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別集類
史鈔類
時令類
政書類
目錄類
正史類
傳記類
北乡之事皆天下大忌不可之甚者也太后从之即暮
发丧
魏武帝幼子仓舒卒帝伤惜之甚掾 邴原
有女早亡帝
欲求与仓舒合葬原辞曰嫁殇非礼也原之所以自容
于明公公之所以待原者以能守训典而不易也若听 (第 8b 页)
    赵苞 向栩 谅辅 刘翊 王烈

  魏
   田畴  邴原 
管宁
 卷第一百六十九 循吏传
  史记
   孙叔敖 子产 公仪休 石奢 李离
  前汉
   文 (第 34a 页)
   右两汉
魏武帝受禅坛记(梁鹄书王/明文未详)魏武帝大飨碑(子建文武/帝篆钟繇)
(书亳/州)魏受禅表(梁哲书黄初/元年许州)魏郡公上尊号表(相国歆/等四十)
(五人钟/繇书)魏酸枣令母邱悦碑(东/京)魏封议郎孔羡为宗圣
侯碑(梁鹄书/兖州)魏隐士程冲墓碑(东/京)魏节妇白氏碑(冲妻/也晋)
(咸熙中建/二碑同处)魏御史大夫袁涣碑(东/京)魏钟繇碑(东/京)魏征虏

将军南州刺史王贤思碑(东/京)魏横海将军吕君碑(黄初/二年)
(未/详)魏豫州刺史贾逵碑(陈/州)魏刘盆碑(正始二/年未详) 邴原

(密/州)魏孙炎碑(甘露五/年淄州)魏太尉满宠碑 魏管宁碑(密/州)
太妃郭氏碑(正元二/年西 (第 12a 页)
逆攻顺者亡今明公秉国平正
讨灭宦竖忠义克立以此三德待彼三亡奉辞伐罪谁
敢御之九也东州郑元学该古今北海 邴原
清高直亮
皆儒生之所仰群士楷式彼诸将若询其计画足知彊
弱且燕赵齐梁非不盛也终灭于秦吴楚七国非不众
也 …… (第 24b 页)
馀人更置城邑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郑元彭璆 邴原
等郡人甄子然临孝存知名早卒融恨不及之乃
命配食县社其馀虽一介之善莫不加礼焉郡人无后
及四方游士有死亡 (第 27b 页)
邴原
留与世子居守太祖谓文帝曰举动必咨此二
人世子执子孙礼范救恤穷乏家无所馀中外孤寡皆
归焉赠遗无所逆亦终 …… (第 47b 页)
初建迁尚书仆射后为中尉奉常文帝在东宫
茂复为太子太傅甚见敬礼卒官
国渊字子𡰥乐安盖人也师事郑元后与 邴原
管宁等 …… (第 48b 页)
能执脩将吏民围之孙氏拒守吏民畏惮不敢
近脩令吏民敢有不攻者与同罪孙氏惧乃出贼由是
豪彊慑服举孝廉修让 邴原
融不听时天下乱遂不行
顷之郡中有反者脩闻融有难夜往奔融贼初发融谓
左右曰能冒难来唯王脩耳言终而脩至复 (第 50b 页)
不毁伤人歆与北海 邴原
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故时
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时同
郡陶邱洪亦知名自以明见过歆时王芬 (第 28a 页)
人也当还临淄裒曰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
用意如此何婚之有北海邴春少立志操寒苦自居负
笈游学乡邑佥以为 邴原
复出裒以春性险狭慕名终
必不成其后春果无行学业不终有识以此归之裒常
以为人之所行期于当归善道何必以所 …… (第 24b 页)
  义行
韩系伯襄阳人也事父母谨孝襄阳人邻居种桑树于
界上为志系伯以桑枝荫妨他地迁界上开数尺邻畔
随复侵之系伯辄更改种久之邻人惭愧还所侵地躬
往谢之建元三年蠲表门闾以寿终时有吴兴人闻人

