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編年類
史評類
正史類
史鈔類
載記類
傳記類
政書類
前汉
四皓 严君平(郑子/真)
后汉
野王二老 向长 逄萌 周党 王霸 严
光 井丹 梁鸿 高凤 台佟 韩康 矫
慎 戴良 法真 汉滨老父 陈留老父
(第 42b 页)
四皓 严君平(郑子/真)
后汉
野王二老 向长 逄萌 周党 王霸 严
光 井丹 梁鸿 高凤 台佟 韩康 矫
慎 戴良 法真 汉滨老父 陈留老父
(第 42b 页)
之端君子之所以存其诚也故其行也则濡足蒙垢
出身以效时及其止也则穷栖茹菽藏宝以迷国太
原闵仲叔者世称节士虽 周党 之洁清自以弗及也
党见其含菽饮水遗以生蒜受而不食建武中应司
徒侯霸之辟既至霸不及政事徒劳苦而已仲 (第 66a 页)
出身以效时及其止也则穷栖茹菽藏宝以迷国太
原闵仲叔者世称节士虽 周党 之洁清自以弗及也
党见其含菽饮水遗以生蒜受而不食建武中应司
徒侯霸之辟既至霸不及政事徒劳苦而已仲 (第 66a 页)
伯夷(叔/齐)
前汉
四皓 严君平(郑子/真)
后汉
野王二老 向长 逢萌 周党 王霸 严光
井丹 梁鸿 高凤 台佟 韩康 矫慎
戴良 法真 汉滨老父 陈留老父 庞公
魏 …… (第 1b 页)
君
公相友善并晓阴阳怀德秽行房与子云养徒各千人
君公遭乱独不去侩牛自隐时人为之论曰避世墙东
王君公 周党 字 (第 8b 页)
伯况 太原广武人也家产千金少孤为宗人所
养而遇之不以理及长又不还其财党诣乡县讼主乃
归之既而散与宗族悉免遣 …… (第 8b 页)
道以成伏见太原 周党 东海王良山阳王成等蒙受厚
恩使者三聘乃肯就车及阶见帝廷党不以礼屈伏而
不谒偃蹇骄悍同时俱逝党等文不能 …… (第 9b 页)
虚妄之罪而敢私窃虚名誇上
求高皆大不敬书奏以示公卿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
有不宾之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太原 周党 不受朕禄
亦各有志焉其赐帛四十疋党遂隐居黾池著书上下 (第 9b 页)
前汉
四皓 严君平(郑子/真)
后汉
野王二老 向长 逢萌 周党 王霸 严光
井丹 梁鸿 高凤 台佟 韩康 矫慎
戴良 法真 汉滨老父 陈留老父 庞公
魏 …… (第 1b 页)
君
公相友善并晓阴阳怀德秽行房与子云养徒各千人
君公遭乱独不去侩牛自隐时人为之论曰避世墙东
王君公 周党 字 (第 8b 页)
伯况 太原广武人也家产千金少孤为宗人所
养而遇之不以理及长又不还其财党诣乡县讼主乃
归之既而散与宗族悉免遣 …… (第 8b 页)
道以成伏见太原 周党 东海王良山阳王成等蒙受厚
恩使者三聘乃肯就车及阶见帝廷党不以礼屈伏而
不谒偃蹇骄悍同时俱逝党等文不能 …… (第 9b 页)
虚妄之罪而敢私窃虚名誇上
求高皆大不敬书奏以示公卿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
有不宾之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太原 周党 不受朕禄
