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孟子類
經解類
孝經類
樂類
類書類
君临臣丧坐抚当心要绖
而踊今日之事至于死生之际恝然不相关不啻如路
人恩义安在 仪礼旧与六经三傅并行至 王介甫
始 …… (第 6b 页)
佐王莽颇遵用以更张而败 宋王安石
尤主之奉诏上
所撰三经义颁行而自董周官已用新法欲一二追复
而又败于是人咸为周官讳以为非经程伊川则以为 (第 16a 页)
洺州人永徽中仕)
(至太学博士今并为十二卷/世称其发挥郑学最为详明)王元度周礼义决三卷
宋史艺文志 王安石
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通考晁氏/曰熙宁中) …… (第 4b 页)
(设经义局 介甫
自为周官义十馀万言不解考工记/陈氏曰熙宁八年诏颁之国子监且置之义解之首)
王昭禹周礼详解四十卷(通考 (第 5a 页)
陈氏曰其学/皆宗王氏新说)杨时周礼
辩疑一卷(通考晁氏曰/攻 安石
之书)夏休周礼井田谱二十卷(陈止/斋序)
(曰其说畿内广成万步谓之都不能成都谓之鄙虽不/能成鄙即成县 …… (第 5a 页)
其书)黄度周礼说五
(通考陈氏曰字文叔不解考工记又叶适序曰周官/晚出而刘歆遽行之大坏矣苏绰 坏矣 王安石
又) …… (第 5a 页)
 其仪法度数则仪礼乃其本经而礼记郊特牲冠义

 等篇乃其义疏耳前此犹有三礼通礼学究诸科士
 犹得以诵习而知其说熙宁以来 王安石
变乱旧制
 废罢仪礼而独存礼记之科弃经任傅遗本宗末其
 失已甚而博士诸生又不过诵其虚文以供应举至
  …… (第 12a 页)
閒一二条方欲/如意修定而未遂也呜呼礼莫重于丧祭文公以二书)
(属之先生其责任至不轻也先生于二书也推明 文王/
周公之典辩正诸儒异同之论掊击后世蠹坏人心之) …… (第 14a 页)
(其时揖让进退于其间然自郑注贾疏而外诸儒先旧/说不复得见至唐太宗始表章十三经以注疏列于学)
(官而 王安石
用三经新说又罢仪礼盖废已久矣至是/文公实始尊信之勉斋黄氏信斋杨氏相继讲求以述)
(先生之志洵礼家之统 …… (第 15b 页)
祫绵蕞三卷魏
了翁礼记要义三十三卷
 卫氏湜礼记集说名氏长乐刘氏彝字执中七经中
 义内礼记四十卷临川 王氏安石
(第 28a 页)
介甫
礼记发明 …… (第 28a 页)
经后矣此外犹冇三十六篇曰通)
(礼者九曲礼内则少仪玉藻通记小大仪文而深衣附/焉月令王制专记国家制度而 文王
世子明堂位附焉)
(曰丧礼者十有一丧大记杂记丧服小记服问檀弓曾/子问六篇记丧而大傅间傅问丧三年问丧服 (第 29b 页)
同位又不用南吕上生姑洗姑)
(洗为羽祭天/四声足矣)
 (陆氏佃曰黄钟降神之/乐也故曰天神皆降)
  (王氏安石
曰此/祀天下神之乐)
 (薛氏衡曰周制大祭有三一曰祭天圜丘二曰祭地/方泽三曰禘祫宗庙三祭既殊其乐亦异 …… (第 15a 页)
 (神之乐宜主以帝所出之方及其格也大合六代之/乐文之以五声播之以八音而配以祖焉在易豫所)
 (谓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是也)
  (王氏安石
曰圜钟正东方之律帝与万物相见于是/出焉天无不覆求天神而礼之则其乐之宫宜以帝)
