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轻离(老学庵笔记绍圣中蔡京馆辽使 李俨
一日俨方饮忽持盘/中杏曰来未花开如今多幸京即举梨谓之曰去虽叶落丨)
 (丨丨/丨)
 对语(启泰/继 (第 45a 页)
丨丨氏结绳而用之若此之时则至)
(治也丹壶书丨丨一世是为禅通/之纪左思赋尊卢丨丨羲农有熊)徒胥(辽史 耶律俨
初为景州刺/史绳丨丨禁豪滑善政流)
(播司空曙诗早朝新/羽卫晚下步丨丨)储胥(尚书大传武王登夏台以临 (第 22b 页)
 (丨泽/柔)御殷(张说洛阳尉马府君碑其/先伯益赞禹中衍丨丨)鸣殷(韩愈送孟东野序伊/尹丨丨周公鸣周)
 殷 (李俨
法苑珠林序西明大德道世法师幼嶷聚/砂落饰䌽衣之岁丨丨接蚁资成具受之坛)
 哲士殷(宋史张愈传高视往古 (第 42b 页)
信丈/夫然观其文集之首有丨丨丨焉荔枝洵美然不出一果但问其)
(所赋之/旨何哉)黄菊赋(老学庵笔记辽相 李俨
作丨丨丨献其主耶律弘/基弘基题其后云昨日得卿丨丨丨碎剪金英填)
(作句袖中犹觉有馀/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第 77b 页)
 (属文时人语曰后进丨丨有裴秀南史王训传训美容仪善进止/文章为后进丨丨又刘绘传永明未都下人士盛为文章谈义皆)

(凑竟陵西邸绘为后进丨丨隋书礼仪志鞠衣黄罗为质织成丨/丨小花十二𣗳蔽膝草带及舄随衣色馀准袆衣亲蚕服也宋史)
(舆服志隋制以黑羔皮为裘黑缯为丨丨及里缘任昉表晖映先/远丨丨后进梁简文帝与湘东王书文章未坠必有英绝丨丨之)
(者非弟而谁 李俨
法苑珠林序属有西明大德道世法师是释门/之丨丨也杨炯魏公神道碑丞相以万几论道匡大运而震威严)
(尚书以 (第 3a 页)
 (遗体也郑愔诗丨丨/遗新阁龙旂访古台)染籀(艺林伐山今之紫粉古谓之芝泥今之/锦砂古谓之丹雘皆濡印丨丨之具也)
 银籀(王勃乾元殿颂序金坛紫露映丨丨/而翻华瑶林白雪藻琼章而吐绚)积籀 (李俨
法苑珠林序/金口之词宝台之)
 (旨盈缣丨丨/被乎中域)沙籀(黄大受诗西江/耿耿丨丨清)颜籀(唐书儒 (第 15b 页)
曰哈屯国语谓之多尔吉尊称曰纳额默盖以配后土
而母之云 后族惟伊济巴哩氏而世任其国事太祖
慕汉高帝故 耶律俨
称刘氏以伊济巴哩比萧相国遂
为萧氏(辽/史) 金代后不娶别族必甥舅之家有周姬齐
姜之义 宣宗皇后王室 (第 29b 页)
 又曰绍兴间太常少卿赵子书为续因革礼三十卷
其后礼官踵为之书成未得进御十二年三月二十七
日权礼部侍郎史弥大言太上再造讲明典礼陛下绍
统如内禅庆寿之𩔖更古所无宜宣取以进略经一览
付之有司俾常遵守诏礼部太常寺缴进四月十七日

上之凡三百卷赐名中兴礼书 辽史礼志曰辽本朝
鲜故壤箕子八条之教流风遗俗盖有存者自其上世
缘情制宜隐然有尚质之风约尼和抡汗制祭山仪苏
汗制色克色哩仪苏尔威汗制柴册再生仪其情朴其
用俭敬天恤灾施惠本孝出于悃诚殆有得于胶瑟聚
讼之表者太宗克晋稍用汉礼今国史院有金陈大任
辽礼仪志皆其国俗之故又有辽朝杂礼汉仪为多别
得宣文阁所藏 耶律俨
志视大任为加详存其略著于 (第 11a 页)
 又曰江休复字邻几为桂阳监蓝山尉骑驴之官据
鞍读书至迷失道 又曰真德秀字希元四岁受书过
目成诵 又曰魏了翁字华父少长颖悟绝出日诵千
馀言过目不再览乡里称为神童 又曰朱昂字举之
同学朱遵度好读书人号之为朱万卷目昂为小万卷
 辽史传曰 耶律俨
经籍一览成诵 金史传曰石瑶 (第 15b 页)
蜀人镵文尊讳(又韦皋/没蜀人)
(德之见画像必拜凡刻石著/皋名者皆镵其文尊讳之) 景州刻石颂德(辽史 耶/律俨
大) (第 61a 页)
之长蔓柔纤花叶间侧/如藻𢃄然因象作名丨丨者形似飞鸟里人亦号鬓边)
(娇馆老学庵笔记绍兴中蔡京馆辽使 李俨
盖泛使者/留 颇久一日俨方饮忽持盘中杏曰来未丨丨如今)
(多幸京即举梨谓之曰去虽叶落未可轻离月玉堂 (第 41b 页)
  唐赠徐州都督秦琼碑

