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鈔類
載記類
時令類
法制類
正史類
傳記類
雜史類
卿向言将不太伤切直僧绰曰弟亦恨君不直及劭弑
逆江湛在尚书省闻变叹曰不用僧绰言以至于此
后 魏明元帝 恒有微疾怪异屡见乃使中贵人密问于
白马公崔浩曰春秋星孛北斗七国之君皆将有咎今
兹日蚀于胃昴尽光赵代之 (第 28b 页)
逆江湛在尚书省闻变叹曰不用僧绰言以至于此
后 魏明元帝 恒有微疾怪异屡见乃使中贵人密问于
白马公崔浩曰春秋星孛北斗七国之君皆将有咎今
兹日蚀于胃昴尽光赵代之 (第 28b 页)
时而动兴欲进不得退又乏
粮夫高者为敌所栖深者为敌所囚兵法所忌而兴居
之可不战而取太祖从其计兴果败归 明元帝 闻刘裕死欲取洛阳虎牢滑台白马公崔浩曰
陛下不以刘裕欻起纳其使贡裕亦敬事陛下不幸今
死乘丧伐之虽得之不 (第 29a 页)
粮夫高者为敌所栖深者为敌所囚兵法所忌而兴居
之可不战而取太祖从其计兴果败归 明元帝 闻刘裕死欲取洛阳虎牢滑台白马公崔浩曰
陛下不以刘裕欻起纳其使贡裕亦敬事陛下不幸今
死乘丧伐之虽得之不 (第 29a 页)
之政矣夫大臣者国之股肱固须审择太祖定天下用
周朝三相犹六年始以赵普代之凡十一年始以薛居
正沈伦代之 太宗嗣 位惟一相卢多逊又六年而用赵
普自后十八年中虽三四易相然所用者惟李昉宋琪
吕蒙正张齐贤吕端五人当是时进 (第 8b 页)
周朝三相犹六年始以赵普代之凡十一年始以薛居
正沈伦代之 太宗嗣 位惟一相卢多逊又六年而用赵
普自后十八年中虽三四易相然所用者惟李昉宋琪
吕蒙正张齐贤吕端五人当是时进 (第 8b 页)
后魏纪第十五上
圣武帝 神元帝 思帝 昭帝(桓帝/穆帝)平文帝
惠帝 炀帝 烈帝 昭成帝 道武帝 明元
帝 大武帝 文成帝 献文帝
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 …… (第 1a 页)
卯立皇子嗣为 齐王 加车骑大将军位相国绍为清河
王加征南大将军熙为阳平王曜为河南王封故秦悯
王子夔为豫章王陈留桓王子悦为 …… (第 26a 页)
太祖泰恒五年改谥曰道武帝
道武九年始称年号登国十年皇始二年天兴六
年天赐六年即位三十二年 太宗明元皇帝讳嗣 道武皇帝之长子也母曰刘贵人
登国七年生于云中宫道武晚有男闻而大悦乃大赦
帝明睿宽毅非礼不动天兴六年封 (第 29a 页)
齐王 拜相国初帝 …… (第 29a 页)
嵩以下至于士卒各有差十二月庚子上谥曰 明元皇
帝 葬于云中金陵庙称 (第 39b 页)
太宗帝 兼资文武礼爱儒生好
览史傅以刘向所撰新序说苑于经典正义多有所阙
乃撰新集三十篇采诸经史该洽古义云
(第 39b 页)
明元帝永兴五年神瑞二年泰恒八年即位十五
年
世祖太武皇帝讳焘 明元皇帝 之长子也母曰杜贵嫔
天赐五年生于东宫体猊瑰异道武奇之曰成吾业者 (第 39b 页)
必此儿也泰常七年四月封太平王五月立为皇太子
及 明元帝 疾命帝总摄百揆帝聪明大度意豁如也八
年十一月己巳 (第 40a 页)
明元帝 崩壬申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天
下十二月追尊皇妣为密皇太后进司徒长孙嵩爵为
北平王司空奚斤为宜城王蓝田公长 …… (第 40a 页)
下各一等癸未出道武 明元 宫人令得嫁甲申大赦改
元二月庚子蠕蠕焉耆车师各遣使朝贡诏长安及平
凉人徙在京师其孤老不能自存者听还乡 …… (第 49a 页)
恸哀感傍人 明元 闻而嘉叹及 (第 63a 页)
明元 不豫衣不释带性
清俭率素服御饮膳取给而已不好珍丽食不二味所
幸昭仪衣无兼䌽群臣白帝更峻京邑城隍以从周 (第 63a 页)
圣武帝 神元帝 思帝 昭帝(桓帝/穆帝)平文帝
惠帝 炀帝 烈帝 昭成帝 道武帝 明元
帝 大武帝 文成帝 献文帝
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 …… (第 1a 页)
卯立皇子嗣为 齐王 加车骑大将军位相国绍为清河
王加征南大将军熙为阳平王曜为河南王封故秦悯
王子夔为豫章王陈留桓王子悦为 …… (第 26a 页)
