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孝經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醫家類
(云笈七签聂师道上百丈山采松脂夜宿于崖顶松下忽闻仙乐/自东南来过石金山辍少时敲小鼓三 通复
奏乐金石笙箫丝匏)
(响/亮)风敲(郑谷诗睡轻可忍丨丨竹饮散那堪月在花/方凤诗丨丨定磬鹿春过月满丹台 (第 32b 页)
砂可学赋百味酒兮灵之集河丨/丨兮灵之安景星歌河龙丨丨醇牺牲)赠鲤
(徐陵文良途载启犹希丨丨之书邮驿方 通复
行蜚鸧之信杨炯/李公墓志铭吉兆占熊嘉名丨丨张九龄诗丨丨情无间求莺思)
(有/馀)冬鲤(韦休䱉表臣美愧 (第 62b 页)
(分丨丨苏轼抚问秦凤路臣/寮敕久以𨕖抡出分丨丨)酬寄(元稹白氏长庆集序各佐江 通/复
相丨丨按江谓白居易为江)
(州司马通稹自/谓为通州司马)投寄(元稹上令狐相公诗启居易雅能为诗就中/爱 (第 31a 页)
欲伐楚久矣王不如因张仪为)
(和于秦赂以一名都具甲与之/南伐楚此以一丨丨之计也)一二(史记淮阴侯传蒯 通复
说曰/听不失丨丨者不可乱以言)
(计不失本末者不可纷以辞荀子欲观千岁则审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丨丨又修百 (第 12a 页)
田陆云诗嘉乐未晞丨)
(丨已整陶潜诗辞家夙丨丨当往志无终梁武帝籍田诗丨/丨伫霞昕浥露逗光晓王褒诗凤池 通复
道丨丨早凌晨)败驾 (第 10a 页)
 (程戡传戡告老章累上终弗听乃再上章曰臣老疾剧矣高/奴尤劲兵为要地岂丨丨所也皮日休诗一炷浓香丨丨酲)谢病

(战国策蔡泽入秦应侯因丨丨请归相印蔡泽相秦王数月人或/恶之惧诛乃丨丨归相印史记魏其传魏其丨丨屏居田南山之)
(下又周勃传勃丨丨杜门后汉书李通传通为宰相丨丨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令以公位归第养疾 通复
固辞积二岁)
(乃听南史孝义传徐孝嗣故吏沈升之说曰君受恩二祖而更参/维新之政孰与超然丨丨高枕家园则与 (第 7a 页)
海/求蓬莱者言蓬莱)
(不远而不能至者殆不见其气/上乃遣望气者丨丨其气云)事候(史记淮阴侯传后数日蒯 通/复
说曰夫听者丨之丨也计)
(者事之机也听过计/失而能久安者鲜矣)中候(史记张丞相传苍任人为丨丨大为奸 (第 5b 页)
断黑水丨丨丨)边雁咽(元稹乐府泛徽/丨丨丨萧萧绕)
(指辘轳/圆衮衮)深情咽(白居易诗丨/丨丨不传) 通复
(白居易诗歌罢继/以泣泣声丨丨丨)饥喉咽(白/居)
(易乌夜啼诗啼涩丨/丨丨飞低冻翅垂)嘉陵咽(杜 (第 60b 页)
  朝会六
原诗魏陈王曹植应诏诗曰命彼掌徒肃我征旅朝发
鸾台夕宿兰渚经彼公田乐我稷黍西济关谷或降或
升騑骖倦路载寝载兴将朝圣皇匪敢燕宁前驱举燧
后乘抗旌长怀永慕忧心如酲 梁简文帝守东平中
华门开诗曰脂车向驰道总辔息中华落关犹待漏文
戟未通车薄云初起雨曙色始成霞堑流铺紫若城风

