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地理類
別史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金石類
傳記類
  翰林院编修今任詹事府少詹事(臣/)彭元瑞

  翰林院编修今任贵州贵西道(臣/) 赵 翼
  翰林院庶吉士今任刑部郎中(臣/)曹锡宝
  内阁中书今任刑部员外郎(臣/)陆锡熊
  内 阁 中 (第 29b 页)
二史考异一百卷,诸史拾遗五卷。钱大昕撰。十七史商榷一百卷。王鸣盛撰。二十二史劄记三十六卷,补遗一卷。 赵翼
撰。四史发伏十二卷。洪亮吉撰。读史举正八卷。张熷撰。诸史然疑一卷。杭世骏撰。诸史考异十八卷。洪颐煊撰
胡鸣玉撰。识小编二卷。董丰垣撰。修洁斋閒笔四卷。刘坚撰。天香楼偶得十卷。虞兆湰撰。陔馀丛考四十三卷。 赵翼
撰。言鲭二卷。吕种玉撰。事物考辨六十二卷。周象明撰。天禄识馀二卷。高士奇撰。畏垒笔记四卷。徐昂发撰。 ……絮语一卷。汪宪撰。春草园小记一卷。赵昱撰。桃溪客语五卷。尖阳丛笔十卷。吴骞撰。檐曝杂记六卷,续一卷。 赵翼
撰。定香亭笔谈四卷,小沧浪笔谈四卷。阮元撰。瀛舟笔谈十二卷。阮亨撰。小琅嬛丛记四卷。阮福撰。西征随笔
玉裁撰。百一山房诗集十二卷。孙士毅撰。宝奎堂集十二卷。陆锡熊撰。瓯北集五十卷,续三卷,瓯北诗钞二十卷 。赵
翼撰。海愚诗钞十二卷。朱孝纯撰。梦楼诗集二十四卷。王文治撰。红豆诗人集十九卷。董潮撰。清献堂集十卷。 ……,补遗十卷。袁枚撰。石洲诗话八卷。翁方纲撰。北江诗话六卷。洪亮吉撰。茗香诗论一卷。宋大樽撰。瓯北诗话 二卷。
赵翼撰。雨村诗话二卷。李调元撰。拜经楼诗话四卷。吴骞撰。月山诗话一卷。宗室恒仁撰。柳亭诗话三十卷。宋
杨揆 吴鼒) 徐文靖(赵青藜 汪越) 朱仕琇(高澍然) 蒋士铨(汪轫 杨垕 赵由仪 吴嵩梁 乐钧) 赵翼(黄景仁 吕星垣 杨伦 徐书受)
严长明(子观) 朱筠 翁方纲 姚鼐(吴定 鲁九皋 陈用光 吴德旋) 宋大樽(钱林 端木国瑚 吴文溥 ……重如此。

附 乐钧

钧,初名宫谱,字元淑。嘉庆六年举人。与嵩梁同为翁方纲弟子。著青芝山馆集。 赵翼

赵翼,
字耘松,阳湖人。生三岁能识字,年十二,为文一日成七篇,人奇其才。乾隆十九年,由举人中明通榜,用内阁中 ……贼,皆翼计也。

事平,辞归,以著述自娱。尤邃史学,著廿二史劄记、皇朝武功纪盛、陔馀丛考、檐曝杂记、 瓯北
诗集。嘉庆十五年,重宴鹿鸣,赐三品衔。卒,年八十六。同时袁枚、蒋士铨与翼齐名,而翼有经世之略,未尽其
  余自壬戌七月应淡水族人之招,买舟东渡,拟便道南下访友;时彰化贼氛正炽,路梗不通,适家雪村方伯奉檄办团,相晤于艋津旅次,一见如故,遂邀余寓其竹堑里第之园别业。未几,平贼凯旋,属余为典笔札;暇辄相从论诗,荏苒者四载于兹矣。中间薄游郡垣,往复者再,所过之城郭、川原昔日被兵之处,旧垒遗墟,萧条在目,慨然者久之。辄与其贤士大夫、田间野老纵谈当日兵燹流离之故,因即见闻所可及者随笔劄记。近又博采旁搜,实事求是,得戴逆所以倡乱者,原委犁然矣。于是仿 赵云松先生
武功纪盛及杨氏三藩纪事、魏氏圣武记之例,分类编次,附以论断,成上下二卷,题曰东瀛纪事,亦欲诛乱贼于既 …… (第 1 页)
  东瀛纪事例言

