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藝術類
  诸曹尚书三
原三为选官(裴松之晋纪云江彪/三为选官少有荐举) 损益万机(晋书杜/预为度)
(支尚书损益万机不可胜数朝野称/美号曰杜武库言其无所不有也) 闲练旧典(益部/耆旧)

(傅太尉李固荐杨准累世服事台阁闲练/旧典且有渐用宜在机密特拜尚书也) 典定旧制
(袁山松汉书云伏湛建武/二年拜尚书典定旧制) 事无不综 (傅子云
傅嘏为/尚书事无大小)
(无不/综也) 内外不漏(谢承后汉书云王博字季习拜尚书/明敏习汉家旧事在台历 (第 27b 页)
  中正二
原定九品(晋书曰刘毅论九品云臣闻官材三难治乱/之所由人物难知一也爱憎难防二也情伪)
(难明三也今立中正定九品职名中正实为奸/府事名九品而有八损宜罢中正除九品也) 有八
(详/上) 不能宽大(魏略云时苗字德冑钜鹿人也为大/官令领其郡中正定九品至于叙人)
(才不能宽大然纪人之/短虽在久远衔之不置) 平次人才(北堂书钞 傅子云/
魏司空陈群主九)
(品之制置郡中正/平次人才之高下) 观过党里(又应璩新诗云十室/称忠信观过必党里) (第 60b 页)
 三辅尤剧 五日何畏(张敞传曰浩穰于三辅尤剧/注浩大穰盛言人众多也)
(又曰张敞被劾使吏絮舜有所案问絮舜以敞被劾当/不久在职遂慢其事曰五日京兆尹耳何足畏言祗应)
(五日为京兆尹耳敞闻杀舜书简/示曰五日京兆尹如何竟免罪) 母问录囚 吏请
代罪(汉隽不疑为京兆尹每录囚徒其母问以平反则/喜而食若无所出则母怒而不食故不疑为吏严)

(而不残县白帖云赵广汉坐罪吏人守阙诉号泣曰人/生无益 官愿代赵京兆死使牧养小人竟坐腰斩)
 内掌帝都 外统京畿 (傅子云
傅嘏字兰石为河南/尹内掌帝都外统京畿兼古)
(六乡六遂之土其民异方杂居多豪门大族商贾胡貊/天下四会利 …… (第 22a 页)
剪治强宗威名振/烈 又云羊陟迁河南尹禁绝豪右嘱托书疏不)
(与交/通) 持法简而不犯 为吏严而不残 (傅子云
傅嘏/为河南尹以)
(德化为本持法有恒简而不可犯民列女传云隽不疑/为京兆尹识鉴明彻母诫之曰养 不可 …… (第 23a 页)
吏严而不残云) 疾病则给医药 狱讼
不加槚楚(风俗通云陈龟迁京兆尹民有疾病则给医/药常使户曹巡行 傅子云
傅嘏为河南尹) (第 23a 页)
朔元年诏曰诏/执事兴孝廉成风俗绍圣绪云云) 举孝
廉化风俗(又元朔元年诏曰/举孝廉以化风俗) 合素帛 (傅子云
汉武令/郡国举孝廉末) …… (第 33a 页)
举一人(魏志云黄初二年初令郡国户满十万/者岁察孝廉一人其有秀异无拘户口)
 晔若春花并发馥若秋兰俱茂 (傅子云
閒岁察举/孝廉而上云云)
进如众川之朝海散如云雾之归山(又云孝廉皆是九/州百郡士风异俗) (第 35a 页)
其犊(魏略时苗为寿春令始至乘舆/驾黄㹀后岁馀牛生犊及去任)
(留犊与主簿曰/是淮土所生也) 无书京师 (傅子云
刘钧为颍阴相不/为脂膏之染三年无书与) (第 38b 页)
  爵封二
原商君为法(徐野民注秦本纪云商君为法于秦斩战/士一首者赐爵一级其欲为官者五十石)
(其爵名一为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乡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
(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
(彻侯汉旧仪云公士为国君列士也 傅子云
造成也古/者成士升于司徒曰造士虽依此名皆步卒也汉旧仪) (第 32a 页)
(云簪袅马 傅子云
袅者古之马名驾车马者其形如簪/故曰簪袅汉旧仪云不更主一车四马 (第 32b 页)
傅子云
军吏不)
(复与凡更卒同大夫乘兵车也 (第 32b 页)
傅子云
以为大夫者在/车右也汉旧仪云官大夫领他车马公大夫领行伍兵)
(公乘与国君同车风俗通云乘者军吏之高爵 (第 32b 页)
傅子云/
临战得乘公车故曰公乘汉旧仪云六官大夫赐爵五)
(大夫以上次年德疑作得字为官长率风俗通云大夫/衣溱带不 (第 32b 页)
为正卫 傅子云
自左庶长至大庶长皆将军)
(也所得将庶人更率也故以庶更名焉大庶长将军也/左右庶长即左右偏裨将军也商君 (第 32b 页)
  经典总载四
原六籍(班固东都赋云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而言焉谨案六籍六经也) 六艺(淮/南)
(子云五行异气而皆/和六艺异用而皆通) 五经则四海传记则四渎(杨泉/物理)
(论云夫五经则四海也传记则四渎也诸子则泾渭也/至于百川沟洫畎浍苟能通阴阳之气建水泉之流以)
(四海为归/者皆溢也) 三坟为金玉五典为琴筝(抱朴子云退隐/之士以三坟为)
(金五五典为琴筝讲肄/为钟鼓百家为笙簧) 五经为府藏(高彪集云杂艺/为庖厨五经为)

