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史類
地理類
時令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史鈔類
正史類
卷第一百四十一
孔休源 裴子野 刘孝绰(子谅弟孝绰弟潜/ 潜 孝胜 孝)
(胜弟孝威览 孝威 弟孝先遵孝绰从弟/孺 孺弟 览弟遵 从弟苞)刘峻(兄/孝)
(庆从刘沼杳/峻 (第 14a 页)
孔休源 裴子野 刘孝绰(子谅弟孝绰弟潜/ 潜 孝胜 孝)
(胜弟孝威览 孝威 弟孝先遵孝绰从弟/孺 孺弟 览弟遵 从弟苞)刘峻(兄/孝)
(庆从刘沼杳/峻 (第 14a 页)
卷 沙门释智藏集
五卷 太常卿陆倕集十四卷 廷尉卿刘孝绰集十
四卷 都官尚书刘孝仪集二十卷 太子庶子 刘孝
威 集十卷 东阳太守王揖集五卷 黄门郎陆云公
集十卷 国子祭酒萧子云集十九卷 征西府长史
杨眺集十一卷 (第 56b 页)
五卷 太常卿陆倕集十四卷 廷尉卿刘孝绰集十
四卷 都官尚书刘孝仪集二十卷 太子庶子 刘孝
威 集十卷 东阳太守王揖集五卷 黄门郎陆云公
集十卷 国子祭酒萧子云集十九卷 征西府长史
杨眺集十一卷 (第 56b 页)
列传第五十四
梁
孔休源 裴子野 刘孝绰(子谅孝孝绰弟潜弟/潜弟 胜 孝胜)
(孝威弟 孝威 弟孝先/ 孺 览 览弟遵) (孝绰从弟孺/遵从弟苞)刘峻(兄孝庆/ 刘沼)
(孙峻从 …… (第 1a 页)
孝威 也天监五年举秀才累选尚书殿中郎敕令制雍
州平等寺金像碑文甚宏丽晋安王纲镇襄阳引为安
北功曹史及王为皇 …… (第 12b 页)
司徒右长史第六弟 孝威 气调爽逸风仪俊举初为安
北晋安王法曹后为太子洗马中舍人庶子率更令并
掌管记大同中白雀集东宫 (第 13b 页)
孝威 上颂甚美太清中迁
中庶子兼通事舍人及侯景寇乱随司州刺史柳仲礼
至安陆卒第七弟孝先位武陵王主簿与兄孝胜 …… (第 13b 页)
州被命与 刘孝威 江伯摇孔敬通申子悦徐防徐摛王
囿孔铄鲍至等十人抄撰众籍号高斋学士王为皇太
子兼东宫通事舍人后为安西湘 (第 56a 页)
梁
孔休源 裴子野 刘孝绰(子谅孝孝绰弟潜弟/潜弟 胜 孝胜)
(孝威弟 孝威 弟孝先/ 孺 览 览弟遵) (孝绰从弟孺/遵从弟苞)刘峻(兄孝庆/ 刘沼)
(孙峻从 …… (第 1a 页)
孝威 也天监五年举秀才累选尚书殿中郎敕令制雍
州平等寺金像碑文甚宏丽晋安王纲镇襄阳引为安
北功曹史及王为皇 …… (第 12b 页)
司徒右长史第六弟 孝威 气调爽逸风仪俊举初为安
北晋安王法曹后为太子洗马中舍人庶子率更令并
掌管记大同中白雀集东宫 (第 13b 页)
孝威 上颂甚美太清中迁
中庶子兼通事舍人及侯景寇乱随司州刺史柳仲礼
至安陆卒第七弟孝先位武陵王主簿与兄孝胜 …… (第 13b 页)
州被命与 刘孝威 江伯摇孔敬通申子悦徐防徐摛王
囿孔铄鲍至等十人抄撰众籍号高斋学士王为皇太
子兼东宫通事舍人后为安西湘 (第 56a 页)
廷尉卿集十四卷(梁彭城/刘孝绰)
都官尚书集二十卷(梁彭城/刘孝仪)
庶子集十卷(梁彭城 刘孝威) 到氏集二十卷(梁彭城到/溉到洽)
陈后主集三十九卷
陆伯玉集二十卷(俱陈/陆琼)
(第 23a 页)
都官尚书集二十卷(梁彭城/刘孝仪)
庶子集十卷(梁彭城 刘孝威) 到氏集二十卷(梁彭城到/溉到洽)
陈后主集三十九卷
陆伯玉集二十卷(俱陈/陆琼)
(第 23a 页)
