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類
五經總義類
春秋類
也故曰元吉五有伏兑兑为右自上祐也泰一变
归妹二变节皆有坎离龟象三变损坤数十四阴
为朋十朋也 崔憬 曰元龟直二十大贝双贝曰朋
盖古者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未有用龟至于十
朋者崔说是也三应上四应初五 (第 33a 页)
归妹二变节皆有坎离龟象三变损坤数十四阴
为朋十朋也 崔憬 曰元龟直二十大贝双贝曰朋
盖古者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未有用龟至于十
朋者崔说是也三应上四应初五 (第 33a 页)
能成者三画非无本末也圣人何为重卦曰理具
乎中其事则未也若夫糅杂八卦之物撰定六爻
之德辩得失是非则非中爻不备中爻 崔憬 所谓
二三四五京房所谓互体是也盖物无常是亦无
常非施于彼者或不可施于此用于古者或不可
行 (第 44b 页)
乎中其事则未也若夫糅杂八卦之物撰定六爻
之德辩得失是非则非中爻不备中爻 崔憬 所谓
二三四五京房所谓互体是也盖物无常是亦无
常非施于彼者或不可施于此用于古者或不可
行 (第 44b 页)
坎下坤上成卦曰师
师贞大人吉无咎
师众也用兵以众故谓士卒为师贞大人吉无咎象
在占中以至正大公行师乃得吉而免咎大子夏 崔
憬 李鼎祚同扬雄以下作丈一经无称丈人者此必
误林黄中同此说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初六师出以律师出必用 (第 19b 页)
师贞大人吉无咎
师众也用兵以众故谓士卒为师贞大人吉无咎象
在占中以至正大公行师乃得吉而免咎大子夏 崔
憬 李鼎祚同扬雄以下作丈一经无称丈人者此必
误林黄中同此说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初六师出以律师出必用 (第 19b 页)
元 董真卿 撰
经䷆(坎下/坤上)集解(程子曰师序卦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之与由有争也所以次讼也)
(为卦坤上坎下以二体言之地中有水为众众之象以/二卦之义言之内险外顺险道而以顺行师之义也以)
(爻言之一阳而为众阴之主统众之象也比以一阳为/众阴之主而在上君之象也师以一阳为众阴之主而)
(居下将帅/之象也)师贞丈人吉咎(吕音训师陆氏曰马云二/千五百人为师坎宫归魂)
(卦贞丈人陆氏曰绝句丈人严庄之猊郑云能以法度/长于人晁氏曰 崔憬 李鼎祚皆云子夏传作大人说之) (第 1a 页)
经䷆(坎下/坤上)集解(程子曰师序卦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之与由有争也所以次讼也)
(为卦坤上坎下以二体言之地中有水为众众之象以/二卦之义言之内险外顺险道而以顺行师之义也以)
(爻言之一阳而为众阴之主统众之象也比以一阳为/众阴之主而在上君之象也师以一阳为众阴之主而)
(居下将帅/之象也)师贞丈人吉咎(吕音训师陆氏曰马云二/千五百人为师坎宫归魂)
(卦贞丈人陆氏曰绝句丈人严庄之猊郑云能以法度/长于人晁氏曰 崔憬 李鼎祚皆云子夏传作大人说之) (第 1a 页)
之便所以言上下无常或跃或处而非为邪无必上
之意也进退无恒可出可处而非离群无必退之意
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而进也 崔憬 曰至公欲及
时济人故无咎本位不中而得正故曰非为邪群指
下三阳
吴因之曰及字最有味时者是机会一日 (第 22b 页)
之意也进退无恒可出可处而非离群无必退之意
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而进也 崔憬 曰至公欲及
时济人故无咎本位不中而得正故曰非为邪群指
下三阳
吴因之曰及字最有味时者是机会一日 (第 22b 页)
五相缔不由户而由牖非正应也六子夲卦重者爻
不相应义取近比而已坎四柔近比五刚故曰刚柔
际 崔憬 曰于重险之时居多惧之地近三而得位比
五而承阳脩其洁诚进其忠信则虽礼物省薄明德
惟馨故曰樽酒簋贰用 (第 63b 页)
不相应义取近比而已坎四柔近比五刚故曰刚柔
际 崔憬 曰于重险之时居多惧之地近三而得位比
五而承阳脩其洁诚进其忠信则虽礼物省薄明德
惟馨故曰樽酒簋贰用 (第 63b 页)
民之大本鼎者火化之元勋革鸿荒而新万法孰有
大于革茹毛火化之初乎一初既立而万法类从矣
震䷲(震下/震上)
崔憬 曰鼎所以烹饪享于上帝主此器者莫若冢嫡
以为其祭主也故言主器者莫若长子也
程传震之为卦一阳生于二阴 (第 76b 页)
大于革茹毛火化之初乎一初既立而万法类从矣
震䷲(震下/震上)
崔憬 曰鼎所以烹饪享于上帝主此器者莫若冢嫡
以为其祭主也故言主器者莫若长子也
程传震之为卦一阳生于二阴 (第 76b 页)
所尚非有王者之德不能至之故曰王假之
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
宜照天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述曰 崔憬 曰离下震上明以动之象明则见微动则
成务故能大矣金贲亨曰王假之言惟王者能至之
盖盛大之业非小康之世 (第 42a 页)
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
宜照天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述曰 崔憬 曰离下震上明以动之象明则见微动则
成务故能大矣金贲亨曰王假之言惟王者能至之
盖盛大之业非小康之世 (第 42a 页)
爻亦无定用也初者本之所由始事未有形非知几
不能拟其象故难知上者末之所由终在事已成功
之后而易知故初辞则费于拟议卒则决以成其终
