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書類
詩類
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八篇而已今书坊所刋十卷又有曲礼上下孔子)
(閒居中庸缁衣深/衣儒行大学八篇) 李格非
礼记精义十六卷(卫氏湜礼/记集说字) (第 27a 页)
(文叔
就曲礼檀弓王制丧服小记大传少仪学记/乐记杂记丧大记祭法十一篇中随所见为之义)陆佃
礼记解十四卷𫐠礼 (第 27a 页)
 吴郡张氏幼伦注凡一百一十条虽举礼记为目实
 兼三礼言之宋临川王安石有礼记𤼵明一卷长乐
 刘彝七经中义一百七十卷内礼记四十卷 李氏格
 非
有精义十六卷随所见为之义横渠张氏有记说
 三卷马氏睎孟有解七十卷延平周氏谞解王制礼
 运礼器郊特牲玉 (第 74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讳谓其失事正 吕氏大临曰
 教学必以诗书有所讳则学者终有惑也文字所以
 示于众有所讳则失事之实必有害也
 通论 李氏格非
曰诗云骏𤼵尔私箕子为武王陈洪
 范云而邦其昌是文武之名诗书不讳也
庙中不讳
 正义郑氏康成曰庙中为 (第 20b 页)
 臣道而与天子异则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诸侯
 会王田猎之礼也国君不合围大夫不掩群诸侯在
 国田猎之礼也  李氏格非
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
 而弗仁故春田不围泽不麛不卵是故物得其养故
 春蒐有一𤼵五豵之多冬狩有辰牡孔硕 (第 37b 页)
 去何也盖事有轻重势有可否君子以礼为守以义

 为衡迹虽不同其道一也
 存异 李氏格非
曰为人臣之礼无显谏而泄冶以谏
 死故书曰陈杀其大夫泄冶称陈国以杀有罪也泄
 冶之罪何显谏也三谏不听则 (第 3a 页)
 氏睎孟曰哭泣之哀齐斩之情饘粥之食乃所以自
 致者由庶人达于天子无所加损至于幕帟之饰末
 而已矣而得以隆杀焉此鲁卫所以有縿布之辨也
   李氏格非
曰先王之制小敛殡葬所以为死者之
 礼故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有等哭泣齐斩饘粥所以
 尽生者之情故天子达于庶 (第 30a 页)
 安身于内此礼之常昼有时居内者则以齐疾致慎
 而于物不敢接故也夜有时居外者则以大故致忧
 而于身不敢安故也
 通论 李氏格非
曰春秋传曰君子朝以听政昼以访 (第 18b 页)
 祭须是三年丧终乃可祔也
其变而之吉祭也比至于祔必于是日也接不忍一日
末有所归也(比必/利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末无也日有所用接之  李氏格
 非
曰以生者之情则不忍一日离穷死者之理则不
 忍一日末有所归虞祭所以安神也故以一日离言
 之接祭所以致情 (第 42a 页)
 焉不曰赐而曰献其将命之使不曰君而曰寡君若
 子思之仕鲁孟子之仕齐是也违而君薨弗服则在
 国而君薨为之服矣
 通论 李氏格非
曰廪人继粟庖人继肉不以官定食 …… (第 7b 页)
 亏伤火人火也(孔疏左传云人火/曰火天火曰灾)新宫火在鲁成三
 年 孔氏颖达曰此论哀先人宗庙毁伤之事公羊
 传曰新宫者何宣公之宫也  李氏格非
曰言新宫 (第 11b 页)
 游适然舜必五载周必十二载又以四岳为戻止之

 地盖虽本忧民之心尚有烦民之事故出必有期止
 必有方  李氏格非
曰田仆职曰以田以鄙则王之
 于都鄙未尝无巡守而止言四岳之诸侯者盖先王
 之于畿内诸侯也有祭祀以驭其神 …… (第 36b 页)
 通论孔氏颖达曰积贮满九年之后则腐坏当随时

 给用  李氏格非
曰鲁庄公冬大无麦禾臧孙告籴
 于齐传曰古者税什一丰年备败不外求而上下皆
 足也虽累凶年民弗病也一年不 (第 61b 页)
 易其所便之宜使之各得以宜其所宜也此居民材
 之大凡也 徐氏师曾曰此以下皆言居民之事而
 此一节则以中国言
 通论 李氏格非
曰周礼司徒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
 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以阜人民以蕃鸟 (第 42a 页)
 风俗敬养耆老所以致恭孝之心哀恤孤独所以逮
 及不足谓以思意逮及之不足则孤独者也尊上贤
 人所以崇奖有德简去不肖所以绌退恶人  李氏

