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金石類
园寝
右汉魏太上皇处士居园寝之制近在京师故于迁主
无有异议 今二 祖园寝皆在赵州法驾撰仪经途遐远
此其不可也
分飨
右尊祖敬宗至当无二审禘合飨王者所先议者请常 (第 27b 页)
右汉魏太上皇处士居园寝之制近在京师故于迁主
无有异议 今二 祖园寝皆在赵州法驾撰仪经途遐远
此其不可也
分飨
右尊祖敬宗至当无二审禘合飨王者所先议者请常 (第 27b 页)
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此官
得其人之益也
明帝时前将军温峤奏军国要务其一曰祖约退舍寿
阳有将来之难 今二 方守御为功尚易淮泗都督宜竭
力以资之选名重之士配征兵五千又择一偏将将二
千兵以益寿阳可以保固徐豫援助 (第 31a 页)
得其人之益也
明帝时前将军温峤奏军国要务其一曰祖约退舍寿
阳有将来之难 今二 方守御为功尚易淮泗都督宜竭
力以资之选名重之士配征兵五千又择一偏将将二
千兵以益寿阳可以保固徐豫援助 (第 31a 页)
推傅序文则
今夏时也臣等闻学褊陋不能明陛下躬圣发愤昭配
天地臣愚以为三统之制后圣复前圣者二代在前也 今二 代之统绝而不序矣唯陛下发圣德宣考天地四
时之极则顺阴阳以定大明之制为万世则
宣帝时琅琊王吉为谏大夫上 (第 28a 页)
今夏时也臣等闻学褊陋不能明陛下躬圣发愤昭配
天地臣愚以为三统之制后圣复前圣者二代在前也 今二 代之统绝而不序矣唯陛下发圣德宣考天地四
时之极则顺阴阳以定大明之制为万世则
宣帝时琅琊王吉为谏大夫上 (第 28a 页)
祭之时则可兼舞四代之乐汉亦
有云翘育命之舞罔识其源汉以祭天魏时又以云翘
兼祀圆丘天郊育命兼祀方泽地郊 今二 舞久亡无复
知者臣等谨依高祖所制及周官考工记凫氏为钟鼓
之分磬氏为磬倨之法礼运五声十二律还相为宫之 (第 15a 页)
有云翘育命之舞罔识其源汉以祭天魏时又以云翘
兼祀圆丘天郊育命兼祀方泽地郊 今二 舞久亡无复
知者臣等谨依高祖所制及周官考工记凫氏为钟鼓
之分磬氏为磬倨之法礼运五声十二律还相为宫之 (第 15a 页)
而胤恃此酗淫自恣前后告喻曾无悛改
孤于公瑾义犹二君乐胤成就岂有已哉迫胤罪恶未
宜便还且欲苦之使自知耳 今二 君勤勤援引汉高河
山之誓孤用恧然虽德非其畴犹欲庶几事亦如耳故
未顺旨以公瑾之子而二君在中间苟使能改亦 (第 15b 页)
孤于公瑾义犹二君乐胤成就岂有已哉迫胤罪恶未
宜便还且欲苦之使自知耳 今二 君勤勤援引汉高河
山之誓孤用恧然虽德非其畴犹欲庶几事亦如耳故
未顺旨以公瑾之子而二君在中间苟使能改亦 (第 15b 页)
初省入晋阳旧唐志隋于古梗阳城置清源县
唐(畿/)武德元年复清源县𨽻太原府
五代
宋(次畿/)
金大定二十九年始析徐沟镇为县
元(下/)𨽻冀宁路
明𨽻太原府
国朝因之编户旧二十八里 今二 十八里
交城县(府城西南一百二十里/)
汉晋阳县之西境
北齐于此置牧官
隋分晋阳置交城县取县西北 …… (第 23b 页)
宋志又云开宝二年自大通监来𨽻
金
元𨽻冀宁路
明𨽻太原府
国朝因之编户旧四十三里 今二 十五里
文水县(府城西南一百六十里/)
周春秋时为晋平陵邑战国时赵肃侯十六年游大陵
徐广注太原 …… (第 24b 页)
府明一统志唐徙治汾水西
后晋属绛州后改属河中府
宋(紧/)𨽻平阳府熙宁五年废慈州乡宁县分𨽻焉
金(倚畿/次)