(府/藏) 六经为庖厨(傅干与苏文师书云六经/为庖厨百家为异馔也) 道义之
渊海(抱朴子云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仰而比之则景星之佐三辰也俯而方之则林)
(薄之依/嵩岳也) 文章之渊府 (傅子云
诗之雅颂书之典谟文/质足以相副玩之若近寻之若)
(远浩浩乎文/章之渊府) 增十二经(详总/载一) 十 (第 13b 页)
  书籍四
原古人糟粕(庄子外篇云齐桓公读书堂上轮扁斲轮/堂下释椎凿而问曰何书公曰圣人之言)
(曰君之所读圣人之糟粕耳以臣之事观之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
(臣不能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然则君之所读古人之糟粕已矣) 圣人糟粕(何/劭)

(荀粲传云粲尝以六籍/虽存乃圣人之糟粕) 老庄道德之渊薮(拾遗记云/夫老庄者)
(道德之渊薮/仁义之坛场) 古书学者之山渊(枹朴子云古书虽多/未必尽美要当以为)
(学者之山渊使属笔/者得采伐渔猎其中) 韩任术以作柄墨率俭以笃俗
(杜预七/规云云) 桓谭烦而无要 (傅子云
桓谭书烦而无要辞/杂而无指归吾不知其博也)
 贾逵精而不博(范蔚宗后汉书云马融常欲训左氏/春秋及见贾 (第 6b 页)
至矣郑)
(人囚而献诸楚楚子厚赂之使反其言不许三而/许之登诸楼车使呼宋人而告之遂致其君命) 追
锋车 (傅子云
追锋车施/通幰遽则乘之) 武刚车(汉书云卫青见匈奴/以武刚车自环为营)
 白鸾车(道经云太真文/人登 (第 21b 页)
  (以幅巾为雅是以袁绍崔豹/之徒虽为将帅丨丨丨丨)  挂九华峰(萨都水诗濯足/五湖 丨巾丨)
  (丨/丨) 触树成歧(隋书礼仪志幍 傅子云
先未有歧荀文/若巾丨丨丨丨时人慕之因而弗改)
  冠上施巾(辍耕录古者冠制皆硬壳自额上至于顶如今/礼 (第 38a 页)
(丹阳/记)箫形似鸟
翼鸟火禽也数七夏时火用事二七十四箫之长由此
(郑玄/云)马先生能使木人吹箫 (傅子/云)
集吹鸣籁(司马相/如赋)迁延徙迤鱼瞰鸡睨垂啄蜿转登瞢
忘食(王褒/赋)箫管悲且清(潘/岳)箫吟凤下 …… (第 67b 页)
宗时乐人孙处秀善吹笛好作犯声乐人皆效之其声
变态日增因有犯调(乐/纂)列和善吹笛吴姬之声无以加
(傅子/云)
泰山巢氏居晋陵家婢采薪忽有一人随婢还
家不使人见见形者唯婢而已每与婢饮宴辄吹笛而
歌歌曰閒夜寂以清长 (第 69b 页)
丨丨丨丨大礼克遂感庆)
(兼怀思与亿兆同其/福惠可大赦天下)感庆兼怀(见/上)得西邻心(梁书萧子/云 傅子云)
(
启曰伏惟圣教率由尊严郊庙丨丨丨/之丨知周孔之迹载革牢俎德通神明)歌辞须典告大
(梁书萧子云傅敕曰郊 (第 13b 页)
   象山于门人最称许傅子渊而言论风旨无所