 (所出之方/故致圜) (第 15b 页)
    风旱
周礼春官司巫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注雩旱祭也/天子于上帝)
(诸侯于上公之神郑司农云鲁僖/公欲焚巫尪以其舞雩不得雨)
  (王氏安石
曰帅女巫也/不言女以女巫见之)
 (王氏昭禹曰阳亢在上阻阴而旱/帅巫而舞雩所以助达阴中之阳)
女巫旱 (第 11b 页)
(堂之中有五天帝五人帝五人神之/坐皆法五行故知五室象五行也)
  (王氏安石
曰夏之世室堂修二七为南北十有四步/广四修一为东西十有七步半则是一堂修不过八)
 (丈四尺广不过十丈五 …… (第 2b 页)
    室虞曰总章夏曰世室商曰阳馆盖皆为朝
    会诸侯听朔颁政之所非天子之常居及周
    曰明堂而即宗祀 文王
于此以配上帝则尤
    严父配天对越森严之地而非可常居也月
    令天子居青阳居明堂居总章居元堂 …… (第 13a 页)
郑注)
(乐记云文王之庙为明堂制案觐礼朝诸侯在文王庙/而记云凡俟于东箱者郑答赵商云成王崩时在西都) (文王
迁酆镐作灵台辟廱而已其馀犹诸侯制度焉故/知此丧礼设衣物有夹有房也周公摄政制礼作乐乃)
(立明堂于王城 (第 14b 页)
如郑此言是成王崩时路寝犹如诸侯/之制故有左右房也觐礼在 文王
之庙而记云凡俟于)
(东箱者是记人之说误耳或云文王之庙不如明堂制/但有东房西房故鲁之太庙如文王庙明堂 (第 14b 页)
位云君卷)
(冕立于阼夫人副祎立于房中是也乐记注称 文王
之/庙如明堂制有制字者误也然西都宫室既如诸侯制) …… (第 14b 页)
学大夫淳于登说明堂在国之阳丙巳之地三里/之外七里之内而祀之就阳位上员下方八窗四闼布)
(政之宫周公祀 文王
于明堂以配上帝上帝五精之帝/太微之庭中有五帝座星其古周礼孝经说明堂 (第 15b 页)
文王)
(
之庙夏后氏世室殷人重屋周人明堂东西九筵筵九/尺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盖之以茅谨案)
(今礼古礼 …… (第 15b 页)
不韦作春秋时说者所益非古制/也四堂十二室字误本书云九堂十二室淳于登之言)
(取义于援神契援神契说宗祀 文王
于明堂以配上帝/曰明堂者上员下方八窗四闼布政之宫在国之阳帝)
(者谛也象上可承五精之神五精之神实在太 …… (第 15b 页)
    此疏胪郑义颇详今绎其说于尚书顾命东
    房西房则曰成王崩时在镐京承先王宫室
    犹诸侯制度于觐礼东厢则曰记人之误或
    曰 文王
之庙不如明堂制于诗西南其户则
    曰宣王承乱所营宫室还依天子制度路寝 …… (第 16b 页)
    蕙田案杜氏释明堂为祖庙病同蔡邕
大戴礼盛德篇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一室而有四
户八牖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以茅盖屋上圆下方明堂
者所以明诸侯尊卑外水曰辟雍南蛮东夷北狄西戎
明堂月令赤缀户也白缀牖也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

