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东流汲丨)
(丨/)醇酝(沈君攸诗山阳倒载非/难得宜城丨丨促须斟)初酝(江总诗姬人荐丨丨幼子问/残疾 僧辩才 诗丨丨一缸开)
(新知万/里来)仙酝(宋之问诗时菊芳丨丨秋兰动睿篇王昌/龄诗百花丨丨能留客一饭胡麻度 (第 23a 页)
(丨/)醇酝(沈君攸诗山阳倒载非/难得宜城丨丨促须斟)初酝(江总诗姬人荐丨丨幼子问/残疾 僧辩才 诗丨丨一缸开)
(新知万/里来)仙酝(宋之问诗时菊芳丨丨秋兰动睿篇王昌/龄诗百花丨丨能留客一饭胡麻度 (第 23a 页)
右真迹楮纸在丁景处第二行书官位以大字改为
中字
唐太师颜鲁公书名两字
右真迹书岭南刺史绫告在朝奉郎临江许彦先处 唐辩才 弟子草书千文
右黄麻书在龙图阁直学士吴郡滕元发处滕以为
智永书某阅其前空两才字全不书固以疑之后复 (第 33a 页)
中字
唐太师颜鲁公书名两字
右真迹书岭南刺史绫告在朝奉郎临江许彦先处 唐辩才 弟子草书千文
右黄麻书在龙图阁直学士吴郡滕元发处滕以为
智永书某阅其前空两才字全不书固以疑之后复 (第 33a 页)
二人皆
能崇释教故号所居之寺为永欣焉事见会稽志其临
书之阁至今尚在禅师年近百岁乃终其遗书并傅与
弟子 辩才辩才 姓袁氏梁司空昂之玄孙博学工文琴
奕书画皆得其妙每临禅师之书逼真乱本 (第 80b 页)
辩才 常于
寝房伏梁上凿为暗槛以贮兰亭保惜贵重甚于禅师 …… (第 80b 页)
在日至贞观中太宗以听政之暇锐志玩书临右军真
草书帖购募备尽唯未得兰亭寻讨此书知在 辩才 处
乃降敕追师入内道场供养恩赉优给数日后因言次
乃问及兰亭方便善诱无所不至 (第 81a 页)
辩才 确称往日侍奉
先师实尝获见自禅师丧后荐经丧乱坠失不知所在
既而不获遂放归越中后更推䆒不离 (第 81a 页)
辩才 处又敕追 (第 81a 页)
辩才 入内重问兰亭如此者三度竟靳固不出上谓侍
臣曰右军之书朕所偏宝就中逸少之迹莫如兰亭求 …… (第 81a 页)
宗依给翼
遂改冠微服至洛阳随商人船下至越州又衣黄衫极
宽长潦倒得山东书生之体日暮入寺巡廊以观壁画
过 辩才 院止于门 (第 81b 页)
辩才 遥见翼乃问曰何处檀越翼 …… (第 81b 页)
新倾盖
若旧今后无形迹也便留夜宿设缸面药酒茶果等江
东云缸面犹河北称瓮头谓初熟酒也酣乐之馀分韵
赋诗 辩才 探得来字韵其诗曰初酝一缸开新知万里
来披云同落寞步月共徘徊夜久孤琴思风长旅雁哀
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然灰 …… (第 82a 页)
若旧初地岂成遥酒蚁倾
还泛心猿躁自调谁怜失群翼长苦叶风飘妍媸略同
彼此讽咏恨相知之晚通宵尽欢明日乃去 辩才 曰檀
越明即来此翼乃载酒赴之兴后作诗如此者数次是
诗酒为务僧俗混然遂经旬朔翼示师梁元帝自画职
贡图师 (第 82b 页)
嗟赏不已因谈论翰墨翼曰弟子先世皆传二
王楷书法弟子自幼来耽玩今亦有数帖自随 辩才 欣然
曰明日可携来看翼依期而往出其书 (第 82b 页)
辩才 辩才熟 (第 82b 页)
曰弟子先世皆传二
王楷书法弟子自幼来耽玩今亦有数帖自随辩才欣然
曰明日可携来看翼依期而往出其书示辩才 辩才 熟 …… (第 82b 页)
详之曰是则是矣然未佳善也贫僧有一真迹颇亦殊
常翼曰何帖 辩才 曰兰亭翼佯笑曰数经乱离真迹沦