一、是编虽仿 瓯北赵氏
武功纪盛、默深魏氏圣武记诸书,其源实本于谷氏纪事本末;故
  于篇末论断,仿其成例,亦间用骈体。自愧 (第 5 页)
       海滨大事记(林绳武)
       国初东南靖海记(魏源)
       东瀛纪事(杨廷理)
       平定台湾述略 (赵翼)
       嘉庆东南靖海记(魏源)
       援台纪略(续修庐州府志)
第二一四种 清稗类钞 (第 22 页)
  本书(一册一0四面六二、四00字)为一集刊,所收文献有晚近闽侯林绳武(惺甫)撰「海滨大事记」、清邵阳魏源(默深)撰「国初东南靖海记」、柳州杨廷理(双梧)撰「东瀛纪事」、阳和 赵翼(耘松)
撰「平定台湾述略」、又魏源撰「嘉庆东南靖海记」及「续修庐州府志」载「援台纪略」六种。因系集刊,即以首 (第 96 页)
  本书(一册一0四面六二、四00字)为一集刊,所收文献有晚近闽侯林绳武(惺甫)撰「海滨大事记」、清邵阳魏源(默深)撰「国初东南靖海记」、柳州杨廷理(双梧)撰「东瀛纪事」、阳和赵翼 (耘松)
撰「平定台湾述略」、又魏源撰「嘉庆东南靖海记」及「续修庐州府志」载「援台纪略」六种。因系集刊,即以首 (第 96 页)
  三藩纪事         平闽疏(杨捷)
  东平纪略(江日升)    海纪辑要(夏琳)
  武功纪盛 (赵翼)
     平台纪略(蓝鼎元)
  海国闻见录(陈伦炯)   纪效新书(戚继光)
  东槎纪略(姚莹) …… (第 20 页)
  同江集(张对墀)     鹿洲集(蓝鼎元)
  鲒埼亭集(全祖望)    壮悔堂集(侯朝宗)
  瓯北集 (赵翼)
      本朝文读本(袁枚)
  两岛怡情集(黄梦琳)   瑶洲诗钞(许炎) (第 21 页)
  黄慎,汀州人;号瘿瓢子.善绘事,人物、花鸟信手涂抹,自得天趣,称逸品;名重金陵.至今得其真迹,宝如拱璧.书、诗俱清逸.曾游鹭岛,欲渡台不果;有『丈夫有志金台杳,壮士空馀铁骨寒;老我儒冠催短,凭君簪笔重毫端』之句题寺壁.厦门画家多宗之.



   赵翼,
字云崧;武进人.工诗,著有「瓯北集」.乾隆二十六年辛巳进士第三名.缅甸之役,参画军事;擢守广州,升贵 (第 568 页)
  初建省之时,彰化绅士蔡德芳、吴朝阳等上书巡抚,请设鹿港。略曰:『台湾孤悬一岛,南北绵亘千馀里,东尽番山,西临瀚海。重以土浮民靡,动辄变生。无事之时,耕渔亦足相安,有事则请兵筹饷,在在仰需内地。伏思开台之初,建设郡县,多从海口,独嘉义县城离海稍远。至如彰化县城,西距鹿港不过十数里,其东延内山,平原辽阔,伏莽滋多;兼以溪多林茂,防御难施。即如同治元年戴潮春之变,自内一发,城池立