太祖泰恒五年改谥曰道武帝
道武九年始称年号登国十年皇始二年天兴六
年天赐六年即位三十二年 太宗明元皇帝讳嗣 道武皇帝之长子也母曰刘贵人
登国七年生于云中宫道武晚有男闻而大悦乃大赦
帝明睿宽毅非礼不动天兴六年封 (第 29a 页)
齐王 拜相国初帝 …… (第 29a 页)
嵩以下至于士卒各有差十二月庚子上谥曰 明元皇
帝 葬于云中金陵庙称 (第 39b 页)
太宗帝 兼资文武礼爱儒生好
览史傅以刘向所撰新序说苑于经典正义多有所阙
乃撰新集三十篇采诸经史该洽古义云
(第 39b 页)
明元帝永兴五年神瑞二年泰恒八年即位十五
年
世祖太武皇帝讳焘 明元皇帝 之长子也母曰杜贵嫔
天赐五年生于东宫体猊瑰异道武奇之曰成吾业者 (第 39b 页)
必此儿也泰常七年四月封太平王五月立为皇太子
及 明元帝 疾命帝总摄百揆帝聪明大度意豁如也八
年十一月己巳 (第 40a 页)
明元帝 崩壬申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天
下十二月追尊皇妣为密皇太后进司徒长孙嵩爵为
北平王司空奚斤为宜城王蓝田公长 …… (第 40a 页)
下各一等癸未出道武 明元 宫人令得嫁甲申大赦改
元二月庚子蠕蠕焉耆车师各遣使朝贡诏长安及平
凉人徙在京师其孤老不能自存者听还乡 …… (第 49a 页)
恸哀感傍人 明元 闻而嘉叹及 (第 63a 页)
明元 不豫衣不释带性
清俭率素服御饮膳取给而已不好珍丽食不二味所
幸昭仪衣无兼䌽群臣白帝更峻京邑城隍以从周 (第 63a 页)
脯时谷礼以赤璋纁币器用陶匏藉用
茅席梁令郡国有五岳者置宰祀三人及有四渎若海
应祀者皆以孟春仲冬祀之后 魏明元帝 立五岳四渎
庙于桑乾水之阴春秋遣有司祭其馀山川诸神三百
二十四所每岁十月遣祠官诣州镇遍祠有水旱灾厉 (第 40b 页)
茅席梁令郡国有五岳者置宰祀三人及有四渎若海
应祀者皆以孟春仲冬祀之后 魏明元帝 立五岳四渎
庙于桑乾水之阴春秋遣有司祭其馀山川诸神三百
二十四所每岁十月遣祠官诣州镇遍祠有水旱灾厉 (第 40b 页)
爵明元时居门下出
纳诏命性明敏善奏事每合上旨赐爵元城侯加功劳
将军与南平公长孙嵩白马侯崔宏等并决狱讼 明元
东巡命屈行右丞相山阳侯奚斤行左丞相并掌军国
甚有声誉后吐京胡与离石胡等叛置立将校外引赫
连屈丐屈督会 (第 22b 页)
稽侯刘絜永安侯魏勤捍之勤没于阵
絜坠马胡执送屈丐唯屈众独存 明元 以屈没失二将
欲斩之时并州刺史元六头荒淫怠事乃赦屈令摄州
事屈嗜酒颇废政事帝积其前后过失槛车徵还斩于 (第 23a 页)
市子磨浑少为 明元 所知元绍之逆 (第 23a 页)
明元 潜隐于外
磨浑与叔孙诈 (第 23a 页)
明元 所在绍使帐下二人随磨浑往 …… (第 23a 页)
规为逆害磨浑既得出遂缚帐下诣 明元 斩之帝得磨
浑大喜因为羽翼以勋赐爵长沙公拜尚书出为定州
刺史卒
昭成九子
昭成皇帝九子庶长曰寔君 …… (第 23b 页)
会
于高柳窟咄穷逼望旗奔走遂为卫辰杀之帝悉收其
众贺驎还归中山
道武七王
道武皇帝十男宣穆刘后生 明元皇帝 贺夫人生清河
王绍大王夫人生平阳王熙王夫人生河南王曜河间
王脩长乐王处文二王母氏阙段夫人生广平王连京 (第 44b 页)
兆王黎皇子浑及聪母氏并阙皆早薨无传
清河王绍字受洛拔天兴六年封性凶悖好劫剥行人
斫射犬豖以为笑乐有孕妇绍剖观其胎道武尝怒之
倒悬于井中垂死乃出 明元 尝以义方训之由此不协
而绍母贺夫人有谴帝将杀之会日暮未决贺氏密告
急于绍绍乃与帐下及宦者数人踰宫犯禁 …… (第 45a 页)
安阳城北故贺兰部人皆往归之其馀旧部亦率子弟
招集故人往往相聚绍闻人情不安乃出布帛班赐王
公以下先是 明元 在外闻变乃还潜于山中使人夜告
北新侯安同众皆响应卫士执送绍于 (第 45b 页)
明元 明元遂赐
绍母子死诛帐下阉宦宫人为内应者十数人其先犯 (第 45b 页)
情不安乃出布帛班赐王
公以下先是明元在外闻变乃还潜于山中使人夜告
北新侯安同众皆响应卫士执送绍于明元 明元 遂赐
绍母子死诛帐下阉宦宫人为内应者十数人其先犯 …… (第 45b 页)
后请纳焉后曰不可此过美不善且已有夫