丧此盖响拓伪作耳 (第 83a 页)
辩才 曰禅师在日保惜临亡之际
历叙由来付授有绪那得参差可明日来看及翼到师
自于房梁上槛内出之翼见讫故驳瑕指 (第 83a 页)
颣曰果是响
拓书也纷竞不定自示翼之后更不复安于伏槛并萧
翼二王诸帖并借留置于几案之间 辩才 时年八十馀
每日于匆下临学数遍其笃好也如此自是翼往还既 …… (第 83a 页)
数童弟等无复猜疑后 辩才 赴灵汜桥南严迁家斋翼
遂私来房前谓弟子曰翼遗一物在此童子即为开门
翼遂于案上取得兰亭及御府二王书帖赴 …… (第 83b 页)
愬曰我是御史奉敕来此今有墨敕可报汝都
督知都督齐善行闻之驰来拜谒萧翼因宣示敕旨具
告所由善行走使人召 辩才 (第 83b 页)
辩才 仍在严迁家未还寺
遽见追呼不知所以又遣散直云侍御须见及师来见
御史乃是房中萧生也萧翼报云奉敕遣来取兰 …… (第 83b 页)
亭今得矣故唤师来作别 辩才 闻语绝倒良久始苏翼
便驰驿至都奏御太宗大悦以玄龄举得其人赏锦䌽
千段擢拜翼为员外郎加入五品赐银瓶一金 …… (第 84a 页)
马两匹兼宝装鞍辔庄宅各
一区太宗初怒老僧之秘吝以其年耄不忍加刑数月
后仍赐物三千段谷三千石敕赴州支给 辩才 不敢将
入已用回造三层宝塔塔甚精丽至今犹存老僧因悸
病不能强饭惟歠粥岁馀乃卒帝命供奉拓书人赵模 …… (第 84a 页)
诸郡固知虞预之著会稽典录人物不绝信而有徵其 辩才 弟子玄素俗姓杨氏华阴人也汉太尉之后六代
祖佺期为桓玄所害子孙避难流窜江东后遂编贯山
阴即吾之外氏近属 (第 85a 页)
能崇释教故号所居之寺为永欣焉事见会稽志其临
书之阁至今尚在禅师年近百岁乃终其遗书并傅与
弟子 辩才辩才 姓袁氏梁司空昂之玄孙博学工文琴
奕书画皆得其妙每临禅师之书逼真乱本 (第 80b 页)
辩才 常于
寝房伏梁上凿为暗槛以贮兰亭保惜贵重甚于禅师 …… (第 80b 页)
在日至贞观中太宗以听政之暇锐志玩书临右军真
草书帖购募备尽唯未得兰亭寻讨此书知在 辩才 处
乃降敕追师入内道场供养恩赉优给数日后因言次
乃问及兰亭方便善诱无所不至 (第 81a 页)
辩才 确称往日侍奉
先师实尝获见自禅师丧后荐经丧乱坠失不知所在
既而不获遂放归越中后更推䆒不离 (第 81a 页)
辩才 处又敕追 (第 81a 页)
辩才 入内重问兰亭如此者三度竟靳固不出上谓侍
臣曰右军之书朕所偏宝就中逸少之迹莫如兰亭求 …… (第 81a 页)
宗依给翼
遂改冠微服至洛阳随商人船下至越州又衣黄衫极
宽长潦倒得山东书生之体日暮入寺巡廊以观壁画
过 辩才 院止于门 (第 81b 页)
辩才 遥见翼乃问曰何处檀越翼 …… (第 81b 页)
新倾盖
若旧今后无形迹也便留夜宿设缸面药酒茶果等江
东云缸面犹河北称瓮头谓初熟酒也酣乐之馀分韵
赋诗 辩才 探得来字韵其诗曰初酝一缸开新知万里
来披云同落寞步月共徘徊夜久孤琴思风长旅雁哀
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然灰 …… (第 82a 页)
若旧初地岂成遥酒蚁倾
还泛心猿躁自调谁怜失群翼长苦叶风飘妍媸略同
彼此讽咏恨相知之晚通宵尽欢明日乃去 辩才 曰檀
越明即来此翼乃载酒赴之兴后作诗如此者数次是
诗酒为务僧俗混然遂经旬朔翼示师梁元帝自画职
贡图师 (第 82b 页)
嗟赏不已因谈论翰墨翼曰弟子先世皆传二
王楷书法弟子自幼来耽玩今亦有数帖自随 辩才 欣然
