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史評類
正史類
傳記類
上谕王钦若等曰昨日殿前都指挥使曹璨奏本司
孔目官出职其以次勾押官亦乞一例出充班行且殿
前侍卫诸司孔目官已下皆掌军兵之事若散令出职
事亦非便况曾降宣命条约并令转至孔目官五周年
年及五十已上方许出职安排枢密院当志之不可辄
隳此制仍明谕曹璨知之 初置牧养病 马 江淮发
运使文思 使李溥自陈年终漕辇之绩诏示王钦若等 (第 18a 页)
孔目官出职其以次勾押官亦乞一例出充班行且殿
前侍卫诸司孔目官已下皆掌军兵之事若散令出职
事亦非便况曾降宣命条约并令转至孔目官五周年
年及五十已上方许出职安排枢密院当志之不可辄
隳此制仍明谕曹璨知之 初置牧养病 马 江淮发
运使文思 使李溥自陈年终漕辇之绩诏示王钦若等 (第 18a 页)
光僣等出汉管勾招纳使臣等逾年在边
深入不测委实有劳效诏各迁补职名及赐帛有差
诏给盐钞三十万缗付群牧买 马 文思 使知府州折
克柔领忠州刺史以河东路经略使韩绛言克柔承袭
已及六年乞依折继祖例优与迁官故也又言乞令弓 (第 5b 页)
深入不测委实有劳效诏各迁补职名及赐帛有差
诏给盐钞三十万缗付群牧买 马 文思 使知府州折
克柔领忠州刺史以河东路经略使韩绛言克柔承袭
已及六年乞依折继祖例优与迁官故也又言乞令弓 (第 5b 页)
责三司不能消救灾眚以时方盛夏且复假贷以观厥
后六月丙戌太尉司马苞薨洛阳新城地裂秋七月辛
巳太仆太山 马英 为太尉八月辽东鲜卑围无虑县九
月又攻夫犁营杀县令壬午晦日有食之冬十月遣中 …… (第 97b 页)
太守姚光五月特进邓骘及
度辽将军邓遵并以谮自杀丙申贬平原王翼为都乡
侯秋七月己卯改元建光大赦天下壬寅 太尉马英 薨 (第 102b 页)
后六月丙戌太尉司马苞薨洛阳新城地裂秋七月辛
巳太仆太山 马英 为太尉八月辽东鲜卑围无虑县九
月又攻夫犁营杀县令壬午晦日有食之冬十月遣中 …… (第 97b 页)
太守姚光五月特进邓骘及
度辽将军邓遵并以谮自杀丙申贬平原王翼为都乡
侯秋七月己卯改元建光大赦天下壬寅 太尉马英 薨 (第 102b 页)
为顺帝)五月京师旱河南及郡国十
九蝗(河南即/京师也) 六月丙戌大尉司马苞薨 秋七月辛
巳以太仆泰山 马英 为太尉 八月辽东鲜卑围无虑
(无虑县属辽东郡应劭曰虑音闾师古曰即所/谓医无闾按郡国志无虑县时属辽东属 (第 30b 页)
九蝗(河南即/京师也) 六月丙戌大尉司马苞薨 秋七月辛
巳以太仆泰山 马英 为太尉 八月辽东鲜卑围无虑
(无虑县属辽东郡应劭曰虑音闾师古曰即所/谓医无闾按郡国志无虑县时属辽东属 (第 30b 页)
国所以失之鉴观兴王所
以得之庶灾害可息丰年可招矣书奏皆不省(省悉/景翻)
秋七月己卯改元赦天下 壬寅 太尉马英 薨(曰考异/ 傅作)
(策罢误/今从纪) 烧当羌忍良等以麻奴兄弟本烧当世嫡(烧/当)
(豪帅东号和 (第 22b 页)
以得之庶灾害可息丰年可招矣书奏皆不省(省悉/景翻)
秋七月己卯改元赦天下 壬寅 太尉马英 薨(曰考异/ 傅作)
(策罢误/今从纪) 烧当羌忍良等以麻奴兄弟本烧当世嫡(烧/当)
(豪帅东号和 (第 22b 页)
诏是日/上崩代宗纪乙丑皇后矫诏召大子辅国元振卫从太)
(子入飞龙厩以俟变是夕勒兵于三殿收系及朱光辉 马英 俊等丁卯肃宗崩新本纪丙寅闲厩使李辅国飞)
(龙厩副使程元振迁皇后于别殿杀越王系兖王僩是/夜皇帝崩代宗 (第 24b 页)
(子入飞龙厩以俟变是夕勒兵于三殿收系及朱光辉 马英 俊等丁卯肃宗崩新本纪丙寅闲厩使李辅国飞)
(龙厩副使程元振迁皇后于别殿杀越王系兖王僩是/夜皇帝崩代宗 (第 24b 页)
还郡禅于学行礼为说道义以感化之单)
(见辽东太守此事可疑今不取/所不能臣未尝入朝天子安肯)