堂高三尺东西九筵南北七筵上圆下方九室十二堂
室四户户二牖其宫方三百步在近郊近郊三十里或
以为明堂者 文王
之庙也朱草日生一叶至十五日生
十五叶十六日一叶落终而复始也周时德泽洽和蒿
茂大以为宫柱名蒿宫也此天子 …… (第 21a 页)
 (里之外七里之内丙巳之地韩诗说明堂在南方七/里之郊然三十里无所取也再言方圆及户牖之数)
 (亦烦重或以为明堂者 文王
之庙也明堂与 (第 21b 页)
文王
之/庙不同处或说谬朱草日生一叶至十五日生十五)
 (叶十六日一叶落终而复始也孝经援神契曰朱草/生蓂筴 …… (第 21b 页)
 记明堂位曰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乡
 而立明堂也者明诸侯之尊卑也制礼作乐颁度量
 而天下服知明堂是布政之宫也又孝经曰宗祀
 王
于明堂以配上帝则周有明堂也明矣
家语孔子观于明堂观四门墉有尧舜桀纣之象各有
善恶之状废兴之戒
    …… (第 25b 页)
    宰正百官诗序曰周公既成洛邑朝诸侯乃

    率以祀 文王
盖成王宅忧周公位冢宰而百
    官总已以听焉及既成洛邑辅成王以朝诸
    侯诗序言朝诸侯乃率以祀 (第 35a 页)
文王
则朝不在
    庙而在明堂可知矣然考其名夏曰世室则
    取义于宗庙殷曰重屋则取义于栋宇意者
  …… (第 35a 页)
 (面周水圆如璧则曰辟廱翼名而同事其实一也以/周清庙论之鲁太庙皆明堂也鲁禘祀周公于太庙)
 (明堂犹周宗祀 文王
于清庙明堂也礼记檀弓曰王/齐禘于清庙明堂也孝经曰宗祀 (第 36b 页)
文王
于明堂礼记)
 (明堂位曰太庙天子曰明堂又曰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 …… (第 36b 页)
 (为一义而称镐京之诗以明之凡此皆明堂太室辟/廱大学事通文合之义也 叶氏时礼经会元匠人)
 (曰夏世室殷重屋周人明堂郑氏谓世室宗庙也重/屋正寝也三代各举其一明其制同也案孝经周公)
 (宗祀 文王
于明堂明堂乃宗祀之地则亦为宗庙矣/有明堂则有大室书曰王入太室祼孔安国以太室) …… (第 37b 页)
 侯有太庙无明堂特鲁放其制晋放其名也
 唐氏仲友曰古人以辟雍太庙明堂同制而异名是
 起于大戴记言外水为辟雍又言或以为 文王
之庙
 也又言此天子之路寝也蔡邕之徒祖其说皆考之
 未详尔路寝之不在郊明堂之不可为学宫太庙之
 不可 …… (第 39b 页)
 代之礼两存或者之传则亦未可以决辞观也古之

 辟雍居中而四学居其四旁太室上圜则水有辟雍
 之象五室谓之太室而于是祀 文王
复庙重檐茅屋
 示俭则有清庙之制外之四堂与其户牖路门则亦
 合于路寝常居谓之路寝犹宗庙之谓之太庙四堂 …… (第 40a 页)
    诸侯有太庙无明堂鲁特僭礼而仿其制耳
    师氏保氏居虎门守王闱此王宫中之小学
    非太学且非辟雍何况明堂乎大戴礼或谓
     文王
之庙夫明堂乃享帝之所 (第 41b 页)
文王
为配而
     (第 41b 页)
文王
之庙也袁氏等辨之极是
    又案康成注云或举宗庙或举王寝或举明 …… (第 41b 页)
 (侯之处也是说也吾于班文有证焉汉武帝之东封/也泰山东北址有古时明堂处则宫坛不存而其址)
 (犹在也虽然郑康成赵台卿知时会殷同之有明堂/而未能明夫所以朝诸侯祀五帝之义也周公祀 文)
 (王
于明堂以配上帝盖即其坛而祀之辅成王负扆/以朝诸侯盖即其宫而朝之由此言之明堂制度与)
 (其祀典晓然 …… (第 48a 页)
 (子则以物成可尝之时尤所重/故也尝如此则大飨从可知矣)
孝经子曰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

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 文王
于明堂以
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注言以父配天/之礼始于周公)
(明堂天子布政之宫周公因祀五 (第 49b 页)
方上帝于明堂乃尊 文王
以配之)
诗周颂我将序曰祀 (第 49b 页)
文王
于明堂也
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仪式刑 (第 49b 页)
文王
之典日
靖四方伊嘏 (第 49b 页)
文王
既右享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
保之
 程子曰万物夲乎天人本乎祖故冬至祭天而祖配 …… (第 49b 页)
 之以冬至气之始也万物成形于帝而人成形于父
 故季秋享帝而以父配之以季秋物成之时也
 问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 文王
以配上帝帝只是天
 天只是帝却分祭何也朱子曰为坛而祭故谓之天
 祭于屋下而以神祗祭之故谓之帝
 吕氏 (第 50a 页)
读诗记明堂祀上帝而 文王
配焉故此诗虽祀
  (第 50a 页)
文王
之乐歌必先言祀天而次言 (第 50a 页)
文王
我将我享
 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言祀天也仪式 (第 50a 页)
文王
之典 (第 50a 页)
 日靖四方伊嘏 文王
既右享之言祀 (第 50b 页)
文王

 朱子诗集传陈氏曰古者祭天于圜丘扫地而行事
 器用陶匏牲用犊其礼极简圣人之意以为未足以
 报本故 (第 50b 页)
于季秋之月有大享之礼焉天即帝也郊而
 曰天所以尊之也故以后稷配焉后稷远矣配稷于
 郊所以尊稷也明堂而曰帝所以亲之也故以 文王
 
(第 50b 页)
文王
亲也 (第 50b 页)
文王
于明堂亦以 (第 50b 页)
文王
也尊尊
 而亲亲周道备矣然则郊者古礼而明堂者周制也 …… (第 50b 页)
 王炎文献志郊以事天庙以祀祖祢三代之达礼也
 明堂以享帝则非郊以享亲则非庙夏商所未有也
 而周始为之故夫子曰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
 宗祀 文王
于明堂以配上帝武王之伐商而归也祀
 明堂以教民知孝其礼行于朝觐耕藉养老之先而
 严父配天之义夫子不属 …… (第 51a 页)
 明堂之礼武王主其事而行之其制度则周公明其