  唐许敬宗撰贞观十三年(京兆金石录)

  龙门令皇甫忠碑

  贞观十四年 著作佐郎李俨
撰忠为泰州龙门令岁
满县民前左勋卫裴公𨼆等一千三百人申省请留
八座报云公等请来迟晚县令今已替讫好人 …… (第 7b 页)
  唐于志宁撰欧阳询书贞观中立(京兆金石录)


  隋工部尚书段文振碑

  潘徽撰欧阳询八分书贞观中立(金石录)

  燕府君碑

   李俨
撰在霍邑(墨池编)

  樊知迁碑

  在江原县净居寺颜师古文(舆地碑目)

  什钵苾碑

   …… (第 11a 页)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麟德二年(金石录)

  舒州刺史杨承仙碑

  张昌龄撰正书无姓名乾封元年(金石录)

  司元太常伯窦德玄碑

   李俨
撰侄节正书乾封元年十月(金石录) …… (第 15b 页)
  右唐于志宁碑考唐史列传其微时所历官史多不
书今亦不复录录其尤著者碑云大业十年为清河

县长而传云为冠氏长碑云自中书侍郎迁兵部侍
郎授蒲州刺史不赴后为卫尉卿判太常卿事以本
官兼雍州别驾迁礼部尚书而史皆不载史云自侍
中拜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顷之兼太子少
师迁太傅显庆四年以老乞骸骨诏解仆射更拜太
子太师仍同三品今以碑考之其初拜仆射也未尝
领中书门下三品至罢仆射乃为同中书门下参谋
朝政皆史家之误又按百官志唐初宰相有参议朝

政预朝政参知政事其后有同中书门下三品同平
章事永淳中遂以平章事入衔而独无参谋朝政之
名盖惟见于此耳(金石录)

  滁州刺史刘君碑

   李俨
撰颜有意正书乾封二年二月(金石录)

  唐襄州都督姜协碑

  唐司列少常伯李安期撰豫王府属直弘文 …… (第 17a 页)
  唐监门将军段业碑

  唐刘延祐撰孙师范书龙朔元年立(京兆金石录)

  唐司礼少常伯辛良碑

  唐 李俨
撰萧权正书龙朔三年岁次癸亥二月己酉
朔立(复斋碑录) …… (第 18a 页)
  幽州都督卢承庆碑

  八分书无书撰人姓名咸亨四年五月(金石录)

  戎州刺史董宝亮碑

   李俨
撰张遂隆八分书咸亨四年十月(金石录) (第 20b 页)
  凉国太夫人郁久闾氏碑

  许敬宗撰殷仲容八分书显庆四年十月(金石录)

  清河公主碑

   李俨
撰畅整正书麟德元年十月(金石录)

  右唐清河公主碑公主太宗女也碑云下嫁程知节
之子处亮知节碑及唐 (第 2a 页)
  六艺之一录卷七十八    钱唐倪涛撰

  石刻文字五十四

  唐碑(释氏四)

  弘福寺辨法师碑

  秘书丞 李俨
撰洋州司户薛纯陁书法师名机字辨
姓张氏南阳人为弘福寺沙门碑以显庆三年八月
(集古录目) (第 1a 页)
  右辨法师碑 李俨
撰薛纯陀书纯陀唐太宗时人其
书有笔法其遒劲精悍不减吾家兰台意其当时必
为知名士而今世人无知者然其所书 …… (第 1b 页)
  辨法师碑薛纯陀书昔欧阳公尝评其不减率更然
所书不传于后永叔所得纯陀书惟此不知又有甚
焉者也贞观十二年奉敕书铭砥柱其字磊落如山石
自开隐鳞而出可以见方丈之势矣固无牵强以成
也当时如虞伯施褚登善号能书者皆避而让之其
后柳诚悬爱其书恐失其次第则又别书于石后世
得纯陀所书砥柱铭者皆碎杂丛叠必按此而序之
砥柱铭薛纯而此碑为薛纯陀尝为秘书省正字本

