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子部
不许
李彪字道固为秘书丞分领著作事
于忠为卫尉卿诏与吏部尚书元晖度支尚书元康河
南尹 元苌 等推定历代姓族
李琰之为彭城王协行台参军寻为侍中李彪启著作
郎修国史累转黄门郎修国史
房景先为员外郎 (第 15b 页)
李彪字道固为秘书丞分领著作事
于忠为卫尉卿诏与吏部尚书元晖度支尚书元康河
南尹 元苌 等推定历代姓族
李琰之为彭城王协行台参军寻为侍中李彪启著作
郎修国史累转黄门郎修国史
房景先为员外郎 (第 15b 页)
南北司西豫三州诸军事罢义阳镇
兵停水陆转运江湖诸州并得休息开田六千顷二年
之后仓廪充实高祖每嘉赏之 后魏元苌 为河内太守以河桥船絙路狭不便行旅又
秋水汎涨年常破坏乃为船路遂广募宣车从京出者
率令输石一双累其岸桥 (第 8b 页)
兵停水陆转运江湖诸州并得休息开田六千顷二年
之后仓廪充实高祖每嘉赏之 后魏元苌 为河内太守以河桥船絙路狭不便行旅又
秋水汎涨年常破坏乃为船路遂广募宣车从京出者
率令输石一双累其岸桥 (第 8b 页)
按《魏书·世宗本纪》不载。按《官氏志》:世宗世,代人犹以姓族辞讼,又使尚书于忠、尚书元匡、侍中穆诏、 尚书元苌
等量定之。按《于忠传》:忠为卫尉卿,河南邑中正。诏忠与吏部尚书元晖、度支尚书元匡、河南尹 元苌
等推定代方姓族。
肃宗孝昌三年,诏改元鉴姓。
按《魏书·肃宗本纪》不载。按《安乐王传》:安乐王长乐子
肃宗孝昌三年,诏改元鉴姓。
按《魏书·肃宗本纪》不载。按《安乐王传》:安乐王长乐子
瑰 元平
元长生 元丕
元陵 元兰
元志 元苌
元珍 元大曹
元鸷 元长乐
元略 元简
元若 ……人与贼潜通,将尽出之,志不听。城人果开门引贼,锁志及芬之送念生,见害。前废帝初,赠尚书仆射、太保。 元苌
按《魏书·高凉王传》:高凉王孤孙度,度子乙斤,乙斤子平,平子苌,高祖时,袭爵松滋侯,例降侯,赐艾陵伯
元长生 元丕
元陵 元兰
元志 元苌
元珍 元大曹
元鸷 元长乐
元略 元简
元若 ……人与贼潜通,将尽出之,志不听。城人果开门引贼,锁志及芬之送念生,见害。前废帝初,赠尚书仆射、太保。 元苌
按《魏书·高凉王传》:高凉王孤孙度,度子乙斤,乙斤子平,平子苌,高祖时,袭爵松滋侯,例降侯,赐艾陵伯
常景
按《魏书·常景传》:景,字永昌,河内人也。父文通,天水太守。景少聪敏。及长,有才思,雅好文章。廷尉公孙良举为律博士,后为门下录事、太常博士。累迁积射将军、给事中。延昌初,东宫建,兼太子屯骑校尉,录事 尚书元苌 出为雍州刺史,请景为司马,以景阶次不及,除录事参军、襄威将军,带长安令。甚有惠政,民吏称之。及世宗崩
按《魏书·常景传》:景,字永昌,河内人也。父文通,天水太守。景少聪敏。及长,有才思,雅好文章。廷尉公孙良举为律博士,后为门下录事、太常博士。累迁积射将军、给事中。延昌初,东宫建,兼太子屯骑校尉,录事 尚书元苌 出为雍州刺史,请景为司马,以景阶次不及,除录事参军、襄威将军,带长安令。甚有惠政,民吏称之。及世宗崩
,不行。服阕,授安北将军,相州刺史。又为卫尉卿,河南邑中正。诏忠与吏部尚书元晖、度支尚书元匡、河南尹 元苌
等推定代方姓族。高肇忌其为人,欲密出之,乃言于世宗,称中山要镇,作捍须材,以忠器能,宜居其位。于是出
赏。累迁积射将军、给事中。延昌初,东宫建,兼太子屯骑校尉,录事皆如故。其年受敕撰门下诏书,凡四十卷。 尚书元苌
出为安西将军、雍州刺史,请景为司马,以景阶次不及,除录事参军、襄威将军,带长安令。甚有惠政,民吏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