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醫家類
雜家類
儒家類
法家類
譜錄類
(话高彦实云元氏丨丨丽而/有骨韩偓香奁集丽而无骨)孟诗 (赵璘
因话录韩愈能古文孟/郊长于五言诗号丨丨韩笔)
(玉海太平兴国二年九月丙辰校猎/近郊丁巳御制丨丨二 (第 62a 页)
于桓公曰蚤入)
(晏出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重富贵不避死亡则臣不若东郭牙/请置以为丨丨小学绀珠三丨丨张符 赵璘
牛丛宣宗曰丨丨举) (第 56b 页)
首)
三人足(唐书牛丛传丛繇藩帅幕府任补阙数言事会宰相请广/谏员宣宗曰諌臣惟能举职为可奚用众耶今张符 赵璘)
(
牛丛使朕闻所/未闻丨丨丨矣)天下足(唐书崔植传帝王不可以不示俭而丨丨/丨庄子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丨丨丨 (第 65b 页)
咸通义武军节度使刘公禹锡也)剧谈
(唐书艺文志康軿丨丨丨/三卷字驾言乾符进士第)因话录(唐书艺文志 赵璘
丨丨丨六/卷字 (第 71a 页)
泽章
大中衢州刺史通)
(考台省丨丨丨一卷兵部/尚书新昌石公弼国佐撰)裂裾录(唐书韦弘机传弘机仕贞观时/为 (第 71a 页)
子仪为关外副元帅代宗广德元年十月吐蕃犯长
安既平手诏子仪劳来内外子仪宣恩慰抚旌别邪正
诛赏之射生军将 赵璘
不禁暴人甚怨苦子仪集众杖 (第 15b 页)
  御史大夫三
原宪台 法冠(谢灵运晋书曰汉官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是为三台自汉罢)

(御史大夫而宪台犹置以丞为/台主中丞是也 下详侍御史) 火精 霜简(黄石公/阴谋秘)
(法曰荧惑火之精御史之象主禁令刑罚收捕纠正文/崔篆御史箴曰简上霜凝笔端风起汉书孙宝谓侯)
(曰今鹰隼始击/以成严霜之威) 副相 次卿(并详/通典) 青绶 苍佩(汉/书)
(曰御史大夫位次上卿/银印青绶佩水苍玉) 赐金 弄印(又曰薛广德为/御史大夫乞归)
(上赐黄金六十斤安/车驷马 下详后注) 亚相 宪台 柏台 乌府(白/帖)
 增南台 北门(挥麈录曰唐高宗改三省为三台故/呼御史台为南台 赵璘
之因话录武)
(后朝有左右肃政之号当时亦谓左台右台宋朝李建/中为分司西京留司御史世以西台目之 下详 (第 28a 页)
 素雾 白衣(湘州记曰曲江县有银山上多素雾好/宋徐铉稽神录陈尚书言昔在乡里)
(为诗俚人谓之陈舍人比乐天也性疏简喜宾客常有/二道者一黄衣一白衣诣其家求宿舍之厅事夜闻二)
(客床上鎗然有声久之若无人秉烛视之/见白衣乃银人也黄衣不复见家遂富) 移床 建
(又曰寿州大将 赵璘
本州有凶宅人莫敢居璘居之/独㩀中堂夜有物推床曰我等在此已久为君所压) (第 6b 页)
  右唐潜溪记杜宣猷撰潜溪者在洛阳龙门山侧地
有溪谷之胜旧为宰相李藩别墅宣猷购得之加葺
治焉唐史宦者传载宣猷为福建观察使中官多闽
人宣猷每岁时遣吏上冢当时号为敕使墓户因此
除宣城夫疏泉石种树萟草穷登览游观之胜此山
林独往之士遗世弃俗者之所乐也如宣猷者区区

以谄谀附会盗窃显荣而欲擅山林独往之乐是可
笑也(金石录)

  自鸣山记

  在安仁咸通十年欧阳澄文(舆地碑目)

  闻喜亭记

   赵璘
撰咸通十一年四月五日作亭(复斋碑录)

  叠嶂楼记

  刺史独孤霖书咸通十二年十二月辛亥(复斋碑 …… (第 15b 页)
  右唐义兴县重修茶舍记云义兴贡茶非旧也前此
故御史大夫李栖筠实典是邦山僧有献佳茗者会
客尝之野人陆羽以为芬香甘辣冠于他境可荐于
上栖筠从之始进万两此其滥觞也厥后因之徵献

寖广遂为任土之贡与常赋之邦侔矣每岁选匠徵
夫至二千馀人云尝谓后世士大夫区区以口腹玩
好之献为爱君此与宦官宫妾之见无异而其贻患
百姓有不可胜言者如贡茶至末事也而调发之扰
犹如此况其甚者乎羽盖不足道呜呼孰谓栖筠之
贤而为此乎书之可为后来之戒且以见唐世义兴
贡茶自羽与栖筠始也(金石录) 史镐八分书(访碑录)

   赵璘
登科记 (第 22a 页)
  秦始晦藏 赵璘
登科记书本唐人盖笔画工力殆出
遗教经而稍为出入绳墨不拘律度内顾后世书名
者未能伯仲间见首末尽亡盖自开 (第 22b 页)
元二十三年至
贞元九年其间亦又有缺剥不可伦序或遗去十年
或少三四年在姓名中又泯灭过半此书既久其存
宜若是以赵参所纪姓名则又有异者此不能尽考
也昔郑颢当知大中十年举宣宗索登科记颢表曰
自武德以后便有进士诸科所传姓名皆是私家记

录寻委当行祠部 外郎赵璘
采访诸家科目记撰成
十三卷今所存才六卷而亡者十七八矣虽然犹幸
以书字著显而世存之故今得有传也余尝访今 (第 23a 页)
  新刱法云禅院记


