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子部
廉刘陶议/曰议者不达农殖之本多)
(言丨丨之丨或欲因/缘行诈以贾国利)行旅便(唐书地理志贞元七年刺史 李西华/ 自蓝田至内乡开新道七百馀里迥回)
(山取涂人不病/涉丨丨丨之)水土便(逸周书别其阴阳之利相土地之/宜 (第 20a 页)
(言丨丨之丨或欲因/缘行诈以贾国利)行旅便(唐书地理志贞元七年刺史 李西华/ 自蓝田至内乡开新道七百馀里迥回)
(山取涂人不病/涉丨丨丨之)水土便(逸周书别其阴阳之利相土地之/宜 (第 20a 页)
更栽
小树先下符牒华阴华阴尉张造判牒曰召伯所憩尚
不剪除先皇旧游岂宜斩伐乃止 地里志曰贞元七
年刺史 李西华 自蓝田至内乡开新道七百馀里回山
取途人不病涉 尚书故实曰李白尝为蜀道难歌曰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白以刺严 (第 30b 页)
小树先下符牒华阴华阴尉张造判牒曰召伯所憩尚
不剪除先皇旧游岂宜斩伐乃止 地里志曰贞元七
年刺史 李西华 自蓝田至内乡开新道七百馀里回山
取途人不病涉 尚书故实曰李白尝为蜀道难歌曰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白以刺严 (第 30b 页)
乃于襄州隔江一小/山上化兵士数千人于其中结紫云丨丨天人侍卫连)
(月不散节度使于頔疑其妖幻使兵马使 李西华 攻之丨丨侍卫渐高弓矢不能及)
帐扆(北史邢峦传宣武时峦奏曰先皇深观古今去诸/奢侈服御尚质不贵彫镂所珍 (第 33b 页)
(月不散节度使于頔疑其妖幻使兵马使 李西华 攻之丨丨侍卫渐高弓矢不能及)
帐扆(北史邢峦传宣武时峦奏曰先皇深观古今去诸/奢侈服御尚质不贵彫镂所珍 (第 33b 页)
(督假黄钺与曹真伐蜀帝自西城丨丨/开道水陆并进溯沔而上至于朐䏰)邢山(晋书杜预传吾往为/台郎尝以公事使过)
(密县之丨丨山上有冢问耕父云是郑大夫/祭仲或云子产之冢也遂率从者祭而观焉)触山(梁书刘峻传命/也者自天之命)
(也定于冥兆终然不变鬼神莫能预圣哲不/能谋丨丨之力无以抗倒日之诚弗能感)据山(陈书荀朗传简/文帝密诏授朗)
(云麾将军豫州刺史令与外藩讨景景使仪同宋子/仙任约等频往征之朗丨丨立砦自守子仙不能克)迥山(唐书地/理志商)
(州上洛郡贞元七年刺史 李西华 自蓝田至/内乡开新道七百馀里丨丨取涂人不病涉)骝山(辽史太宗纪八/年五月猎独牛)
(山特哩衮达年所乘 (第 16a 页)
(密县之丨丨山上有冢问耕父云是郑大夫/祭仲或云子产之冢也遂率从者祭而观焉)触山(梁书刘峻传命/也者自天之命)
(也定于冥兆终然不变鬼神莫能预圣哲不/能谋丨丨之力无以抗倒日之诚弗能感)据山(陈书荀朗传简/文帝密诏授朗)
(云麾将军豫州刺史令与外藩讨景景使仪同宋子/仙任约等频往征之朗丨丨立砦自守子仙不能克)迥山(唐书地/理志商)
(州上洛郡贞元七年刺史 李西华 自蓝田至/内乡开新道七百馀里丨丨取涂人不病涉)骝山(辽史太宗纪八/年五月猎独牛)
(山特哩衮达年所乘 (第 16a 页)
人而民事以理唐虞之治不可复见于今日哉
书经
敷奏以言明试以功
编修(臣/) 李友棠
