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載記類
项之罪君子以为功
覆过而为之讳行事贰师将军李广利损五万之师靡
亿万之费经四年之劳而仅获骏马三十匹虽斩 宛王
母鼓之首犹不足以复费其私罪恶甚多孝武以为万
里征伐不录其过遂封拜两侯三卿二千石百有馀人 …… (第 7b 页)
今康居国彊于大宛郅支之号重于 宛王
杀使者罪甚
于留马而延寿汤不烦汉士不费斗粮比于贰师功德
百之且常惠随欲击之乌孙郑吉迎自来之日逐犹皆 (第 8a 页)
酒泉杀都尉
四年春贰师将军广利斩大 宛王
首获汗血马来作西
极天马之歌秋起明光宫冬行幸回中徙弘农都尉治
武关税出入者以给关吏卒食
天汉元年春正 …… (第 39b 页)
力田鳏寡孤独钱帛各
有差吏民五千户牛酒诏以火灾星变故赦天下与士
大夫自新封舅诸吏光禄大夫关内侯王崇为 安成侯
舅王谭商立根逢时爵关内侯夏四月黄雾四塞博
问公卿大夫无有所讳六月有青蝇无万数集未央宫 (第 80b 页)
皇后嫖为馆陶长公主明
年封少子武为代王后徙梁是为梁孝王窦皇后亲早
卒葬观津于是薄太后诏追封窦皇后父为 安成侯

曰安成夫人令清河置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比灵文
园法窦后兄长君弟曰广国字少君年四五岁家贫为
人所略卖 (第 9b 页)
   右西羌
婼羌治婼羌城去长安六千三百里西与且末接
鄯善本名楼兰王治杅泥城去长安六千一百里西北
至车师千八百九十里
且末王治且末城去长安六千八百二十里北接尉犁
丁零东与白提西与波斯精绝接南至小宛可三日行
宛王
治扜零城去长安七千二百一十里东与婼羌
接 …… (第 24a 页)
宛王
治贵山城去长安万二千五百五十里北至康
居卑阗城千五百一十里西南至大月氏六百九十里
北与康居南与大月氏 (第 28a 页)
主背亲
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
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
九郡 宛王
杀汉使者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
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
祸从我始矣律知武终不 (第 37a 页)
马闻之甘心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 宛王
贰师城善马宛国饶汉物相与谋曰汉去我远而盐水
中数有败出其北有胡寇出其南乏水草且往往而绝
邑乏食者多汉 …… (第 8a 页)

汉自择之而多出食食汉军汉军取其善马数十匹中
马以下牝牡三千馀匹而立宛贵人之故时遇汉善者
名昧蔡为 宛王
与盟而罢兵终不得入中城罢而引归
初贰师起敦煌西为人多道上国不能食分为数军从
南北道校尉王申生故鸿胪壶 (第 11a 页)
灭项之罪君子以功覆过而为之讳
行事贰师将军李广利捐五万之师靡亿万之费经四
年之劳而廑获骏马三十匹虽斩 宛王
母鼓之首犹不 …… (第 59b 页)
复费其私罪恶甚多孝武以为万里征伐不录其
过遂封拜两侯三卿二千石百有馀人今康居国彊于
大宛郅支之号重于 宛王
杀使者罪甚于留马而延寿
汤不烦汉士不费斗粮比于贰师功德百之且常惠随
欲击之乌孙郑吉迎自来之日逐犹皆裂 …… (第 60a 页)
属以下惊恐驰归小昆弥乌犁靡者末振将兄
子也勒兵数千骑围会宗会宗为言来诛之意今围守
杀我如取汉牛一毛耳 宛王
郅支头县藁街乌孙所知
也昆弥以下服曰末振将负汉诛其子可也独不可告
我令饮食之邪会宗曰豫告昆弥逃匿之为 (第 69b 页)
大司马茂
为丞相十馀日败尤茂并死郡县皆举城降天下悉归
汉初申屠建尝事崔发为诗建至发降之后复称说建
丞相刘赐
斩发以徇史谌王延王林王吴赵闳亦降
复见杀初诸假号兵人人望封侯申屠建既斩王宪又 (第 93a 页)
馀皆九卿将军五月伯升拔宛六月更始入
都宛城尽封宗室及诸将为列侯者百馀人更始忌伯
升威名遂诛之以光禄勋 刘赐
为大司徒前钟武侯刘 …… (第 2b 页)
市是月拔
洛阳生缚王匡哀章至皆斩之十月使奋威大将军刘
信击杀刘望于汝南并诛严尤陈茂更始遂北都洛阳
刘赐
为丞相申屠建李松自长安傅送乘舆服御又
遣中黄门从官奉迎迁都二年二月更始自洛阳而西
初发李松奉引马惊奔 …… (第 3b 页)
松与
棘阳人赵萌说更始宜悉王诸功臣朱鲔争之以为高
祖约非刘氏不王更始乃先封宗室太常将军刘祉为
定陶王 刘赐
(第 4a 页)
宛王
刘庆为燕王刘歙为元氏王大将
军刘嘉为汉中王刘信为汝阴王后遂立王匡为比阳 …… (第 4a 页)
空陈牧为阴平王骠骑大将
军宋佻为颍阴王尹尊为郾王唯朱鲔辞曰臣非刘宗
不敢干典遂让不受乃徙鲔为左大司马 刘赐
为前大
司马使与李轶李通王常等镇抚关东以李松为丞相 …… (第 4b 页)
长安卬与诸将议曰赤眉近在郑华阴间旦暮且至今
独有长安见灭不久不如勒兵掠城中以自富转攻所
在东归南阳收 宛王
等兵事若不集复入湖池中为盗
耳申屠建廖湛等皆以为然共入说更始更始怒不应
莫敢复言及赤眉立刘盆子更始使 (第 7a 页)
啬夫郡县吏汉兵至宛军人见光冠服鲜明令解衣将
杀而夺之会光禄勋 刘赐
适至视光容貌长者乃救全
之光因率党与从赐为安集掾拜偏将军与世祖破王
寻王邑更始至洛阳以光为信都太守及 (第 34a 页)
  大宛
大宛汉时通焉王治贵山城去长安万二千五百五十
里其国都东至都护治所四千三十一里北至康居卑
阗城千五百一十里西南至大月氏六百九十里北与

