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数有别耳陈氏不取注疏而发明三代制同

    与蔡邕等说相合今从之
  唐氏仲友
曰三代之制虽异其实皆明堂也夏堂修
 二七则四面之堂皆修七步矣广四修一则东西九
 步南北七步矣东西虽九 …… (第 9a 页)
 名非也彼盖以鲁之太庙有天子明堂之饰晋之明

 堂有功臣登享之事乃有同实异名之论是不知诸
 侯有太庙无明堂特鲁放其制晋放其名也
  唐氏仲友
曰古人以辟雍太庙明堂同制而异名是
 起于大戴记言外水为辟雍又言或以为文王之庙
 也又言此天子之路寝也 …… (第 39b 页)
 (礼记外传曰明堂四面各五门南门之外既有应门/则不得不有皋库雉门矣明堂者四时所居四面如)
 (一南面既有五门则/馀三面皆有五门矣)
  唐氏仲友
曰李泰伯谓南北七筵东西九筵各用其
 半四堂之修不等一不可也用其半则三筵有半仅 …… (第 45a 页)
    不可也

 附辨金华唐氏明堂制度
  (唐氏仲友
曰于国之阳画地四面方二百四十筵于/中取方二十四筵以为五室每室方三筵虚其十六)
 (筵室之两旁为窗合八 …… (第 46b 页)
 中降武王以配之岂严父之意哉

  唐氏仲友
曰文王配上帝周之子孙未之有改孝经
 谓之严父为周公言之也乐记谓祀乎明堂而民知
 孝者为武王言之也若成 (第 56b 页)
 天又非社事配地之所得比也观封人言设王社而
 不言稷又以见周人尊祖重农之意欤
    蕙田案叶氏论变置社稷一条良是
  唐氏仲友
曰先王之祀上下达礼未有社稷者也耕
 耨敛藏人力所可勉旱乾水溢则系于神祗故凡先
 王神祗之事皆为民祈榖 (第 42a 页)
    蕙田案此条剖晰邦国常征尽发二法极为

    明了知此则包咸之妄可破鲁颂两言之疑
    亦可决矣
  (唐氏仲友
曰学者见司徒建邦国封疆与武成分土/之等孟子颁禄之制不合因谓周礼非周公之制为)
 (周礼者又强为之说曰 (第 4b 页)
 焉 张子曰明水饮之祖毛血食之祖所以反始也
  周氏谞曰大圭不琢固巳美矣故大羹则言贵其
 质大圭则言美其质质未至于朴故于素车特言朴
 存异 唐氏仲友
曰周礼有明水而无玄酒则明水即
 玄酒也加于齐则谓之明水加于酒则谓之玄酒且
 玉藻曰凡尊必尚玄酒不曰尚 (第 40b 页)
 樵汲五人轻车七十五人重车二十五人故二乘兼
 一百人为一队举十万之众革车千乘校其费用支
 计则百万之众皆可知也 说斋唐氏
鲁军制问亦云
 大国三军其赋千乘书费誓曰鲁人三郊三遂郊即
 乡也天子六乡具六军六遂贰之合都邑之师为万 (第 56a 页)
    而其故不全由于论易故振孙云然后人以
    朱子之故遂废栗书似非朱子之意矣经义
    考又曰福清林黄中金华 唐与政
皆博通经 (第 2b 页)
    学而一纠朱子一为朱子所纠其所著经说
    学者遂置而不问 与政
之书无复存者黄中
    虽有易解而流传未广恐后泯没然当黄中
    既殁勉齐黄氏为文祭之其略曰嗟哉 (第 3a 页)
 辨说此亦托于硕鼠以刺其有司之辞未必直以硕
 鼠比君也
 是时卿大夫各有采地横征于私邑故诗人述其民
 刺有司之言诵之于朝以刺其君也 唐仲友
诗解以
 硕鼠为爱君之至其以此乎通篇为民将去之辞著
 眼在谁之永号一语君门万里拊膺长号其君不闻
 也 (第 11a 页)
 政言方行天下陟禹之迹则亦以禹迹为极特禹时
 四方有不尽之地听四夷居之不劳中国以事外故
 五服止于五千耳 唐仲友
曰周礼言九服祭公谋父
 又言五服(见国/语)盖九服五服一也自镇畿而内二畿
 而当一服与弼成五服至于五 (第 29a 页)
 贡九州之外而禹贡九州之外咸建五长东渐西被
 即成周蕃服之域是周之蕃服其名虽增于禹而其
 地未尝增也  唐仲友
曰周礼言九服祭公谋父又
 言五服盖九服五服一也自镇畿而内二畿而当一 (第 29a 页)
  八九者又一二三四之所藏也五乘五即为十十

