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書類
地理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別史類
金石類
陈锐(归安/人) 范光阳(鄞人会元庶吉/士邵武知府)
戴振河(德清人/知府) 郑梁(慈溪人庶吉/士高州知府) 戴超(山阴人/知县) 陶士铣(会稽人/知县)
陈元(馀姚人思/州知府) 杜淇 (第 36a 页)
戴振河(德清人/知府) 郑梁(慈溪人庶吉/士高州知府) 戴超(山阴人/知县) 陶士铣(会稽人/知县)
陈元(馀姚人思/州知府) 杜淇 (第 36a 页)
(人为诸生穷日讲授矻矻不休官词臣公堂馆课/私室横经率至鸡鸣而寝里居膺末疾犹隐囊危)
(坐不释丹铅士人将卷帙来请必铢/两其得失终卷而后已有集若干卷)
郑梁(宁波府志字禹梅又字寒村慈溪人康熙戊辰/进士授庶吉士改户部主事历升郎中甲戌会)
(试同考出知高州府时议开䃃川梁谓此为鲸鲵/出没导之路也持不可有孔道士者欲啸聚为乱)
(遍揭城中言某日贼且至梁识其手书一讯而伏/尝学于黄宗羲闻蕺山刘先生绪论寓意于艺文)
(诗类江门定山文近震川宗羲亟称之复善齿既/归里旋得末疾右体不随遂以左笔驱染如平时)
(跌宕文史人/目为仙吏云)
(第 19b 页)
(人为诸生穷日讲授矻矻不休官词臣公堂馆课/私室横经率至鸡鸣而寝里居膺末疾犹隐囊危)
(坐不释丹铅士人将卷帙来请必铢/两其得失终卷而后已有集若干卷)
郑梁(宁波府志字 禹梅 又字 (第 19b 页)
寒村 慈溪人康熙戊辰/进士授庶吉士改户部主事历升郎中甲戌会)
(试同考出知高州府时议开䃃川梁谓此为鲸鲵 (第 19b 页)
(坐不释丹铅士人将卷帙来请必铢/两其得失终卷而后已有集若干卷)
郑梁(宁波府志字禹梅又字寒村慈溪人康熙戊辰/进士授庶吉士改户部主事历升郎中甲戌会)
(试同考出知高州府时议开䃃川梁谓此为鲸鲵/出没导之路也持不可有孔道士者欲啸聚为乱)
(遍揭城中言某日贼且至梁识其手书一讯而伏/尝学于黄宗羲闻蕺山刘先生绪论寓意于艺文)
(诗类江门定山文近震川宗羲亟称之复善齿既/归里旋得末疾右体不随遂以左笔驱染如平时)
(跌宕文史人/目为仙吏云)
(第 19b 页)
(人为诸生穷日讲授矻矻不休官词臣公堂馆课/私室横经率至鸡鸣而寝里居膺末疾犹隐囊危)
(坐不释丹铅士人将卷帙来请必铢/两其得失终卷而后已有集若干卷)
郑梁(宁波府志字 禹梅 又字 (第 19b 页)
寒村 慈溪人康熙戊辰/进士授庶吉士改户部主事历升郎中甲戌会)
(试同考出知高州府时议开䃃川梁谓此为鲸鲵 (第 19b 页)
臣为王虑莫若善楚秦楚合
而为一以临韩韩必授首王襟以山东之险带以河曲
之利韩必为关中之侯若是王以十万戍 郑梁 氏寒心
许鄢陵婴城上蔡召陵不往来也如此而魏亦关内侯
矣王一善楚而关内二万乘之主注地于秦齐之右壤
可拱 (第 31a 页)
而为一以临韩韩必授首王襟以山东之险带以河曲
之利韩必为关中之侯若是王以十万戍 郑梁 氏寒心
许鄢陵婴城上蔡召陵不往来也如此而魏亦关内侯
矣王一善楚而关内二万乘之主注地于秦齐之右壤
可拱 (第 31a 页)
右肇庆府
茂名县社学六(曰南高曰东高曰西兴/曰北游曰桥门曰同文)