亦各有志焉其赐帛四十疋党遂隐居黾池著书上下 (第 9b 页)
阴谋之功封合涉都侯辞
让不受年八十馀卒于家门人上党冯胄独制服心丧
三年时人异之胄字世威奉世之后也常慕 周伯况 闵
仲叔之为人𨼆处山泽不应徵辟合子固已见前传弟
子历字季子清白有节博学善友与郑元陈纪等相结 (第 75a 页)
让不受年八十馀卒于家门人上党冯胄独制服心丧
三年时人异之胄字世威奉世之后也常慕 周伯况 闵
仲叔之为人𨼆处山泽不应徵辟合子固已见前传弟
子历字季子清白有节博学善友与郑元陈纪等相结 (第 75a 页)
箕山颍水存巢许之孤踪也志隐逸
太原府
汉
郝子廉太原人风俗通太原郝子廉饥不得食寒不得
衣一介不取诸人曾过姊饭留十五钱默置席下去
每行饮水常投一钱于井中
闵贡字仲叔太原人世称节士虽 周党 之清洁自以弗
及也党见其食无菜遗之生蒜仲叔曰我欲省烦耳
今更作烦耶受而不食建武中应司徒侯霸辟既至 …… (第 1b 页)
一片屠者或不肯与安邑令闻敕吏常给焉仲叔怪
而问之知乃叹曰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耶遂去
客沛以寿终
谭贤字伯升太原人王莽世与 周党 胥守节不仕建武
中徵不至 …… (第 2a 页)
岩壑间以老有枕流漱石之风
潞安府
汉
冯胄字世威上党人奉世之后也为司徒李合门人合
卒独制服心丧三年时人异之胄常慕 周伯况 闵仲
叔之为人隐处山泽不应徵辟
唐 …… (第 12a 页)
上希陈邵晦迹幽深
代州
汉 周党 字 (第 25b 页)
伯况 太原广武人家产千金少孤为宗人所养
而遇之不以理及长又不还其财党诣乡县讼主乃
归之既而散与宗族悉免 …… (第 25b 页)
愿守所志帝乃许焉博士范升奏党曰臣闻尧不须
许由巢父而建号天下周不待伯夷叔齐而王道以
成伏见太原 周党 东海王良山阳王成等蒙受厚恩
使者三聘乃肯就车及陛见帝廷党不以礼屈伏而
不谒偃蹇骄悍同时俱逝党等文 …… (第 26a 页)
考试图国之道不如臣言伏虚妄之罪而敢私窃虚
名誇上求高皆大不敬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
宾之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太原 周党 不受朕禄亦
各有志焉其赐帛四十疋党遂隐居渑池著书上下
篇而终邑人贤而祠之
王霸字儒仲太原广武人少 …… (第 26b 页)
下故臣不敢不至后月馀罢归卒于家
殷谟字君长雁门人王莽世与 周党 胥守节不仕建武
中徵不至
前宋
周续之字道祖雁门广武人侨豫章建昌县八岁丧母
哀戚过成人奉兄如事父 (第 27b 页)
太原府
汉
郝子廉太原人风俗通太原郝子廉饥不得食寒不得
衣一介不取诸人曾过姊饭留十五钱默置席下去
每行饮水常投一钱于井中
闵贡字仲叔太原人世称节士虽 周党 之清洁自以弗
及也党见其食无菜遗之生蒜仲叔曰我欲省烦耳
今更作烦耶受而不食建武中应司徒侯霸辟既至 …… (第 1b 页)
一片屠者或不肯与安邑令闻敕吏常给焉仲叔怪
而问之知乃叹曰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耶遂去
客沛以寿终
谭贤字伯升太原人王莽世与 周党 胥守节不仕建武
中徵不至 …… (第 2a 页)