帝密令人杀其夫而纳之生绍终致大逆焉
阳平王熙天兴六年封聪达有雅操 明元 练兵于东部
诏熙督十二军校阅甚得军仪赏赐隆厚泰恒六年薨
帝哀恸不已长子佗袭爵佗性忠厚武艺无过者后改 …… (第 46a 页)
薨无子太武诏河南王曜子羯
儿袭改封略阳王正平初有罪赐死爵除
长乐王处文天赐四年封处文聪辩夙成年十四薨 明
元 悼伤之屡亲临哀恸陪葬金陵无子爵除
广平王连天赐四年封薨无子太武以阳平王熙第二 …… (第 50a 页)
往来者必厚相礼遗豪据北方甚有声称以叉执权尤
不乐入仕就拜昌平太守
明元六王 明元皇帝 七男杜密皇后生太武皇帝大慕容夫人生
乐平戾王丕安定殇王弥阙母氏慕容夫人生乐安宣
王范尹夫人生永昌庄王 (第 57b 页)
健建宁王崇新兴王俊二王
并阙母氏
乐平王丕少有才干泰恒七年封拜车骑大将军后督
河西高平诸军讨南秦王杨难当军至略阳禁令齐肃
所过无私百姓争致牛酒难当惧还仇池丕绥怀初附
民悉向化初冯弘之奔高丽太武诏高丽遣送之高丽
不从太武怒将讨之丕上疏以为和龙新定宜复之使
广脩农殖以饶军实然后进图可一举而灭帝纳之乃
止后坐刘絜事以忧薨事在絜传谥曰戾王子拔袭爵
后坐事赐死国除丕之薨及日者董道秀之死也高允
遂著筮论曰昔 明元 末起白台其高二十馀丈乐平王 (第 58a 页)
纳诏命性明敏善奏事每合上旨赐爵元城侯加功劳
将军与南平公长孙嵩白马侯崔宏等并决狱讼 明元
甚有声誉后吐京胡与离石胡等叛置立将校外引赫
连屈丐屈督会 (第 22b 页)
稽侯刘絜永安侯魏勤捍之勤没于阵
絜坠马胡执送屈丐唯屈众独存 明元 以屈没失二将
欲斩之时并州刺史元六头荒淫怠事乃赦屈令摄州
事屈嗜酒颇废政事帝积其前后过失槛车徵还斩于 (第 23a 页)
市子磨浑少为 明元 所知元绍之逆 (第 23a 页)
明元 潜隐于外
磨浑与叔孙诈 (第 23a 页)
明元 所在绍使帐下二人随磨浑往 …… (第 23a 页)
规为逆害磨浑既得出遂缚帐下诣 明元 斩之帝得磨
浑大喜因为羽翼以勋赐爵长沙公拜尚书出为定州
刺史卒
昭成九子
昭成皇帝九子庶长曰寔君 …… (第 23b 页)
会
于高柳窟咄穷逼望旗奔走遂为卫辰杀之帝悉收其
众贺驎还归中山
道武七王
道武皇帝十男宣穆刘后生 明元皇帝 贺夫人生清河
王绍大王夫人生平阳王熙王夫人生河南王曜河间
王脩长乐王处文二王母氏阙段夫人生广平王连京 (第 44b 页)
兆王黎皇子浑及聪母氏并阙皆早薨无传
清河王绍字受洛拔天兴六年封性凶悖好劫剥行人
斫射犬豖以为笑乐有孕妇绍剖观其胎道武尝怒之
倒悬于井中垂死乃出 明元 尝以义方训之由此不协
而绍母贺夫人有谴帝将杀之会日暮未决贺氏密告
急于绍绍乃与帐下及宦者数人踰宫犯禁 …… (第 45a 页)
安阳城北故贺兰部人皆往归之其馀旧部亦率子弟
招集故人往往相聚绍闻人情不安乃出布帛班赐王
公以下先是 明元 在外闻变乃还潜于山中使人夜告
北新侯安同众皆响应卫士执送绍于 (第 45b 页)
明元 明元遂赐
绍母子死诛帐下阉宦宫人为内应者十数人其先犯 (第 45b 页)
情不安乃出布帛班赐王
公以下先是明元在外闻变乃还潜于山中使人夜告
北新侯安同众皆响应卫士执送绍于明元 明元 遂赐
绍母子死诛帐下阉宦宫人为内应者十数人其先犯 …… (第 45b 页)
后请纳焉后曰不可此过美不善且已有夫
帝密令人杀其夫而纳之生绍终致大逆焉
阳平王熙天兴六年封聪达有雅操 明元 练兵于东部
诏熙督十二军校阅甚得军仪赏赐隆厚泰恒六年薨
帝哀恸不已长子佗袭爵佗性忠厚武艺无过者后改 …… (第 46a 页)
薨无子太武诏河南王曜子羯
儿袭改封略阳王正平初有罪赐死爵除
长乐王处文天赐四年封处文聪辩夙成年十四薨 明
元 悼伤之屡亲临哀恸陪葬金陵无子爵除
广平王连天赐四年封薨无子太武以阳平王熙第二 …… (第 50a 页)
往来者必厚相礼遗豪据北方甚有声称以叉执权尤
不乐入仕就拜昌平太守
明元六王 明元皇帝 七男杜密皇后生太武皇帝大慕容夫人生
乐平戾王丕安定殇王弥阙母氏慕容夫人生乐安宣
王范尹夫人生永昌庄王 (第 57b 页)
健建宁王崇新兴王俊二王
并阙母氏
乐平王丕少有才干泰恒七年封拜车骑大将军后督
河西高平诸军讨南秦王杨难当军至略阳禁令齐肃
所过无私百姓争致牛酒难当惧还仇池丕绥怀初附
