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年類
別史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地理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法制類
正史類
秩具存不可不宣布海内使学者诵习乞依
例摹印诏令校对讫依所请 翰林侍讲学士国史院
修撰范祖禹言太常博士 陈祥道 注解仪礼三十二卷
精详博洽非诸儒所及乞下两制看详并所进礼图付
太常以备礼官讨论从之 监察御史黄庆基言 (第 15a 页)
例摹印诏令校对讫依所请 翰林侍讲学士国史院
修撰范祖禹言太常博士 陈祥道 注解仪礼三十二卷
精详博洽非诸儒所及乞下两制看详并所进礼图付
太常以备礼官讨论从之 监察御史黄庆基言 (第 15a 页)
右三礼(六部七/十一卷)
三礼图九卷(郑玄及后汉/阮谌等撰)三礼图九卷(张/镒)三礼图十二
卷(夏侯/伏朗)三礼图二十卷(聂崇/义集)周室王城明堂宗庙图一
卷(祁谌/撰)王制井田图一卷(阮/逸)王制井田图一卷(徐希/文)礼
书一百五十卷 (陈祥/道) 唐礼图等杂画五十六卷 宣和
博古图六十卷
右礼图(十部三百/一十九卷)
凡会礼四种五十四部 (第 13a 页)
三礼图九卷(郑玄及后汉/阮谌等撰)三礼图九卷(张/镒)三礼图十二
卷(夏侯/伏朗)三礼图二十卷(聂崇/义集)周室王城明堂宗庙图一
卷(祁谌/撰)王制井田图一卷(阮/逸)王制井田图一卷(徐希/文)礼
书一百五十卷 (陈祥/道) 唐礼图等杂画五十六卷 宣和
博古图六十卷
右礼图(十部三百/一十九卷)
凡会礼四种五十四部 (第 13a 页)
讳者也则惟有迎逢谄佞而已
七年给事中毛友言比守郡见诉役者言富家子弟初
不知书第捐数百缗钱求人试补入学遂免身役比其
岁升不中更数年而始除籍则其倖免已多矣请初试
补入县学人并帘试以别伪冒从之
宣和三年罢天下州县学三舍法惟 太学用之
臣僚言元丰六年学官召试六十人而所取才四人皆
一时知名之士故学者厌服近观大观政和所试率三
人取一既非遴 (第 25a 页)
七年给事中毛友言比守郡见诉役者言富家子弟初
不知书第捐数百缗钱求人试补入学遂免身役比其
岁升不中更数年而始除籍则其倖免已多矣请初试
补入县学人并帘试以别伪冒从之
宣和三年罢天下州县学三舍法惟 太学用之
一时知名之士故学者厌服近观大观政和所试率三
人取一既非遴 (第 25a 页)
藻天子龙卷以祭家语曰郊之日天子大裘以黼
之被裘象天既至泰坛王脱裘矣服衮以临燔柴
戴冕璪十有二旒则天数也 陈祥道 以为王之祀
天内服大裘外被龙衮龙衮所以袭大裘也然则
祭天之服亦龙衮特内袭大裘而宗庙之祭则龙 …… (第 16b 页)
曰案下诸侯皮/弁听朔朝服视朝是视朝之服卑 听朔听朔大视朝)
(小故知端当为冕元冕祭小祀日月为中祀而 用之 者/以天神尚质鲁语云大采朝日故于日韦昭注大采谓)
(元冕也春分日/于其日朝之)皮弁以日视朝遂以食日中 …… (第 18a 页)
陈氏礼书曰天下之事常修治于人之所慎而废
弛于人之所忽先王于是制之为笏或执或搢而
毕 用之 使人稽其名以见其义观其制以思其德
庸有临事而失者乎天子之笏以玉诸侯以象大
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 (第 40a 页)
之被裘象天既至泰坛王脱裘矣服衮以临燔柴
戴冕璪十有二旒则天数也 陈祥道 以为王之祀
天内服大裘外被龙衮龙衮所以袭大裘也然则