岩壑间以老有枕流漱石之风
潞安府
汉
冯胄字世威上党人奉世之后也为司徒李合门人合
卒独制服心丧三年时人异之胄常慕 周伯况 闵仲
叔之为人隐处山泽不应徵辟
唐 …… (第 12a 页)
上希陈邵晦迹幽深
代州
汉 周党 字 (第 25b 页)
伯况 太原广武人家产千金少孤为宗人所养
而遇之不以理及长又不还其财党诣乡县讼主乃
归之既而散与宗族悉免 …… (第 25b 页)
愿守所志帝乃许焉博士范升奏党曰臣闻尧不须
许由巢父而建号天下周不待伯夷叔齐而王道以
成伏见太原 周党 东海王良山阳王成等蒙受厚恩
使者三聘乃肯就车及陛见帝廷党不以礼屈伏而
不谒偃蹇骄悍同时俱逝党等文 …… (第 26a 页)
考试图国之道不如臣言伏虚妄之罪而敢私窃虚
名誇上求高皆大不敬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
宾之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太原 周党 不受朕禄亦
各有志焉其赐帛四十疋党遂隐居渑池著书上下
篇而终邑人贤而祠之
王霸字儒仲太原广武人少 …… (第 26b 页)
下故臣不敢不至后月馀罢归卒于家
殷谟字君长雁门人王莽世与 周党 胥守节不仕建武
中徵不至
前宋
周续之字道祖雁门广武人侨豫章建昌县八岁丧母
哀戚过成人奉兄如事父 (第 27b 页)
祁午墓在奚墓右并见闻喜县
汉隐士 周党 墓在小韩村东南
护羌校尉温序墓在县西北修善村建武中死节光
武赐葬洛阳其子梦序言久客思故乡乃迁葬于 (第 11a 页)
汉隐士 周党 墓在小韩村东南
护羌校尉温序墓在县西北修善村建武中死节光
武赐葬洛阳其子梦序言久客思故乡乃迁葬于 (第 11a 页)
三晋名贤议 吕 楠
承命查定三晋名贤奉祀河东书院按史志在黄帝有
若解州风后在唐虞有若稷山后稷在夏有若安邑关
龙逄在商有若夏县巫咸平陆傅说首阳伯夷叔齐在
周有若平遥尹吉甫介休介子推晋阳羊舌肸董狐西
河卜商在汉有若介休郭泰太原王烈解州关侯在晋
有若晋阳郭琦在隋有若龙门王通在唐有若太原狄
仁杰闻喜裴度在宋有若平阳孙复夏县司马光介休
文彦博闻喜赵鼎在明有若河津薛瑄夫周汉晋唐间
兹土名贤亦众然间有斑垢智如士会奔秦而教挠臾
骈信如荀息事君而不明嫡庶友如邓攸位高而颇媚
权贵忠如霍光溺妻而不正大义王延之孝相刘聪柳
宗元之材党叔文至若祁奚宫之奇段干木周续之 周
党 温峤王绩韩通辈虽有懿行不尽纯粹故不与诸君
子之列夫士论弗正多崇言卑行奖名抑实故马融训
诂虽草杀李固犹 (第 19b 页)
承命查定三晋名贤奉祀河东书院按史志在黄帝有
若解州风后在唐虞有若稷山后稷在夏有若安邑关
龙逄在商有若夏县巫咸平陆傅说首阳伯夷叔齐在
周有若平遥尹吉甫介休介子推晋阳羊舌肸董狐西
河卜商在汉有若介休郭泰太原王烈解州关侯在晋
有若晋阳郭琦在隋有若龙门王通在唐有若太原狄
仁杰闻喜裴度在宋有若平阳孙复夏县司马光介休
文彦博闻喜赵鼎在明有若河津薛瑄夫周汉晋唐间
兹土名贤亦众然间有斑垢智如士会奔秦而教挠臾
骈信如荀息事君而不明嫡庶友如邓攸位高而颇媚
权贵忠如霍光溺妻而不正大义王延之孝相刘聪柳
宗元之材党叔文至若祁奚宫之奇段干木周续之 周
党 温峤王绩韩通辈虽有懿行不尽纯粹故不与诸君
子之列夫士论弗正多崇言卑行奖名抑实故马融训