茂名县书院十五(曰高明曰朋来曰茂山曰四水曰东/津曰拱极曰墨池曰笔山曰参天曰)
(潘江曰三至康熙三十六年 知府郑梁 知县钱以垲相/继创建曰安乐康熙三十八年知县钱以垲建曰敦仁)
(曰近圣曰观澜以上三书院俱/康熙五十一年 (第 62a 页)
茂名县社学六(曰南高曰东高曰西兴/曰北游曰桥门曰同文)
茂名县书院十五(曰高明曰朋来曰茂山曰四水曰东/津曰拱极曰墨池曰笔山曰参天曰)
(潘江曰三至康熙三十六年 知府郑梁 知县钱以垲相/继创建曰安乐康熙三十八年知县钱以垲建曰敦仁)
(曰近圣曰观澜以上三书院俱/康熙五十一年 (第 62a 页)
居翀力清之并葺圯陋恭刋
圣祖仁皇帝训饬士子文人予一通朝夕讲贯责以躬行
士知淬厉知府 郑梁 重其学行已缮荐牍适以忧
去不果服阕补韶州一如教广宁时士皆景附㞚
㞏其间为勒石焉复丁内艰归 (第 1b 页)
圣祖仁皇帝训饬士子文人予一通朝夕讲贯责以躬行
士知淬厉知府 郑梁 重其学行已缮荐牍适以忧
去不果服阕补韶州一如教广宁时士皆景附㞚
㞏其间为勒石焉复丁内艰归 (第 1b 页)
虑莫若善楚
秦楚合为一而以临韩韩必拱手王施之以东山之险
带以曲河之利韩必为关内之侯若是而王以十万戍 郑梁 氏寒心许鄢陵婴城而上蔡召陵不往来也如是
而魏亦关内侯矣王一善楚而关内两万乘之王注地
于齐齐右壤可拱手 (第 48a 页)
秦楚合为一而以临韩韩必拱手王施之以东山之险
带以曲河之利韩必为关内之侯若是而王以十万戍 郑梁 氏寒心许鄢陵婴城而上蔡召陵不往来也如是
而魏亦关内侯矣王一善楚而关内两万乘之王注地
于齐齐右壤可拱手 (第 48a 页)
王误今正
朱粲降唐唐以为楚王
原本以上漏唐字今补
(辛唐武德四年○是年夏 郑梁/ 巳铣吴亡并楚梁师都凡三国)高开道叛复称燕王
原本复作自非是
(壬唐武德五年○汉东王刘黑闼天/午造元 (第 41a 页)
朱粲降唐唐以为楚王
原本以上漏唐字今补
(辛唐武德四年○是年夏 郑梁/ 巳铣吴亡并楚梁师都凡三国)高开道叛复称燕王
原本复作自非是
(壬唐武德五年○汉东王刘黑闼天/午造元 (第 41a 页)
诗集六卷词四卷续集三卷(孙致/弥撰)峇㠠山人集无
卷数(谢乃/实撰)过江集四卷(史申/义撰)寒村集三十六卷 (郑/梁)
( 撰/)双云堂文稿六卷诗稿六卷(范光/阳撰)藜乘初集一
卷二集二卷(刘以/贵撰)峣山文集四卷诗集一 (第 17b 页)
卷数(谢乃/实撰)过江集四卷(史申/义撰)寒村集三十六卷 (郑/梁)
( 撰/)双云堂文稿六卷诗稿六卷(范光/阳撰)藜乘初集一
卷二集二卷(刘以/贵撰)峣山文集四卷诗集一 (第 17b 页)
二月,之郡城;邂逅王仲撝侍御,悽怆话旧。子刘子讲学于證人书院,正命之后,虚其席者二十馀年;九月,公与同门友姜定庵希辙、张奠夫应鳌两先生复为讲会。公表显师门之学,发前人所未发者,大端有四:一曰静存之外,无动察;一曰意为心之所存,非所发;一曰已发非发,以表里对待言、不以前后际言;一曰太极为万一总名(详公所辑子刘子行状)。董吴仲疑意为心之所存,未为得也;作刘子质疑。公谓先师意为心之所存,与阳明良知是未发之中,其宗旨正相印合也(详见答吴仲书)。万子贞一至自南浔,以近作求正。五月,慈邑 郑禹梅梁