元(中/)𨽻晋宁路
明𨽻平阳府
国朝因之雍正二年改𨽻绛州七年仍𨽻平阳府编户
旧七十二里 今二 十九里
洪洞县(府北六十里/)
周左传晋分羊舌氏之田为三县僚安为杨氏大夫杜
预注平阳杨氏县地道 …… (第 37b 页)
德堡旧通志云即今治
宋(望/)熙宁五年废慈州以乡宁县分𨽻焉
金元(中/)
明洪武二年改𨽻平阳府
国朝因之雍正二年改𨽻绛州七年仍𨽻平阳府编户
旧五十四里 今二 十七里
岳阳县(府东北一百一十里/) …… (第 41a 页)
年升为节镇军曰翼安
元(下/)复名翼城县𨽻绛州
明洪武初改𨽻平阳府
国朝因之编户旧八十四里 今二 十里
汾西县(府西北一百八十里/)
汉彘县地属河东郡
后汉永安郡地
魏晋属平阳郡
北魏曰临汾并置 …… (第 44b 页)
县
北齐县废
隋开皇十六年复置𨽻上党郡
唐(上/)武德五年自霍壁徙今治避讳改曰屯留
五代
宋(上/)
金
元至元三年省入襄垣县十五年复置𨽻潞州
明洪武元年𨽻平阳路九年复𨽻潞州嘉靖十年𨽻潞安府
国朝因之编户旧五十五里 今二 十二里
襄垣县(府西北九十里/)
秦置属上党郡以赵襄子所筑故名襄垣
汉因之莽曰上党亭
北魏𨽻乡 …… (第 54b 页)
县贞观十七年废韩州以襄垣等五县𨽻潞州
五代
宋(上/)𨽻隆德府
金𨽻潞州
元(下/)
明𨽻潞安府
国朝因之编户旧十里 今二 十八里
潞城县(府东北四十里/)
周春秋时潞子婴儿国后属晋
汉置潞县𨽻上党郡 (第 55b 页)
后汉上党记潞浊漳也县城临潞
魏
晋上党郡治
北魏真君十一年改曰刈陵𨽻襄垣郡
隋初废开皇十六年置潞城县𨽻上党郡
唐(上/)𨽻潞州新唐书天祐二年更曰潞子
宋(上/)仍名路城县𨽻隆德府
金𨽻潞州
元(下/)
明嘉靖七年析潞城置平顺县𨽻潞安府
国朝因之编户旧八十一里 今二 十六里
黎城县(府东北一百一十一里/)
汉上党郡潞县地
晋𨽻上党郡
北魏刈陵县有黎城𨽻襄垣郡 …… (第 56b 页)
下县
明隶潞安府
国朝因之编户旧三十七里 今二 十四里
壶关县(府东二十五里/)
周左传赤翟潞氏夺黎民地杜注黎氏黎侯国上党壶
关县有黎亭
汉始 (第 57b 页)
唐(畿/)武德元年复清源县𨽻太原府
五代
宋(次畿/)
金大定二十九年始析徐沟镇为县
元(下/)𨽻冀宁路
明𨽻太原府
国朝因之编户旧二十八里 今二 十八里
交城县(府城西南一百二十里/)
汉晋阳县之西境
北齐于此置牧官
隋分晋阳置交城县取县西北 …… (第 23b 页)
宋志又云开宝二年自大通监来𨽻
金
元𨽻冀宁路
明𨽻太原府
国朝因之编户旧四十三里 今二 十五里
文水县(府城西南一百六十里/)
周春秋时为晋平陵邑战国时赵肃侯十六年游大陵
徐广注太原 …… (第 24b 页)
府明一统志唐徙治汾水西
后晋属绛州后改属河中府
宋(紧/)𨽻平阳府熙宁五年废慈州乡宁县分𨽻焉
金(倚畿/次)
元(中/)𨽻晋宁路
明𨽻平阳府
国朝因之雍正二年改𨽻绛州七年仍𨽻平阳府编户
旧七十二里 今二 十九里
洪洞县(府北六十里/)
周左传晋分羊舌氏之田为三县僚安为杨氏大夫杜
预注平阳杨氏县地道 …… (第 37b 页)
德堡旧通志云即今治
宋(望/)熙宁五年废慈州以乡宁县分𨽻焉
金元(中/)
明洪武二年改𨽻平阳府
国朝因之雍正二年改𨽻绛州七年仍𨽻平阳府编户
旧五十四里 今二 十七里
岳阳县(府东北一百一十里/) …… (第 41a 页)
年升为节镇军曰翼安
元(下/)复名翼城县𨽻绛州
明洪武初改𨽻平阳府
国朝因之编户旧八十四里 今二 十里
