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時令類
載記類
傳記類
政書類
正史類
将癸卯以卫将军 司马望
为骠骑将军九月戊午以中
抚军司马炎为抚军大将军辛未诏以吴将吕兴为使
持节都督交州诸军事南中大将军封安 …… (第 81b 页)
三尺二寸白发著黄单衣黄巾拄杖
呼民王始语云今当太平九月乙未大赦戊午以司徒
何曾为晋丞相癸亥以骠骑将军 司马望
为司徒征东
大将军石苞为骠骑将军征南大将军陈骞为车骑将
军乙亥葬晋王昭闰月庚辰康居大宛献名马归于相 (第 83a 页)
太庙藏之天府秋八月罢都护将军其
以五署还光禄勋九月甲申诏增吏俸及赐王公以下
帛各有差以太尉何曾为太保 义阳王望
为太尉司空
荀觊为司徒冬十月听士卒遭父母丧者非在疆场皆 …… (第 45a 页)
溢合于河
开仓以振之诏曰虽诏有所欲及奏得可而于事不便
者皆不可隐情冬十月吴将施绩入江夏万郁寇襄阳
太尉义阳王望
屯龙陂荆州刺史胡烈击败郁吴将
顾容寇郁林太守毛炅大破之斩其交州刺史刘俊将
军修则十一月吴将丁奉等出芍 …… (第 46b 页)
骏与 义阳王望
击走之己未诏王公卿尹及郡国守相
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十二月班五条诏书于郡国一
曰正身二曰勤百姓三曰抚孤 …… (第 47a 页)
州饥赦其境内殊死以下闰
月大雩太官减膳诏交趾三郡南中诸郡无出今年户
调六月诏公卿以下举将帅各一人辛丑 大司马义阳
王望
薨大雨霖伊洛河溢流居人四千馀家杀三百馀 (第 49b 页)
年又分
三公户邑封子弟各一人为列侯末年增置太保晋武
帝即位之初以安平王孚为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
太保 义阳王子初
为太尉何曾为司徒荀顗为司空石 (第 3a 页)
 通志卷八十上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
 宗室传第三
 晋
  安平献王孚(子邕王邕弟 义阳成王望
弟望子河/间平 洪 洪子威 洪 随穆王)
  (整/翼) (整弟竟陵王楙晃望弟太原 (第 1a 页)
成王
辅瑰辅弟/翼弟下邳献王 晃弟太原烈王 瑰)
  (弟高阳元王圭沛圭弟常山/孝王衡 衡弟 …… (第 1a 页)
国将军谥曰贞邕子崇为
世孙又早夭泰始九年立崇弟平阳亭侯隆为安平王
立四年咸宁二年薨谥曰穆无子国绝邕弟 义阳成王
(第 7b 页)
子初
出继伯父朗宽厚有父风仕郡上计吏举孝
廉辟司徒掾历平阳太守洛阳典农中郎将从宣帝讨
王淩以功封 (第 7b 页)
永安亭侯
迁护军将军改封安乐乡侯加
散骑常侍时魏高贵乡公好才爱士望与裴秀王沈钟 …… (第 7b 页)
略维不得为寇关中赖之进封顺阳侯徵拜卫将军领
中领军典禁兵寻加骠骑将军开府顷之代何曾为司
徒武帝受禅封 义阳王
邑万户给兵二千人泰始三年 …… (第 8a 页)
仕魏历位典农中郎将原武太守封
襄贲男武帝受禅封河间王立十二年咸宁二年薨二
子威混威嗣徙封章武其后威继 义阳王望
更立混为 …… (第 9a 页)
除威字景曜初嗣洪咸宁三年徙封章武太康九年嗣 义阳王望
威凶暴无操行謟附赵王伦元康末为散骑