始见公;公授 (第 206 页)
以子刘子学言、圣学宗要诸书。 禹梅 闻公之论,自焚其稿,不留一字;而名是年后之稿,曰「见黄稿」。七年(戊申),公五十九岁。
始选 (第 207 页)
明文案。至郡城,仍与同门会讲于證人书院,有證人会语。公自谓始学于子刘子,其时志在举业,不能有得,聊备蕺山门人之一数耳。天移地转,僵饿深山,尽发藏书而读之。近二十年,胸中碍窒解剥,始知曩日之孤负为不可赎也(公次婿茂林,蕺山冢孙也。公从其家搜得遗书,乃大阐其传,而公之学问、才思复足以通畅之;海内翕然,推为刘门董薛云)。甬上诸门士,请主鄞城讲席。三月,公之鄞,与诸子大会于广济桥,又会于延庆寺,亦以證人名之(公讲学遍于大江以南,而瓣香所注,莫如江东门下士如陈夔献、万充宗、陈同亮、仇沧柱、陈介眉之经术,王文三、万公择之名理,张旦复、董吴仲之躬行,万季野之史学, 郑寒村 之文章,其著焉者也)。公谓学问必以六经为根柢,游腹空谈,终无捞摸;于是甬上有讲经会(公深于经术,所著 …… (第 207 页)
三十八年,学使黄冈张公石虹希良如详批准入祀府庠。
五十六年,学使休宁汪公荇洲捐俸置姚邑通德乡作字号田四十一亩有奇,为公祀田(汪公系 郑寒村先生 甲戌会试分房所得士,此举盖南溪请之也);绍守古滇俞公卿有记,海昌查编修慎行书丹勒石。越三十馀年,公仲 …… (第 222 页)
。后贤有能复其旧者,亦九原所深慰也。
六十年,郑南溪性建二老阁于半浦,祀公及其祖秦川公溱;成其父 寒村先生 梁之志也。春秋仲丁,祀以少牢;至今百五十年矣。 (第 222 页)
以子刘子学言、圣学宗要诸书。 禹梅 闻公之论,自焚其稿,不留一字;而名是年后之稿,曰「见黄稿」。七年(戊申),公五十九岁。
始选 (第 207 页)
明文案。至郡城,仍与同门会讲于證人书院,有證人会语。公自谓始学于子刘子,其时志在举业,不能有得,聊备蕺山门人之一数耳。天移地转,僵饿深山,尽发藏书而读之。近二十年,胸中碍窒解剥,始知曩日之孤负为不可赎也(公次婿茂林,蕺山冢孙也。公从其家搜得遗书,乃大阐其传,而公之学问、才思复足以通畅之;海内翕然,推为刘门董薛云)。甬上诸门士,请主鄞城讲席。三月,公之鄞,与诸子大会于广济桥,又会于延庆寺,亦以證人名之(公讲学遍于大江以南,而瓣香所注,莫如江东门下士如陈夔献、万充宗、陈同亮、仇沧柱、陈介眉之经术,王文三、万公择之名理,张旦复、董吴仲之躬行,万季野之史学, 郑寒村 之文章,其著焉者也)。公谓学问必以六经为根柢,游腹空谈,终无捞摸;于是甬上有讲经会(公深于经术,所著 …… (第 207 页)
三十八年,学使黄冈张公石虹希良如详批准入祀府庠。
五十六年,学使休宁汪公荇洲捐俸置姚邑通德乡作字号田四十一亩有奇,为公祀田(汪公系 郑寒村先生 甲戌会试分房所得士,此举盖南溪请之也);绍守古滇俞公卿有记,海昌查编修慎行书丹勒石。越三十馀年,公仲 …… (第 222 页)
。后贤有能复其旧者,亦九原所深慰也。
六十年,郑南溪性建二老阁于半浦,祀公及其祖秦川公溱;成其父 寒村先生 梁之志也。春秋仲丁,祀以少牢;至今百五十年矣。 (第 22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