民悉向化初冯弘之奔高丽太武诏高丽遣送之高丽
不从太武怒将讨之丕上疏以为和龙新定宜复之使
广脩农殖以饶军实然后进图可一举而灭帝纳之乃
止后坐刘絜事以忧薨事在絜传谥曰戾王子拔袭爵
后坐事赐死国除丕之薨及日者董道秀之死也高允
遂著筮论曰昔 明元 末起白台其高二十馀丈乐平王 (第 58a 页)
天下书逄即写录所得万馀卷魏末为兼通
直散骑常侍聘梁齐受禅卒于司农卿逐留弟观字闼
拔袭崇爵少以文艺知名 明元 中位为左卫将军绾门
下中书出纳诏命及访旧事未尝有遗漏尚宜阳公主
拜驸马都尉位太尉太武监国观为右弼出则 …… (第 12b 页)
色劳谦善诱不以富贵骄人泰恒八年暴疾薨年三十
五 明元 亲临其丧悲动左右赐以通身隐起金饰棺丧
礼一依安成王叔孙俊故事赠宜都王谥曰文成太武
即位每与群臣谈宴未 …… (第 13a 页)
子明元幸云中斤留
守京师昌黎王慕容伯儿谋反斤召入天安殿东庑下
诛之诏与南平公长孙嵩等俱坐朝堂录决囚徒 明元
大阅于东郊讲武以斤行左丞相事蒐于石会山车驾
西巡诏斤先驱讨越勒部于鹿那山大破之又诏斤与
长孙嵩等八人 …… (第 21a 页)
领军赐爵
安平公出为并州刺史后以公事免守邺城园明元即
位念前功以为正直将军相州刺史饥胡刘虎等聚党
叛 明元 假建节前号安平公督公孙表等以讨虎斩首
万馀级馀众奔走投汾水死水为不流晋将刘裕伐姚
泓令其部将王仲德为 …… (第 23b 页)
台兖州刺史尉建
率所部弃城济河仲德遂入滑台乃宣言曰晋本意欲
以布帛七万疋假道于魏不谓魏之守将便尔弃城 明
元
闻之诏建度河曜威斩尉建投其尸于河呼仲德军
人与语诘其侵境之状寻迁广阿镇将威名甚著久之
除使持节都督前 …… (第 23b 页)
五内侍左右性谨密初无过行以便弓马转为猎郎道
武崩清河王绍闭宫门 明元 在外绍拘逼俊以为已援
外虽从绍内实忠款仍与元磨浑等说绍归明元时 (第 25a 页)
明
元 左右唯车路头王洛儿等及得俊等大悦以为爪牙
及即位稍迁卫将军赐爵安成公及朱提王悦怀刃入
禁欲行大逆俊觉 (第 25a 页)
悦举动有异乃于悦怀中得两刃匕
首遂执悦杀之 明元 以俊前后功重军国大计一以委
之群官上事先由俊铨校然后奏闻性平正柔和未尝 …… (第 25a 页)
有喜怒色忠笃爱厚不谄上抑下每奉诏宣外必告示
慇勤是以上下嘉叹泰恒元年卒时年二十八 明元 亲
临哀恸朝野无不追惜赠司空安成王谥孝元赐温明
秘器载以辒辌车卫士导从陪葬金陵子蒱袭爵后有
大功及宠 (第 25b 页)
贵臣薨赗赙送终礼皆依俊故事无得踰
之者初俊卒 明元 命其妻桓氏曰夫生既共荣没宜同
穴能殉葬者可任意桓氏乃缢遂合葬焉俊既为安成
王俊弟邻袭父爵降为丹阳公位 …… (第 25b 页)
辩慧多策略最有父风 明元 初为内侍长令察举百寮
纠刺奸匿无所回避尝告其父阴事帝以为忠特亲宠
之宜城王奚斤自长安追赫连昌至安定颉 …… (第 28a 页)
幽州刺史高阳公谥曰文子洛阳袭 明元 追录谦功以
洛阳为雁门太守洛阳家田三生嘉禾皆异亩同颖太
武善之进爵北地公卒谥曰恭
崔宏字元伯清河东武 …… (第 39a 页)
爵白马侯加周兵将军与旧功臣庾岳奚斤等同班而
信宠过之道武崩 明元 未即位清河王绍因人心不安
大出财帛班赐朝士宏独不受绍财明元即位命宏居
门下虚已访问特赐帛二百疋长孙嵩 …… (第 41b 页)
焉诏
遣使者循行郡国纠察守宰不如法者令宏与宜都公
穆观等按之帝称其平允又诏宏与长孙嵩等于朝堂
决刑狱 明元 以郡国豪右大为蠹害乃优诏徵之人多
恋本而长吏逼遣之于是轻薄少年因相扇动所在聚 …… (第 41b 页)
微过得罪莫不逃隐避目下
之变浩独恭谨不怠或终日不归帝知之辄命赐以御
粥其砥直任时不为穷通改节皆此类也 明元 初拜博
士祭酒赐爵武城子常授帝经书每至郊祠父子并乘
轺轩时人荣之帝好阴阳术数闻浩说易及洪范五行 …… (第 43a 页)
长孙嵩山阳公奚斤北新公安同
为左辅坐东厢西向浩与太尉穆观散骑常侍邱堆为
右弼坐西厢东向百寮总已以听焉 明元 避居西宫时
隐而窥之听其决断大悦谓左右侍臣曰长孙嵩宿德
旧臣历事四世功存社稷奚斤辩捷智谋名闻遐迩安 …… (第 50b 页)
堆虽无大用然在公专谨以
此六人辅相吾子足以经国吾与汝曹游行四境伐叛
柔服可得志于天下矣群臣时奏事所疑 明元 曰此非