夐年十七结客报父仇为高帝所赏位至长水校尉
封延伯字仲连勃海人也世为州郡著姓寓居东海三
世同财为北州所宗附延伯好学退让事寡嫂甚谨垣
崇祖为兖州请为长史不就崇祖轼其门不肯相见后
为豫州上表荐之诏书优礼起家平西长史梁郡太守
为政清静有高士风俄以疾免还东海于时四州入魏
士子皆依海曲争往宗之如辽东之仰 邴原
也建元三
年大使巡行天下义兴陈元子四世同居一百七口武 (第 70a 页)
 李充 缪肜 陈重 雷义 范冉 戴就 赵
  苞 向栩 谅辅 刘翊 王烈
 魏(魏不立此传今取田畴 邴原
管宁三人为编)
  田畴  (第 1b 页)
邴原 
管宁
  后汉
谯元字君黄巴郡阆中人也少好学能说易春秋仕于
州郡成帝永始二年有日食之灾乃诏举敦朴逊让 …… (第 1b 页)
  魏(魏不立此传今取田畴 邴原
管宁三人为编)
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也好读书善击剑初平元
年义兵起董卓迁帝于长安幽州牧刘虞叹曰贼臣 …… (第 29a 页)
惇具言之太祖喟然知不
可屈乃拜为议郎年四十六卒子又早死文帝践阼高
畴德义赐畴从孙续爵关内侯以奉其祀 邴原
(第 33b 页)
根矩
北海朱虚人也年十一而丧父家贫早孤
邻有书舍原过其傍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
易伤贫者易感夫读书者必 …… (第 33b 页)
谓君将不能来而远自屈诚副饥虚之心谒讫
而出军中士大夫诣原者数百人太祖怪而问之时荀
彧在坐对曰独可省问 邴原
耳太祖曰此君名重乃亦
倾士大夫心彧曰此一世异人士之精藻公宜尽礼以
待之太祖曰固孤之宿心也自是之后见敬 …… (第 38a 页)
贫咸共赠赗悉辞不受称财以送终长八尺美须眉与
平原华歆同县 邴原
相友俱游学于异国并敬善陈仲
弓时天下大乱闻公孙度令行海外遂与原及平原王
烈等至辽东度虚馆以候之既往见 …… (第 39b 页)
为室越海避难者皆来就之而居旬月而成邑遂讲
诗书陈俎豆饰威仪明礼让非学者无由见也由是度
安其贤民化其德 邴原
性刚直清议以格物度已下心
不安之宁谓原曰?龙以不见成德言非其时皆招祸 (第 39b 页)
丞相置左右长史
丞相诸曹吏掾属三十御属一献帝建安中魏武为丞
相置徵事二人(建安十五年初置徵事二/人以 邴原
王烈选补之)旧有东西曹 (第 19a 页)
帝在长安惟小子别部司马瑁素随焉帝使璋
晓喻焉焉留璋不遣 公孙度威行海外中国人士避
乱者多归之北海管宁 邴原
王烈皆往依焉宁少时与华
歆为友(少诗照翻/华户化翻)尝与歆共锄菜见地有金宁挥锄不
顾与瓦石无异歆捉而 (第 14b 页)
掷之人以是知其优劣 邴原

行游学八九年而归师友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之原 …… (第 14b 页)

渐来从之旬月而成邑宁每见度语唯经典不及世事
还山专讲诗书习俎豆非学者无见也由是度安其贤
民化其德 邴原
性刚直清议以格物(格正/也)度以下心不
安之宁谓原曰潜龙以不见成德(乾初九潜龙勿用孔/子曰君子以成德 (第 15a 页)
刎武/粉翻)
(卒子/恤翻)涕泣横流惇具以答操操喟然知不可屈乃拜为
议郎操幼子仓舒卒操伤惜之甚司空掾 邴原
女早亡
操欲求与仓舒合葬原辞曰嫁殇非礼也(未成人而死/曰殇生未为) (第 35b 页)
氏翻绶音受)以尚书令华歆为副勒兵入
宫收后后闭户藏壁中歆坏户发壁就牵后出(华子鱼/有名称)
(于时与 邴原
管宁号三人为三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歆所为乃尔 (第 11b 页)
邴原
亦为操爵所縻高尚其事)
(独管宁耳当时头尾之论盖/以名位言也呜呼坏音怪)时帝在外殿引虑于坐(坐/徂) (第 11b 页)
   潜山庙在吴陂之侧因指名以祀焉唐开成五

   年刺史郑谷又于庙侧别建祠
   忠节祠在潜山县治东门内祀 汉邴原
   大节祠在太湖县北门祀元守臣韩建
   白云祠在宿松县南泾江口祀唐狄仁杰
   惠民祠在宿松县治 (第 8b 页)
 时焉子璋从帝在长安帝使喻焉焉留不遣

管宁(字幼/安) 邴原(字根矩皆/朱虚人)
王烈(字彦方/平原人)适辽东
 公孙度威行海外中国人士避乱者多归之管宁邴
 原王烈皆往依马(宁少时与 (第 27a 页)
 时焉子璋从帝在长安帝使喻焉焉留不遣

管宁(字幼/安)邴原(字 根矩
皆/朱虚人)王烈(字彦方/平原人)适辽东
 公孙度威行海外中国人士避乱者多归之管宁 (第 27a 页)

