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孝仁迁燉煌太守民夷翕然称其德惠数年卒官吏民咸/图画其遗像西域又为立祠遥共祠之陈寿评曰丨丨恤理有方) 许慈(蜀志丨丨字仁笃善郑氏学治易尚书三礼毛诗论语先主/定蜀承丧乱历纪学业衰废乃鸠合典籍沙汰众学慈与孟)
(光来敏等/典掌旧文)
王慈(南史丨丨字伯玉僧虔子少与从兄俭学书谢凤/子超宗曰卿书何似虔公慈曰慈书比大人如鸡)
(之比/凤) (第 10b 页)
夷翕然称其德惠数年卒官吏民咸/图画其遗像西域又为立祠遥共祠之陈寿评曰丨丨恤理有方)
许慈(蜀志丨丨字 仁笃
善郑氏学治易尚书三礼毛诗论语先主/定蜀承丧乱历纪学业衰废乃鸠合典籍沙汰众学慈与孟)
(光来敏等/典掌 (第 10b 页)
(吴志薛莹传大/皇帝末年命太)
(史令丨丨郎中项峻始撰吴书南齐书礼志吴则/太史令丨丨拾遗汉事蜀则孟光 许慈
草建众典)索孚(十六国春/秋前凉录)
(丨丨燉煌人善射十中八九或谓之曰射有法乎孚曰射之/为法犹人主之 (第 32a 页)
燎以照嘉/客郑谷读薛尚书诗集诗落笔空追怆会蒙借丨丨)一斤(后汉/书左)
(慈传曹操出近郊士大夫从者百 许慈
乃为赍酒一升脯丨丨手/自斟酌百官莫不醉饱晋书张华传以华阴土丨丨致焕焕更以)
(拭剑倍益精明宋书郭世道 (第 10a 页)
(字孝裕河南洛阳人博物识古无书不览犹锐意三史长于汉家/旧典好公羊春秋而讥呵左氏先主定益州拜为议郎与 许慈
等)
(并掌/制度)
观国光(易丨丨之丨利用宾于王刘筠大酺赋览德辉而狎至丨/丨丨而聿来又耶律楚材诗黎 (第 13a 页)
舅氏又为父所不礼即折节仕进/虽多所更历清省恪然每之官不将妻子妻子贫乏织藜芘以自)
(供/)胡潜(蜀志 许慈
传魏郡丨丨字公兴卓荦强识祖宗制/度之仪丧纪五服之数皆指掌画地举手可采)刘潜(南/史) (第 34b 页)
矜俊/捷天幸蒙丨丨)请借(史记留侯世家臣丨丨前箸为大王/筹之注求借所食之箸用指画也)通借(蜀/志) (许慈
传慈与胡潜并为博士更相克伐谤/讟忿争形于声色书籍有无不相丨丨)如借(家语在贫如客使/臣丨丨不迁怒不) (第 48b 页)
(合典籍沙汰丨丨以/潜及 许慈
皆为博士)袐学(晋书程训传训少好丨丨天/文算历阴阳占候无不毕综)广学(晋书/阮裕)
(传裕尝以人不须 …… (第 32a 页)
初肃善丨丨之丨而不好郑氏采会异同为尚书/诗论语三礼左氏解及撰定父朗所作易传皆列于学官)郑氏学
(蜀志 许慈
传慈字 (第 41b 页)
仁笃
南阳/人也师事刘熙善丨丨丨)周官学(晋书列女传苻坚常幸太学/问博士经典博士卢壶对曰)
(废学既久书传 (第 41b 页)
战国策甘茂曰亟以国合于/齐楚秦必委国于公以丨丨)克伐(论语丨丨怨/欲不行焉可)
(以为仁矣蜀志先主定 蜀许慈
胡潜并为博士值庶事/草创动多疑议二人更相丨丨谤讟忿争形于声色)参伐(史记/秦始)
(皇纪吕政以诸侯并 (第 6b 页)
   崇儒
昔鲁哀公闻仲尼之对终身不敢戏儒言加信行加义
故以区区小国与周升降盖能重圣人之教而保世延
祚者也彼孙刘而下咸裂壤分王历世绵久非独山川

之阻甲兵之利诚亦典刑不忘风教可尚也至若崇建
学馆绍封圣绪增严祀奠申禁丘陇以至详延国胄优
其课试精选鸿儒职兹讲授其或亲临阅听推之宴赐
皆所以敦尚素业润色政典考之遗籍斯可举矣
蜀先主初定成都于时丧乱历纪学业衰废乃鸠合典
籍沙汰众学以 许慈
胡潜并为博士与孟光来敏等典
掌旧文
吴大帝权黄龙二年正月诏立都讲祭酒以教诸子 (第 1b 页)
称苏林
是也
蜀来敏字敬达义阳新野人涉猎书籍善左氏春秋汉
末入蜀尝为刘璋宾客先主定益州署敏典学校尉 许慈
(第 13b 页)
仁笃
南阳人师事刘熙善郑氏学治易尚书三
礼毛诗论语汉末自交州入蜀时魏郡胡潜亦在益土
先主定蜀承丧乱历纪学业 …… (第 13b 页)

蜀许慈
(第 35b 页)
仁笃
治易尚书三礼毛诗论语子勋传其业
复为博士
尹默字思潜从司马德操宋仲子等受古学皆通诸经
史子宗传其业为 (第 35b 页)
(格/切)先主定益州拜为议郎 许慈
(第 42a 页)
仁笃
胡潜字公兴并为 (第 42a 页)
博士慈
善郑氏学治易
尚书三礼毛诗论语潜卓荦彊识先主定蜀承丧乱历
纪学业衰废乃鸠合典籍沙汰众学慈潜与孟光来敏 (第 42a 页)