我所知当决之汝曹国主也会闻宋武帝殂 (第 51a 页)
明元 欲取
虎牢滑台浩曰陛下不以刘裕歘起纳其使贡裕亦敬
事陛下不幸今死乘丧伐之虽得之不令春秋晋士丐
帅师侵 …… (第 51a 页)
收河北之地明元既
锐意南伐语浩曰刘裕因姚兴死而灭其国裕死我伐
之何为不可浩固执曰兴死二子交争裕乃伐之 明元
大怒不从浩言遂遣奚斤南伐议于监国之前曰先攻 …… (第 51b 页)
牢反在军北绝望南救必沿河东
走若或不然即是囿中之物公孙表请先图其城斤等
济河先攻滑台经时不拔表请济师 明元 怒乃亲南巡
守拜浩相州刺史加左光禄大夫随军为谋主及车驾
之还也浩 (第 52a 页)
明元 幸西河太原登憩高陵之上下临河 …… (第 52a 页)
秘书
事以中书侍郎高允散骑侍郎张伟参著作续成前纪
至于损益褒贬折衷润色浩所总焉浩有鉴识以人伦
为己任 明元 太武之世徵海内贤才起自仄陋及所得
外国远方名士拔而用之皆浩之由也至于礼乐宪章
皆归宗于浩及景穆始总百 …… (第 65a 页)
又
以晋书诸家并多误著晋后书未就传世者五十馀卷
初道武诏秘书郎邓渊著国记十馀卷编年次事体例
未成逮于 明元 废而不述神麚二年诏集诸文人摭录
国书浩及弟览高谠邓颖晁继范享黄辅等共参著作 …… (第 67b 页)
听理万机故世号八公晋将刘裕之伐姚泓 明元 假嵩
节督山东诸军事传诣平原缘河北岸列军次于畔城
军颇失利诏假裕道裕于舟中望嵩麾盖遗以酃酒及
江南食 …… (第 79a 页)
戍皆望尘奔溃裕尅长安嵩乃班师 明元 寝疾问后事
于嵩嵩曰立长则顺以德则人服今长皇子贤而世嫡
天所命也请立乃定策诏太武临朝监国嵩为左辅太 …… (第 79b 页)
爱其谨重使掌机密与贺毗等四人内侍左右出入诏
命明元即位除南统将军冀州刺史后取人美女以献 明元 切责之以旧臣不加罪黜太武即位进爵汝阴公
迁廷尉卿从征蠕蠕与尉眷等率众出白黑两漠间大
捷而还太武征赫连 …… (第 81a 页)
中
原西摧羌寇肥功居多赏赐千计后降爵蓝田侯卒谥
曰武陪葬金陵子翰袭爵翰少有父风道武时以善骑
射为猎郎 明元 之在外翰与元磨浑等潜谋奉迎明元 …… (第 87a 页)
河内
镇将刘裕之伐姚泓也栗磾虑裕侵扰河北筑垒河上
裕惮之遗栗磾书假道西上题曰黑槊公麾下栗磾以
状表闻 明元 因之授栗磾黑槊将军栗磾好持黑槊裕
望而异之故有其号也永兴中关东群盗大起西河反
叛栗磾受命征伐所向皆平 (第 88b 页)
迁豫州刺史进爵新安侯
洛阳虽历代所都实为边界栗磾安集之甚得百姓欢
心 明元 南幸孟津谓栗磾曰河可桥乎栗磾曰杜预造 …… (第 88b 页)
容宝位中书令户
部尚书宝败归魏除给事黄门侍郎都坐大官封章安
子道武引见问以慕容旧事懿应对疏慢废黜还家 明
元 初复徵拜都坐大官进爵为侯卒官懿撰燕书颇行
于世子元之坐与司马国璠温楷等谋乱伏诛临刑 (第 105a 页)
明
元 谓曰终不令汝绝种也将宥汝一子元之以弟虔之
子磨奴字君明早孤乞全其性命乃杀元之四子赦磨 (第 105a 页)
直散骑常侍聘梁齐受禅卒于司农卿逐留弟观字闼
拔袭崇爵少以文艺知名 明元 中位为左卫将军绾门
下中书出纳诏命及访旧事未尝有遗漏尚宜阳公主
拜驸马都尉位太尉太武监国观为右弼出则 …… (第 12b 页)
色劳谦善诱不以富贵骄人泰恒八年暴疾薨年三十
五 明元 亲临其丧悲动左右赐以通身隐起金饰棺丧
礼一依安成王叔孙俊故事赠宜都王谥曰文成太武
即位每与群臣谈宴未 …… (第 13a 页)
子明元幸云中斤留
守京师昌黎王慕容伯儿谋反斤召入天安殿东庑下
诛之诏与南平公长孙嵩等俱坐朝堂录决囚徒 明元
大阅于东郊讲武以斤行左丞相事蒐于石会山车驾
西巡诏斤先驱讨越勒部于鹿那山大破之又诏斤与
长孙嵩等八人 …… (第 21a 页)
领军赐爵
安平公出为并州刺史后以公事免守邺城园明元即
位念前功以为正直将军相州刺史饥胡刘虎等聚党
叛 明元 假建节前号安平公督公孙表等以讨虎斩首
万馀级馀众奔走投汾水死水为不流晋将刘裕伐姚
泓令其部将王仲德为 …… (第 23b 页)
台兖州刺史尉建
率所部弃城济河仲德遂入滑台乃宣言曰晋本意欲
以布帛七万疋假道于魏不谓魏之守将便尔弃城 明
元
人与语诘其侵境之状寻迁广阿镇将威名甚著久之