 原
王烈皆往依马(宁少时与华歆为友尝共锄菜见/地有金宁挥锄不顾歆提而掷之)
 (人以是知其优劣 (第 27a 页)
邴原
游学八九年师友皆一时名/士临别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之原曰本能饮酒但)
 (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今当远别可 (第 27a 页)
 所甘露二年河东乐祥讼畿遗绩诏封恕子预丰乐
 亭侯邑百户(三国魏/志本传)
庞迪扶风人河南尹扶风庞迪以清贤称(魏志 邴/原
传)
杨沛字孔渠万年人初平中为新郑长太祖辅政迁为
 长社令时曹洪宾客在县界徵调不肯如法沛杀之
 太祖 (第 23b 页)
  发明(刘焉始因益州分野有天子气遂求为牧今/又所为若此则其贪图非望为何如哉是时)
  (逆赋暴乱焉为宗姓不能唱义诛讨反肆桀逆/书杀汉中太守断斜谷阁其罪殆与卓等矣)
管宁 邴原
王烈适辽东
 (公孙度威行海外中国人士避乱者多归之北海管/宁 (第 47a 页)
邴原
王烈皆往依焉宁少时与华歆为友尝共锄)
 (莱见地有金宁挥锄不顾歆提而掷之人以是知其/优劣 (第 47a 页)
邴原
游学八九年而归师友以原不饮酒会米)
 (肉送之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今/当远别可一饮于是共 …… (第 47a 页)
 (称度虚馆以候之宁既见度乃庐于山谷避难者渐/来从之旬月而成邑宁每见度语唯经典不及世事)

 (还山专讲诗书习俎豆非学者无见也由是度安其/贤民化其德 邴原
性刚直清议以格物度已下心不)
 (安之宁谓原曰潜龙以不见成德言非其时皆招祸/之道也密遣原逃归度亦不复 …… (第 47b 页)
 (格之格谓以清议废人又音阁案房玄龄不以已长/格物注格胡客反谓捍格于物而无所容受彦方王)

 (烈/字)正误(格物今按格/谓标品之也)质实(北海郡名注见桓帝永康/元年青州管宁朱虚人 邴)
 (原
同上王烈太原/人华歆高唐人)
  书法(特笔也三贤去就/纲目每谨书之)
(壬/申)三年春正月卓遣校尉 (第 48a 页)
 (此使天下人人自治吾复何为哉懿少聪达多大略/琰谓朗曰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操)
 (闻而辟之懿辞以风痹操怒欲收之懿惧就职操幼/子仓舒卒操伤惜之甚掾 邴原
有女早亡操欲求与)
 (仓舒合葬原辞曰嫁殇非礼也原之所以自容于明/公公之所以待原者以能守训典而不易也 …… (第 81a 页)
 (元年嫁殇非礼也礼媒氏禁嫁殇者注殇十九以下/未嫁而死者生不以礼相接死而合之是亦乱人伦)
 (者/也)质实(毛玠陈留人司马朗/河内人 邴原
朱虚人)
  书法(特书也书三公罢复多矣此其为特书何讥/专也操尝自为大将军矣既而惧绍自为司) (第 81a 页)
 (检殊涂勉而为之必有疲瘁而或容隐伪矣操善之/下令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若必廉才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侧陋惟才是举吾得而用之)集览
 (格物 汉邴原
性刚直清议以格物又唐房玄龄不以/已长格物音释各不同注见初平二年壶飧说文壶)
 (昆吾圜器也徐氏曰昆吾 (第 4a 页)
以来置左右二长史而已○丞相诸曹吏掾属
三十御属一魏武为丞相置徵事二人(建安十五年初/置徵事二人以) (邴原
王烈/选补之)旧有东西曹自魏武大军还邺乃省西曹(时/毛)
(玠为东曹掾与崔琰并典选举请谒不行时人惮之 (第 11b 页)
者得行礼而戒之其尊安可加父母耳今
不其亭侯在京师礼事出入宜从臣礼若后适离宫及
归宁父母从子礼丞相徵事 邴原
驳曰孝经云父子之
道天性也明王之章先陈事父之孝女子子出嫁降其
父母妇人外成不能二统耳春秋左氏傅曰纪履 …… (第 3b 页)
坛下辇后乃拜安昌君及
升坛后乃为安昌君设榻于其位至还后复拜○东晋
穆帝永和九年褚太后见父博士胡讷议从 汉邴原

又按武帝杨后公庭之内皇后拜安昌君也则公羊傅
子尊不加于父母焉博士徐禅依郑玄议曰臣闻成均
之法导以 (第 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