  除五即为五其数互相备虽不言十而十在其中
  矣郑康成以木火金水为四象实本于此 唐仲友
  
经世图谱云月令河图之数也故土藏十此据刘
  牧之龙图而为言耳然龙图九宫之数也南九西
  七而月令以七 (第 8b 页)
    肯蹈袭前人其论孟子决汝汉推淮泗而注
    之江为古沟洫之法尤为诸儒所未及洵卓
    然能自抒所见者吕祖俭谓其集先儒之大
    成 唐仲友
谓职方舆地尽在腹中深为名流
    所推重信不虚也今取经解刋本谨依永乐
    大典本详加校定讹者正 (第 2a 页)
金华 唐仲友与政
少登两科历秘书省正字著作佐郎
知信台二州江西提刑孝宗深知其才不幸而卒年仅
五十三作六经图谱十卷名曰帝 (第 35b 页)
王政固无待言恐其恶亦未必如史之甚也 宋唐说斋
言宋之称王乃偃之自立亡国之君也而孟子且为卿焉此不知何据观孟子之言不问而知为妄说矣
不见诸侯何义章
(第 42b 页)
御题易传灯(有序/)
 是书旧署徐总干撰而不著名其子序谓其父尝师
 事吕祖谦 唐仲友
所学似尚有禀承顾取释氏传灯
 语为经解标题谬盩甚矣其言君子小人吉凶阴阳
 之义颇有阐发而所论河图数象 …… (第 1a 页)
    朱彝尊经义考亦不载其名惟永乐大典散
    见于谷卦之中题其官曰徐总干而不著名
    字又载其子子东序谓其父尝师事吕祖谦
     唐仲友
考宋史徐侨尝受业于吕祖谦著读 …… (第 2a 页)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PROPERTY: JUAN 原序

原序
先君总干幼年习声律自后喜经术而厌雕篆由是再
更六典绍兴初尝师东莱吕先生(祖谦/) 说斋唐先生(仲/)
(友/)
从宋先生(真卿/)书堂因见壁间伏羲先天八卦图象
笃志学易佩服师训蚤夜䆒心尝应试漕闱两预荐书
皆以是经 (第 4a 页)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PROPERTY: JUAN 原序

原序
先君总干幼年习声律自后喜经术而厌雕篆由是再
更六典绍兴初尝师东莱吕先生(祖谦/)说斋唐先生 (仲/)
(友/
)从宋先生(真卿/)书堂因见壁间伏羲先天八卦图象
笃志学易佩服师训蚤夜䆒心尝应试漕闱两预荐书
皆以是 (第 4a 页)
 来始失其义成均助教孔玄成曰孝经云严父莫大
 于配天明配尊大之天昊天是也夫吴天上帝天之
 总名后稷既已配天则文王无复配天之理矣若宋
 儒 唐仲友
云谓明堂独祀五帝而不及天不知我将
 之诗者也谓明堂祀五帝而不及昊天不知孝经者
 也诗言天孝经言上帝则 …… (第 15b 页)
 于堂不知昊天上帝者也五帝各居其方则昊天祀

 于何室其实祀吴天于太室而黄位配焉愚切详
 友
之言盖亦狃于晋儒之说者孔颖达云五方之帝
 即上帝也今岂可谓五帝非上帝而必以昊天上帝
 当之 (第 16a 页)
唐仲友
谓昊天祀于太室而以黄位配则五帝
 岂得为专祀乎文王与帝之位考于诗之注疏则无
 其说孝经宗祀文王于明堂 (第 1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