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傳記類
時令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陶唐氏夏为御龙氏商为豕韦氏周为唐杜氏周衰

 奔晋为范氏
(扶风/)嬴姓伯益之后赵王子赵奢封马服君子孙氏
 焉  元马祖常
撰曾祖月合乃神道碑父锡礼吉思
 为金凤翔兵马判官死莭官名有马因以立氏
苗氏出自芊姓楚斗伯比曾孙贲皇奔 (第 12a 页)
 伯德履信(平定人忻/州学正)
皇庆中乡试
 李仲玉(忻州/人)
延祐二年进士
 王士元(临汾人国/子监司业)   薛天辅(虞乡/人)
  马祖常(右玉人乡贡试皆第一榜/眼及第枢密副使谥文贞)

(第 58b 页)
 张士完(盂县人金进士/书子徽州同知)
延祐二年进士
 苏天爵(阳高人恭议中书省事碣延祐四年 马祖常/
以御史监试国子员试 石赋天爵文雅驯)
  (美丽考䆒详/实拔置第一)
延祐中进士
 靳廷周(襄陵 (第 59a 页)
 齐 马祖常
(第 10b 页)
伯庸
世为雍古部居靖州之天山先世事金
 为马步军指挥使子孙因以马为氏曾祖乌呼讷宪
 宗命协理断事官事奏免儒 (第 10b 页)
 知政事大都路总管兼大兴府尹六年卒年七十三

段辅字惟德思温子奎章学士与虞集 马祖常
等并兼
 经榜官寻迁吏部尚书授湖广等处参知政事除陜
 西诸道行台侍御史
尉迟德诚字信甫绛州人祖天泽霍 (第 48b 页)
 乡党难之邑令旌其门
廪生侯价妻阎氏武生张浚母陈氏武生孟彪母侯氏
 水莹天妻李氏水光天妻王氏临武县令侯七鼎妻
 郭氏要荣祥母 马氏马
新选妻柏氏以上俱守志节
 灵石县

介母子之推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第 34a 页)
 志妻卫氏高凤妻赵氏李汝香妻杨氏苏有节妻尉
 氏郭邦正妻李氏张万金妻孔氏贺有功妻王氏卢
 存梧妻陈氏刘廷相妻 马氏马
栋继妻王氏以上俱
 守志节
国朝
张问仁继妻王氏夫亡前二子胥幼舅姑已老氏矢志
 事育无愆直指具疏旌表 (第 47b 页)
 周氏孙养素妻陈氏郝一桂妻朱氏段进妻王氏安

 于直妻李氏孟仲仓妻张氏崔光宁妻马氏段秀麒
 妻陶氏生员段世庆妻陶氏马顺妻陈氏陈绍信妻
  马氏马
云鹤妻薛氏李绍亮妻范氏许启英妻陶氏
 皇甫浍妻梁氏卫应林妻姚氏阎崇德妻王氏薛三
 台妻陶氏生员尹之乐 …… (第 5a 页)
 妻卫氏张履贞妻朱氏监生陈绍先妻梁氏党全清

 妻张氏冯国祚妻 马氏
皇甫橙妻陶氏子皇甫爌妻
 李氏许应徵妻严氏席懋敬妻谢氏以上俱守志节
赵鸣冈妻秦氏胡光女妻范氏蔡邦胜妻 (第 5b 页)
  卷
金杨云翼续通鉴

元吕思诚两汉通纪又宋辽金三史(思诚总裁同王/守成张翥等修)
 郝经续后汉书九十卷  马祖常
英宗实录
明邢让英宗实录
  右正史
晋孙盛魏武春秋二十卷又晋阳秋二十二卷(宋志作/晋阳春)
  ( …… (第 18a 页)
 柳𧦬晋王北伐记十五卷
 陆爽东宫典记七十卷
唐裴烜之承祚实迹一卷
 裴裕之太宗建元实迹一卷
 敬播 文贞公
傅事四卷 李淳风典章文物志
 王后训记杂载十卷(采青宫纪要维城典训古今内/范内范要略等书为杂载云) …… (第 20a 页)
  云鹤子解山考传(王教/山子)
 郝经行人志     郝天挺云南实录五卷
 李惟馨知非斋稿一卷
  马祖常
列后金鉴千秋记略 …… (第 27b 页)
 赵惟贤赋解     吕思诚介轩集又岭南集

