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別史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地理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法制類
正史類
辛未 正字陈祥道
为馆阁校勘 太常博士工部员外
郎游师雄为集贤校理权发遣陜西路转运副使(张舜/民志)
(游师雄墓云同列 …… (第 9b 页)
丞梁焘言臣昨在翰苑日尝密具劄子披露肝胆冒闻
圣慈陛下圣明洞察不赐疏斥嘉其忠荩 用之
辅政臣
仰体眷遇益坚臣节重以身蒙宠荣而未行其言是以
夙夜不遑宁处期必补报不敢少怀不尽之意致陛下
有后 (第 20b 页)
秩具存不可不宣布海内使学者诵习乞依
例摹印诏令校对讫依所请 翰林侍讲学士国史院
修撰范祖禹言太常博士 陈祥道
注解仪礼三十二卷
精详博洽非诸儒所及乞下两制看详并所进礼图付
太常以备礼官讨论从之 监察御史黄庆基言 (第 15a 页)
掖往年条禁甚多亦乞修立如销金之法诏镂金贴金
之类令礼部检举旧条珠子令户部相度以闻 礼部
言秘书省正字 陈祥道
状蒙差兼权太常博士伏睹礼
文有合行改正按贵人贱马古今所同故觐礼马在庭 (第 4b 页)
   右三礼(六部七/十一卷)
三礼图九卷(郑玄及后汉/阮谌等撰)三礼图九卷(张/镒)三礼图十二
(夏侯/伏朗)三礼图二十卷(聂崇/义集)周室王城明堂宗庙图一
(祁谌/撰)王制井田图一卷(阮/逸)王制井田图一卷(徐希/文)
书一百五十卷 (陈祥/道)
唐礼图等杂画五十六卷 宣和
博古图六十卷
   右礼图(十部三百/一十九卷)
  凡会礼四种五十四部 (第 13a 页)
左卫率领屯骑校尉明帝即位迁侍中从平王敦赐爵
南安县侯转吏部尚书领东海王师称疾不拜诏就家 用之尚书
令郗鉴以为非礼帝曰就 (第 68b 页)
用之
诚不快不尔
便废才及帝疾大渐温峤入受顾命过孚要与同行升
车乃告之曰主上遂大渐江左危弱实资群贤共康世 …… (第 68b 页)
及至都复曰近来人情何如鲲对曰明
公之举虽欲大存社稷然悠悠之言未达高义周顗戴
若思南北人士之望明公举而 用之
群情帖然矣是日
敦遣兵收周戴而鲲弗知敦怒曰君粗疏邪二子不相 (第 84b 页)
  讳者也则惟有迎逢谄佞而已
七年给事中毛友言比守郡见诉役者言富家子弟初
不知书第捐数百缗钱求人试补入学遂免身役比其
岁升不中更数年而始除籍则其倖免已多矣请初试
补入县学人并帘试以别伪冒从之
宣和三年罢天下州县学三舍法惟 太学用之

臣僚言元丰六年学官召试六十人而所取才四人皆
一时知名之士故学者厌服近观大观政和所试率三
人取一既非遴 (第 25a 页)
  藻天子龙卷以祭家语曰郊之日天子大裘以黼
  之被裘象天既至泰坛王脱裘矣服衮以临燔柴
  戴冕璪十有二旒则天数也 陈祥道
以为王之祀
  天内服大裘外被龙衮龙衮所以袭大裘也然则
  祭天之服亦龙衮特内袭大裘而宗庙之祭则龙 …… (第 16b 页)
曰案下诸侯皮/弁听朔朝服视朝是视朝之服卑 听朔听朔大视朝)
(小故知端当为冕元冕祭小祀日月为中祀而 用之
者/以天神尚质鲁语云大采朝日故于日韦昭注大采谓)
(元冕也春分日/于其日朝之)皮弁以日视朝遂以食日中 …… (第 18a 页)
  陈氏礼书曰天下之事常修治于人之所慎而废

  弛于人之所忽先王于是制之为笏或执或搢而
  毕 用之
使人稽其名以见其义观其制以思其德
  庸有临事而失者乎天子之笏以玉诸侯以象大
  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 (第 40a 页)
焉非古制
也非可施之公庭用之民间可也
单铎(长柄/一头) 双铎(两/头) 铎制有二有以木为单头者今 太常用之
所以引文武之舞也
风铎 后周世宗朝长孙绍远初为太常广造乐器无
不克谐惟黄钟不调居尝患之后因闻浮屠第三 …… (第 40a 页)
形如小/钟有舌)
将于 周官有錞于之制盖乐作则鸣之与鼓相和五
代后周已亡其制将于盖当时宫县内无算乐中 用之
岂錞于之变体欤(形如瓦缶以簴县/之上有兽形如盖)
铁笛 铁笛之制未知所起今民间往往有之
铜管 秦咸阳 …… (第 41a 页)
禁也东观汉记段颎有功而还介士鼓吹铮铎金鼓雷
震动地然则鼓吹钲其来尚矣今太常鼓吹部 用之