诂虽草杀李固犹 (第 19b 页)
闵贡赞
闵贡仲叔含菽饮水同郡 周党 遗之生菜受而不食晚
家安邑病须肉味日买猪肝一片令为给置仲叔问其
故叹以口腹累凿坏而遁乃客于沛
赵 (第 37a 页)
闵贡仲叔含菽饮水同郡 周党 遗之生菜受而不食晚
家安邑病须肉味日买猪肝一片令为给置仲叔问其
故叹以口腹累凿坏而遁乃客于沛
赵 (第 37a 页)
雒阳南万一千五)
(百八十里复扶/又翻任音壬)延教民耕种嫁娶故岭南华风始于二
守焉 是岁诏徵处士太原 周党 会稽严光等至京师
(处昌吕翻/会古外翻)党入见伏而不谒(凡朝谒者必拜稽首以/姓名自言见贤遍翻)自
陈 (第 37a 页)
守所志博士范升奏曰伏见太原 周党 东海王良
山阳王成等蒙受厚恩使者三聘乃肯就车及陛见帝
廷(见贤/遍翻)党不以礼屈伏而不谒偃蹇骄悍同时 …… (第 37a 页)
如臣言伏虚妄之罪而敢私窃虚名
誇上求高皆大不敬书奏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
宾之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太原 周党 不受朕禄亦各
有志焉其赐帛四十匹罢之帝少与严光同游学(少诗/照翻)
及即位以物色访之(贤曰以其/形貌 (第 37b 页)
(百八十里复扶/又翻任音壬)延教民耕种嫁娶故岭南华风始于二
守焉 是岁诏徵处士太原 周党 会稽严光等至京师
(处昌吕翻/会古外翻)党入见伏而不谒(凡朝谒者必拜稽首以/姓名自言见贤遍翻)自
陈 (第 37a 页)
守所志博士范升奏曰伏见太原 周党 东海王良
山阳王成等蒙受厚恩使者三聘乃肯就车及陛见帝
廷(见贤/遍翻)党不以礼屈伏而不谒偃蹇骄悍同时 …… (第 37a 页)
如臣言伏虚妄之罪而敢私窃虚名
誇上求高皆大不敬书奏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
宾之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太原 周党 不受朕禄亦各
有志焉其赐帛四十匹罢之帝少与严光同游学(少诗/照翻)
及即位以物色访之(贤曰以其/形貌 (第 37b 页)
福(昭帝元凤元年三月赐郡国所选有行义者涿郡/韩福等五人帛人五十匹遣归诏曰朕闵劳以官)
(职之事其务修孝弟以教乡里令郡县常以正/月赐羊酒其有不幸者赐衣一袭祠以中牢)光武
之遇 周党(事见四十一/卷建武五年) 以励廉耻美风俗斯亦可矣
固不当如范升之诋毁又不可如张楷之责望也至
于饰伪以邀誉钓奇以惊俗不食君禄 (第 18b 页)
(职之事其务修孝弟以教乡里令郡县常以正/月赐羊酒其有不幸者赐衣一袭祠以中牢)光武
之遇 周党(事见四十一/卷建武五年) 以励廉耻美风俗斯亦可矣
固不当如范升之诋毁又不可如张楷之责望也至
于饰伪以邀誉钓奇以惊俗不食君禄 (第 18b 页)
列侯(锡光者汉中人在交阯教民夷以礼义帝复以/南阳任延为九真太守延教民耕种嫁娶故岭)
(南华风始于二守焉/ 任延字长孙宛人)
徵处士 周党(字伯况太/原广武人) 严光(本姓庄避明帝讳改严/光字子陵会稽馀姚人)王
良(字仲子东/海兰陵人)至京师党光不屈以良为谏议大 (第 33a 页)
列侯(锡光者汉中人在交阯教民夷以礼义帝复以/南阳任延为九真太守延教民耕种嫁娶故岭)