曰明日可携来看翼依期而往出其书 (第 82b 页)
辩才 辩才熟 (第 82b 页)
曰弟子先世皆传二
王楷书法弟子自幼来耽玩今亦有数帖自随辩才欣然
曰明日可携来看翼依期而往出其书示辩才 辩才 熟 …… (第 82b 页)
详之曰是则是矣然未佳善也贫僧有一真迹颇亦殊
常翼曰何帖 辩才 曰兰亭翼佯笑曰数经乱离真迹沦
丧此盖响拓伪作耳 (第 83a 页)
辩才 曰禅师在日保惜临亡之际
历叙由来付授有绪那得参差可明日来看及翼到师
自于房梁上槛内出之翼见讫故驳瑕指 (第 83a 页)
颣曰果是响
拓书也纷竞不定自示翼之后更不复安于伏槛并萧
翼二王诸帖并借留置于几案之间 辩才 时年八十馀
每日于匆下临学数遍其笃好也如此自是翼往还既 …… (第 83a 页)
数童弟等无复猜疑后 辩才 赴灵汜桥南严迁家斋翼
遂私来房前谓弟子曰翼遗一物在此童子即为开门
翼遂于案上取得兰亭及御府二王书帖赴 …… (第 83b 页)
愬曰我是御史奉敕来此今有墨敕可报汝都
督知都督齐善行闻之驰来拜谒萧翼因宣示敕旨具
告所由善行走使人召 辩才 (第 83b 页)
辩才 仍在严迁家未还寺
遽见追呼不知所以又遣散直云侍御须见及师来见
御史乃是房中萧生也萧翼报云奉敕遣来取兰 …… (第 83b 页)
亭今得矣故唤师来作别 辩才 闻语绝倒良久始苏翼
便驰驿至都奏御太宗大悦以玄龄举得其人赏锦䌽
千段擢拜翼为员外郎加入五品赐银瓶一金 …… (第 84a 页)
马两匹兼宝装鞍辔庄宅各
一区太宗初怒老僧之秘吝以其年耄不忍加刑数月
后仍赐物三千段谷三千石敕赴州支给 辩才 不敢将
入已用回造三层宝塔塔甚精丽至今犹存老僧因悸
病不能强饭惟歠粥岁馀乃卒帝命供奉拓书人赵模 …… (第 84a 页)
诸郡固知虞预之著会稽典录人物不绝信而有徵其 辩才 弟子玄素俗姓杨氏华阴人也汉太尉之后六代
祖佺期为桓玄所害子孙避难流窜江东后遂编贯山
阴即吾之外氏近属 (第 85a 页)
永二人皆能崇于释教故号所住之
寺为永欣焉事见会稽志其临书之閤至今尚在禅师
年近百岁乃终其遗书并付弟子 辩才辩才 俗姓袁氏
梁司空昂之玄孙 (第 35a 页)
辩才 博学工文琴棋书画皆得其妙
每临禅师之书逼真乱本 (第 35a 页)
辩才 尝于所寝方丈梁上凿
其暗槛以贮兰亭保惜贵重甚于禅师在日至贞观中
太宗以德政之暇锐志玩书临写右军真草书 (第 35a 页)
帖购募
备尽唯未得兰亭寻讨此书知在 辩才 之所乃降敕追 …… (第 35a 页)
师入内道场供养恩赉优洽数日后因言次乃问及兰
亭方便善诱无所不至 辩才 确称往日侍奉先师实尝
获见自禅师殁后荐经丧乱坠失不知所在既而不获
遂放归越中后更推究不离 (第 35b 页)
辩才 之处又敕追 (第 35b 页)
辩才 入
内重问兰亭如此者三度竟靳固不出上谓侍臣曰右
军之书朕所偏宝就中逸少之迹莫如兰亭求见此书
营于寤寐 …… (第 35b 页)
依给翼遂改冠微服至湘潭随商人船下至于越州又
衣黄衫极宽长潦倒得山东书生之体日暮入寺巡廊
以观壁画过 辩才 院止于门前 (第 36a 页)
辩才 遥见翼乃问曰何
处檀越翼乃就前礼拜云弟子是北人将少许蚕种来
卖历寺纵观幸遇禅师寒温既毕语议便合因延入 …… (第 36a 页)
如新倾盖若旧今后无形迹也便留夜宿设堈面
药酒茶果等江东云堈面犹河北称瓮头谓初熟酒也
酣乐之后请各赋诗 辩才 探得来字韵其诗曰初酝一
堈开新知万里来披云同落莫步月共徘徊夜久孤琴