王基为中书侍郎时散骑常侍王肃著诸经传解及论
定朝仪改易郑玄旧说而基据持玄义尝与抗衡 蜀许慈
(第 16b 页)
仁笃
师事刘禧善郑氏学治易尚书三礼毛
诗论语慈终于大长秋
谯周字允南为光禄大夫周虽不与政事以儒行见礼
时访 (第 16b 页)
答对解释无所疑滞亮甚异之
胡潜字公兴虽学不沾洽然卓荦彊识祖宗制度之仪
丧记五服之数皆指掌画地举手可采 许慈
并为博士
吴朱桓性彊识与人一面数十年不忘部曲万口妻子 (第 4b 页)
注立于学官馀并散落魏以王粲卫觊集创朝仪而
鱼豢王沈陈寿孙盛虽缀时礼不足相变吴则丁孚拾
遗汉事蜀则孟光 许慈
草建时制晋初以荀顗郑冲典
礼参考今古更其节文羊祜任恺庾峻应贞并加删集
成百六十五篇后挚虞傅咸缵续未成 …… (第 3b 页)
融郑玄卫宏)
(何休卢植蔡邕魏有王粲卫觊高堂隆蒋济王肃秦静/刘表刘绍卢毓陈群鱼豢王沈蜀有谯周蒋琬孟光 许)
(慈
吴则宋敏丁孚晋有郑冲荀顗陈寿孙盛羊祜杜预/卫瓘庾峻袁准贺循任恺陈铨孔备刘逵挚虞束晰傅) (第 5b 页)
  借书二
原从民借书(汉河间献王从民约借善书必为好写之/留其真本加金帛赐以招之由是四方不)
(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必奉以献之) 从帝借书(详赐/书二) 桓生与班嗣借
(班游受诏进读群书游生稚稚生彪彪与从兄嗣共/游学家有赐书桓生借其书嗣报曰吾子已贯仁义)

(之羁绊何用大道昔有学步邯郸者失其故步匍匐/而归恐似此故不进之嗣贵老庄故云云桓生谭也) 许慈
与胡替争书(蜀志曰 (第 76a 页)
许慈
与胡替为博士更相克/伐分争书籍有无皆不相通借也)
(以上俱/白帖) 增给二千卷(柳世隆/见上) 借起 (第 76a 页)
  师五
原诗魏应璩百一诗曰子弟可不慎慎在选师友师友
必良德中才可进诱
原赋晋潘岳閒居赋曰教无常师道在则是故贤士投
绂明王怀玺训若风行应如草靡 汉班固西都赋曰
命夫惇诲故老名儒师傅讲论乎六艺稽合乎同异
增书晋太傅司马越与阮瞻书曰礼年八岁出就外傅
明始可以加师训之责十年曰幼学明可以渐先王之

教也然学之所入者浅体之所安者深讽诵遗言不如
亲承风旨小儿既无令淑之质不闻道德之风望诸君
时以閒暇周旋诲接 唐杜之松答王绩书官守有限
就学无因延颈下风我劳何极诚恐燉煌孝廉守琴书
而不出酒泉太守列钟鼓而空还道既知尊荣何足恃
岂不能正平公之坐敬养亥唐屈文侯之膝恭师子夏
原序后汉蔡邕郭有道碑序曰先生诞因天衷聪睿明
哲孝友温恭 仁笃慈
惠贞固足以干事隐括足以矫时 (第 16a 页)
(下宝殿舍宅有读诵书写解说其义流布处称意供给/令无乏少若有丨丨疾疫饥馑我等应当昼夜拥护)
刀杖(蜀志 许慈
传先主定蜀承丧乱历纪学业衰废乃/鸠合典籍沙汰众学慈潜并为博士与孟光来敏)
(等典掌旧文值庶事草创动多 (第 28b 页)
王粲尚书卫觊集创朝仪而鱼豢王沈陈寿孙盛并
未详也吴则太史令丁孚拾遗汉事蜀则孟光 许慈
草建众典

汉礼

仪礼乡射礼疏中人之迹尺二寸者无正文汉礼云五
武成步步六尺或据此而言也

魏官仪 …… (第 35a 页)
 列传荀顗咸熙中蜀平命顗定礼仪顗上请羊祜任
恺庾峻应贞孔颢共删改旧文撰定晋礼(顗明三礼) 裴秀
魏咸熙初荀顗定礼仪贾充正流律而秀改官制议五
等之爵创制朝仪  张华晋史及仪礼宪章并属

于华多所损益  挚虞元康中迁吴王友时荀顗
撰新礼使虞讨论得失而后施行  应贞与荀顗
撰定新礼  唐志仪注类摰虞决疑要注一卷(文选)
(东京赋注后汉祭祀志注魏王粲传注引决疑要注)  宋志魏初则王粲卫
觊典定众仪蜀朝则孟光 许慈
创理制度晋始则
荀顗郑冲详定晋礼江左则荀崧刁协缉理乖紊
其间名儒通学诸所论叙往往新出  摰虞新礼 (第 37b 页)
丨乎)蜀科(蜀志伊籍傅迁昭文将军/与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
(共造丨丨蜀科之/制由此五人焉)楚挞(蜀志 许慈
傅时寻/丨丨以相震攇)偏枯之物(蜀/志) (第 16a 页)
略曰逵/为诸生略览大义取其可)
(用最好春秋左传及为牧/守常自课读之丨丨丨丨)指掌画地举手可采(蜀志 许/慈
传魏)
(郡胡潜虽学不沾浃然卓荦彊识祖宗制度/之仪丧纪五服之数皆丨丨丨丨丨丨丨丨)周易摘尚
书駮论语 (第 1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