(南华风始于二守焉/ 任延字长孙宛人)
徵处士周党(字 伯况 太/原广武人)严光(本姓庄避明帝讳改严/光字子陵会稽馀姚人)王
良(字仲子东/海兰陵人)至京师党光不 (第 33a 页)
屈以良为谏议大夫
党入见伏而不谒自陈愿守所志博士范升(字辨卿/代郡人)
奏曰伏见 周党 王良等蒙受厚恩使者三聘乃肯就
车及陛见帝廷党不以礼屈伏而不谒偃蹇骄悍同
时俱逝党等文不能演义武不 …… (第 33a 页)
几三公之位臣愿与坐云台之下考试图国之道书
奏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伯夷叔齐不
食周粟太原 周党 不受朕禄亦各其志焉其赐帛四
十匹罢之帝少与严光同游学及即位以物色访之
得于齐国累徵乃至拜谏议大夫 (第 33b 页)
(南华风始于二守焉/ 任延字长孙宛人)
徵处士 周党(字伯况太/原广武人) 严光(本姓庄避明帝讳改严/光字子陵会稽馀姚人)王
良(字仲子东/海兰陵人)至京师党光不屈以良为谏议大 (第 33a 页)
列侯(锡光者汉中人在交阯教民夷以礼义帝复以/南阳任延为九真太守延教民耕种嫁娶故岭)
(南华风始于二守焉/ 任延字长孙宛人)
徵处士周党(字 伯况 太/原广武人)严光(本姓庄避明帝讳改严/光字子陵会稽馀姚人)王
良(字仲子东/海兰陵人)至京师党光不 (第 33a 页)
屈以良为谏议大夫
党入见伏而不谒自陈愿守所志博士范升(字辨卿/代郡人)
奏曰伏见 周党 王良等蒙受厚恩使者三聘乃肯就
车及陛见帝廷党不以礼屈伏而不谒偃蹇骄悍同
时俱逝党等文不能演义武不 …… (第 33a 页)
几三公之位臣愿与坐云台之下考试图国之道书
奏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伯夷叔齐不
食周粟太原 周党 不受朕禄亦各其志焉其赐帛四
十匹罢之帝少与严光同游学及即位以物色访之
得于齐国累徵乃至拜谏议大夫 (第 33b 页)
(类/)物(董宣毛义/郑均之类)皆书
凡殊礼皆书(如致伯于秦萧何剑履上殿赐淮南王几/杖王莽加号九锡之类王莽是自为之以)
(自为书馀/仿此例)
凡徵聘隐士从其本文或曰迎(申公龚/胜之类)或曰徵 (周党 严/光之类)
凡追褒勋贤皆书(如尽像如光武祭萧何霍/光献帝祭陈蕃等之类)
凡录功臣子孙皆书(如宣帝求 (第 37a 页)
凡殊礼皆书(如致伯于秦萧何剑履上殿赐淮南王几/杖王莽加号九锡之类王莽是自为之以)
(自为书馀/仿此例)
凡徵聘隐士从其本文或曰迎(申公龚/胜之类)或曰徵 (周党 严/光之类)
凡追褒勋贤皆书(如尽像如光武祭萧何霍/光献帝祭陈蕃等之类)
凡录功臣子孙皆书(如宣帝求 (第 37a 页)
(二十四年王堂广汉郪人长沙国名注见献帝兴平/元年桂阳郡名注见武帝元鼎六年零陵郡名注见)
(晋武帝太康元年苍梧郡名注见武帝元鼎/五年九真郡名注见唐宣宗大中二年交阯)
徵处士 周党 严光王良至京师党光不屈以良为谏议 (第 23a 页)
大夫考异(按光本姓庄后避明帝讳史改作严据建元/六年分注庄助元狩五年书庄青翟皆改旧)
(史从本姓此亦当/书庄光传录误耳)
(党入见伏而不谒自陈愿守所志博士范升奏曰伏/见太原 周党 东海王良山阳王成等蒙受厚恩使者)