汾西县(府西北一百八十里/)
汉彘县地属河东郡
后汉永安郡地
魏晋属平阳郡
北魏曰临汾并置 …… (第 44b 页)
县
北齐县废
隋开皇十六年复置𨽻上党郡
唐(上/)武德五年自霍壁徙今治避讳改曰屯留
五代
宋(上/)
金
元至元三年省入襄垣县十五年复置𨽻潞州
明洪武元年𨽻平阳路九年复𨽻潞州嘉靖十年𨽻潞安府
国朝因之编户旧五十五里 今二 十二里
襄垣县(府西北九十里/)
秦置属上党郡以赵襄子所筑故名襄垣
汉因之莽曰上党亭
北魏𨽻乡 …… (第 54b 页)
县贞观十七年废韩州以襄垣等五县𨽻潞州
五代
宋(上/)𨽻隆德府
金𨽻潞州
元(下/)
明𨽻潞安府
国朝因之编户旧十里 今二 十八里
潞城县(府东北四十里/)
周春秋时潞子婴儿国后属晋
汉置潞县𨽻上党郡 (第 55b 页)
后汉上党记潞浊漳也县城临潞
魏
晋上党郡治
北魏真君十一年改曰刈陵𨽻襄垣郡
隋初废开皇十六年置潞城县𨽻上党郡
唐(上/)𨽻潞州新唐书天祐二年更曰潞子
宋(上/)仍名路城县𨽻隆德府
金𨽻潞州
元(下/)
明嘉靖七年析潞城置平顺县𨽻潞安府
国朝因之编户旧八十一里 今二 十六里
黎城县(府东北一百一十一里/)
汉上党郡潞县地
晋𨽻上党郡
北魏刈陵县有黎城𨽻襄垣郡 …… (第 56b 页)
下县
明隶潞安府
国朝因之编户旧三十七里 今二 十四里
壶关县(府东二十五里/)
周左传赤翟潞氏夺黎民地杜注黎氏黎侯国上党壶
关县有黎亭
汉始 (第 57b 页)
德明为平定州𨽻太原
府领乐平
国朝因之雍正二年升为直𨽻州析太原府盂县寿阳
县𨽻焉编户旧三十三里 今二 十一里
寿阳县(州西一百里/)
周春秋时晋马首邑左传韩固为马首大夫
汉榆次县东境 …… (第 14b 页)
户𨽻寿阳寻徙州治清源
元(下/)𨽻太原路
明为寿阳县𨽻太原府
国朝因之雍正二年改𨽻平定州编户旧三十里 今二
十四里
盂县(州西北一百里/)
周晋大夫盂丙邑后汉志注作盂邴明一统志本仇犹
国战国属赵为源仇 …… (第 16a 页)
年改唐林为中县
五代东汉置宝昌军
宋(中下/)
金贞祐四年三月升台州𨽻河东北路
元𨽻冀宁路
明洪武二年改为洪𨽻太原府代州
国朝因之雍正二年直𨽻代州编户旧三十五里 今二
十里
繁峙县(州东七十五里/)
汉置繁峙县𨽻雁门郡莽曰当要又葰人县𨽻太原郡
卤城县𨽻代 …… (第 29b 页)
寄治山城
北齐改为北显州
后周州废
隋开皇十年改县曰平寇大业初改为崞县𨽻雁门郡
唐(中/)𨽻代州
五代后梁析置白鹿县
宋(下/)省白鹿入崞县
金
元太宗十四年升崞州为下州𨽻冀宁路
明洪武二年改州为县八年𨽻太原府代州
国朝因之雍正二年直𨽻代州编户旧三十五里 今二
十里
保德州地表
总部 郡国 州县
周 并 晋 林涛寨
…… (第 32a 页)
州寻还𨽻绛州乾元三年复属陜州都督府
五代
宋(上/)
金改𨽻解州
元(下/)
明𨽻平阳府解州
国朝因之雍正二年直𨽻解州编户旧六十六里 今二
十四坊里
平陆县(州东南九十里/)
周武王封虞仲五世孙周章之弟于故夏墟有吴城后
为晋献公所灭 …… (第 40a 页)
正二年改为直𨽻州以平阳府之蒲县乡
宁县𨽻焉九年仍以蒲县改𨽻隰州于是吉州统乡宁
一县编户二十四里 今二 十二里
乡宁县(州东南六十里/)
周春秋晋狐厨邑晋惠公时狄取狐厨涉汾杜预注临 …… (第 56a 页)
州
宋(中/)
金
元(下/)𨽻晋宁路隰州
明𨽻平阳府隰州
国朝𨽻府雍正二年改𨽻隰州编户旧十一里 今二 里
(第 64a 页)