常侍伦将篡使威与黄门郎骆休逼帝夺玺绶伦以威
为中书令伦败惠帝反正 …… (第 10b 页)
党何伦
防察宫省楙白帝讨越乃合众袭伦不尅帝委罪于楙
楙奔窜获免越薨乃出及洛阳倾覆为乱兵所害望弟
大原 成王
辅魏末为野王太守武帝受禅封渤海王邑
五千三百七十九户泰始二年之国后为卫尉出为东
中郎将转南中郎将咸宁 …… (第 12a 页)
不获庶子庄王确立确字嗣安历东中郎将都督豫州
诸军事镇许昌永嘉末为石勒所害无 子初
以章武王
混子滔奉其祀其后复以汝南威王祐子弼为确后太
兴元年薨无子又以弼弟邈嗣确位至侍中薨子晃立
拜 …… (第 19b 页)
反间言殿中人欲废贾后迎
太子贾后闻之忧怖乃使太医令程据合巴豆杏子丸
三月矫诏使黄门孙虑赍至许昌以害太 子初
太子恐
见鸩恒自煮食于前虑以告刘振振乃徙太子于小坊
中绝不与食宫中犹于墙壁上过食与太子虑乃逼太
子以 (第 65b 页)
关中兵东下维欲乘虚向秦川复率数
万人出骆谷径至沈岭时长城积谷甚多而守兵乃少
闻维方到众皆惶惧魏大将军 司马望
拒之邓艾亦自
陇右皆军于长城维前住亡水皆倚山为营望艾傍渭
坚围维数下挑战望艾不应景耀元年维闻诞破败乃 (第 59b 页)
郎上召之经曰不至帝谓为必叛欲讨苞而隐其事遂
下诏以苞不料贼势筑垒遏水劳扰百姓策免其官遣 太尉义阳王望
率大军徵之以备非常又敕镇东将军
琅邪王胄自下邳会寿春苞用掾孙铄计放兵步出住
都亭待罪帝闻之意解及苞诣 (第 17b 页)
光禄大夫君
理美风仪博涉有识鉴高祖镇南徐州巡遣君理致谒
深见器重命尚会稽长公主及帝受禅拜驸马都尉封 永安亭侯
为吴郡太守时兵革未宁百姓荒弊君理总
集士卒修饬器械深以干理见称文帝嗣位累迁左户 (第 29a 页)
 射
梧山在县西北六十里相传梧丘子隐此

蟠龙山在县西北六十里
香山在县西北
吾山在县西北
司马山在县北十里连圣王山上有晋司马懿碑风土
 记司马山在晋城晋代祠此因以为名盖司马就
 马望
胥守郡也一名小析山有嘉润池泉之支源也
宿凤台在县北四十里李村相传晋太始元年凤鸟集
 于高都之北 (第 12a 页)
 史
田 豫正始中振威将军并州刺史
贾 穆嘉平中河东太守
夏侯骏威子并州刺史
石 鉴字林伯乐陵厌次人并州刺史 司马望
晋安平献王第二子平阳太守
冯 旻太原太守
杜 恕畿子河东太守 (第 18b 页)
二年又分三公户邑封子弟各一人为列侯
末年增置太保晋武帝即位之初以安平王孚为太宰
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 义阳王子初
为太尉何曾为
司徒荀顗为司空石苞为大司马陈骞为大将军凡八
公同时并置惟无丞相焉时所谓八公同辰攀云附翼 (第 4b 页)
帝)
高贵乡公以司马昭为之(晋文/帝)晋初并不置(武帝初安/平王孚为)
(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 义阳王子初
为太尉何/曾为司徒荀顗为司空石苞为司马陈骞为大将军凡)
(八公同时并置/唯无丞相焉)至惠帝永康元年改 (第 5a 页)
(于俊论易庾峻论书马照论礼记考其难疑答问/不过擿抉经义及王郑之异同耳非人君之学也)帝尝
与中护军 司马望
侍中王沈散骑常侍裴秀黄门侍郎 …… (第 1b 页)
兵少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 司马望(雍于/用翻)