思风长旅雁哀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然灰 …… (第 36b 页)
风飘妍蚩略同彼此讽味恨相知之晚通宵尽欢明日
乃去 辩才 云檀越閒即更来此翼乃载酒赴之兴后作
诗如此者数四诗酒为务其俗混然遂经旬朔翼示师
梁元帝自画职贡图师嗟 (第 37a 页)
赏不已因谈论翰墨翼曰弟
子先门皆传二王楷书法弟子又幼来耽玩今亦有数
帖自随 辩才 欣然曰明日来可把此看翼依期而往出
其书以示 (第 37a 页)
辩才 辩才熟详之曰是即是矣然未佳善贫
道有一真迹颇亦殊常翼曰何帖辩才曰兰亭翼佯笑 (第 37a 页)
子先门皆传二王楷书法弟子又幼来耽玩今亦有数
帖自随辩才欣然曰明日来可把此看翼依期而往出
其书以示辩才 辩才 熟详之曰是即是矣然未佳善贫
道有一真迹颇亦殊常翼曰何 (第 37a 页)
辩才 曰兰亭翼佯笑 …… (第 37a 页)
曰数经乱离真迹岂在必是响拓伪作耳 辩才 曰禅师
在日保惜临亡之时亲付于吾付受有绪那得参差可
明日来看及翼到师自于屋梁上楹内出之翼见讫故
驳瑕 (第 37b 页)
指颣曰果是响榻书也纷竞不定自示翼之后更
不复安于梁槛上并萧翼二王诸帖并借留置于几案
之间 辩才 时年八十馀每日于窗下临学数遍其老而
笃好也如此自是翼往还既数童弟等无复猜疑后 (第 37b 页)
辩
才 出赴灵汜桥南严迁家斋翼遂私来房前谓弟子曰 …… (第 37b 页)
由此
不失贵仕遥授上柱国金印绂绶封真定县公于是善
行闻之驰来拜谒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善行走
使人召 辩才 辩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 (第 38a 页)
不失贵仕遥授上柱国金印绂绶封真定县公于是善
行闻之驰来拜谒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善行走
使人召辩才 辩才 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 …… (第 38a 页)
所以又遣散直云侍御须见及师来见御史乃是房中
萧生也萧翼报云奉敕遣来取兰亭兰亭今得矣故唤
师来取别 辩才 闻语身便绝倒良久始苏翼便驰驿而
发至都奏御太宗大悦以玄龄举得其人赏锦䌽千段
擢拜翼为员外郎加入五品赐 …… (第 38b 页)
匹兼宝装鞍辔庄宅各一
区太宗初怒老僧之秘吝俄以其年耄不忍加刑数日
后仍赐物三千段縠三千石便敕越州支给 辩才 不敢 …… (第 38b 页)
左千牛时随牒适越航巨海登会稽探禹穴访奇书名
僧处士犹倍诸郡固知虞预之著会稽典录人物不绝
信而有徵其 辩才 弟子玄素俗姓杨氏华阴人也汉太
尉之后六代祖佺期为桓玄所害子孙避难潜窜江东
后遂编贯山阴即吾之外氏近属 (第 39b 页)
寺为永欣焉事见会稽志其临书之閤至今尚在禅师
年近百岁乃终其遗书并付弟子 辩才辩才 俗姓袁氏
梁司空昂之玄孙 (第 35a 页)
辩才 博学工文琴棋书画皆得其妙
每临禅师之书逼真乱本 (第 35a 页)
辩才 尝于所寝方丈梁上凿
其暗槛以贮兰亭保惜贵重甚于禅师在日至贞观中
太宗以德政之暇锐志玩书临写右军真草书 (第 35a 页)
帖购募
备尽唯未得兰亭寻讨此书知在 辩才 之所乃降敕追 …… (第 35a 页)
