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易類
詩類
經解類
四書類
 月正日即协此不齐之时月

甘誓 有扈氏
威侮五行怠弃三正
 蔡氏沈曰三正子丑寅之正也夏正建寅怠弃者不
 用正朔也案此章则三正迭建其来久矣舜协 …… (第 2b 页)
    书所称同一揆也夏殷时不禁豳周之用子
    正周时独禁晋之用寅正乎若三代果有此
    禁则启之罪状 有扈氏
当云怠弃夏正不当
    云怠弃三正矣此言可以释考亭之疑汉书
    注称汉初所书冬十月皆史官追改顾 (第 47a 页)
    长
讶士凡邦之大事聚众庶则读其誓禁(疏大事者谓在/国征伐之等聚)
(众庶非诸侯之事也则讶士读/其誓命之辞及五禁之法也)
书大禹谟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
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
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
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传军旅曰誓济济众盛之貌/ 疏军旅曰誓曲礼文也谷)

(梁传曰诰誓不及五帝不及者言于时未有也据此文/五帝之世有誓谷梁传汉初始作不见经文妄言之耳)
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 有扈氏
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
行天之罚
 (朱升旁训誓与禹征苗之誓同义言其讨叛伐罪之/意严其 (第 23a 页)
坐作进退之节案 有扈氏
夏同姓之国史记)
 (曰启立有扈/不服遂灭之)
胤征维仲康肇位四海胤侯命掌六师羲和废厥职酒
荒于厥邑 (第 23a 页)
  乃心力其克有勋(会徵会也誓戒也军旅曰誓有/会有誓自唐虞时已然礼言商)
  (作誓周作会非/也 大禹谟) 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甘地名 有/扈氏
国之)
  (南郊也六卿六乡之卿也按周礼乡大夫每乡卿/一人六乡六卿平居无事则各掌其乡之政教禁)
  …… (第 14b 页)
  (移之者书曰大战盖所以深著有扈不/臣之罪而为天下后世诸侯之戒也)王曰嗟六
  事之人予誓告汝(重其事故嗟叹而告之六事者/非但六卿有事于六军者皆是)
  (也/) 有扈氏
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𠞰绝其命今
  予惟恭行天之罚(威暴殄之也侮轻忽之也鲧汨/五行而殛死况于威侮之 (第 15a 页)
者乎)
  (三正子丑寅之正也夏正建寅怠弃者不用正朔/也 有扈氏
暴殄天物轻忽不敬废弃正朔虐下背)
  (上获罪于天天用𠞰绝其命今/我伐之惟敬行天之罚而已)左不攻于 (第 15a 页)
  时万物始达孚甲而出皆黑人得加功故夏为人
  正色尚黑不以二月后为正者万物不齐莫适所
  统故必以三微之月也(白虎/通)  有扈氏
威侮五行
  怠弃三正(三正子丑寅之正也夏正建寅怠弃者/不用正朔也今按此章则三正迭建其)
  (来久 (第 2a 页)
杀牲取血坎其牲)
(加书于上而埋之谓之载书云聘礼今存遇会誓盟礼/亡誓之辞尚书见有六篇者一曰甘誓夏启伐 有扈氏)
(
誓群众二曰汤誓谓汤伐桀誓群臣也三曰泰誓武王/伐纣渡孟津誓敕士众之辞也四曰牧誓武王伐纣于)
(牧野时所 (第 12a 页)
  子月起数八月为夏之六月夏殷时不禁豳周之
  用子正周时独禁晋之用寅正乎若三代果有此
  禁则启之罪状 有扈氏
只当云怠弃夏正不当云
  怠弃三正矣孔子大圣人为周之臣子不当教颜
  渊以行夏之时矣当日答颜渊只是现 (第 57b 页)
本误)
东渐节音义朔朔北也(衍一朔也)

甘誓第二

序启与节传夏启嗣禹立(立误位)
疏夏启至之罪○ 有扈氏
不服启伐之(启误故)

甘誓疏明堂位所谓各扬其职(位误云)


甘有至先誓○鄠扈音同未知何时改也(时 …… (第 12b 页)