除使持节都督前 …… (第 23b 页)
五内侍左右性谨密初无过行以便弓马转为猎郎道
武崩清河王绍闭宫门 明元 在外绍拘逼俊以为已援
外虽从绍内实忠款仍与元磨浑等说绍归明元时 (第 25a 页)
明
元 左右唯车路头王洛儿等及得俊等大悦以为爪牙
及即位稍迁卫将军赐爵安成公及朱提王悦怀刃入
禁欲行大逆俊觉 (第 25a 页)
悦举动有异乃于悦怀中得两刃匕
首遂执悦杀之 明元 以俊前后功重军国大计一以委
之群官上事先由俊铨校然后奏闻性平正柔和未尝 …… (第 25a 页)
有喜怒色忠笃爱厚不谄上抑下每奉诏宣外必告示
慇勤是以上下嘉叹泰恒元年卒时年二十八 明元 亲
临哀恸朝野无不追惜赠司空安成王谥孝元赐温明
秘器载以辒辌车卫士导从陪葬金陵子蒱袭爵后有
大功及宠 (第 25b 页)
贵臣薨赗赙送终礼皆依俊故事无得踰
之者初俊卒 明元 命其妻桓氏曰夫生既共荣没宜同
穴能殉葬者可任意桓氏乃缢遂合葬焉俊既为安成
王俊弟邻袭父爵降为丹阳公位 …… (第 25b 页)
辩慧多策略最有父风 明元 初为内侍长令察举百寮
纠刺奸匿无所回避尝告其父阴事帝以为忠特亲宠
之宜城王奚斤自长安追赫连昌至安定颉 …… (第 28a 页)
幽州刺史高阳公谥曰文子洛阳袭 明元 追录谦功以
洛阳为雁门太守洛阳家田三生嘉禾皆异亩同颖太
武善之进爵北地公卒谥曰恭
崔宏字元伯清河东武 …… (第 39a 页)
爵白马侯加周兵将军与旧功臣庾岳奚斤等同班而
信宠过之道武崩 明元 未即位清河王绍因人心不安
大出财帛班赐朝士宏独不受绍财明元即位命宏居
门下虚已访问特赐帛二百疋长孙嵩 …… (第 41b 页)
焉诏
遣使者循行郡国纠察守宰不如法者令宏与宜都公
穆观等按之帝称其平允又诏宏与长孙嵩等于朝堂
决刑狱 明元 以郡国豪右大为蠹害乃优诏徵之人多
恋本而长吏逼遣之于是轻薄少年因相扇动所在聚 …… (第 41b 页)
微过得罪莫不逃隐避目下
之变浩独恭谨不怠或终日不归帝知之辄命赐以御
粥其砥直任时不为穷通改节皆此类也 明元 初拜博
士祭酒赐爵武城子常授帝经书每至郊祠父子并乘
轺轩时人荣之帝好阴阳术数闻浩说易及洪范五行 …… (第 43a 页)
长孙嵩山阳公奚斤北新公安同
为左辅坐东厢西向浩与太尉穆观散骑常侍邱堆为
右弼坐西厢东向百寮总已以听焉 明元 避居西宫时
隐而窥之听其决断大悦谓左右侍臣曰长孙嵩宿德
旧臣历事四世功存社稷奚斤辩捷智谋名闻遐迩安 …… (第 50b 页)
堆虽无大用然在公专谨以
此六人辅相吾子足以经国吾与汝曹游行四境伐叛
柔服可得志于天下矣群臣时奏事所疑 明元 曰此非
我所知当决之汝曹国主也会闻宋武帝殂 (第 51a 页)
明元 欲取
虎牢滑台浩曰陛下不以刘裕歘起纳其使贡裕亦敬
事陛下不幸今死乘丧伐之虽得之不令春秋晋士丐
帅师侵 …… (第 51a 页)
收河北之地明元既
锐意南伐语浩曰刘裕因姚兴死而灭其国裕死我伐
之何为不可浩固执曰兴死二子交争裕乃伐之 明元
大怒不从浩言遂遣奚斤南伐议于监国之前曰先攻 …… (第 51b 页)
牢反在军北绝望南救必沿河东
走若或不然即是囿中之物公孙表请先图其城斤等
济河先攻滑台经时不拔表请济师 明元 怒乃亲南巡
守拜浩相州刺史加左光禄大夫随军为谋主及车驾
之还也浩 (第 52a 页)
明元 幸西河太原登憩高陵之上下临河 …… (第 52a 页)
秘书
事以中书侍郎高允散骑侍郎张伟参著作续成前纪
至于损益褒贬折衷润色浩所总焉浩有鉴识以人伦
为己任 明元 太武之世徵海内贤才起自仄陋及所得
外国远方名士拔而用之皆浩之由也至于礼乐宪章
皆归宗于浩及景穆始总百 …… (第 65a 页)
又
以晋书诸家并多误著晋后书未就传世者五十馀卷
初道武诏秘书郎邓渊著国记十馀卷编年次事体例
未成逮于 明元 废而不述神麚二年诏集诸文人摭录
国书浩及弟览高谠邓颖晁继范享黄辅等共参著作 …… (第 67b 页)
听理万机故世号八公晋将刘裕之伐姚泓 明元 假嵩
节督山东诸军事传诣平原缘河北岸列军次于畔城
军颇失利诏假裕道裕于舟中望嵩麾盖遗以酃酒及
江南食 …… (第 79a 页)
戍皆望尘奔溃裕尅长安嵩乃班师 明元 寝疾问后事
于嵩嵩曰立长则顺以德则人服今长皇子贤而世嫡