及安西
将军邓艾进兵据之以拒维维壁于芒水(水经注骆谷/水出郿坞东)
(南山骆谷北流径长城西又北流注于 (第 13a 页)
癸亥以票骑 将军司马望
为司徒(票匹妙翻/骑奇寄翻) 乙亥葬
文王于崇阳陵(酉考异曰晋书文纪作癸/ 今从魏志陈留王纪) 冬 …… (第 2a 页)
父干为平原王亮
为扶风王胄为东莞王骏为汝阴王肜为梁王伦为琅
邪王弟攸为齐王鉴为乐安王机为燕王又封群从
徒望
等十七人皆为王(望孚之子也帝封诸王以郡为/国邑二万户为大国置上中下) …… (第 2b 页)
骧典军上军辅国等大将军/开府者位从公皆著武冠平上黑帻)未几(几居/岂翻)又以车
骑将军陈骞为大将军与 司徒义阳王望
司空荀顗凡
八公同时并置帝惩魏氏孤立之敝故大封宗室授以
职任又诏诸王皆得自选国中长吏(长知/两翻)卫 …… (第 3b 页)
可得乎
吴主皆不听 秋七月王祥以睢陵公罢(睢音/虽) 九月
甲申诏增吏俸(俸扶/用翻) 以何曾为太保 义阳王望
为太 …… (第 15a 页)
在此今从之苞传又云敕琅邪王胄自下邳会寿春按)
(武纪胄明年二月乃镇下邳/恐传误萧方等梁元帝子也) 义阳王望
帅大军以徵
(帅读/曰率)苞辟河内孙铄为掾(掾俞/绢翻)铄先与汝阴王骏善
骏时镇许昌铄过见之骏知台 …… (第 18b 页)
第 吴主出东关冬十月使其将施绩入江夏万彧寇
襄阳(夏户雅翻彧于六翻吴考异/曰晋帝纪作郁今从 志) 义阳王望
统中军
步骑二万屯龙陂(龙陂即摩陂更名见七十/二卷魏明帝青龙元年)为二方声
援会荆州刺史胡烈拒绩破之 …… (第 19a 页)
林太守元为九真太守 十一月吴丁奉
诸葛靓出芍陂攻合肥(靓疾正翻/芍音鹊)安东将军汝阴王骏
拒却之 以 义阳王望
为大司马荀顗为太尉(顗鱼/岂翻)
苞为司徒
五年春正月吴王立子瑾为皇太子 二月分雍凉梁
州置秦州( …… (第 19b 页)
若遇敌便当倒戈(纣发兵与周武王会战于牧/野前徒倒戈攻其后以北)吴主闻
之乃还(还从宣翻/又如字)帝遣 义阳王望
统中军二万骑三千
屯寿春以备之闻吴师退乃罢 三月丙戌钜鹿元公
裴秀卒 夏四月吴交州刺史陶璜袭九真太守 …… (第 26b 页)
刺史骞窃叹息以为必败
二人果失羌戎之和兵败身没征讨连年仅而能定帝
乃悔之 五月立皇子宪为城阳王 辛丑 义阳成王
卒 侍中尚书令车骑将军贾充自文帝时宠任用
事帝之为太子充颇有力(事见七十七卷/七十八卷魏纪)故益有宠 (第 27b 页)
凑晋积盐米于此)亮方悔之壬子彭城王雄
章武王休叛奔峻雄释之子也(彭城王释宣帝弟穆王/权之子章武王休 义阳)
(王望/
之孙)庚申京师戒严假庾亮节都督征讨诸军事以左
卫将军赵胤为历阳太守使左将军司马流将兵据慈 (第 33a 页)
(许翻/守也)殆非明主之事也重华谢之 司马勋出骆谷破
赵长城戍(长城戍即 魏司马望
邓/艾据之以拒姜维之地)壁于悬钩去长安二
百里使治中刘焕攻长安斩京兆太守刘秀离(刘秀离/盖迎战)
( …… (第 18b 页)
之众咸怨怒中书令孟准左卫将军王鸾劝遵稍夺闵
兵权闵益恨望(恨望犹/怨望也)准等咸劝诛之十一月遵召
阳王
鉴乐平王苞汝阴王琨淮南王昭等入议于郑太
后前曰闵不臣之迹渐著今欲诛之如何鉴等皆曰宜
然郑氏曰李城还兵 …… (第 19b 页)