励志诗书为文独传经义以谒选卒祀乡贤
荆州府
南北朝庾肩吾南史庾易传肩吾字慎之八岁能诗
为晋安王常侍被命与 刘孝威 等共十人抄撰群籍
号高斋学士官至义阳太守封武康县侯卒
庾信北史列传字子山肩吾子博览群书尤善左传 (第 21a 页)
荆州府
南北朝庾肩吾南史庾易传肩吾字慎之八岁能诗
为晋安王常侍被命与 刘孝威 等共十人抄撰群籍
号高斋学士官至义阳太守封武康县侯卒
庾信北史列传字子山肩吾子博览群书尤善左传 (第 21a 页)
南北朝萧统梁书昭明太子传字德施武帝长子以
齐中兴元年九月生于襄阳明一统志襄阳有文选
楼在府治西梁昭明太子所建聚贤士 刘孝威 庾肩
吾等十馀人号曰高斋学士著文选于此
嶭憕北史列传字景猷河东汾阴人曾祖弘敞逢赫
连之乱率宗人 (第 40b 页)
齐中兴元年九月生于襄阳明一统志襄阳有文选
楼在府治西梁昭明太子所建聚贤士 刘孝威 庾肩
吾等十馀人号曰高斋学士著文选于此
嶭憕北史列传字景猷河东汾阴人曾祖弘敞逢赫
连之乱率宗人 (第 40b 页)
(谭新语雄作甘泉赋/梦肠出收而纳之卒)
(王逸少与周益州书司马相如扬子云有后否西/京杂记载卓文君为相如作诔 梁刘孝威 诗君平)
(子云阗不嗣江汉英灵信已衰宋有/逃禅子扬补之则自称子云后云)
(晋惠帝时蜀中谣江桥 (第 2a 页)
(王逸少与周益州书司马相如扬子云有后否西/京杂记载卓文君为相如作诔 梁刘孝威 诗君平)
(子云阗不嗣江汉英灵信已衰宋有/逃禅子扬补之则自称子云后云)
(晋惠帝时蜀中谣江桥 (第 2a 页)
又鲁国赵彦博富文从元宪兄造铜梁山观洞天石
室丹台灵泉茂林修竹之富仙境宛然追思周祜兄清
标高致今已隔世恨不当日得陪杖履周祜乃元宪仲
弟其子师美敦书乐善予子信常与之同僚知有子矣
是晚元宪具酒肴于洞灵之道院道京师陜西事谈论
竑伟衮衮可听吾宗之英也元宪之子师儒师老侍皆
孝友恭俭克其家者日既夕乃归淳祐二年五月十三
日题 蜀都赋云外负铜 梁刘孝威 诗铜梁不可攀孔
德绍诗铜梁忽背飞王维送李员外贤郎诗少年何处
去负米上铜梁借问阿戎父知为童子郎鱼笺请诗 (第 10a 页)
室丹台灵泉茂林修竹之富仙境宛然追思周祜兄清
标高致今已隔世恨不当日得陪杖履周祜乃元宪仲
弟其子师美敦书乐善予子信常与之同僚知有子矣
是晚元宪具酒肴于洞灵之道院道京师陜西事谈论
竑伟衮衮可听吾宗之英也元宪之子师儒师老侍皆
孝友恭俭克其家者日既夕乃归淳祐二年五月十三
日题 蜀都赋云外负铜 梁刘孝威 诗铜梁不可攀孔
德绍诗铜梁忽背飞王维送李员外贤郎诗少年何处
去负米上铜梁借问阿戎父知为童子郎鱼笺请诗 (第 10a 页)
注解悉思自为欲重其文故假
借名姓也
王逸少与周益州书司马相如扬子云有后否西京杂
记载卓文君为相如作诔 梁刘孝威 诗君平子云阒不
嗣江汉英灵信已衰或亦俱寥寥也 宋有逃禅子扬
补之则自称子云后云
晋惠帝时蜀中谣江桥头 (第 5b 页)
借名姓也
王逸少与周益州书司马相如扬子云有后否西京杂
记载卓文君为相如作诔 梁刘孝威 诗君平子云阒不
嗣江汉英灵信已衰或亦俱寥寥也 宋有逃禅子扬
补之则自称子云后云
晋惠帝时蜀中谣江桥头 (第 5b 页)
论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至夜卧时/用热汤下盐撮洗膝下至足方卧以泄风毒脚气)
(勿令/壅塞)
春线(增 刘孝威 诗花开人不归节暖衣/须变回钗挂反环拭泪绳春线)
春衫(增贺彻诗度水春/衫绿映日晚妆红)
春衣(原杜甫 (第 21b 页)