祭天之服亦龙衮特内袭大裘而宗庙之祭则龙 …… (第 16b 页)
曰案下诸侯皮/弁听朔朝服视朝是视朝之服卑 听朔听朔大视朝)
(小故知端当为冕元冕祭小祀日月为中祀而 用之 者/以天神尚质鲁语云大采朝日故于日韦昭注大采谓)
(元冕也春分日/于其日朝之)皮弁以日视朝遂以食日中 …… (第 18a 页)
陈氏礼书曰天下之事常修治于人之所慎而废
弛于人之所忽先王于是制之为笏或执或搢而
毕 用之 使人稽其名以见其义观其制以思其德
庸有临事而失者乎天子之笏以玉诸侯以象大
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 (第 40a 页)
焉非古制
也非可施之公庭用之民间可也
单铎(长柄/一头) 双铎(两/头) 铎制有二有以木为单头者今 太常用之 所以引文武之舞也
风铎 后周世宗朝长孙绍远初为太常广造乐器无
不克谐惟黄钟不调居尝患之后因闻浮屠第三 …… (第 40a 页)
形如小/钟有舌)
将于 周官有錞于之制盖乐作则鸣之与鼓相和五
代后周已亡其制将于盖当时宫县内无算乐中 用之
岂錞于之变体欤(形如瓦缶以簴县/之上有兽形如盖)
铁笛 铁笛之制未知所起今民间往往有之
铜管 秦咸阳 …… (第 41a 页)
禁也东观汉记段颎有功而还介士鼓吹铮铎金鼓雷
震动地然则鼓吹钲其来尚矣今太常鼓吹部 用之 然
钲铮一也特其名异耳缪袭作魏鼓吹曲十六篇韦昭
作鼓吹曲十六篇傅元作晋鼓吹曲二十二篇沈约作
梁鼓吹曲 …… (第 42a 页)
常鼓吹部警严 用之(形圆如/鼓吹钲) 刁斗 鎗鎗 汉书旧仪中宫卫宫城门击刁斗又名
臣奏曰汉兴以来宫殿省阖五六重周卫刁斗纂文曰
刁斗特持铃 (第 42b 页)
也非可施之公庭用之民间可也
单铎(长柄/一头) 双铎(两/头) 铎制有二有以木为单头者今 太常用之 所以引文武之舞也
风铎 后周世宗朝长孙绍远初为太常广造乐器无
不克谐惟黄钟不调居尝患之后因闻浮屠第三 …… (第 40a 页)
形如小/钟有舌)
将于 周官有錞于之制盖乐作则鸣之与鼓相和五
代后周已亡其制将于盖当时宫县内无算乐中 用之
岂錞于之变体欤(形如瓦缶以簴县/之上有兽形如盖)
铁笛 铁笛之制未知所起今民间往往有之
铜管 秦咸阳 …… (第 41a 页)
禁也东观汉记段颎有功而还介士鼓吹铮铎金鼓雷
震动地然则鼓吹钲其来尚矣今太常鼓吹部 用之 然
钲铮一也特其名异耳缪袭作魏鼓吹曲十六篇韦昭
作鼓吹曲十六篇傅元作晋鼓吹曲二十二篇沈约作
梁鼓吹曲 …… (第 42a 页)
常鼓吹部警严 用之(形圆如/鼓吹钲) 刁斗 鎗鎗 汉书旧仪中宫卫宫城门击刁斗又名
臣奏曰汉兴以来宫殿省阖五六重周卫刁斗纂文曰
刁斗特持铃 (第 42b 页)
晁氏曰未知何人撰谓乐各有谱但取筚栗谱为
图以七音十二律使俗易见
乐书二百卷
陈氏曰秘书省正字三山陈旸撰建中靖国初进
之为 礼书陈祥道 其兄也其书雅俗胡部音器歌
舞下及优伶杂戏无不备载博则博矣未免于秽
芜也旸绍圣初制科终礼部侍郎 (第 20b 页)
图以七音十二律使俗易见
乐书二百卷
陈氏曰秘书省正字三山陈旸撰建中靖国初进
之为 礼书陈祥道 其兄也其书雅俗胡部音器歌
舞下及优伶杂戏无不备载博则博矣未免于秽
芜也旸绍圣初制科终礼部侍郎 (第 20b 页)
按诸侯分封受地之多寡周礼大司徒职方氏所
载与王制及子产孟子所言不合郑注以为合山
川附庸而言先儒遂欲融会二说而一之如 陈祥
道 唐仲友之论特为明畅故备录之若止齐径围
之说则侯伯子之地仅可吻合而公之地多二十
五里男之地仅得 (第 22a 页)
载与王制及子产孟子所言不合郑注以为合山
川附庸而言先儒遂欲融会二说而一之如 陈祥