天所命也请立乃定策诏太武临朝监国嵩为左辅太 …… (第 79b 页)
爱其谨重使掌机密与贺毗等四人内侍左右出入诏
命明元即位除南统将军冀州刺史后取人美女以献 明元 切责之以旧臣不加罪黜太武即位进爵汝阴公
迁廷尉卿从征蠕蠕与尉眷等率众出白黑两漠间大
捷而还太武征赫连 …… (第 81a 页)
中
原西摧羌寇肥功居多赏赐千计后降爵蓝田侯卒谥
曰武陪葬金陵子翰袭爵翰少有父风道武时以善骑
射为猎郎 明元 之在外翰与元磨浑等潜谋奉迎明元 …… (第 87a 页)
河内
镇将刘裕之伐姚泓也栗磾虑裕侵扰河北筑垒河上
裕惮之遗栗磾书假道西上题曰黑槊公麾下栗磾以
状表闻 明元 因之授栗磾黑槊将军栗磾好持黑槊裕
望而异之故有其号也永兴中关东群盗大起西河反
叛栗磾受命征伐所向皆平 (第 88b 页)
迁豫州刺史进爵新安侯
洛阳虽历代所都实为边界栗磾安集之甚得百姓欢
心 明元 南幸孟津谓栗磾曰河可桥乎栗磾曰杜预造 …… (第 88b 页)
容宝位中书令户
部尚书宝败归魏除给事黄门侍郎都坐大官封章安
子道武引见问以慕容旧事懿应对疏慢废黜还家 明
元 初复徵拜都坐大官进爵为侯卒官懿撰燕书颇行
于世子元之坐与司马国璠温楷等谋乱伏诛临刑 (第 105a 页)
明
元 谓曰终不令汝绝种也将宥汝一子元之以弟虔之
子磨奴字君明早孤乞全其性命乃杀元之四子赦磨 (第 105a 页)
城正平二年伊洛朝京师拜
都官尚书将军王如故卒谥康王葬礼依卢鲁元故事
子歇袭爵
王洛儿京兆人也少善骑射 明元 在东宫给事帷下侍
从游猎夙夜无怠性谨愿未尝有过 (第 11a 页)
明元 尝猎于灅南
乘冰而济冰陷没马洛儿投水奉帝出岸洛儿殆将冻 …… (第 11a 页)
死 明元 解衣以赐之自是恩宠日隆天赐末 (第 11b 页)
明元 避难
出居于外洛儿晨夜侍卫无须臾违离恭勤发于至诚
元绍之逆 (第 11b 页)
明元 左右唯洛儿与车路头昼居山岭夜还
洛儿家洛儿邻人李道潜相奉给晨复还山众庶颇知
喜而相告绍闻收道潜斩之洛 (第 11b 页)
儿犹冒难往返京都通
问大臣大臣遂出奉迎百姓奔赴 明元 还宫社稷获全
洛儿有功焉明元即位拜散骑常侍赐爵新息公加直
意将军又追赠其父为列侯赐僮𨽻五十户永兴五 …… (第 11b 页)
鸩其妻周氏与
合葬子长城袭爵卒无子以其弟德成袭
车路头代人也少以忠厚选给东宫为帐下帅谨慎无
过天赐末 明元 出于外路头随侍竭力及即位拜散骑
常侍加忠意将军赐爵宣城公帝性明察群臣多以职
事遇谴至有杖罚故路头优游 …… (第 12a 页)
位中散至于朝贺之日大干常著御铠盘马殿
庭朝臣莫不嗟叹迁内三郎幢将典宿卫禁旅大干用
法严明上下齐肃常从 明元 校猎见虎在高岩上持槊
直前刺之应手而死帝嘉其勇壮太武践阼与襄城公
卢鲁元等七人俱为常侍常持仗侍卫昼夜 …… (第 15a 页)
姚泓灭与司马休之等归魏上表陈诚请于南境自效 明元 许之假廱建威将军廱遂于河济之间招集流散
得五千馀人建牙誓众传檄边境廱弟弥时亦率众入
京口亲共讨裕裕遣 (第 35b 页)
李嵩等讨廱廱斩之于蒙山于
是众至二万进屯固山六月廱又侵裕青州为裕所逼
遂入大乡山 明元 南幸邺问曰缚刘裕者于卿亲疏廱
曰伯父帝笑曰刘裕父子当应惮卿朕先遣叔孙建等
攻青州民尽藏避城犹未下彼既 …… (第 35b 页)
子粲字晖茂 齐王 萧宝夤为雍州刺史引为府主簿转
录事参军及宝夤反子粲与弟子爽执志不从相率逃
免雍州平赐爵长安县子普泰中 …… (第 44b 页)
韩非书二十卷道武称善 明元 初赐爵固安子河西郡
饥刘武反于上党诏表讨之为胡所败帝深衔之泰恒
七年宋武帝殂时议取河南侵地以奚斤为都 …… (第 54a 页)
军广州刺史表既克滑台遂围虎牢车骑次
汲郡始昌子苏坦太史令王亮奏表置军虎牢东不得
形便之地故令贼不得灭 明元 雅好术数又积前忿及
攻虎牢士卒多伤乃使人夜就帐中缢杀之以贼未退
秘而不宣初表与勃海封恺友善后为子求恺 …… (第 54a 页)
此类也 明元 末山阳公奚斤略地河南楚之遣使请降
于是假楚之使持节征西将军荆州刺史奚斤既平河
南以楚之使率民户分置汝 (第 105b 页)
都官尚书将军王如故卒谥康王葬礼依卢鲁元故事
子歇袭爵
王洛儿京兆人也少善骑射 明元 在东宫给事帷下侍
从游猎夙夜无怠性谨愿未尝有过 (第 11a 页)