(三聘乃肯就车及陛见帝庭党不以礼屈伏而不谒/偃蹇骄悍同时俱逝党等 …… (第 23b 页)
(钓采华名庶几三公之位臣愿与坐云台之下考试/图国之道书奏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太原 周党 不受朕禄亦各其志/焉其赐帛四十匹罢之帝少与严光同游学及即位)
(以物色访之得于齐国累徵乃至拜谏议大 …… (第 23b 页)
(载严光富阳人耕于富春山沈约宋书吴时分富春/县地置桐庐县则严陵山即富春山无疑不任进道)
(任音壬堪也/不堪登途也)正误(臣愿与坐云台之下今按与上声/欲与 周党 等坐于云台下而考试)
(也/)质实(一统志云范升代郡人严光馀姚人富春山/在严州府桐庐县西三十里一名 …… (第 24b 页)
(栖楚柳公权郑朗杜光庭王朴惟/吴通玄韦渠牟杜光庭为讥焉)
发明(严光之节奋乎百世之上下闻者莫不兴起/而见之纲目所书者乃与 周党 王良并召观)
(范升之毁党与友人之诮良则二人非光之比明/矣宜光之愈不屈也且光乃帝握手故人帝不以) (第 25a 页)
(晋武帝太康元年苍梧郡名注见武帝元鼎/五年九真郡名注见唐宣宗大中二年交阯)
徵处士 周党 严光王良至京师党光不屈以良为谏议 (第 23a 页)
大夫考异(按光本姓庄后避明帝讳史改作严据建元/六年分注庄助元狩五年书庄青翟皆改旧)
(史从本姓此亦当/书庄光传录误耳)
(党入见伏而不谒自陈愿守所志博士范升奏曰伏/见太原 周党 东海王良山阳王成等蒙受厚恩使者)
(三聘乃肯就车及陛见帝庭党不以礼屈伏而不谒/偃蹇骄悍同时俱逝党等 …… (第 23b 页)
(钓采华名庶几三公之位臣愿与坐云台之下考试/图国之道书奏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太原 周党 不受朕禄亦各其志/焉其赐帛四十匹罢之帝少与严光同游学及即位)
(以物色访之得于齐国累徵乃至拜谏议大 …… (第 23b 页)
(载严光富阳人耕于富春山沈约宋书吴时分富春/县地置桐庐县则严陵山即富春山无疑不任进道)
(任音壬堪也/不堪登途也)正误(臣愿与坐云台之下今按与上声/欲与 周党 等坐于云台下而考试)
(也/)质实(一统志云范升代郡人严光馀姚人富春山/在严州府桐庐县西三十里一名 …… (第 24b 页)
(栖楚柳公权郑朗杜光庭王朴惟/吴通玄韦渠牟杜光庭为讥焉)
发明(严光之节奋乎百世之上下闻者莫不兴起/而见之纲目所书者乃与 周党 王良并召观)
(范升之毁党与友人之诮良则二人非光之比明/矣宜光之愈不屈也且光乃帝握手故人帝不以) (第 25a 页)
(十一月魏主遣公孙轨奉策拜杨玄为南秦王及/境玄不出迎轨让之欲奉以还玄惧乃出郊迎)
晋徵士陶潜卒考异(提要作处士据分注潜为州祭酒/又为彭泽令解归徵著作郎不就)
(则非 周党 庄光之比/当从刋本作徵士)
(潜字渊明浔阳人侃之曾孙也少有高趣博学不群/以亲老家贫为州祭酒少日自解 (第 86a 页)
晋徵士陶潜卒考异(提要作处士据分注潜为州祭酒/又为彭泽令解归徵著作郎不就)
(则非 周党 庄光之比/当从刋本作徵士)
(潜字渊明浔阳人侃之曾孙也少有高趣博学不群/以亲老家贫为州祭酒少日自解 (第 8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