(臣/) 谨按圣王之治天下也必有以摄天下之分职
使天下之言与事无不昭灼于上而后布理而无
难此其事非行奏 (第 25a 页)
书经
敷奏以言明试以功
编修(臣/) 李友棠
(臣/) 谨按圣王之治天下也必有以摄天下之分职
使天下之言与事无不昭灼于上而后布理而无
难此其事非行奏 (第 25a 页)
。于襄州隔江一小山上化兵士数千人,于其中结紫云帐幄,天人侍卫,连月不散。节度使于頔疑其妖幻,使兵马使 李西华
引兵攻之。帐幄侍卫渐高,弓矢不能及。判官窦处约曰:此幻术也,秽之即散。乃取尸秽焚于其下,果然兵卫散去
鞫,遂幽死州狱。
李景略,贞元中,为丰州刺史、西受降城使。凿感应、永清二渠,溉田数百顷,公私利焉。 李西华, 贞元中,为商州刺史。商州西至蓝田,东至内乡,七百馀里,山岨重沓。小遇暴雨,则隔绝行旅,或露居粮绝,旬日不止,则往往僵仆。 西华 上请役功十馀万,置桥立庐,又回山通偏路,以避盛水。自是行李不滞。
高承简,贞元中,为宋州刺史。时汴州
李景略,贞元中,为丰州刺史、西受降城使。凿感应、永清二渠,溉田数百顷,公私利焉。 李西华, 贞元中,为商州刺史。商州西至蓝田,东至内乡,七百馀里,山岨重沓。小遇暴雨,则隔绝行旅,或露居粮绝,旬日不止,则往往僵仆。 西华 上请役功十馀万,置桥立庐,又回山通偏路,以避盛水。自是行李不滞。
高承简,贞元中,为宋州刺史。时汴州
传》:镒,大历初,出为濠州刺史,政条清简,延经术士讲教生徒。比去,州升明经者四十人。
《陕西通志》: 李西华 贞元中任商州刺史自蓝田至内乡开道七百馀里回山取涂人不艰步谓之匾路行旅便之
《唐书·萧复传》:复,为同
《陕西通志》: 李西华 贞元中任商州刺史自蓝田至内乡开道七百馀里回山取涂人不艰步谓之匾路行旅便之
《唐书·萧复传》:复,为同
大中二年,其一生盐。天祐三年来属。
商州上洛郡 望。土贡:麝香、弓材。有洛源监钱官。贞元七年,刺史 李西华 自蓝田至内乡开新道七百馀里,回山取涂,人不病涉,谓之偏路,行旅便之。户八千九百二十六,口五万三千八十
商州上洛郡 望。土贡:麝香、弓材。有洛源监钱官。贞元七年,刺史 李西华 自蓝田至内乡开新道七百馀里,回山取涂,人不病涉,谓之偏路,行旅便之。户八千九百二十六,口五万三千八十
穰。以淯阳向城来属领县六临湍内。乡菊潭默水南阳向城省新野入穰为镇,俱统于山南道。
德宗贞元七年,刺史 李西华 患商山之险,所谓绕霤七盘是也。自蓝田至内乡,县开新道七百馀里回山取涂人不病涉谓之。偏路行旅便之。
德
德宗贞元七年,刺史 李西华 患商山之险,所谓绕霤七盘是也。自蓝田至内乡,县开新道七百馀里回山取涂人不病涉谓之。偏路行旅便之。
德
神庙,以祀风后。
七盘山 在县南二十里,近北又有䋫坡、杜氏、通典、七盘、十二䋫、蓝关之险路也。唐剌史 李西华 自蓝田至内乡,开新道七百馀里,回山取涂,行旅便之。
峣山 在县南二十里,秦之峣关以此山为名。蒉山 在
七盘山 在县南二十里,近北又有䋫坡、杜氏、通典、七盘、十二䋫、蓝关之险路也。唐剌史 李西华 自蓝田至内乡,开新道七百馀里,回山取涂,行旅便之。
峣山 在县南二十里,秦之峣关以此山为名。蒉山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