  马祖常
石田集    王克敬集
 王守诚集
明晋府明德堂集   沈惠王朱勋智凝斋集
 沈宪王朱孕栘保和斋稿五 …… (第 45a 页)
 王彦政小论八篇
 王济皇极谠议九篇
隋王隆兴衰要论七篇
金杨云翼赵秉文龟镜万年录又同集君臣政要编 元马祖常
皇图大训风宪宏纲
 赵世延汇次风宪宏纲
明王政牧民手镜    毛深腻庵政迹录
 李廷宝牧民懿矩    (第 63b 页)
 今佩服其言(圭斋集/)
万松野老行秀湛然居士集序湛然居士尝慨然曰惟
 屏山閒閒可照吾心耳(中州集/)
陈旅字众仲莆田人为闽海儒学官 御史中丞马祖常
 一见奇之曰子馆阁器也胡留滞于此因勉游京师 (第 74b 页)
  巴达克       巴延(见前已上/武宗时任)
  廉恂(英宗/时任)      托多
  赵世延(泰定/时任)      马祖常(文宗/时任)
  布哈        史惟良
  曼济哈雅      吴铎(已上顺/帝时任) (第 20b 页)
 朱士贤妻王氏 许潭妻祝氏  查模妻王氏
 许文奎妻劳氏 朱俊妻董氏  郁成妻施氏
 许某妻章氏  谈辅妻徐氏  严执中妻范氏
 孙率祖妻 马氏 马
钟英妻许氏 徐选妻吴氏
 陆士琦妻赵氏 沈启刚妻许氏 许令英妻张氏
国朝 …… (第 52b 页)
  (棺衾殡殓以酒肉设祭柩前母家相去仅里许随/以肉归饷母悲哭示永诀母初不知其意所在旋)
  (至达灵前再/拜投缳以死)
 周振焘妻 马氏(杭州府志振焘卒无子氏叹曰未亡/人惟死节与立孤今无孤可立当死)
  (因入室自缢妯娌觉解之适大水遂密缝上/下服俟人静赴水死督学旌表曰白水长馨)
…… (第 68a 页)
 章文茂妻俞氏(题旌册年二十八而寡矢志不/移备尝荼苦卒能训子有成)
 章甫妻傅氏(题旌册年二十五而寡/冰霜之操始终如一)
 何予彰妻 马氏(题旌册年二十九而寡抚幼孤蓬首/垢面终身未尝见齿 以上三氏俱)
(旨建雍正三年具题奉/ 坊旌表)
 王锡麒妻徐氏(题旌册年二十三而寡事舅/姑孝教子严守节三十年)
 陈元鉴妻何氏(题旌册年二十八而寡 …… (第 69a 页)
 倪士英妻刘氏(题旌册年二十八而寡抚二/子葬舅姑守节二十四年)
 赵嘉言妻吴氏(题旌册年二十八而寡事舅/姑抚遗腹子守节二十四年)
 赵玉璘妻 马氏(题旌册年二十二而寡家贫鹑衣百/结日止一餐遗孤又殇亲族劝其更)
  (适氏矢死不从抚侄/为嗣守节四十年)
 何宏焘妻张氏(题旌册年二十九而寡叔又早逝遗/孤周岁无母氏辛勤抚育与己二子)
  (无异视守节二十 …… (第 71a 页)
  (死不变士祯既死奉养高堂十馀年菽水唯谨后/舅姑卧疾各三载氏为侍汤药亲涤溺器略无惰)
  (容及卒丧葬尽/礼年七十馀卒)
 高万翊妻邵氏 俞应秋妻 马氏 
高万翱妻邵氏
 何纯然妻屠氏 华文显妻蒋氏 陆继全妻朱氏
 裘秉铣妻杨氏 陆之行妻羊氏 金有节妻吴氏 (第 72b 页)
 裘黄中妻周氏 邵国泰妻 马氏 
华国章妻徐氏
 周以道妻赵氏 何幸宰妻赵氏 邵日章妻徐氏
 俞嘉谊妻裘氏 张奕羔妻胡氏 许嘉寿妻李氏 (第 73a 页)
笃敬(新淦人)袁寅亮(新淦
人)
管 贞(宁都人)陆 戴(赣县人御史)

  洪武四年辛亥乡试

   马伯庸(南昌人)
毛 煜(南昌人)樊用允(进贤人)吴 谦(金溪人河
内知县)
危孟璞(金溪人华容知县)陆久大(金溪人礼部 (第 2a 页)
  虞集字伯生宋丞相允文五世孙集生三岁即知读书