 格非
曰民之性无非天也故六礼曰脩脩者言有所
 因也人之德无非自得也故七教曰明明者言有所
 本也淫者出于民之 …… (第 1b 页)
 至矣犹恐资禀有厚薄观感有浅深又不可无劝惩
 故率教者上升之以崇其德所以示劝也叛教者简
 去之以绌其恶所以示惩也详见下文
 通论 李氏格非
曰六礼冠昏乡嘉礼也丧凶礼祭吉 …… (第 3a 页)
 此先刑后辟者以刑得其正然后辟得其明故也

  李氏格非
曰审其轻重之罪所以正刑察其真伪之
 情所以明辟 蔡氏沈曰简核其实也苟无情实在
 所不听 郝氏敬曰诸大 …… (第 32b 页)
 在上待之为己尽在下习之为已久如是而犹犯之
 宜其不赦矣 又曰戎器不粥而兵车之中度则得
 粥之者以丘乘出车赋而兵车之粥不可禁故也
  李氏格非
曰周官司市凡伪饰之禁在民在商在贾 (第 44a 页)
 也 陈氏浩曰太王爰及姜女文王亲迎于渭皆是
 敬而亲之之道以至于有天下故曰先王之所以得
 天下也大门女家之门也
 通论 李氏格非
曰妇人从人者也从之斯尊之矣卑
 其夫未有能从夫也夫弱于外妇强于内下上其心 (第 17a 页)
 (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此于六乡举党/六遂举遂则闾里以上皆有学可知故郑云归教于)
 (闾/里) 孔氏颖达曰于遂中立序教党学所升者 

 氏格非
曰县遂同于州乡酂鄙同于族党邻里同于
 比闾此经于六遂言序以见乡之党于六乡言党以
 见遂之鄙于县遂之学 (第 7b 页)
 吾聪明于其外淫乐慝礼其入人也深而不能蔽吾
 心术于其内夫然则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体百
 体所由无逆而非顺无邪而非正以行吾义而已
  李氏格非
曰反情以和其志以内修内者也比类以 (第 29b 页)
 有义乃能让利歌五帝之遗声则可以保其勇歌三
 代之遗声则可以保其义勇义人之所有非明乎歌
 之音则不足以保全之故也  李氏格非
曰歌者非 (第 65a 页)
 异故明之

 通论 李氏格非
曰谷梁传曰妇人既嫁不踰境非三
 年之丧则虽卫之亡而许穆夫人不得唁者大夫止
 之以义故也
 案仪礼女嫁 (第 22a 页)
    薄于天性之爱矣

尔雅母为妣(疏广雅云母牧也言育养/子也妣媲也媲匹于父)
檀弓穆公之母卒使人问于曾子曰如之何对曰申也
闻诸申之父曰哭泣之哀齐斩之情饘粥之食自天子
(注穆公鲁哀公之曾孙/疏齐是为母斩是为父)
  (李格非
曰齐斩所以称情/而为之也故曰齐斩之情)
 孔丛子景公祭路寝闻哭声问梁丘据对曰鲁孔子
 之徒也其母死服 (第 2b 页)
 (相近也近者至于亲亲而不尊远者至于尊尊而不/亲唯其亲而不尊故九月五月之丧功衰而已唯其)
 (尊而不亲故虽齐衰/之丧亦有三月者也)
  (李格非
曰周官小宗伯曰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书/曰九族既睦辨因其近故止于三睦举其远故至于)
 (九盖六世则亲族竭 (第 17b 页)
 (敖继公曰持体/正其手足也)
男女改服(注为宾客来问病/亦朝服庶人深衣)属纩以俟绝气(注为其气/微难节也)
(纩新絮口疏纩今之新绵易/动摇置 鼻之上以为候)
丧大记疾病外内皆埽君大夫彻县士去琴瑟(注凡音/动人病)
(者欲静也凡乐器天子宫县诸侯轩县大夫判县士特/县去琴瑟者不命之士 疏宫县四面轩县去其一面)
(判县又去其一面特县又去其/一面县于东方或于阶间而已)寝东首于北牖下(注为/君来)
(视之时也病者恒居/北牖下或为北墉下)
  (李格非
曰东首所以归魂于阳北牖下/所以反魄于阴使之各归于真宅而已) (第 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