师入内道场供养恩赉优洽数日后因言次乃问及兰
亭方便善诱无所不至 辩才 确称往日侍奉先师实尝
获见自禅师殁后荐经丧乱坠失不知所在既而不获
遂放归越中后更推究不离 (第 35b 页)
辩才 之处又敕追 (第 35b 页)
辩才 入
内重问兰亭如此者三度竟靳固不出上谓侍臣曰右
军之书朕所偏宝就中逸少之迹莫如兰亭求见此书
营于寤寐 …… (第 35b 页)
依给翼遂改冠微服至湘潭随商人船下至于越州又
衣黄衫极宽长潦倒得山东书生之体日暮入寺巡廊
以观壁画过 辩才 院止于门前 (第 36a 页)
辩才 遥见翼乃问曰何
处檀越翼乃就前礼拜云弟子是北人将少许蚕种来
卖历寺纵观幸遇禅师寒温既毕语议便合因延入 …… (第 36a 页)
如新倾盖若旧今后无形迹也便留夜宿设堈面
药酒茶果等江东云堈面犹河北称瓮头谓初熟酒也
酣乐之后请各赋诗 辩才 探得来字韵其诗曰初酝一
堈开新知万里来披云同落莫步月共徘徊夜久孤琴
思风长旅雁哀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然灰 …… (第 36b 页)
风飘妍蚩略同彼此讽味恨相知之晚通宵尽欢明日
乃去 辩才 云檀越閒即更来此翼乃载酒赴之兴后作
诗如此者数四诗酒为务其俗混然遂经旬朔翼示师
梁元帝自画职贡图师嗟 (第 37a 页)
赏不已因谈论翰墨翼曰弟
子先门皆传二王楷书法弟子又幼来耽玩今亦有数
帖自随 辩才 欣然曰明日来可把此看翼依期而往出
其书以示 (第 37a 页)
辩才 辩才熟详之曰是即是矣然未佳善贫
道有一真迹颇亦殊常翼曰何帖辩才曰兰亭翼佯笑 (第 37a 页)
子先门皆传二王楷书法弟子又幼来耽玩今亦有数
帖自随辩才欣然曰明日来可把此看翼依期而往出
其书以示辩才 辩才 熟详之曰是即是矣然未佳善贫
道有一真迹颇亦殊常翼曰何 (第 37a 页)
辩才 曰兰亭翼佯笑 …… (第 37a 页)
曰数经乱离真迹岂在必是响拓伪作耳 辩才 曰禅师
在日保惜临亡之时亲付于吾付受有绪那得参差可
明日来看及翼到师自于屋梁上楹内出之翼见讫故
驳瑕 (第 37b 页)
指颣曰果是响榻书也纷竞不定自示翼之后更
不复安于梁槛上并萧翼二王诸帖并借留置于几案
之间 辩才 时年八十馀每日于窗下临学数遍其老而
笃好也如此自是翼往还既数童弟等无复猜疑后 (第 37b 页)
辩
才 出赴灵汜桥南严迁家斋翼遂私来房前谓弟子曰 …… (第 37b 页)
由此
不失贵仕遥授上柱国金印绂绶封真定县公于是善
行闻之驰来拜谒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善行走
使人召 辩才 辩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 (第 38a 页)
不失贵仕遥授上柱国金印绂绶封真定县公于是善
行闻之驰来拜谒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善行走
使人召辩才 辩才 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 …… (第 38a 页)
所以又遣散直云侍御须见及师来见御史乃是房中
萧生也萧翼报云奉敕遣来取兰亭兰亭今得矣故唤
师来取别 辩才 闻语身便绝倒良久始苏翼便驰驿而
发至都奏御太宗大悦以玄龄举得其人赏锦䌽千段