而已
崔憬 曰质体也言易之书原穷其事之初若初九潜
龙勿用是原始也又要会其事之末若上九亢龙有
悔是要终也易原始 …… (第 14b 页)
也而以阴居之则不当位而凶亦可辨其非
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
半矣
述曰象旨要与要终之要同 崔憬 谓中四爻亦能要
定卦中存亡吉凶之事者是也辨是与非原中爻之
始也要存亡吉凶要中爻之终也盖有是非则位 …… (第 16b 页)
形而上者可以观道过半之益不亦宜乎
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
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
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
述曰象旨仲虎曰杂物撰德指中爻互体此论中爻
本体 崔憬 曰二主士夫佐于一国四主公孤牧伯佐
于天子皆有助理之功三诸侯五天子同有理人之
功异位者韩康伯曰有内 (第 18a 页)
不能拟其象故难知上者末之所由终在事已成功
之后而易知故初辞则费于拟议卒则决以成其终
而已
崔憬 曰质体也言易之书原穷其事之初若初九潜
龙勿用是原始也又要会其事之末若上九亢龙有
悔是要终也易原始 …… (第 14b 页)
也而以阴居之则不当位而凶亦可辨其非
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
半矣
述曰象旨要与要终之要同 崔憬 谓中四爻亦能要
定卦中存亡吉凶之事者是也辨是与非原中爻之
始也要存亡吉凶要中爻之终也盖有是非则位 …… (第 16b 页)
形而上者可以观道过半之益不亦宜乎
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
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
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
述曰象旨仲虎曰杂物撰德指中爻互体此论中爻
本体 崔憬 曰二主士夫佐于一国四主公孤牧伯佐
于天子皆有助理之功三诸侯五天子同有理人之
功异位者韩康伯曰有内 (第 18a 页)
荀爽曰极饰反素文章败故为剥也
韩康伯曰极饰则实丧也
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
崔憬 曰夫易穷则有变物极则反于初故剥之为道
不可终尽而归之于复也 …… (第 8b 页)
唐应德曰明出地上晋也日出于积阴之下而升至
阳之位如人之破乎障塞而极乎高明此非强健有
力者不能此晋之所以次大壮也
崔憬 曰不可以终壮于阳盛自取触藩宜柔进而上
行受兹锡马
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伤于
外者 …… (第 11b 页)
终难故受之以解程传难极则必散
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
程传纵缓则必有所失失则损也
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
崔憬 曰损终则弗损益之故言损而不已必益
姜廷善曰损益盛衰若循环然损而不已天道复还
故必益益而不已则所损 …… (第 13a 页)
姜廷善曰物相遇合然后会聚而成群
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
张敬夫曰天下之物散之则小合而聚之则积小以
成其高大故聚而上者为升也
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
崔憬 曰冥升在上以消不富则穷故言升而不已必
困也
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
姜廷善曰困乎上则必反于下而 (第 14a 页)
韩康伯曰极饰则实丧也
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
崔憬 曰夫易穷则有变物极则反于初故剥之为道
不可终尽而归之于复也 …… (第 8b 页)
唐应德曰明出地上晋也日出于积阴之下而升至
阳之位如人之破乎障塞而极乎高明此非强健有
力者不能此晋之所以次大壮也
崔憬 曰不可以终壮于阳盛自取触藩宜柔进而上
行受兹锡马
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伤于
外者 …… (第 11b 页)
终难故受之以解程传难极则必散
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
程传纵缓则必有所失失则损也
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
崔憬 曰损终则弗损益之故言损而不已必益
姜廷善曰损益盛衰若循环然损而不已天道复还
故必益益而不已则所损 …… (第 13a 页)
姜廷善曰物相遇合然后会聚而成群
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
张敬夫曰天下之物散之则小合而聚之则积小以
成其高大故聚而上者为升也
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
崔憬 曰冥升在上以消不富则穷故言升而不已必
困也
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
姜廷善曰困乎上则必反于下而 (第 1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