七月壬寅 马英 薨(误今从纪/传作策罢)
九月戊子幸卫尉冯石府留饮十许日(月丙申乃还/袁纪曰十二)
(石传/宫今从) (第 10b 页)
(见辽东太守此事可疑今不取/所不能臣未尝入朝天子安肯)
七月壬寅 马英 薨(误今从纪/传作策罢)
九月戊子幸卫尉冯石府留饮十许日(月丙申乃还/袁纪曰十二)
(石传/宫今从) (第 10b 页)
遗诏是日上崩代)
(宗崩新本纪丙寅闲厩使李辅国飞龙厩副使程元振迁皇/以俟变是夕勒兵于三殿收系及朱光辉 马英 俊等丁卯肃)
(系传皆以段恒俊为马英俊按张后以乙丑日召太子迨夜/后于别殿杀越王系兖王僩是夜皇帝崩代宗 (第 4b 页)
(宗崩新本纪丙寅闲厩使李辅国飞龙厩副使程元振迁皇/以俟变是夕勒兵于三殿收系及朱光辉 马英 俊等丁卯肃)
(系传皆以段恒俊为马英俊按张后以乙丑日召太子迨夜/后于别殿杀越王系兖王僩是夜皇帝崩代宗 (第 4b 页)
和/平曰安)
年号(永初七/建光一) (元初六/延光四) (永宁一/)
太傅(张禹/)
太尉(徐防 马英) ( 张禹/刘恺) (李脩/杨震) (司马苞/冯 石)
司徒(梁鲔/刘恺) (鲁恭/杨震) (夏勤/刘憙 (第 5b 页)
年号(永初七/建光一) (元初六/延光四) (永宁一/)
太傅(张禹/)
太尉(徐防 马英) ( 张禹/刘恺) (李脩/杨震) (司马苞/冯 石)
司徒(梁鲔/刘恺) (鲁恭/杨震) (夏勤/刘憙 (第 5b 页)
瑜也周瑜还江陵为行装道病卒于巴丘
臣焘曰天下之大势全据之则强三国时天下之大势
在襄阳吴蜀之要害而魏之所以必争也蜀为天下足
重关剑阁险阨四蔽而不可以图远吴为天下首山川
阻深士卒剽悍而不能亡西顾之忧襄阳者天下之脊
也东援吴西控蜀连东西之势以全天下形胜使魏来
伐击吴则蜀掣于西击蜀则吴牵于东而襄阳通吴蜀
之援以分北方之势击襄阳则吴蜀并起而救之使魏
可攻则吴军历江淮蜀军撼秦陇而襄阳之众直指中
原则许洛动摇而天下可定是瑜之谋不特为今日固
守之地而亦异时混一之资也不幸瑜没孙权不能推 汉文思 贾谊之心施行其策而用吕蒙继之梁益陷于
蜀襄阳归于魏而吴自全于一隅至破蜀师于猇亭而
命诸葛瑾向襄阳则天 (第 16a 页)
臣焘曰天下之大势全据之则强三国时天下之大势
在襄阳吴蜀之要害而魏之所以必争也蜀为天下足
重关剑阁险阨四蔽而不可以图远吴为天下首山川
阻深士卒剽悍而不能亡西顾之忧襄阳者天下之脊
也东援吴西控蜀连东西之势以全天下形胜使魏来
伐击吴则蜀掣于西击蜀则吴牵于东而襄阳通吴蜀
之援以分北方之势击襄阳则吴蜀并起而救之使魏
可攻则吴军历江淮蜀军撼秦陇而襄阳之众直指中
原则许洛动摇而天下可定是瑜之谋不特为今日固
守之地而亦异时混一之资也不幸瑜没孙权不能推 汉文思 贾谊之心施行其策而用吕蒙继之梁益陷于
蜀襄阳归于魏而吴自全于一隅至破蜀师于猇亭而
命诸葛瑾向襄阳则天 (第 16a 页)
杨保宗等从祁山南入,征西将军、淮阳公皮豹子与琅邪王司马楚之等督关中诸军从散关西入,俱会仇池;郁林公司 马文思
为征南大将军,进爵谯王,督洛豫诸军事南趣襄阳;征南将军东安公刁雍东趣广陵,邀方明归路。
冬十月己卯
冬十月己卯
,以观厥后。其务消救灾眚,安辑黎元。』
六月丙戌,太尉司马苞薨。洛阳新城地裂。秋七月辛巳,太仆太山 马英 为太尉。
八月,辽东鲜卑围无虑县。九月,又攻夫犁营,杀县令。壬午晦,日有食之。
冬十月,遣中郎将 ……特进邓骘及度辽将军邓遵,并以谮自杀。丙申,贬平原王翼为都乡侯。秋七月己卯,改元建光,大赦天下。壬寅, 太尉马英 薨。
八月,护羌校尉马贤讨烧当羌于金城,不利。甲子,前司徒刘恺为太尉。
鲜卑寇居庸关,九月,云中
六月丙戌,太尉司马苞薨。洛阳新城地裂。秋七月辛巳,太仆太山 马英 为太尉。
八月,辽东鲜卑围无虑县。九月,又攻夫犁营,杀县令。壬午晦,日有食之。