有扈氏
节传有扈与夏同姓恃亲而不恭(恃毛本误侍)音义
侮亡甫切(切毛本误及)
天用剿绝其命(剿毛本误剿案毛氏 (第 13a 页)
 退之节而示之以赏刑之必信帝王之世所不能废
 也故禹启汤武皆有之甘者所誓之地故因以名篇
 亦犹牧誓费誓也启者禹之子也 有扈氏
夏之同姓
 其地在汉之扶风鄠县启之与有扈战其誓师也声
 言其罪惟曰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初未尝详言其所
  …… (第 1b 页)
 考之楚语观射父之言但云夏有五观不言观扈唐
 孔氏盖是误以赵孟之言为观射父之言此虽小误
 亦不可以不正也 有扈氏
之罪经无明文然赵孟以 …… (第 2a 页)
 右与御是遍敕在军之士步卒亦在其间故六事之
 人为总呼之辞其说是也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盖
 呼六事之人使皆听予之誓言也 有扈氏
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
 此则声言 (第 4b 页)
有扈氏
之罪也五行三正说者不同据 (第 4b 页)

 扈氏
夏之同姓也其骄蹇跋扈而不可制废尊尊之
 义失亲亲之恩启之声言其罪而曰威侮五行怠弃
 三正此义不必求之 (第 4b 页)
为春至著也岂谓武周大
圣而顾错谬至此哉曰谓冬之不可以为春者自后人
习用夏时之人而执之云尔也在书甘誓曰 有扈氏

侮五行怠弃三正三正之所从来旧矣非周独创之也 (第 134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卷六
   甘誓
    集传甘地名 有扈氏
国之南郊也在扶风鄠县
    (黄氏度曰鄠县有甘水甘亭地理今释甘今陜/西西安府鄠县本夏扈国秦改扈为鄠 …… (第 1a 页)
   (刑罚一曰誓用之于军旅盖所以宣言其讨罪/之意而示之以赏刑之必信帝王之世所不能)
   (废也故禹启汤武皆有之○姚氏舜牧曰 有扈/氏
同姓之国称乱以抗王师不臣甚矣于是声)
   (罪致讨且明部伍之法示刑赏之典仁义中/兼节制慑不庭而彰天 …… (第 2a 页)
 (行有司/之事) 有扈氏
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
行天之罚
 集传威㬥殄之也侮轻忽之也(钟氏天才曰威是㬥/殄而戕 (第 4b 页)
其质侮是轻)
 (忽而拂/其性)鲧汨五行而殛死况于威侮之者乎三正子
 丑寅之正也夏正建寅怠弃者不用正朔也 有扈氏
 
㬥殄天物轻忽不敬废弃正朔虐下背上获罪于天
 天用剿绝其命今我伐之惟敬行天之罚而已今案
 此章则三正迭 (第 4b 页)
 身然后道无不通
 黄氏曰书五十九篇其要在于风俗之变与夫正君
 臣之分自尧舜以德相授一变而禹以有功得之
 扈氏
不服再变而君臣相责矣汤伐桀武王伐纣则
 变之极者也孔子每与舜而不与武王征伐者一时
 之极功名分者万世 (第 2b 页)
 间道而直抵其城使其意不及远谋不暇思以尧舜

 校之岂不为德衰乎哉
 张氏曰王者有征无战以启之贤而伐有扈之罪必
 曰大战何也盖 有扈氏
恶积罪大威侮五行怠弃三
 正其征之则不服其讨之则必拒拒而不服必至于
 大战言大战则有扈之恶可知矣
  …… (第 1b 页)
 轻赦所以济众志一群心也

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 有扈氏
威侮五行怠弃三
正天用𠞰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
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 …… (第 2b 页)
 盖在于此谓妻孥受辱耳

 张氏曰有天下国家者其于五行当畏敬之矣其于
 三正当勤保之矣今 有扈氏
于五行则威之而不能
 畏侮之而不能钦其于三正则怠之而不能勤弃之而
 不能保此其所以自绝于天也自绝于天 (第 3b 页)
姓赵氏于高祖本纪则曰姓刘氏而姓