道 唐仲友之论特为明畅故备录之若止齐径围
之说则侯伯子之地仅可吻合而公之地多二十
五里男之地仅得 (第 22a 页)
(臣/)等谨按太学之制详于礼经尚已王制太学天
子曰辟廱又曰成均郑康成释辟为明廱为和所
以明和天下也 宋陈祥道 谓明之以法和之以道
曰辟廱成其亏均其过不及曰成均盖学校为造 …… (第 1a 页)
定官荫准例监生未经考职者考补官学教习以
停止恩拔岁副补 用之 例也至六年复定考取八
旗教习先尽恩拔岁副官荫等生如无此项仍将
准例监生考取
定礼部 …… (第 25a 页)
入场其愿入北闱者必于前一年起文赴监考试
三十二年奉
谕幼童惟在训迪苟加意教诲未有不成者骑射与文字
原宜并重不可偏废满洲通文义官员即 用之 行间未
尝不可近见国子监教习官学生甚属委靡大不及前
即八旗教习幼童亦皆懈怠现在八旗幼童务宜选择 …… (第 37a 页)
在朕有不得已而 用之 之实或者不戾于古帝王伐罪
安民之意云尔铭曰巍巍先圣万世之师敬信爱人治
平所基煌煌圣言文武道一礼乐征伐 (第 40a 页)
子曰辟廱又曰成均郑康成释辟为明廱为和所
以明和天下也 宋陈祥道 谓明之以法和之以道
曰辟廱成其亏均其过不及曰成均盖学校为造 …… (第 1a 页)
定官荫准例监生未经考职者考补官学教习以
停止恩拔岁副补 用之 例也至六年复定考取八
旗教习先尽恩拔岁副官荫等生如无此项仍将
准例监生考取
定礼部 …… (第 25a 页)
入场其愿入北闱者必于前一年起文赴监考试
三十二年奉
谕幼童惟在训迪苟加意教诲未有不成者骑射与文字
原宜并重不可偏废满洲通文义官员即 用之 行间未
尝不可近见国子监教习官学生甚属委靡大不及前
即八旗教习幼童亦皆懈怠现在八旗幼童务宜选择 …… (第 37a 页)
在朕有不得已而 用之 之实或者不戾于古帝王伐罪
安民之意云尔铭曰巍巍先圣万世之师敬信爱人治
平所基煌煌圣言文武道一礼乐征伐 (第 40a 页)
典礼如以为有祈无报则方春而祈榖冬又有事于
圜丘礼谓郊之祭为大报天又云万物本乎天大报本也
岂得谓之有祈无报乎况二仲荐馨并崇社稷班固
所谓为天下求福报功者具在 陈祥道 所谓大社国
社农之所报在焉今
社稷坛春秋两祀祈报之礼已备至义近于重复事涉
于不经者即下之礼 (第 46a 页)
圜丘礼谓郊之祭为大报天又云万物本乎天大报本也
岂得谓之有祈无报乎况二仲荐馨并崇社稷班固
所谓为天下求福报功者具在 陈祥道 所谓大社国
社农之所报在焉今
社稷坛春秋两祀祈报之礼已备至义近于重复事涉
于不经者即下之礼 (第 46a 页)
祖颛顼而宗尧而尚书舜典云舜格于文祖释者
谓文祖尧庙也又归格于艺祖释者谓艺祖尧之
祖也合之祖颛顼之文则有虞氏有三祖矣宋臣
陈祥道 云凡配天者皆得称祖故国语展禽有有
虞氏祖高阳而郊尧之说尧所以称文祖也颛顼
至尧皆黄帝子孙 (第 5b 页)
谓文祖尧庙也又归格于艺祖释者谓艺祖尧之
祖也合之祖颛顼之文则有虞氏有三祖矣宋臣
陈祥道 云凡配天者皆得称祖故国语展禽有有
虞氏祖高阳而郊尧之说尧所以称文祖也颛顼
至尧皆黄帝子孙 (第 5b 页)
者谓器之有图实权舆是汉儒言礼图者首推郑康
成自阮谌梁正夏侯伏明辈均莫之逮宋聂崇义汇
辑礼图而陆佃礼象 陈祥道 礼书复踵而穿穴之其
书几汗牛充栋然尝念前之作者本精意以制器则
器传后之述者执器而不求精意则器 (第 29b 页)
成自阮谌梁正夏侯伏明辈均莫之逮宋聂崇义汇
辑礼图而陆佃礼象 陈祥道 礼书复踵而穿穴之其
书几汗牛充栋然尝念前之作者本精意以制器则
器传后之述者执器而不求精意则器 (第 29b 页)
周礼音(经义考/戚衮撰) 周礼图十卷(宋史艺文/志龚原撰)