  沈瑊述并行书大中十四年十月记在华亭顾葶林
(复斋碑录)

  戒珠寺记

  衢州 刺史赵璘
撰贝灵该八分寺以会昌中被废宣
宗初复立碑以咸通元年正月立(集古录目)

  禅惠院记

  在当涂县 …… (第 13a 页)
  右乡贡进士姚谟撰文释齐操行书乃唐开成三年
所立者今在句容崇明寺山门内按志大泉寺在句
容县东北五十里乃宋开明二年邑人颜继祖舍宅
为之者今移置县北唐巷村碑阴有崇明寺庄功德

记则元符庚辰山阳李潜书是此碑自元符时已移
在崇明故题为崇明尔但不知今之崇明可即志所
谓唐巷村否尔碑两旁尚有镌记惜不及观操所书
有岳麓遗意潜书不甚佳篆额上刻大士像精妙绝
伦戊午十一月二十日记(玄牍纪)

  延庆院经藏记

   赵璘
撰裴光远八分书咸通九年六月建在襄州(复斋
碑录)
(第 20a 页)
  江淹碑 晏公类要云在州北八里

  元俨律师碑 集古录云唐万齐融撰徐浩书天宝十
五年立

  戒珠寺碑 集古录云 唐赵璘
撰贝灵该八分书会昌
中废宣宗初复立碑以咸通元年立 (第 29a 页)
  唐宝丰院记 在江夏县东六十里本唐末贵州刺史
王统母陶氏坟庵有记乾符四年朱朴撰今记犹存


  唐茱萸山存制大师碑铭 在崇阳之金界院唐乾符
乙未 赵璘


  头院寺碑 旧碑乃琅琊王巾简栖文唐开元六年张
廷圭书今亡新碑乃江南徐锴篆额韩熙载撰碑阴
今新 (第 23b 页)
  唐东海徐公德政碑 李骘撰咸通六年在岘山

  唐相公徐公辞立碑表 咸通九年立在岘山

  唐闻喜亭记  赵璘
撰记在子城上

  唐故云麾将军宋公墓志 咸通九年立在张王庙

  唐新修后汉荆州刘公庙碑 刘权撰广 (第 17b 页)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
致一时辈行推仰第进士博学宏辞科授校书郎贞

元中为监察御史擢礼部员外郎贬永州司马元和
十年徙柳州刺史南方为进士者走数千里从宗元
游经指授者为文辞皆有法世号柳柳州(唐书本传)

  柳子厚善书当时重其书湖湘以南士人皆学之 (赵璘
因话录)

  宗元尝作笔精赋尽书法之妙(书史会要)

  柳宗元般舟和尚碑 弥陀和尚碑(题跋俱见前 (第 30b 页)

六家不著录自玄宗至罗衮皆集也李峤至皎然皆诗
也卢献卿至李山甫皆赋也陆贽至薛廷圭皆制词也
郭元振至 赵璘
皆表奏也四六若崔致远赞若崔融策 (第 13a 页)
    则幼学又有所附益不尽大翼之旧本也(按焦)
    (竑序作于乙未已称幼学增定与凡例不符疑坊本翻刻讹已为乙)凡分宫商
    角徵羽五集如 赵璘
因话录例然璘书于五
    音之义各有所取大翼此书则臣职一门割 (第 1b 页)
上善之
中书门下奏谏官缺员请补宣宗曰谏官要在举职不
必多人如张符牛丛 赵璘
辈数人使朕日闻所未闻足

宋真宗时田锡居谏署直言时政得失每指斥将相备
位无所筹谋封疏凡五十二奏悉焚 (第 10b 页)
   冥报记(唐临/)
朝野佥载(张鷟/)     尚书故实(李绰/)
开元记        因话录 (赵璘/
)
刘公嘉话录(韦绚/)    龙城录(柳宗元/)
柳氏旧闻(李德裕/)    宣室志(张读/)
(第 47b 页)
   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
致一时辈行推仰第进士博学宏辞科授校书郎贞
元中为监察御史擢礼部员外郎贬永州司马元和
十年徙柳州刺史南方为进士者走数千里从宗元
游经指授者为文辞皆有法世号柳柳州(唐书本传/)

柳子厚善书当时重其书湖湘以南士人皆学之 (赵/)
(璘
因话录/)
子厚颇自矜其书今见于世者惟般舟和尚碑与弥
陀和尚碑耳(金石录/)
宗元尝作笔精赋尽书法之 (第 63b 页)
    皮日休
唐皮日休尝谒归仁绍数往而不得见皮既心有所慊
而动形于言因作咏龟诗硬骨残形知几秋尸骸终是

不风流顽皮死后钻须遍都为平生不出头时仁绍亦
有诸子佾系与日休同在场中随即闻之因伺其复至
乃刺字于皮姓之下题诗授之曰八片尖裁浪作毬火
中爆了水中揉一包閒气如长在惹踢招拳卒未休时
人以为日休虽轻俳而仁绍亦浮簿矣(出皮日/休文集)
    薛能 唐赵璘
仪质琐陋成名后为婿薛能为傧相乃为诗嘲
谑其略曰巡关每傍樗蒱局望月还登乞巧楼第一莫 (第 2a 页)
      (叶芷叶参差丨/丨丨丨胡蝶行) 出没花中(刘孝绰咏素蝶诗/丨丨丨丨见参差)
      (去行来/鹭鸶)        (叶际/飞)
  寻艳寻香(郑谷 赵璘
郎中/席上赋胡蝶诗) 粉消翅薄
      (丨丨复丨丨/似闲还似忙)  香冷须拳(杨基秋日舟中见 (第 2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