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经部
  刑部尚书徐乾学撰
  丧仪节十三
   丧毕吉祭
诗序玄鸟祀高宗也(笺祀当为祫祫合也高宗殷王武 丁中
宗玄孙之孙也有雊雉之异)
(又惧而修德殷道复兴故亦表显之号为高宗云崩而/始同祭于契之庙歌是诗焉古者君 (第 1a 页)
  之贤君不欲遗之耳

  ○玄鸟祀高宗也(郑氏康成曰祀当为祫祫合也高/宗殷王武 丁中
宗玄孙之孙也有)
   (雉雊之异又惧而修德殷道复兴故亦表显之号/为高宗云○孔氏颖达曰郑以高宗上能兴 (第 74a 页)
 家夫家谓之丘田征粟米而已鲁以税亩井田尽废
 豪强兼并夫家不保其居丘甸数损故用田以赋若
 汉敛民财以田为率盖不复论 丁中
矣周制岁时登 (第 13a 页)
 背责一不享之楚而天下莫敢不享责一不王之
  楚而天下莫敢不王平荆楚者平天下之大机也
  故诗人颂武 丁中
兴之功先叙奋伐荆楚之绩
 商颂五篇十六章一百五十四句
 
 诗序补义卷二十四 (第 27b 页)
 丘田征粟米而已鲁以税亩井田尽废豪强兼并夫
 家不保其居丘亩数损改用田以赋若汉敛民财以
 田为率盖不复论 丁中
矣周制岁时登其夫家之众
 寡辨其可任者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
 及六十有五皆征之岂有以田为赋者 (第 22a 页)
 (制授民田有口分永业皆取之于官敛民财有租庸/调皆计之于口其后变为两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
 (簿人无 丁中
以贫富为差田之在民其渐由此贸易/之际不复可知贫者急于授旧则税多而田少富者)
 (利于避役则税少而田 (第 8a 页)
多侥倖一兴税役皆弊)马端临曰随田之在民者税
 之而不复问其多寡始于商鞅随民之有田者税
 之而不复视其 丁中
始于杨炎井田之良法坏于鞅
 租庸调之艮法坏于炎二人之事本君子所羞称而
 后之为国者莫不一遵其法一或变 (第 8a 页)
 有口分永业皆取之于官敛民财有租庸调皆计之

 于口其后变为两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
 中
以贫富为差田之在民其渐由此贸易之际不复
 可知贫者急于售田则税多而田少富者利于避役
 则税少而田多侥 (第 33b 页)
谓之
胡卢北史后妃传作瓠芦瓠芦正切壶字左传有山鞠
穷乎鞠穷是芎藭鞠穷正切芎字著于丁宁注丁宁钲
也广韵 丁中
茎切丁宁正切钲字守陴者皆哭注陴城 (第 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