钲铮一也特其名异耳缪袭作魏鼓吹曲十六篇韦昭
作鼓吹曲十六篇傅元作晋鼓吹曲二十二篇沈约作
梁鼓吹曲 …… (第 42a 页)
常鼓吹部警严 用之(形圆如/鼓吹钲)
刁斗 鎗鎗 汉书旧仪中宫卫宫城门击刁斗又名
臣奏曰汉兴以来宫殿省阖五六重周卫刁斗纂文曰
刁斗特持铃 (第 42b 页)
  里想必古来流传得此个文字如此礼记有王肃
  注煞好太史公乐书载乐记全文注家兼存得王
  郑如陆农师礼象 陈用之
礼书亦该博陈氏胜陆
  氏如后世礼乐全不足取但诸儒议礼颇有好处
  此不可废当别类作一书六朝人多精于 …… (第 12a 页)
  分教吾乡作阁斋馆池上画此图于壁而以礼象
  名阁与论堂礼图相媲云
太常礼书一百五十卷
  晁氏曰皇朝 陈祥道用之
(第 26a 页)
祥道
元祐初以左宣
  义郎仕太常博士解礼之名物且绘其象甚精博 (第 26a 页)
  晁氏曰未知何人撰谓乐各有谱但取筚栗谱为
  图以七音十二律使俗易见
乐书二百卷
  陈氏曰秘书省正字三山陈旸撰建中靖国初进
  之为 礼书陈祥道
其兄也其书雅俗胡部音器歌
  舞下及优伶杂戏无不备载博则博矣未免于秽
  芜也旸绍圣初制科终礼部侍郎 (第 20b 页)
  按诸侯分封受地之多寡周礼大司徒职方氏所

  载与王制及子产孟子所言不合郑注以为合山
  川附庸而言先儒遂欲融会二说而一之如 陈祥
  道
唐仲友之论特为明畅故备录之若止齐径围
  之说则侯伯子之地仅可吻合而公之地多二十
  五里男之地仅得 (第 22a 页)
  (臣/)等谨按太学之制详于礼经尚已王制太学天
  子曰辟廱又曰成均郑康成释辟为明廱为和所
  以明和天下也 宋陈祥道
谓明之以法和之以道
  曰辟廱成其亏均其过不及曰成均盖学校为造 …… (第 1a 页)
   定官荫准例监生未经考职者考补官学教习以

   停止恩拔岁副补 用之
例也至六年复定考取八
   旗教习先尽恩拔岁副官荫等生如无此项仍将
   准例监生考取
   定礼部 …… (第 25a 页)
   入场其愿入北闱者必于前一年起文赴监考试
   三十二年奉
谕幼童惟在训迪苟加意教诲未有不成者骑射与文字
 原宜并重不可偏废满洲通文义官员即 用之
行间未
 尝不可近见国子监教习官学生甚属委靡大不及前
 即八旗教习幼童亦皆懈怠现在八旗幼童务宜选择 …… (第 37a 页)
在朕有不得已而 用之
之实或者不戾于古帝王伐罪
安民之意云尔铭曰巍巍先圣万世之师敬信爱人治
平所基煌煌圣言文武道一礼乐征伐 (第 40a 页)
  典礼如以为有祈无报则方春而祈榖冬又有事于
圜丘礼谓郊之祭为大报天又云万物本乎天大报本也
  岂得谓之有祈无报乎况二仲荐馨并崇社稷班固
  所谓为天下求福报功者具在 陈祥道
所谓大社国
  社农之所报在焉今
 社稷坛春秋两祀祈报之礼已备至义近于重复事涉
  于不经者即下之礼 (第 46a 页)
   祖颛顼而宗尧而尚书舜典云舜格于文祖释者
   谓文祖尧庙也又归格于艺祖释者谓艺祖尧之
   祖也合之祖颛顼之文则有虞氏有三祖矣宋臣
    陈祥道
云凡配天者皆得称祖故国语展禽有有
   虞氏祖高阳而郊尧之说尧所以称文祖也颛顼
   至尧皆黄帝子孙 (第 5b 页)
  者谓器之有图实权舆是汉儒言礼图者首推郑康