冬十月,遣中郎将 ……特进邓骘及度辽将军邓遵,并以谮自杀。丙申,贬平原王翼为都乡侯。秋七月己卯,改元建光,大赦天下。壬寅, 太尉马英 薨。
八月,护羌校尉马贤讨烧当羌于金城,不利。甲子,前司徒刘恺为太尉。
鲜卑寇居庸关,九月,云中
欲黎庶敦朴,犹浊其源而求流清也。」)
时征西校尉任尚以奸利被征抵罪。尚曾副大将军邓骘,骘党护之,而 太尉马英 、司空李合承望骘旨,不复先请,即独解尚臧锢,恺不肯与议。后尚书案其事,二府并受谴咎,[一]朝廷以此称之。 注[一]二府即 马英 、李合。
视事五岁,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有诏优许焉,加赐钱三十万,以千石禄归养,河南尹常以岁八月致羊酒。时安帝始亲政事,朝廷多称恺之德,帝乃遣问起居,厚加赏赐。会 马英 策罢,尚书陈忠上疏荐恺曰:「臣闻三公上则台阶,下象山岳,[一]股肱元首,鼎足居职,[二]协和阴阳,调
时征西校尉任尚以奸利被征抵罪。尚曾副大将军邓骘,骘党护之,而 太尉马英 、司空李合承望骘旨,不复先请,即独解尚臧锢,恺不肯与议。后尚书案其事,二府并受谴咎,[一]朝廷以此称之。 注[一]二府即 马英 、李合。
视事五岁,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有诏优许焉,加赐钱三十万,以千石禄归养,河南尹常以岁八月致羊酒。时安帝始亲政事,朝廷多称恺之德,帝乃遣问起居,厚加赏赐。会 马英 策罢,尚书陈忠上疏荐恺曰:「臣闻三公上则台阶,下象山岳,[一]股肱元首,鼎足居职,[二]协和阴阳,调
之,乃勒兵于淩霄门,俟太子至,即卫从太子入飞龙厩以俟其变。是夕,勒兵于三殿,收捕越王系及内官朱光辉、 马英
俊等禁锢之,幽皇后于别殿。丁卯,肃宗崩,元振等始迎上于九仙门,见群臣,行监国之礼。己巳,即皇帝位于柩
生二子:兴王佋、定王侗。兴王早薨,侗又孩幼,故储位获安。
宝应元年四月,肃宗大渐,后与内官朱辉光、 马英 俊、啖廷瑶、陈仙甫等谋立越王系,矫诏召太子入侍疾。中官程元振、李辅国知其谋,及太子入,二人以难告,请太子在飞龙厩。元振率禁军收越王,捕朱辉光等。俄而肃宗崩,太子监国,遂移后于别殿,幽崩。诛 马英 俊,女道士许灵素配流,山人申大芝赐死,驸马都尉清贬硖州司马,弟延和郡主婿鸿胪卿潜贬郴州司马,舅鸿胪卿
宝应元年四月,肃宗大渐,后与内官朱辉光、 马英 俊、啖廷瑶、陈仙甫等谋立越王系,矫诏召太子入侍疾。中官程元振、李辅国知其谋,及太子入,二人以难告,请太子在飞龙厩。元振率禁军收越王,捕朱辉光等。俄而肃宗崩,太子监国,遂移后于别殿,幽崩。诛 马英 俊,女道士许灵素配流,山人申大芝赐死,驸马都尉清贬硖州司马,弟延和郡主婿鸿胪卿潜贬郴州司马,舅鸿胪卿
元振,太子不从,更召越王、兖王图之。元振告辅国,即伏兵淩霄门,迎太子,伺变,是夜捕二王及中人朱辉光、 马英
俊等囚之,而杀后它殿。
代宗立,辅国等以定策功,愈跋扈,至谓帝曰:「大家弟坐宫中,外事听老奴处决。
代宗立,辅国等以定策功,愈跋扈,至谓帝曰:「大家弟坐宫中,外事听老奴处决。
胡烈妇 阚文兴妻 郎氏 秦氏二女 焦氏 赵孝妇 霍氏二妇 王德政妻 只鲁花真 段氏 朱虎妻 闻氏 马英
冯氏 李君进妻 朱淑信 葛妙真 王氏 张义妇 丁氏 赵美妻 脱脱尼 赵彬妻 贵哥 台叔龄妻 李智贞 ……寡,父母使再醮,不从。舅患疽,刘祷于天,数日溃,吮其血,乃愈。既而亲挽小车,载舅诣岳祠以答神贶。 马英,
河内人,性孝友。父丧哀毁,二兄继殁,英独事母甚谨,又奉二寡嫂与居,使得保全嫠节。及丧母,卜地葬诸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