氏之别紊矣其于夏本纪又曰禹为姒姓其后分


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 有扈氏
有男氏斟寻氏


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氏戈氏 (第 9a 页)
记夏本纪称启立 有扈氏
不服故伐之盖由自尧舜受禅相承
启独见继父以此不服故云夏启嗣禹立伐有扈之罪言继立
者见其由嗣立故不服也 …… (第 1a 页)
欲交战
乃召六卿令与众士俱集王乃言曰嗟重其事故嗟叹而呼之
汝六卿者各有军事之人我设要誓之言以敕告汝今 有扈氏
威虐侮慢五行之盛德怠惰弃废三才之正道上天用失道之
故今欲截绝其命天既如此故我今惟奉行天之威罚不敢违 …… (第 1b 页)
取法同也言王者共所取法而 有扈氏
独侮慢之所以为大罪
也且五行在人为仁义礼智信威侮五行亦为侮慢此五常而
不行也有扈与夏同姓恃亲而不恭天 (第 2b 页)
 尚书详解卷九
              宋 夏僎 撰
甘誓
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
 甘誓之作盖启欲征 有扈氏
将战于甘之野先事于
 其地以誓众故其书谓之甘誓犹誓于牧野则谓之
 牧誓说者多疑天子有征无战今此言战于 …… (第 1a 页)
 险不臣故启率六师以征之也
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 有扈氏
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
行天之罚
 周官大司马万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
 次国二 (第 2b 页)
力其克有勋(蠢春允反书大禹谟)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王曰 有扈氏
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扈音户剿子小反)书甘誓惟仲康肇位四海胤侯命掌六师羲和废 (第 12b 页)
 备有素仓卒之际岂不失措合此三者以观则一篇
 之义无馀蕴矣
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
大战于甘乃召六卿
  有扈氏
夏之同姓之国尧舜傅贤至禹傅子 (第 2a 页)
有扈氏
以为
 我亦夏之同姓不得有天下而启得有天下不能无不平之 …… (第 2a 页)
 心因此而拒王命王者有征无战天子讨而不伐岂闻诸侯
 敢与天子战乎夫子叙此书直言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则
 知 有扈氏
有无王之心视天子如侪匹以一国之微
 敢与天子抗则其阴谋为叛逆之事已非一日之积
 矣甘乃有扈之郊至甘而 …… (第 2b 页)
 将郡守可将不若后世文武分为两途能用兵者数
 人而止将臣所以多跋扈其卒既非农民此兵所以
 多叛逆
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 有扈氏
威侮五行怠弃三
正天用𠞰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
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 (第 3a 页)
不恭

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
 六卿各有军政谓之六事六卿皆指军师而言之六
 事则并与其伍两卒旅而言之予誓告汝以 有扈氏
 
之罪天有五行聚于人之身而散则万物皆此五行
 也三正天地人之正理也今 (第 3b 页)
有扈氏
恃威而侮五行
 以怠慢而弃三正则其悖理伤道残民害物甚矣天
 用𠞰绝其命天即理也顺理者天之所与逆理者 (第 3b 页)
 流行无城郭常居处同(史记注二)
甘誓

大战于甘
 甘 有扈氏
南郊地名马传(史记注二)
乃召六卿
 六卿者六军之将郑注(诗疏十六之三)
六事之人
 周礼六军皆命卿 (第 19a 页)

有扈氏
威侮五行至今予其恭行天之罚鲧汨五行而
殛死禹敬修六府而万世永赖盖天子诸侯之职在于
养民而已五行即六府 (第 3b 页)
 益想见其人哉
甘誓
 此一篇书是史臣记夏王启亲征有扈国誓师于甘
 之言因以名篇
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 有扈

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𠞰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
之罚
 此三节书是史臣记夏王启誓师于甘而因载其誓
 词先 (第 44a 页)
言讨叛伐罪之意也甘地名 有扈氏
国之南郊
 也六卿是六乡之卿古者天子六军卿其军将也六
 事之人指六卿以下凡有事于六军之人也威暴殄
  (第 44b 页)
也侮轻忽也夏史臣曰夏王启继大禹即位诸侯
 扈氏
不服夏王启亲率六军征之有扈恃强抗衡遂 …… (第 44b 页)
 大战于其国之甘地夏王启乃于将战时召六军之
 将而誓戒之夏王启嗟叹以誓曰尔六卿及凡有事
 于六军之人我今誓戒告汝以 有扈氏
之罪水火木
 金土之五行资于民生乃侯国所当节 (第 45a 页)
有扈氏

 殄轻忽之不顺天时以虐下子丑寅之三正颁自王
 朝乃侯国所当遵守 (第 45a 页)
有扈氏
怠慢废弃之不奉正朔
 而背上以此获罪于天天用𠞰绝其命今我率师讨
 罪惟敬行天之罚而已岂敢轻于用武哉 (第 4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