明元 尝猎于灅南
乘冰而济冰陷没马洛儿投水奉帝出岸洛儿殆将冻 …… (第 11a 页)
死 明元 解衣以赐之自是恩宠日隆天赐末 (第 11b 页)
明元 避难
出居于外洛儿晨夜侍卫无须臾违离恭勤发于至诚
元绍之逆 (第 11b 页)
明元 左右唯洛儿与车路头昼居山岭夜还
洛儿家洛儿邻人李道潜相奉给晨复还山众庶颇知
喜而相告绍闻收道潜斩之洛 (第 11b 页)
儿犹冒难往返京都通
问大臣大臣遂出奉迎百姓奔赴 明元 还宫社稷获全
洛儿有功焉明元即位拜散骑常侍赐爵新息公加直
意将军又追赠其父为列侯赐僮𨽻五十户永兴五 …… (第 11b 页)
鸩其妻周氏与
合葬子长城袭爵卒无子以其弟德成袭
车路头代人也少以忠厚选给东宫为帐下帅谨慎无
过天赐末 明元 出于外路头随侍竭力及即位拜散骑
常侍加忠意将军赐爵宣城公帝性明察群臣多以职
事遇谴至有杖罚故路头优游 …… (第 12a 页)
位中散至于朝贺之日大干常著御铠盘马殿
庭朝臣莫不嗟叹迁内三郎幢将典宿卫禁旅大干用
法严明上下齐肃常从 明元 校猎见虎在高岩上持槊
直前刺之应手而死帝嘉其勇壮太武践阼与襄城公
卢鲁元等七人俱为常侍常持仗侍卫昼夜 …… (第 15a 页)
姚泓灭与司马休之等归魏上表陈诚请于南境自效 明元 许之假廱建威将军廱遂于河济之间招集流散
得五千馀人建牙誓众传檄边境廱弟弥时亦率众入
京口亲共讨裕裕遣 (第 35b 页)
李嵩等讨廱廱斩之于蒙山于
是众至二万进屯固山六月廱又侵裕青州为裕所逼
遂入大乡山 明元 南幸邺问曰缚刘裕者于卿亲疏廱
曰伯父帝笑曰刘裕父子当应惮卿朕先遣叔孙建等
攻青州民尽藏避城犹未下彼既 …… (第 35b 页)
子粲字晖茂 齐王 萧宝夤为雍州刺史引为府主簿转
录事参军及宝夤反子粲与弟子爽执志不从相率逃
免雍州平赐爵长安县子普泰中 …… (第 44b 页)
韩非书二十卷道武称善 明元 初赐爵固安子河西郡
饥刘武反于上党诏表讨之为胡所败帝深衔之泰恒
七年宋武帝殂时议取河南侵地以奚斤为都 …… (第 54a 页)
军广州刺史表既克滑台遂围虎牢车骑次
汲郡始昌子苏坦太史令王亮奏表置军虎牢东不得
形便之地故令贼不得灭 明元 雅好术数又积前忿及
攻虎牢士卒多伤乃使人夜就帐中缢杀之以贼未退
秘而不宣初表与勃海封恺友善后为子求恺 …… (第 54a 页)
此类也 明元 末山阳公奚斤略地河南楚之遣使请降
于是假楚之使持节征西将军荆州刺史奚斤既平河
南以楚之使率民户分置汝 (第 105b 页)
代编次以备儒林云
梁越字元览新兴人也博通经传性纯和魏初为礼经
博士道武以其谨厚迁上大夫令授诸皇子经书 明元
初以师傅恩赐爵祝阿侯出为雁门太守获白雀以献
拜光禄大夫卒
卢丑昌黎徒何人襄城王鲁元之族也太武监国丑以 (第 10a 页)
梁越字元览新兴人也博通经传性纯和魏初为礼经
博士道武以其谨厚迁上大夫令授诸皇子经书 明元
初以师傅恩赐爵祝阿侯出为雁门太守获白雀以献
拜光禄大夫卒
卢丑昌黎徒何人襄城王鲁元之族也太武监国丑以 (第 10a 页)
县故城西王莽之阴馆也
怀朔镇北魏志延和二年置镇孝昌中改为朔州
六郎寨南八十里白草沟西南
赫连戍金程敏政朔州行赫连古戍白草枯
白楼古城内东北云中郡志后 魏明元帝 姚后建楼以
望秦饰以铅粉故名
通天楼旧志在古城内相传夏王赫连勃勃建
鄂公故宅州南石碣谷村址微存
李 (第 65a 页)
怀朔镇北魏志延和二年置镇孝昌中改为朔州
六郎寨南八十里白草沟西南
赫连戍金程敏政朔州行赫连古戍白草枯
白楼古城内东北云中郡志后 魏明元帝 姚后建楼以
望秦饰以铅粉故名
通天楼旧志在古城内相传夏王赫连勃勃建
鄂公故宅州南石碣谷村址微存
李 (第 65a 页)
深其宫杜预注绛晋所都也今平阳绛邑县旧志汉
为临汾县址存
柏壁城西南二十里后 魏明元帝 置柏壁镇至太武帝
废镇置东雍州齐斛律光屯兵于此
正平故郡北魏志神麚元年改南太平为征平太和十
八年 (第 41a 页)
为临汾县址存
柏壁城西南二十里后 魏明元帝 置柏壁镇至太武帝
废镇置东雍州齐斛律光屯兵于此
正平故郡北魏志神麚元年改南太平为征平太和十
八年 (第 4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