  成自阮谌梁正夏侯伏明辈均莫之逮宋聂崇义汇
  辑礼图而陆佃礼象 陈祥道
礼书复踵而穿穴之其
  书几汗牛充栋然尝念前之作者本精意以制器则
  器传后之述者执器而不求精意则器 (第 29b 页)
神之明察者谓日月山川也觐礼加方明)
(于坛上所以依之也诏之者读其载书以告之也贰之/者写其副当以授六官 陈祥道
曰诸侯觐于天子为宫)
(方三百步四门坛十有二寻深四尺加方明于其上觐/礼方明者木也方四尺设六色东方青南 …… (第 25a 页)
等至于末年陌益少以三十五为陌陈初承丧乱之后/铁钱不行始梁末又有两柱钱及鹅眼钱两柱重而鹅)
(眼轻杂而 用之
其价同私家多镕钱又间以锡铁兼以/粟帛为货至文帝天嘉五年改铸五铢初出当鹅眼之)
(十至是又铸大货六铢以 (第 33b 页)
 周礼音(经义考/戚衮撰)    周礼图十卷(宋史艺文/志龚原撰)
  周礼纂图二十卷(焦氏经籍志 陈祥道
撰)
  周礼详说(经义考王/十朋撰)
  周官通解十卷(正德嘉善县/志闻人宏著)
  周礼辨疑(王 …… (第 1b 页)
  周礼天地二官讲义十四卷(玉海史浩为建/王府直讲时撰)
  周礼地官讲义(周礼订义永嘉曹叔远有/地官遂人至藁人讲义)
  考工解(经义考 陈祥道
撰周礼订/义天 (第 4b 页)
陈用之
有考工解)
  考工记辨疑(赤城志临海/叶皆孟我著) …… (第 4b 页)
  仪礼义疏三十五卷(沈重撰见/北史本传)
  仪礼(陈书沈文阿传所撰仪/礼八十馀卷行于世)
  注解仪礼三十二卷(宋史艺文志 陈祥道
撰)
  仪礼义十七卷(宋史艺文/志陆佃撰)
  仪礼解二卷(续文献通考/叶味道撰)
  校定古礼十 …… (第 5b 页)
  礼记义记(沈文阿撰见/南史本传)
  礼记义四十卷(南史戚衮撰字公/文吴郡盐官人)
  礼记讲义二十四卷(焦氏经籍志 陈祥道
撰)
  礼记解义四十卷(宋史艺文/志陈旸撰)
  礼记解义二十卷(文献通考/方悫撰)
  礼记解四 …… (第 8b 页)
  礼论要抄一百卷(隋书经籍/志贺玚撰)

  续何承天集礼论一百五十卷(孔子袪著见/南史本传)
  礼例详解十卷礼书一百五十卷(宋史艺文志 陈祥道
撰)
  家礼辨俗论一卷(台州府志/应武著)
  家礼准今(海宁县志/宋陈寿著)  家礼便宜(嘉靖宁 …… (第 21b 页)
  论语口义二十卷(宋史艺文/志史浩撰)
  论语小学二卷(宋史艺文志/薛季宣撰)
  论语全解十卷(聚乐堂艺文/志 陈祥道
撰)
  玉泉论语学十卷(书录解题喻樗撰卷按/宋史艺文志作四) …… (第 28b 页)
  五经疑义(海盐文献/志陈言著)  五经旁训(缙云县志/郑汝璧著)
  五经注疏(万历义乌县志沈/宾国著字 用之)

(第 43b 页)
 守益记

  雩都县儒学

  初在县西一里宋天圣间县令陈希亮建景祐间县令
陈橐徙于城北至和间县令 陈用之
徙于县治东南 (第 56a 页)
  而后南北郊分祀遂永为定制焉至于王者父事
  天母事地精意以享寅恭昭假始终弗懈乃有合
  于明察之义考 陈祥道
礼书古者正祭有常数岁 …… (第 2a 页)
 将郊礼官言礼神之玉当用真玉燔玉当用次玉昔
 大定十一年天地之玉皆以次玉代之臣等疑其未
 尽礼贵有恒不能继者不敢以献若燔真玉常祀

 之
恐有时或缺反失礼制若从近代之典及本朝仪
 礼真玉礼神次玉燔瘗于礼为当近代郊自第二等
 升天皇大帝北极 (第 13b 页)
 贱以为众俎也七体谓脊两肩两拍两髀二十一体

 谓肩臂臑膊骼正脊脡脊横脊正胁短胁代胁并肠
 三胃三拒肺一祭肺三也(案礼运疏体解止云十一/体 陈祥道
礼书乃为二十)
 (一体盖据有司彻疏凡骨体之数左右合为二十一/体而云然也肩臂臑膊胳长胁短胁代胁合左右 …… (第 12a 页)
 体左肩臂臑兼代胁长胁为一体右肩臂臑兼代胁
 长胁为一体左髀肫胳为一体脊连背肤短胁为一
 体膺骨脐腹为一体项脊为一体马首报阳升烟则
  用之
毛血盛以豆或青瓷盘馔未入置俎上馔入彻
 去笾之实鱼绣糗饵粉餈枣乾䕩形盐鹿脯榛桃菱
 茨栗豆之实芹菹韭 (第 2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