武帝好蹴/鞠言事者以为劳体非至尊所宜帝命择似而不劳者)
(家君作弹棋/奏之帝大悦)问成曰反者谁也成曰 义阳王
鉴当立遵
曰我尚如是鉴能几时遂杀之于琨华殿(载记曰遵在/位凡一百八)
(十三/日)并杀郑太后张后太子 (第 20a 页)
无子
欲以超为嗣超入则侍奉尽欢出则倾身下士(下户/嫁翻)
是内外誉望翕然归之 五月桂阳太守章武王秀 (义/阳)
(王望
子河间王洪生子威徙封章武传至孙/无嗣河间王钦以子范之继之秀范之子也)及益州刺
史司马轨之谋反伏诛秀妻 (第 8b 页)
 张祐(宋书王歆之传祐高平人历临安武康钱/唐令并著能名宋世言长吏者以祐为首)
 萧赤斧(南齐书本传南兰陵人宋大明初攻战有勋/封 永安亭侯
除晋熙王抚军中兵参军出为)
  (钱唐令治政为百姓所安吏民请留/之时议见许后迁给事中太子詹事)
 孙 …… (第 18a 页)
 段信(万历杭州府志陜西三原人正统丙辰进士任/杭州府推官明习宪章精听断持法不务深文)
  (而奸宄卒无纵舍召拜/御史仕至佥都御史)
 郑循初(万历杭州府志字 子初
莆田人正统十二年/乡荐授馀杭训导严条约以身先之祁寒暑)
  (雨必衣冠端坐为诸生讲解竟/日无怠容仕终 (第 44b 页)
  (曰冲贞详闲理志局淹正诚著蕃/朝绩彰出纳追赠太保谥曰恭)
 沈君理(陈书本传字仲伦吴兴人博涉经史有识鉴/尚会稽长公主高祖受禅拜驸马都尉封 永)
  (安亭侯
出为吴郡太守是时兵革未宁百姓荒弊/军国之用咸资东境君理招集士卒修治器械民)
  (下悦附深以干理见称 (第 2a 页)
闻魏分关中兵以赴淮南欲乘虚
向秦川率数万人出骆谷至沈岭时长城积榖甚多而
守兵少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 司马望
及安西将
军邓艾进兵据之以拒维维壁于芒水数挑战望艾不
应是时维数出兵蜀人愁苦中散大夫谯周作仇国论
以 …… (第 5a 页)
晋王 戊子以魏司徒何曾为晋丞相癸亥以骠骑将
司马望
为司徒 冬十二月壬戌魏帝禅位于晋甲
子出舍于金墉城太傅司马孚拜辞执帝手流涕歔欷
不自胜曰臣死之日固大 …… (第 44b 页)
华覈等固諌不听行遇大雪道涂陷坏兵士被甲持仗
百人共引一车寒冻殆死皆曰若遇敌便当倒戈吴主
闻之乃还帝遣 义阳王望
统中军二万骑三千屯寿春
以备之闻吴师退乃罢
八年 初广汉太守弘农王浚为羊祜参军祜深 (第 54a 页)
 优劣以少康为优至是幸太学与诸儒论书易及礼

 诸儒莫能及常与中护军 司马望(字子初/孚之子)
侍中王沈
 散骑常侍裴秀(字学彦河/东闻喜人)及钟会等讲宴于东堂特
 加礼异魏主性急请召欲速以望职在 (第 19b 页)
 优劣以少康为优至是幸太学与诸儒论书易及礼

 诸儒莫能及常与中护军司马望(字 子初/
孚之子)侍中王沈
 散骑常侍裴秀(字学彦河/东闻喜人)及钟会等讲宴于东堂特
 加礼异魏主性急请召欲速 …… (第 19b 页)
 姜维闻魏分关中兵赴淮南欲乘虚向秦川率数万
 人出骆谷时长城(戍名在西安府盩厔县水经/注骆谷水流径长城西是也)积谷
 多而守兵少魏都督 司马望
及邓艾进据之以拒维
 维数挑战不应是时维数出兵蜀人愁苦谯周作仇
 国论讽之 (第 2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