康居南与大月氏接土地风气物类民俗与大月氏安
息同大宛左右以蒲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馀石久者
至数十岁不败俗耆酒马耆目宿宛别邑七十馀城多
善马马汗血言其先天马子也(言大宛国有高山其上/有马不可得因取五色)
(母马置其下与集生驹皆/汗血因号曰天马子云)张骞始为武帝言之上遣使
者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善马 宛王
以汉绝远大兵不
能至爱其宝马不肯与汉使妄言(谓詈辱/宛主)宛遂攻杀汉
使取其财物于是天子遣贰师将军李 …… (第 41a 页)
十馀万人伐宛连四年宛人斩其王母寡首献马三千
匹汉军乃还语在贰师传贰师既斩 宛王
更立贵人素
遇汉善者名昧蔡为 (第 41b 页)
宛王(昩音秣蔡/音干葛反)
后岁馀宛贵人以
为昧蔡谄使我国遇屠相与共杀昧蔡立母寡弟蝉封
为王遣子入侍质于汉汉因使使赂赐镇抚之又发 (第 41b 页)
使
十馀辈抵宛西诸国求奇物因风谕以伐宛之威 宛王
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汉使采蒲萄目宿种归天
子以天马多又外国使来众益种蒲萄目宿离宫馆旁 …… (第 41b 页)
宛王延留迎降贤因将还国徙拘弥王桥塞提为大
而康居数攻之桥塞提在国岁馀亡归贤复以为拘
弥王而遣延留还大宛使贡献如常贤又徙于阗王俞
林为骊归王立其 (第 51a 页)
 之何如奏曰经乃圣人之书明经所以适用非词赋
 比乞自今以经义进士为考试官庶得硕学之士上
 可其奏改吏部郎中迁侍郎兼翼王傅俄兼 宛王

 时知大兴府事赫舍哩执中坐赃命鞫之罪当削解
 权要竞言太重奏曰教化之行自近者始京师四方 (第 37a 页)
 青阳三(十二/句) 朱明四(十二/句) 西颢五(十二/句) 元冥
(十二/句) 惟泰元七(二十四句龙建始元年丞相匡衡/奏罢鸾路 鳞更定诗曰涓选休)
(成/) 天地八(二十六句定丞相匡衡奏罢黼/绣周张更 诗曰肃若旧典) 日出入

(十三/句) 天马十(太一况一章十二句元狩三年马生/渥洼水中作 天马徕二十四句太)
(初四年诛 宛王
获马作乐又有二章曰太一/曰蒲梢各七言四句见 书非此十九章内) 天门十
(三十/三句) 景星十二( (第 14a 页)
 心夷狄之人乎上默然
四年马生渥洼水中(李非文曰南阳新野有暴利长遭/刑屯田燉煌界数于此水旁见群)
(野马有奇者与凡马异利长先作士人持勒靽于水旁/后马玩习久之代土人持勒靽收得献之欲神异此马)