府领乐平
国朝因之雍正二年升为直𨽻州析太原府盂县寿阳
县𨽻焉编户旧三十三里 今二 十一里
寿阳县(州西一百里/)
周春秋时晋马首邑左传韩固为马首大夫
汉榆次县东境 …… (第 14b 页)
户𨽻寿阳寻徙州治清源
元(下/)𨽻太原路
明为寿阳县𨽻太原府
国朝因之雍正二年改𨽻平定州编户旧三十里 今二
十四里
盂县(州西北一百里/)
周晋大夫盂丙邑后汉志注作盂邴明一统志本仇犹
国战国属赵为源仇 …… (第 16a 页)
年改唐林为中县
五代东汉置宝昌军
宋(中下/)
金贞祐四年三月升台州𨽻河东北路
元𨽻冀宁路
明洪武二年改为洪𨽻太原府代州
国朝因之雍正二年直𨽻代州编户旧三十五里 今二
十里
繁峙县(州东七十五里/)
汉置繁峙县𨽻雁门郡莽曰当要又葰人县𨽻太原郡
卤城县𨽻代 …… (第 29b 页)
寄治山城
北齐改为北显州
后周州废
隋开皇十年改县曰平寇大业初改为崞县𨽻雁门郡
唐(中/)𨽻代州
五代后梁析置白鹿县
宋(下/)省白鹿入崞县
金
元太宗十四年升崞州为下州𨽻冀宁路
明洪武二年改州为县八年𨽻太原府代州
国朝因之雍正二年直𨽻代州编户旧三十五里 今二
十里
保德州地表
总部 郡国 州县
周 并 晋 林涛寨
…… (第 32a 页)
州寻还𨽻绛州乾元三年复属陜州都督府
五代
宋(上/)
金改𨽻解州
元(下/)
明𨽻平阳府解州
国朝因之雍正二年直𨽻解州编户旧六十六里 今二
十四坊里
平陆县(州东南九十里/)
周武王封虞仲五世孙周章之弟于故夏墟有吴城后
为晋献公所灭 …… (第 40a 页)
正二年改为直𨽻州以平阳府之蒲县乡
宁县𨽻焉九年仍以蒲县改𨽻隰州于是吉州统乡宁
一县编户二十四里 今二 十二里
乡宁县(州东南六十里/)
周春秋晋狐厨邑晋惠公时狄取狐厨涉汾杜预注临 …… (第 56a 页)
州
宋(中/)
金
元(下/)𨽻晋宁路隰州
明𨽻平阳府隰州
国朝𨽻府雍正二年改𨽻隰州编户旧十一里 今二 里
(第 64a 页)
明嘉靖间分守大同中路参将李蓁守备张玺重修
大南山显明寺碑云汉孝文驻兵于此因墓于山建
寺曰显明供佛僧焚修旧碑存焉等文按汉孝文迄
今二 千年碑未必存且佛法自汉明帝时始入中国
文帝时尚无佛法何得有显明寺而汉官又无内院
元魏孝文在汉文后 (第 63a 页)
大南山显明寺碑云汉孝文驻兵于此因墓于山建
寺曰显明供佛僧焚修旧碑存焉等文按汉孝文迄
今二 千年碑未必存且佛法自汉明帝时始入中国
文帝时尚无佛法何得有显明寺而汉官又无内院
元魏孝文在汉文后 (第 63a 页)
险特以议礼一事偶合圣心超擢以来凭恃宠灵凌
轹朝士与宏积怨已欲夺其位而居之 今二 三臣或
专攻宏或兼攻璁萼不知能去宏不能去璁萼也君
子难进易退小人则不然宏恤人言顾廉耻犹可望
以 (第 29a 页)
轹朝士与宏积怨已欲夺其位而居之 今二 三臣或
专攻宏或兼攻璁萼不知能去宏不能去璁萼也君
子难进易退小人则不然宏恤人言顾廉耻犹可望
以 (第 29a 页)
辞司空齐王攸辟为掾征南将军羊祜召参军事皆
以疾辞同郡张宣子劝殷就徵殷曰当 今二公 有晋
之栋楹也吾方希达如榱椽耳不凭之岂能立乎吾
今王母在堂既应他命无容不竭尽臣礼便不得就
养子 (第 26b 页)
以疾辞同郡张宣子劝殷就徵殷曰当 今二公 有晋
之栋楹也吾方希达如榱椽耳不凭之岂能立乎吾
今王母在堂既应他命无容不竭尽臣礼便不得就
养子 (第 2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