名纯陀后以纯自别于时检于类书见之(广川书跋)

  辨英法师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显庆四年六月(金石录)

  道因法师碑

   李俨
撰欧阳通正书龙朔三年十月(金石录)

  唐道因法师碑中台司藩大夫 (第 3a 页)
李俨
撰兰台郎骑都
尉欧阳通书通率更令询之子书法出家学矩矱森
严意度飘逸但少含蓄之趣耳(东里续集) (第 3a 页)
  相州刺史越王贞撰赵郡李君惠集王羲之书兴国
寺杨震学舍也隋文帝仁寿中以舍利分置天下诸

寺此其一也碑以仪凤四年三月立(集古录目)

  大兴善寺舍利塔铭

   李俨
撰殷仲容八分书总章二年(金石录)

  平原寺舍利塔铭

  撰人名缺僧仁基正书上元三年二月(金石录 (第 5b 页)
 立碑(旧唐书本传/)

镇岳灵仙寺碑
 薛收撰正书失姓氏太宗贞观元年(金石录/)
燕府君碑
  李俨
撰在霍邑(墨池编/)
郑孝王亮墓志
 正书失书撰人姓名贞观二年(金石录/)
豳州昭仁寺碑
 贞观二年 …… (第 59a 页)
 贞观十二年正书无书撰人姓名(金石录/)
韦作观鱼记
 贞观十三年在军城五里北山朝天寺(舆地碑目/)
龙门令皇甫忠碑
 贞观十四年 著作佐郎李俨
(集古录/)
弘济寺碑
 贞观十四年在汾州李百药撰正书失姓氏(金石录/)
段志玄碑 (第 61b 页)
   唐殷令名书头陀寺碑
右唐殷令名书头陀寺碑齐王简栖所撰录于文选令
名之子仲容官礼部郎据法书要录云仲容奕世工书
精妙旷古令名尝书济渡寺额后代程式父开山也武
德中为尚书故阙山字而李氏讳不及淳日照基诵者

正在贞观永徽间跋尾书惟则者集贤待制史惟则小
泥滉字即唐相晋国忠献韩公所宝书也元祐戊辰集
贤林舍人招为苕霅之游九月二日道吴门以王维画
古帝王易得龙图阁待制俞献可字昌言之孙翌日与
葛藻字季忱捡阅审定五日吴江舣舟垂虹亭题(宝晋/)
(英光集/)
   唐薛纯陀辨法师碑
右辨法师碑 李俨
撰薛纯陀书纯陀唐太宗时人其书 (第 53b 页)
 ─抱朴子─刘生丹法用白菊汁连樗汁和丹蒸之服一
年寿五百岁 菊花与薏苡花相似直以甘苦别之耳
菊甘而薏苦谚所谓苦如薏者也 ─清异录─广陵法曹
宋龟造缕子脍其法用鲫鱼肉鲤鱼子以碧筒或菊苗
为首 ─老学庵笔记─辽相 李俨
作黄菊赋献其主耶律
洪基洪基作诗题其后以赐之云昨日得卿黄菊赋碎
剪金英填作句袖中犹觉有馀香冷落西风吹 (第 19a 页)
人谓小梨为梨头 ─老学庵笔记─绍圣中蔡京馆辽使 李俨
盖泛使者留馆颇久一日俨方饮忽持盘中杏曰
来未花开如今多幸京即举梨谓之曰去虽叶落未可
轻离 ─原─类编 (第 18a 页)
 李晟(字良器洮州临潭人年十八从王忠嗣征吐蕃称万人敌克平朱泚收复京师号令严明公私)

(按堵其露布云臣已肃清宫禁祗谒寝园钟簴不移庙貌如故德宗览之泣曰天生李晟以为)


(社稷非为朕也以功累官至司徒兼中书令封西平郡王子十五人知名者愿宪愬听)

  李俨(馀干人德宗时为左司谏方士桑道茂奏言奉天有天子气上欲屠其城俨极谏乞杀桑道茂)

(上悟乃止)
 李景略(幽州人德宗时迁大理寺直李怀光屯咸阳将袭东渭桥召募府计议景略曰杀朱泚还)

(军诸道杖策 (第 1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