(云从水/中出也)作天马之歌
太初元年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将兵前后十馀万人伐
大宛时宛别邑七十馀城多善马马汗血言其先天马
子也(孟康曰大宛国有高山其上有马不可得因取五/色母马置其下与集生驹皆汗血因号曰天马子)
(云/)张骞始为帝言之上遣使者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
善马 宛王
以汉绝远大兵不能至爱其宝马不肯与汉
使妄言(谓辱詈 (第 12b 页)
宛王)
宛遂攻杀汉使取其财物天子乃遣兵
伐之连四年宛人斩其王母寡首献马三千匹汉军乃 (第 12b 页)
汉兵起从军破
宛奉兴德侯入长安为汉中王邓禹西征嘉自归到洛
阳从征伐后封顺阳侯十五年卒子参嗣 循 章 宛王赐
光武族兄苍梧太守利之孙伯升起兵随众攻
诸县更始立以为光禄勋代伯升为大司徒都长安封 (第 2b 页)
宛王
光武即位归洛阳建武二年封慎侯十三年更户
(第 2b 页)
安成侯
二十八年卒子闵嗣 商 昌 (第 2b 页)
(之代土人持勒靽收得其马献之/故神异此马故云从水中出也)作天马之歌 太初
四年春贰师将军李广利斩大 宛王
首获汗血马来(应/劭)
(曰大宛旧有天马种蹋石汗血汗从前肩膊出如血号/一日千里师古曰蹋石谓蹋石而有迹 (第 15a 页)
  大宛
大宛汉时通焉王治贵王山城去长安万二千五百里
户万东至都护治所四千里北至康居卑阗城千五百

里西南至大月氐七百里北与康居南与大月氐接土
地风气物类人俗与大月氐安息同大宛左右以葡萄
为酒富人藏酒至万馀石久者至数十年不败人嗜酒
马嗜苜蓿多善马汗血言其先天马子(大宛国中有高/山其上有马不)
(可得因取五色母马置其下与/集生驹其汗血因号为天马子)始张骞为武帝言之帝
遣使者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善马 宛王
以汉绝远大
兵不能至遂杀汉使太初元年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
期至贰师取善马率数万人至其境攻郁城不下引还 …… (第 16b 页)
兹由是属匈奴矣贤以大宛贡税减少自将
诸国兵数万人攻大宛大宛王延留迎降贤因将其还
国徙拘弥王桥塞提为大 宛王
而康居数攻之桥塞提
在国岁馀亡归贤复以为拘弥王而遣延留还大宛使 (第 21a 页)
(翻/)匿不肯与汉使天子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
以请之(姓谱以为车姓本于田千/秋据此则已自有车姓) 宛王
与其群臣谋曰 …… (第 19b 页)
行)
乃先至宛决其水原移之则宛固已忧困围其城攻之
四十馀日宛贵人谋曰王母寡匿善马杀汉使(师古曰/母寡 宛)
(王/
名)今杀王而出善马汉兵宜解即不解乃力战而死未 …… (第 26b 页)
汉军
(师古曰下/食读曰饲)汉军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牝牡三千
馀匹而立宛贵人之故时遇汉善者名昧蔡为 宛王(服/虔)
(曰蔡音楚言蔡师古曰昧/音本末之末蔡音千曷翻)
与盟而罢兵初贰师起燉煌
西(起发也谓发/燉煌而西也)分为数军从南北道校尉王申生将千
馀人别至郁成郁成 …… (第 27b 页)
使疏吏翻)
岁馀宛贵人以为昧蔡善谀(以其遇汉善/而得王也)使我国遇屠
乃相与杀昧蔡立母寡昆弟蝉封为 宛王
而遣其子入
侍于汉汉因使使赂赐以镇抚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
马二匹 秋起明光宫(三辅黄图明光宫在长乐宫后 …… (第 29b 页)
师古曰言/何用见汝)
(为/也)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
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 宛王
杀汉使者头县
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南越事见上卷元鼎五/年六年宛事见上太初)
(三年朝鲜事见上元 (第 33a 页)
功故君子为之讳覆敷救翻为于伪翻)贰师
将军李广利捐五万之师靡亿万之费经四年之劳而
仅获骏马三十匹虽斩 宛王
毋寡之首犹不足以复费
其私罪恶甚多孝武以为万里征伐不录其过遂封拜
两侯三卿二千石百有馀人(事见二十一 (第 30b 页)
卷武帝太初/三年四年师古曰靡散也)
(音縻仅少也复/偿也音扶目翻)今康居之国彊于大宛郅支之号重于 宛王
杀使者罪甚于留马而延寿汤不烦汉士不费斗 (第 30b 页)
围守杀我如取汉牛一毛耳(司/马)
(迁答任安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自谕其身甚微也) 宛王
郅支头县
槁街 (第 15a 页)
(宛王
事见二十一卷武帝太初三年郅支/事见二十九卷元帝建昭三年宛于元翻)乌孙所
知也昆弥以下服曰末振将负汉诛 (第 1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