仁宗朝以荐授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尝叹曰儒
者皆用矣惟虞伯生未显擢耳英宗即位拜翰林学
士兼祭酒即除奎章阁学士纂修经世大典中丞赵
安世为请外任帝怒曰一虞伯生汝辈不容耶龚伯
璲以才俊为 马祖常
所喜亟称之欲集为荐引集不
可文宗崩谢病归伯璲后以事败世乃服其知人元
统二年遣使召还疾不能行卒年七十七 (第 4a 页)
  元初中州袭赵礼部元裕之之遗风宗尚眉山之体至
涿郡卢公稍变其法始以诗名东南宋季衰陋之气亦
已销尽大德中文章辈赫然鸣其治平发明斯事者则
浦城杨仲弘江右范德机其人也杨之合作吴兴赵公
最先知之而德机之高古神妙诸君子多许焉其后

伯庸
中丞用意深刻思致高远亦自成一家进士萨天
锡者最长于情流丽清婉作者爱之而诸公先后沦逝
不可复得德机之里 (第 28a 页)
 户以下不拘此例其馀军府等官各定制有差
顺帝至正十五年二月诏富民愿出丁壮义兵五千名
者为万户五百名为千户一百名为百户仍降宣敕牌面

  (臣/)等谨按元代不设武举专事承袭时 马祖常

  将家子弟骄脆有孤任使而庶民有挽张蹶张老
  死草野者当建武学武举储材以备非常时虽不
  用识 (第 9b 页)
  泰定元年三月监察御史宋本等言太尉司徒司
  空三公之职滥假僧人及会福殊祥二院并辱名
  爵请罢之不报王坼续通考亦云仁宗时 监察御
  史马祖常
言司徒司空皆古三公之流人臣名爵
  无如此极践阼之初沙汰冗员尤慎此官近岁如 (第 4a 页)
  手执玉钺立于陛下钺乃殷时之物长三寸有奇

  广半之通体花纹宋藏宣和殿中为金所得后归
  元以为大宝
  (臣/)等谨按元典章载 马祖常
曰百官朝见奏事古
  有常仪今国家有天下百年典章文物屡复古制
  惟朝仪之典不讲实为阙遗且夫群臣奏对 …… (第 66a 页)
  中书省会集文翰衙门官员究讲参酌古今之宜

  或三日二日一常朝则治道昭明生民之福也今
  考列传 祖常
时为监察御史请御正衙立朝仪所
  言如此然据春明梦馀录谓元世祖至元十一年
  正旦始御大明殿受朝贺及 (第 66b 页)
后天寿节皆行朝贺
  礼每日则宰执入延春阁及别殿奏事而已是以
  元史不载常朝朝参仪虽 马祖常
有三日二日常
  朝之请而未闻见诸施行则知终元之世盖无所
  谓常朝礼也 (第 66b 页)
 江西行省参政守韶州赣寇围城被执不屈死
萧㪺勤斋集八卷
 㪺字维斗奉元人历官集贤学士谥贞敏事迹具元
 史儒学传 马祖常
石田集十五卷
 祖常字伯庸世为农古部人居靖州天山入元家于
 汴延祐进士累官御史中丞转枢密副使谥文贞 (第 27b 页)
 兆珂见经类
刘昌中州名贤文表三十卷
 昌字钦谟吴县人正统进士官至广东参政
  (臣/)等谨案是编所录凡许衡姚燧 马祖常
许有壬
  富珠理冲(原作孛/术鲁翀)六人之集姚燧集本五十卷富 (第 25a 页)
 是夜疾风电雹北山南移至夕河州(即夕阳河在今/秦安县西寰宇)
 (记罗谷水分流/入夕阳河是也)次日再移平地突出土阜高者二三
 丈陷没民居 监察御史马祖常(字伯庸世为永/古特人居靖州)
言山
 不动之物今而动焉由在野有当用不用之贤在官
 有当言不言之佞故致然尔(时帝在位久犹居东宫/饮酒 (第 28a 页)
 是夜疾风电雹北山南移至夕河州(即夕阳河在今/秦安县西寰宇)
 (记罗谷水分流/入夕阳河是也)次日再移平地突出土阜高者二三
 丈陷没民居监察御史马祖常(字 伯庸
世为永/古特人居靖州)言山
 不动之物今而动焉由在野有当用不用之贤在官
 有当言不言之佞故致然尔(时 (第 28a 页)
帝在位久犹居东宫/饮酒常过度 祖常
复上) (第 2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