擢拜翼为员外郎加入五品赐 …… (第 38b 页)
匹兼宝装鞍辔庄宅各一
区太宗初怒老僧之秘吝俄以其年耄不忍加刑数日
后仍赐物三千段縠三千石便敕越州支给 辩才 不敢 …… (第 38b 页)
左千牛时随牒适越航巨海登会稽探禹穴访奇书名
僧处士犹倍诸郡固知虞预之著会稽典录人物不绝
信而有徵其 辩才 弟子玄素俗姓杨氏华阴人也汉太
尉之后六代祖佺期为桓玄所害子孙避难潜窜江东
后遂编贯山阴即吾之外氏近属 (第 39b 页)
月十三日番阳释廷俊为景文先生题赚兰亭图帖
后
世传兰亭茧纸已葬昭陵乃萧御史诡取 僧辩才 者
人主之所好不当尔也文皇思以贞明治天下是必
不然故余以为好事者为之若然则异日温韬之事
亦佛氏 (第 39b 页)
后
世传兰亭茧纸已葬昭陵乃萧御史诡取 僧辩才 者
人主之所好不当尔也文皇思以贞明治天下是必
不然故余以为好事者为之若然则异日温韬之事
亦佛氏 (第 39b 页)
中字
唐太师颜鲁公书名两字
右真迹书岭南刺史绫告在朝奉郎临江许彦先处 唐辩才 弟子草书千文
右黄麻书在龙图阁直学士吴郡滕元发处滕以为
智永书某阅其前空两才字全不书固以疑之后复 (第 8b 页)
唐太师颜鲁公书名两字
右真迹书岭南刺史绫告在朝奉郎临江许彦先处 唐辩才 弟子草书千文
右黄麻书在龙图阁直学士吴郡滕元发处滕以为
智永书某阅其前空两才字全不书固以疑之后复 (第 8b 页)
中字
唐太师颜鲁公书名两字
右真迹书岭南刺史绫告在朝奉郎临江许彦先处 唐辩才 弟子草书千文
右黄麻书在龙图阁直学士吴郡滕元发处滕以为
智永书某阅其前空两才字全不书固以疑之后复 (第 5b 页)
唐太师颜鲁公书名两字
右真迹书岭南刺史绫告在朝奉郎临江许彦先处 唐辩才 弟子草书千文
右黄麻书在龙图阁直学士吴郡滕元发处滕以为
智永书某阅其前空两才字全不书固以疑之后复 (第 5b 页)
缺然。年二十三,文义斡通,于崇福寺宗感法师胜集传授。复学因明、唯识,不亏敷演,学徒颖脱者数人。崇福寺 辩才大师
从式最为高足。于天祐二年,李氏奄有河东,武皇帝请居大安寺净土院,四事供养。专览藏教,修鍊上生业,设无
二行书官位以大字改为中字。
唐太师颜鲁公书名两字,
右真迹书岭南刺史绫告在朝奉郎临江许彦先处。 唐辩才 弟子草书千文,
右黄麻书在龙图阁直学士吴郡滕元发处,滕以为智永书,某阅其前空两才字全不书,固以疑之,后复空永字,遂定为 辩才 弟子所书,故特阙其祖师二名耳。
唐虞世南枕卧帖,
右双钩唐摹本在朝奉大夫钱塘关杞处,上有储氏图书,
唐太师颜鲁公书名两字,
右真迹书岭南刺史绫告在朝奉郎临江许彦先处。 唐辩才 弟子草书千文,
右黄麻书在龙图阁直学士吴郡滕元发处,滕以为智永书,某阅其前空两才字全不书,固以疑之,后复空永字,遂定为 辩才 弟子所书,故特阙其祖师二名耳。
唐虞世南枕卧帖,
右双钩唐摹本在朝奉大夫钱塘关杞处,上有储氏图书,
年真迹,每辩六七字刁氏者,后有李王徐铉跋,为人伪刻建业文房之印,印之连合缝印,破字每见,令人叹息。 唐辩才
弟子草书千文黄麻纸书,在龙图阁直学士吴郡滕元发处,滕以为智永书。余阅其前空才字全不书,固已疑之,后复空永字遂定为 辩才
弟子所书。故特阙其祖师二名耳。
唐虞世南枕卧帖双钩唐摹在关杞处上,有褚氏图书古印,关尝谓余曰:昔越州
唐虞世南枕卧帖双钩唐摹在关杞处上,有褚氏图书古印,关尝谓余曰:昔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