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经部
  而亦必无皆死之理以此知人才唯上所用之唐

  之 裴矩
乃隋之佞人魏之华歆即汉之名士也
  吕氏曰按左传韩宣子来聘季武子赋节之卒章
  杜氏谓取式讹尔心以畜 …… (第 20b 页)
 威虐以钳人之口者也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赫赫师尹不平谓何天方荐瘥丧
乱弘多民言无嘉憯莫惩嗟(猗于戈反/)

 兴也 毛传猗长也荐重瘥病 弘大
憯曾也
 苏氏曰山之实草木是也山之生物其气平均如一
 凡生于其上者无不猗猗其长也师尹不平其心则
 下 (第 21b 页)
 无善心哉见几不作见义不为如胡广赵戒之徒是
 也好德之人见贤思齐就义若渴其刚如此安得弱
 乎所以使之如此者亦人君立德不至也 裴矩
在隋
 为佞臣在唐为贤士是则福极之柄全在人君而已 (第 19b 页)
飞食虎豹凉土异物志曰古渠


搜国在大宛北界隋书西域传曰鏺汗国都葱岭


之西五百馀里古渠搜国也(本 裴矩
西域图记)渠搜之在


西域有明徵矣据汉书大宛北与康居接并在葱


岭西而异物志言渠搜在大宛北界岂汉 (第 64b 页)
 所出朱圉太华皆在渭水之南

西倾山在陜西洮州卫西南四百馀里(唐洮州临潭县故城)


(在卫西南七十里括地志云西倾山在临潭县西南三百三十六里是卫治距山四百有六里也明)


(一统志云在卫西南二百五十里大误)一名嵹台山水经注引沙州


记曰洮水与垫江水俱出嵹台山山南即垫江源


山东则洮水源山海经曰白水出蜀郭景纯注云


从临洮之西倾山东南流入汉而至垫江故段国


以为垫江水也洮水同出一山故知嵹台西倾之


异名也(见第二卷河水)又名西彊山宋书景平中吐谷浑


阿豺升西彊山观垫江源是也隋大业三年 裴矩



撰西域图记从西倾以去纵横所亘将二万里盖


此山直西域之正东也通典云西倾山在临潭县


西南吐谷浑之 (第 43b 页)
拥蔽鼻口其风迅驶斯须过尽


若不防者必至危毙北史自鄯善西至且末七百


里而遥且末国有大流沙数百里 裴矩
西域记自


高昌东南去瓜州千三百里并沙碛乏水草四面


茫然唐书西域传吐谷浑西北有流沙数百里夏 (第 14b 页)
 则师老财匮亦已惫甚也兵可轻举乎按时当既济
 之后承平日久启多事之端于无事之日舍内治而
 召外衅皆小人为之也隋末之经略西域始于 裴矩
 
前宋之谋破辽本于安石小人开边酿乱贻害国家
 此其较著者矣故曰戎寇之祸远小人之祸近圣人
 于用兵之时每 (第 30b 页)
             宋 严粲 撰
节南山之什    小雅
(释文曰从此至何草不黄凡四十四/篇前儒申毛皆以为幽王之变小雅)
节南山(节如字又音截○诗记曰按左传韩宣子来聘/季武子赋节之卒章杜氏谓取式讹尔心以畜)
(万邦之义然则此/诗在古止名节也)家父刺幽王也(父音甫○笺曰家父/字周大夫也○疏曰)
(春秋之例天子大夫称字桓七年天王使家父来求车/上距幽王之卒七十五岁古人以父为字或累世同之)

(幽王宫涅宣王子○项氏曰幽王时为乱者皆宣王时/故家率犬戎以攻幽王者崧高之申伯也为趣马以乱)
(朝者韩奕之蹶父也为卿士而贪残擅政为大师而迷/民误国者常武之皇父尹氏也四人虽未必皆其身亦)
(必无皆死之理以此知人才维上所用唐之 裴矩
即隋之佞人魏之华歆即汉之名臣也)
 节南山刺师尹所为不平专援引小人也宣王在位
 四十六年大雅所美诸臣 (第 1b 页)
 于九五虽为同德而有所不合焉则上六小人得而
 引之宜也五正也上亦正也彼以正合而又巽与之
 言能无说乎然封伦 裴矩
在隋为佞人在唐为忠臣 (第 23a 页)
 天下之理可进则进而不为躁可退则退而不为怯
 初六阴柔在下而过于卑巽是小人也进退皆疑而
 莫之适从其不左右反覆而卖人之国者几希其封
 伦 裴矩
之徒乎然则巽之初六无所可用乎其惟利 (第 17a 页)
 贵于哀帝之朝而朱博以丁傅败献符命者皆侯于
 王莽之世而刘芬以符命诛则君子亦介然自守独
 立不惧而已矣奚中正若里克原繁诡随若 裴矩
(第 18a 页)
 有黑水为续其说未知何据大抵西北之地都是沙

 砾 (裴矩
西域记自高昌东南去瓜州千三百里并沙/碛乏水草四面茫然北史魏太武分道出四域一)
 (自玉门流沙西行至鄯 (第 2b 页)
禹切齿腐)(疏行释无所亲也孟行何为踽踽凉凉注有威仪如无所施之)
(貌)○矩(亦作矩俱雨切法也释方法 唐裴矩)
(阵名史记攻其前拒释谓方阵也左右拒左拒此是又语)
(韵乃捍拒字)(国名释姒姓左鄅人藉稻杜预谓在琅 (第 1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