元服中平六年四月丙辰帝崩年三十四六月辛
酉葬文陵
(乱而不/损曰灵)
年号(建宁四/光和六) (熹平六/中平六)
太傅(陈蕃/胡广)
太尉(周景/李咸) (刘矩/段颎) (闻人袭/陈耽)  (刘宠/
许训) (郭禧/刘宽) (闻人袭/孟戫)
  (张颢/杨赐) (陈球/邓盛) (桥玄/张延) (段颎 …… (第 9a 页)
  (樊陵/刘虞) (马日磾/)

司徒(胡广/杨赐)  (刘宠/
袁滂) (许训/刘合) (桥玄/杨赐) (许栩/陈耽) (袁隗/袁隗)
  (崔烈/许栩) (丁宫 (第 9b 页)
)
司空(宣酆/来艳) (王畅/宗俱)  (刘宠/
杨赐) (许栩/唐珍) (刘嚣/许训) (桥玄/刘逸)
  (陈球/张温) (陈耽/杨赐) (来艳 (第 9b 页)
  光武平齐
更始元年故梁王立之子永诣洛阳更始封为梁王都
睢阳二年永据国起兵招诸郡豪杰攻下二十八城拜
张步为 辅汉大将军
建武元年永称帝于睢阳二年盖
延督马武等四将军击永破之三年永立董宪为海西
王张步为齐王帝方北忧渔阳南事 (第 8b 页)
  右诸儒兼通五经
谯玄(通易春秋二经/)索卢放(通尚书/) 刘茂(通礼经/)
张纯(通礼经/)  刘般     任延(通诗易春秋三/经)

王景     谢夷吾    乐恢
杨由     挚恂(马融师/)  吴祐
北海王睦   戴宏     淳于恭
贺纯     周燮     徐防
黄香     杨终     杨统
杨厚(统子/)   杜真     高凤
法真     王符     刘珍
范丹(马融门人/)  张纲     崔琦

刘梁     刘丕      刘宠(丕子/)
史弼     应奉     应劭(奉子/)
边韶     荀淑     钟皓
陈实     陈纪( (第 10a 页)
   故城(即今太康县治秦县也史记二世二年阳夏/人吴广起兵汉元年楚发兵距汉于阳夏后)

(汉初平初 陈王宠
屯阳夏晋永康五年石勒攻陈/留太守王赞于阳夏皆即此水经注鲁沟东南至)
(阳夏故城西旧唐书隋改太康以县东 …… (第 77a 页)
  亭(在淮宁县北诗陈风防有鹊巢邛有旨苕传防/邑也邛邱也后汉书郡国志注博物记日邛地)
(在县北防/亭在马)贮粮台(在淮宁县东南二十里相传魏/将伐陈于此筑台以贮糗粮北)
(临蔡水州志贮粮台俗呼平粮冢其高二/丈大顷馀有四门林木郁然见寰宇记)厄台(在/淮)
(宁县南一里许即孔子绝粮处又名弩台元和志/弩台在宛邱县故陈城南八十步 后汉陈王宠善)
(射
尝于此教弩开元九年移孔子庙于台上宋庄/绰鸡肋编陈州城外有厄台寺乃夫子绝粮之地)
(今其中有一字王佛旧 (第 80b 页)
 (夏少康立祠于禹陵宋绍兴间庙前一夕忽光焰闪/烁即其处斸之得古圭璧佩环藏于庙然今所存非)
 (其真矣本朝/祀典有祭)马臻庙(在府城东南三里祀汉太守马/臻以其开创镜湖有功及民)
  刘宠
(在萧山县东祀汉郡守 (第 16a 页)
刘宠
冇司春秋致祭)曹娥庙(在府城东七/十二里汉元)
 (嘉中建邯郸子作碑文蔡邕题云黄绢幼妇外孙齑/曰庙侧 (第 16a 页)
 古淮陵城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汉书地理志云淮为
淮陵县王莽改曰淮陆县未详废置 古济阴城在县
东二里宋泰始二年筑置济阴郡北带长淮河清三年

水溢淹倒缘淮州郡多徙此城遂废至唐武德二年土
人杨益自据为化州刺史未知所属于此城内至济阴
县四年归国七年废化州并县 古公路城在北六十
里平地城北带淮水后汉书袁术传云字公路献帝建
安二年僭号九江术率兵击杀 陈王宠
曹操征之术闻
大骇乃渡江筑此城以自据 啄戈河在县东二百步
其河阔四十丈 玉环山在县西二十五里又名女山 (第 1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