(勿令/壅塞)
春线(增 刘孝威 诗花开人不归节暖衣/须变回钗挂反环拭泪绳春线)
春衫(增贺彻诗度水春/衫绿映日晚妆红)
春衣(原杜甫 (第 21b 页)
洒皮扇
开元遗事王元宝都中巨豪也家有皮扇制作甚精宝
每暑月宴客即以此扇置于座前使新水洗之则飒然
风生酒筵之间客有寒色遂命撤去明皇亦曾差中使
取看爱而不授曰此龙皮扇子也
服丸散
抱朴子曰或问不热之道曰服玄冰丸飞雪散王仲都
等用此方也 梁刘孝威 苦暑诗云玄冰术难验赤道漏
犹长
环垆火 (第 14a 页)
开元遗事王元宝都中巨豪也家有皮扇制作甚精宝
每暑月宴客即以此扇置于座前使新水洗之则飒然
风生酒筵之间客有寒色遂命撤去明皇亦曾差中使
取看爱而不授曰此龙皮扇子也
服丸散
抱朴子曰或问不热之道曰服玄冰丸飞雪散王仲都
等用此方也 梁刘孝威 苦暑诗云玄冰术难验赤道漏
犹长
环垆火 (第 14a 页)
谢赐/放生钱启)
问吉已通请期有日贤夫之誉多愧张耳非婿之才偶
同王粲曲降隆慈俯垂珍锡禽贽获举纁币有资 (刘孝/威 谢)
(赐婚/钱启)
名称榆荚非投饮马之桥价重圜泉宁弃咒鸡之野始
出王门忽光私室青凫委质笑夷甫之不言 (第 9a 页)
问吉已通请期有日贤夫之誉多愧张耳非婿之才偶
同王粲曲降隆慈俯垂珍锡禽贽获举纁币有资 (刘孝/威 谢)
(赐婚/钱启)
名称榆荚非投饮马之桥价重圜泉宁弃咒鸡之野始
出王门忽光私室青凫委质笑夷甫之不言 (第 9a 页)
丨丨丨丨丨
丨丨丨丨并赠诗)连理几竹翘书格(易以丨丨丨丨丨丨丨报之○以上庾易傅)高
斋学士(庾肩吾与 刘孝威 江伯摇孔敬通申子悦徐防徐摛王囿孔铄鲍至等十人抄撰众籍丰其果
馔号丨丨丨丨)胸驰意断(简文与湘东论文书 (第 20a 页)
丨丨丨丨并赠诗)连理几竹翘书格(易以丨丨丨丨丨丨丨报之○以上庾易傅)高
斋学士(庾肩吾与 刘孝威 江伯摇孔敬通申子悦徐防徐摛王囿孔铄鲍至等十人抄撰众籍丰其果
馔号丨丨丨丨)胸驰意断(简文与湘东论文书 (第 20a 页)
及魏军至以僧祐都/督城东诸军事中流矢卒)庾肩吾(易之子八岁/能赋诗初为)
(安王国常侍随在雍州被命与 刘孝威 等抄撰众/籍号高斋学士累迁太子率更令中庶子简文即)
(位为度支尚书后宋子仙破会稽购得肩吾欲杀/之先谓 (第 20b 页)
(安王国常侍随在雍州被命与 刘孝威 等抄撰众/籍号高斋学士累迁太子率更令中庶子简文即)
(位为度支尚书后宋子仙破会稽购得肩吾欲杀/之先谓 (第 20b 页)
娄(字子贞新野人易子少好学仕齐为编令有异/绩徙孱陵令到县未旬父易在家遘疾黔娄忽)
(心惊即日弃官归家时易疾始二日每稽颡北长/愿以身代易卒黔娄庐于冢侧梁时为益州长史)
(从邓元起平成都珍宝一无所取惟请书数箧寻/除蜀郡太守元起死于蜀部曲皆散黔娄身营殡)
(殓携持丧柩归乡里东宫建侍皇/太子读甚见知重迁散骑常侍卒)庾于陵(字子介/黔娄弟)
(能言元理博学有才思齐随王子隆召为荆州主/簿子隆为明帝所害惟于陵与宗夬独留经理丧)
(事永元末除东阳遂安令梁天监中为太子洗马/洗马向取甲族武帝曰官以人清岂论甲族时论)
(以为/美)庾肩吾(字子慎于陵弟八岁能赋诗晋安王/在雍州被命与 刘孝威 等抄撰众籍)
(号高齐十学士及即位擢为度支尚书侯景之乱/避地会稽间道奔江陵承圣中历江州刺史领义)
( …… (第 32a 页)
经台(在南漳县东北梁昭明太子/同隐士刘虬法慧分经之所)呼鹰台(在枣阳/县东一)
(名景升台水经注鱼梁州南有层台号曰景升台/盖刘表治襄阳之所筑也表性好鹰尝登此台歌)