   考有 傅琴山
者名 (第 44b 页)
子云
(第 44b 页)
季鲁
亦金溪人以屡
   举推恩尝为西瓯县主簿其徒贵溪叶梦得知
   抚州日尝刻其文于郡斋然世未有传其书者 (第 44b 页)
   也 琴山
称象山赴荆门军付以讲席又尝作易
   诗论语解孟子指义中庸大学解河图洛书释
   义离骚经解揲蓍说自 …… (第 44b 页)
   惟微犹言槃水惟危清水惟微勿挠勿浊乃烛
   须眉其说颇异姑录存之以俟知者然乃烛须眉
   之意与允执厥中之谊又殊矣 傅琴山
之外学
   象山而名世者是为慈湖杨先生 (第 46a 页)
 (檐暖负/丨丨)寒曦(黄庭坚诗红/梨带丨丨)
(广韵渠基切集韵/翘移切并音祁)
 补藻成歧(隋书礼仪志幍 傅子云
先未有歧荀文/若巾触树丨丨时人慕之因而弗改)尾歧(山海经注/永昌郡有)
 (钩蛇长数丈丨丨在水中取岸 (第 81a 页)
罚商罚而不赏周赏且
(慎/子)
禹父既放降在匹庶有圣德梦日洗于河西四岳师举
之舜进之尧(帝王世纪十 傅子云
荀/仲豫称禹 二为司空) …… (第 11a 页)
八十故赵岐注孟 子云
寿若召公
纣尝以六月猎于西土民諌曰六月天务覆施地务长
养今盛夏发民逐禽而元元悬于野君践一日之苗而
(第 21a 页)
于是遂罢校事官 罢之是也然当时实以师方擅
朝不欲有□诇之人故晓言得伸
郭嘉传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 注采 傅子云
云按与 …… (第 33a 页)
可因其穷袭而取之 注采 傅子云
云按晔计得矣然
蜀得其外乃上游形胜彼以汉之宗支新破一国天下
震动名我为贼若天假之年丕岂其敌乎故董昭以 (第 35a 页)
(右曰名/不虚立)呼小名(传干字彦休司徒交辟皆不就公车徵/除尚书郎 傅子云
太祖见干年八岁时)
(甚奇之及为司空呼/干小名召为尚书郎)驻车解缚(韩宣为尚书郎常以职/事与诸曹当并 (第 59a 页)
 一其遗迹名世差堪鼎足云
董逌书萧子云别帖 今世所傅萧子云书或见之碑
转相拓拓刻深画重去真远矣虽况以春蚓秋蛇人不
谓过也丽正所藏盖自唐贞观入录后散亡民閒张河
东初购得之五代入江南李氏江南平始还内府今视

其书与世所闻异矣劲特挺拔更无后世俗态笔迹健
瘦萦丝索铁屈折尽妙不露筋络求于纤瘦浓淡未尝
有遗恨也昔 傅子云
作笔而心用胎发故得纤细不失
或疑非兔翰不足称劲是不然丰狐之柱路扈尝用之
但胎毛非壮发不知可用以作笔否 (第 7a 页)
 归加赐第一区丞相致仕自贤始
十二为司空

十二为上卿
  傅子云
荀仲豫称禹十二为司空
 战国策文信侯欲使张唐相燕弗肯行少庶子甘罗
 请行之文信侯叱去甘罗曰夫项橐七岁 (第 5a 页)
 水弱人性胜志分之以利欲则志彊而性弱
服尧之服

冠尧之冠
  傅子云
冠尧之冠行桀之行亦桀也服桀之服行尧
 之行亦尧也 桓宽引孟子曰尧舜之道非远人也
 而人不思之耳
五就 (第 8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