泛橘花弦诵终无取顾已自怀嗟 何逊早朝诗曰诘
旦钟声罢隐隐禁门通蘧车响北阙郑履入南宫宿雾
开驰道初日照相风胥徒纷络绎驺御或西东 周王
褒入朝守门开诗曰凤池 通复
道严驾早凌晨铁符行
警曙银棨未开闉堑暗城无影晴新路不尘屯兵引画
剑骑吹动斑轮徒知仰睿藻抽辞殊未申 陈 (第 29a 页)
  门五
原诗陈何胥赋得待诏金马门诗曰汉家一统轨济济
万国朝飞缨拂晓雾轻辇逐晨飙槐衢映绿绂日彩丽
金貂此时参待诏谁复想渔樵 增北周王褒入朝守
东华门开诗曰凤池 通复
道严驾早凌晨铁符行警曙
银棨未开闉堑暗城无影晴新路不尘屯兵引画剑骑
吹动斑轮徒知仰睿藻抽辞殊未申 唐 (第 25b 页)
 (本草集解老松馀气结为茯苓千年丨丨化为琥珀/抱朴子上党赵瞿病癞有仙人赐以丨丨云可长生)
(瞿服之年百七十岁色如少童乃入抱犊山周列仙传/仇生赤当汤时为木正常食丨丨自作石室 武王祠)
(之丨博物志丨丨沦入地中千岁为茯苓丈侯宁极药/谱 丨琥珀丝 云笈七签聂师道上百 山采丨丨)
(夜宿于崖顶松下忽闻仙乐自东南来过石金山辍少/时敲小鼓三 通复
奏乐金石笙箫丝匏响亮 皮日休) (第 21a 页)
  右司𨽻校尉杨君颂𨽻书不著书撰人名氏文为韵

语然其事迹粗可考见其所颂者杨君复斜谷之路
也永平中始诏开余谷中间西羌乱道绝不 通复

子午谷险阻为患司隶校尉犍为武阳杨厥字孟文
请废子午道复由斜谷建和二年汉中太守王升稚
纪为之刻石颂 (第 31b 页)
  诵(御史台记卢庄道聪慧敏悟冠于今古父彦与高士廉/有旧庄道少孤年十二造士廉廉以故人子引令坐会)
  (有上书者庄道窃窥览谓士廉曰此文庄道所作士廉怪/谓曰后生勿妄言为轻薄之行请诵之果 通复
请倒诵又)
  (通士廉称叹久之乃跪谢曰此文实非庄道所作向傍/窥而记耳士廉取他文及案牍命读之丨丨而丨 (第 46b 页)
    (丨响北阙郑/履入南宫)    常参(五代史李琪传唐故事/天子日御殿见群臣曰)
  警曙(王褒入朝守门开诗/凤池 通复
道严驾早)   (丨/丨)
    (凌晨铁符行丨/丨银棨未开闉)   唤仗(宋史礼志入閤仪皇帝/升 (第 10b 页)
     (外惊人语非常人/所能及最为快也)    (乐天犹在翰林寄予/百韵律诗及杂体前)
  红袖拂(青箱杂记魏野尝/从莱公游陕府僧)    (后数十章是后各佐/江 通复
相酬寄巴蜀)
     (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莱公之诗)    (江楚间洎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竞作 (第 55a 页)
(口/)万钧弩(齐书 通复
侯子响传子响自与百馀/人袍骑将丨丨丨三四张宿江堤上)玉环刀
(齐书刘怀慰传怀慰为辅国将军齐郡太守上谓 (第 11a 页)
   总之则其用意之深虑事之详为法之备立制之
   严以之闲有家而定天下者岂后世之所得而及
   也哉夫宫闱之事固非阉寺女官之流不足以
   复
语言给任奔走也而阉寺女官之流若非以外
   庭之官为之长属则桀黠恣肆必至于干预朝政
   矣然后知先 (第 15b 页)
  有欲天惟其无心也故元而亨亨而利利而贞贞

  而又元 通复
循环未尝间断于穆之命终古常新
  人惟其有欲也故恻隐之发而残忍夺之辞逊之
  发而贪冒杂之羞恶之发而 …… (第 46b 页)
  行之健以全天德之刚而能如此哉盖元亨以为

  始利贞以为终而乾则彻始终而无不在元亨以
  为通利贞以为复而乾则贯 通复
而无不周故一
  言乾而元亨利贞举之矣元亨利贞之外不能有
  所益此四德所以合天之撰元亨利贞之原不能 (第 71a 页)
  (臣/)谨按天地无心而成化圣人有心而无为盖天

  地以一诚为 通复
静极而动动极复静机缄皆本
  乎自然故曰天地之常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以
  一诚为应感静而无静动而无动 (第 59b 页)
  贡谓变易以告人圣人体具三者之德而无一尘
  之累无事则其心寂然人莫能窥有事则神知之
  用随感而应也
  (臣/)谨按天地之道运行不息 通复
无端而于穆之
  微著于揲蓍求卦者可以推见性命之原而得圣
  贤学术之宗旨传曰生生之谓易又曰易与天地 (第 4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