(野鹰/来曲)卧牛台(在枣阳县境舆地纪胜/汉光武帝骑青牛于此)诵经台(在均/州北)
(武当山世传陈/希夷诵易处)文选楼(在府治南舆地纪胜梁昭/明太子统建延贤士 刘孝)
(威
庾肩吾徐防江伯操孔敬通惠子悦徐/陵王圃孔烁鲍至等十馀人著文选于此)山南东
道楼(在府城内元统志旧 …… (第 70b 页)
亭(在襄阳县东南水经注沔水又径桃林亭东舆/地纪胜桃林在襄阳县南六里南雍州记云晋)
(桓冲北伐屯军于此时方食桃至春其核萌生遂/成茂林县志即今县南桃花岭也旧有桃林馆今)
(废)望海亭(在襄阳县南一里方舆/胜览在卧龙山绝顶)岘山亭(在襄阳/县南岘)
(山上宋熙宁初史中煇因/旧址重建欧阳修有记)清水亭(在襄阳县境楚/纪申徽为襄阳)
(刺史代还人吏送之/乃留题于清水亭)赤松子亭(在枣阳县西南襄/阳耆旧传蔡阳有)
(赤松子亭即南都赋/所谓松子神陂者也)乐善堂(在府城内梁简文为/晋安王镇襄州日画)
(前刺史十三人/像于堂故名)学业堂(在襄阳县南相传/诸葛亮读书处)高斋(在/府)
(城内襄沔记襄阳城内刺史宅有高斋梁简文为/晋安王镇襄阳日引 刘孝威 等于此斋综覈诗集)
(时号为高斋学士其南又有一斋梁武帝临州寝/卧此斋常有五色云回转状如盘龙屋上恒有紫 (第 71b 页)
(心惊即日弃官归家时易疾始二日每稽颡北长/愿以身代易卒黔娄庐于冢侧梁时为益州长史)
(从邓元起平成都珍宝一无所取惟请书数箧寻/除蜀郡太守元起死于蜀部曲皆散黔娄身营殡)
(殓携持丧柩归乡里东宫建侍皇/太子读甚见知重迁散骑常侍卒)庾于陵(字子介/黔娄弟)
(能言元理博学有才思齐随王子隆召为荆州主/簿子隆为明帝所害惟于陵与宗夬独留经理丧)
(事永元末除东阳遂安令梁天监中为太子洗马/洗马向取甲族武帝曰官以人清岂论甲族时论)
(以为/美)庾肩吾(字子慎于陵弟八岁能赋诗晋安王/在雍州被命与 刘孝威 等抄撰众籍)
(号高齐十学士及即位擢为度支尚书侯景之乱/避地会稽间道奔江陵承圣中历江州刺史领义)
( …… (第 32a 页)
经台(在南漳县东北梁昭明太子/同隐士刘虬法慧分经之所)呼鹰台(在枣阳/县东一)
(名景升台水经注鱼梁州南有层台号曰景升台/盖刘表治襄阳之所筑也表性好鹰尝登此台歌)
(野鹰/来曲)卧牛台(在枣阳县境舆地纪胜/汉光武帝骑青牛于此)诵经台(在均/州北)
(武当山世传陈/希夷诵易处)文选楼(在府治南舆地纪胜梁昭/明太子统建延贤士 刘孝)
(威
道楼(在府城内元统志旧 …… (第 70b 页)
亭(在襄阳县东南水经注沔水又径桃林亭东舆/地纪胜桃林在襄阳县南六里南雍州记云晋)
(桓冲北伐屯军于此时方食桃至春其核萌生遂/成茂林县志即今县南桃花岭也旧有桃林馆今)
(废)望海亭(在襄阳县南一里方舆/胜览在卧龙山绝顶)岘山亭(在襄阳/县南岘)
(山上宋熙宁初史中煇因/旧址重建欧阳修有记)清水亭(在襄阳县境楚/纪申徽为襄阳)
(刺史代还人吏送之/乃留题于清水亭)赤松子亭(在枣阳县西南襄/阳耆旧传蔡阳有)
(赤松子亭即南都赋/所谓松子神陂者也)乐善堂(在府城内梁简文为/晋安王镇襄州日画)
(前刺史十三人/像于堂故名)学业堂(在襄阳县南相传/诸葛亮读书处)高斋(在/府)
(城内襄沔记襄阳城内刺史宅有高斋梁简文为/晋安王镇襄阳日引 刘孝威 等于此斋综覈诗集)
(时号为高斋学士其南又有一斋梁武帝临州寝/卧此斋常有五色云回转状如盘龙屋上恒有紫 (第 7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