陷。城之西面,若断一桥踞一竹围,虽内地大兵数千屯驻鹿港,经年亦不能进。洎大兵夹击,收复之后,犹可相争。故乾隆间贵西道 赵翼
有移鹿港之议,恳恩入告。事虽未行,要其大意,总在设城海口。今当盛朝威灵震叠,仰荷钦宪抚临此邦,营建省 (第 108 页)
整饬。时阳湖 赵翼
从军在厦,以鹿港处彰化之口,势控南北,议移县治于此,驻扎总兵,居中调度。总督李侍尧韪之,未及入奏。五 (第 296 页)
  彰化县城:雍正元年建县治于半线。十二年,知县秦士望环植刺竹,建四门。林爽文之役,剪伐殆尽。嘉庆二年,知县胡应魁再植。十四年,总督方维甸巡台,绅士王松、林文浚等捐建。以城东倚八卦山,形势不利,议包围之。而工巨,乃仍旧址,别建台于山上。知县杨桂森先捐款,众从之,计得十四万馀两。以十六年起工,二十年告竣。周九百二十二丈二尺有八寸,高一丈五尺,雉堞高三尺,基宽一丈五尺。为门四:东曰乐耕,西曰庆丰,南曰宣平,北曰拱辰。楼二层,高三丈九尺,台十二,水洞六,堆房十六。先是林爽文之役,阳湖 赵翼
从军,议移治鹿港,其后陈震曜亦有鹿港建城之议,皆不行。以城在山下,每攻必破也。 (第 466 页)
  彰化县:物产丰饶,沟洫之利最溥.惟是县城,筑于平陆,无险足据;又有八卦山,在城外东北隅,俯瞰全城,不得地利(「舆图说略」).阳湖 赵翼
尝议改筑于鹿港而未能也(「彰化志」「艺文」).光绪六年,奏准依山扩充,围建新城,亦未举行(「奏案」) …… (第 9 页)
  鹿耳门内,浩瀚之势,不异大海.其下实皆浅沙,若深水可行舟处,不过一线;而又左右盘曲,非素熟水道者,不敢轻入,所以称险(「稗海纪游」)
   赵翼
曰:『康熙中初取台地,时仅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地.凤在南,诸在北,台湾居其中.又有鹿耳门海口通舟楫, (第 19 页)
    议
   移彰化县城议                 
贵西道  赵 翼(编修)
    (台湾林爽文之变,总督李公讳侍尧赴闽道经常州,邀余偕行,佐其幕事,凡一年馀,此盖即幕中所 (第 406 页)
会议堵御之策;则阮进独当定关,阮美、阮骥遏南师,阮骏、阮骍断北洋:事迹较然可考。骏,盖进之子侄辈也。 赵翼
、魏源诸儒俱沿习不辨,故详志之)(第 658 页)
  五帝庙(亦名五圣王):在宁南坊.按「旧志」云:五帝者,五行帝也.又曰:邑所祀者,五显灵官也.按五行之帝见于经典,则天子之所祀也.五显灵官,则师巫之所称耳.「夷坚志」谓五圣庙,即五显之祖祠.「七修类稿」谓五通神即五圣. 赵耘崧
「陔馀丛考」谓:五圣、五显、五通名虽异,而实则同.「通志」亦载:福州五显庙,旧名五通庙.今考五通之祀 (第 340 页)
             (──选自原书卷四九一(「列传」二七一「文苑」一).)



    赵 翼

   (第 927 页)
赵翼,
字耘松;阳湖人.生三岁,能识字.年十二,为文,一日成七篇;人奇其才.乾隆十九年,由举人中明通榜,用内 (第 927 页)
  至于本书所辑内容,依据时代并斟酌篇幅,区分为三部:一为台湾入清以前关于郑氏及其直接、间接有关联者,除其中李世熊出于「文苑传」、朱克简出于「循吏传」、金砺、达素等出于「大臣传档」外,馀几均为所谓「贰臣」、「逆臣」两汇传中人;首列郑芝龙(附子成功、孙经、曾孙克塽),以示国人经营台湾之发轫。二自康熙中叶以

下而至同治之末,半为道、咸、同三朝人物,并有台籍王得禄、林文察诸传;内蓝鼎元、黄叔璥、 赵翼
、海兰察、谢金銮等虽并见于前辑「清耆献类徵选编」,但前辑蓝鼎元等诸篇均为私家记述之作,与本书所收出自 (第 3 页)
                      (--见原书卷七十二「文苑传」(三)。)



    赵 翼

   (第 188 页)
赵翼,
字耘松;江苏阳湖人。生三岁,日能识字数十。十二岁,为文一日成七篇;人皆奇之。以直隶商籍,举乾隆十五年 (第 18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