周礼纂图二十卷(焦氏经籍志 陈祥道 撰)
周礼详说(经义考王/十朋撰)
周官通解十卷(正德嘉善县/志闻人宏著)
周礼辨疑(王 …… (第 1b 页)
周礼天地二官讲义十四卷(玉海史浩为建/王府直讲时撰)
周礼地官讲义(周礼订义永嘉曹叔远有/地官遂人至藁人讲义)
考工解(经义考 陈祥道 撰周礼订/义天 (第 4b 页)
陈用之 有考工解)
考工记辨疑(赤城志临海/叶皆孟我著) …… (第 4b 页)
仪礼义疏三十五卷(沈重撰见/北史本传)
仪礼(陈书沈文阿传所撰仪/礼八十馀卷行于世)
注解仪礼三十二卷(宋史艺文志 陈祥道 撰)
仪礼义十七卷(宋史艺文/志陆佃撰)
仪礼解二卷(续文献通考/叶味道撰)
校定古礼十 …… (第 5b 页)
礼记义记(沈文阿撰见/南史本传)
礼记义四十卷(南史戚衮撰字公/文吴郡盐官人)
礼记讲义二十四卷(焦氏经籍志 陈祥道 撰)
礼记解义四十卷(宋史艺文/志陈旸撰)
礼记解义二十卷(文献通考/方悫撰)
礼记解四 …… (第 8b 页)
礼论要抄一百卷(隋书经籍/志贺玚撰)
续何承天集礼论一百五十卷(孔子袪著见/南史本传)
礼例详解十卷礼书一百五十卷(宋史艺文志 陈祥道 撰)
家礼辨俗论一卷(台州府志/应武著)
家礼准今(海宁县志/宋陈寿著) 家礼便宜(嘉靖宁 …… (第 21b 页)
论语口义二十卷(宋史艺文/志史浩撰)
论语小学二卷(宋史艺文志/薛季宣撰)
论语全解十卷(聚乐堂艺文/志 陈祥道 撰)
玉泉论语学十卷(书录解题喻樗撰卷按/宋史艺文志作四) …… (第 28b 页)
五经疑义(海盐文献/志陈言著) 五经旁训(缙云县志/郑汝璧著)
五经注疏(万历义乌县志沈/宾国著字 用之)
(第 43b 页)
周礼纂图二十卷(焦氏经籍志 陈祥道 撰)
周礼详说(经义考王/十朋撰)
周官通解十卷(正德嘉善县/志闻人宏著)
周礼辨疑(王 …… (第 1b 页)
周礼天地二官讲义十四卷(玉海史浩为建/王府直讲时撰)
周礼地官讲义(周礼订义永嘉曹叔远有/地官遂人至藁人讲义)
考工解(经义考 陈祥道 撰周礼订/义天 (第 4b 页)
陈用之 有考工解)
考工记辨疑(赤城志临海/叶皆孟我著) …… (第 4b 页)
仪礼义疏三十五卷(沈重撰见/北史本传)
仪礼(陈书沈文阿传所撰仪/礼八十馀卷行于世)
注解仪礼三十二卷(宋史艺文志 陈祥道 撰)
仪礼义十七卷(宋史艺文/志陆佃撰)
仪礼解二卷(续文献通考/叶味道撰)
校定古礼十 …… (第 5b 页)
礼记义记(沈文阿撰见/南史本传)
礼记义四十卷(南史戚衮撰字公/文吴郡盐官人)
礼记讲义二十四卷(焦氏经籍志 陈祥道 撰)
礼记解义四十卷(宋史艺文/志陈旸撰)
礼记解义二十卷(文献通考/方悫撰)
礼记解四 …… (第 8b 页)
礼论要抄一百卷(隋书经籍/志贺玚撰)
续何承天集礼论一百五十卷(孔子袪著见/南史本传)
礼例详解十卷礼书一百五十卷(宋史艺文志 陈祥道 撰)
家礼辨俗论一卷(台州府志/应武著)
家礼准今(海宁县志/宋陈寿著) 家礼便宜(嘉靖宁 …… (第 21b 页)
论语口义二十卷(宋史艺文/志史浩撰)
论语小学二卷(宋史艺文志/薛季宣撰)
论语全解十卷(聚乐堂艺文/志 陈祥道 撰)
玉泉论语学十卷(书录解题喻樗撰卷按/宋史艺文志作四) …… (第 28b 页)
五经疑义(海盐文献/志陈言著) 五经旁训(缙云县志/郑汝璧著)
五经注疏(万历义乌县志沈/宾国著字 用之)
(第 4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