 义而为之也其在周颂思文后稷配天之乐章也我
 将祀 文王
于明堂之乐章也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尊祖以明有本此百世所不变者也而周之王业实
 成于 (第 51b 页)
文王
配天于郊则不可以二太祖之尊烝尝于
 庙则不足以明 (第 51b 页)
文王
之德是故宗祀明堂以配上帝
 此义之所当然礼之所从起而非厚于其祢也知此
 则周公制礼之义明矣
 杨氏复 …… (第 51b 页)
 维羊维牛之语则明堂之礼为尤备故程子曰其礼
 必以宗庙之礼享之朱子亦曰祭于屋下而以神祗
 祭之盖谓此也
 濮氏一之曰 文王
之祀既不敢同后稷于郊又无屈
 天神于宗庙之理故特尊其祀于明堂也斯其为曲
 尽矣
 何氏楷曰胡致堂云文 (第 52a 页)
王已有庙矣以季秋享帝而

 奉 文王
配焉不可于七庙中独举大礼于一庙故迎
 主致之明堂以配帝也祭帝必于明堂者帝出震而
 宰万物犹向明而治天 (第 52b 页)
下也武王即位追王 文王

 公制礼推本王功故 (第 52b 页)
文王
配帝而祀于明堂此义
 类也
 陈氏礼书明堂之祀于郊为文于庙为质故郊扫地
 藁秸而已明堂则有堂有筵郊特 …… (第 52b 页)
    之是也陈氏礼书谓祭五帝与天仍用郑氏
    六天之说明堂五室而祭六天亦难强通矣
 附辨注疏武王配五人神于明堂下
 (祭法祖 文王
而宗武王郑注祭五帝五神于明堂曰祖/宗祖宗通言尔孝经曰宗祀 (第 54b 页)
文王
于明堂以配上帝月)
 (令春曰其帝太皞其神勾芒夏曰其帝炎帝其神祝融/中央曰其帝黄帝其神后土秋曰其帝少 …… (第 54b 页)
 (冬曰其帝颛顼其神玄冥以孔疏云祭五帝五神于明/堂曰祖宗祖宗通言尔者 明堂月令五时皆有帝及)

 (神又月令季秋大飨帝故知明堂之神有五人神及五/天帝也孝经云宗祀 文王
于明堂以配上帝 故知于)
 (明堂也之郊特牲孔疏五时迎气及雩祭则以五方/人帝配 九月大飨五帝则以 (第 55a 页)
五人帝及文武配之)
 (以 文王
配五天帝则谓之祖以武王配五人神则谓/之宗崔氏曰皆在明堂之上祖宗通言故祭法云祖)
  (第 55a 页)
(文王
(第 55a 页)
文王
称祖孝经云宗祀 (第 55a 页)
文王
于明堂是 (第 55a 页)
文王
称/宗 (第 55a 页)
文王
既尔则武王亦有祖宗之号故云祖宗通言)
 王氏肃曰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祖宗自是不毁之
 名非谓配食于明堂 (第 55a 页)
者也审如郑言则经当言祖祀
  文王
于明堂不得言宗祀也宗者尊也周人既祖其
 庙又尊其祀孰谓祖于明堂者乎郑引孝经以解祭 (第 55a 页)
 法而不晓周公本意殊非仲尼之义旨也
 杜氏通典宗祀 文王
于明堂以配上帝谓祀昊天上
 帝先儒所释不同若以祭五帝则以天帝皆坐明堂
 之中以五人帝及 (第 55b 页)
文王
配之五官之神坐于庭中以
 武王配之通名曰祖宗故云祖 (第 55b 页)
文王
而宗武王 (第 55b 页)
文王
 
为父配祭于上武王为子配祭于下如其所论非为
 通理但五神皆生为上公死为贵神生存之日帝王
 享会皆须升堂 (第 55b 页)
今死为贵神独配于下屈武王之尊

 同下坐之义为不便
 陈氏礼书祭法曰周人禘喾而郊稷祖 文王
而宗武
 王郑氏曰禘郊祖宗谓祭祀以配食也其说以为坐
 五帝于堂上以五人帝及 (第 56a 页)
文王
配之坐五神于庭中
 以武王配之然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祖宗其庙
 耳非谓配于明堂也月令之五人帝五人神所 …… (第 56a 页)
 中降武王以配之岂严父之意哉

 唐氏仲友曰 文王
配上帝周之子孙未之有改孝经
 谓之严父为周公言之也乐记谓祀乎明堂而民知
 孝者为武王言之也若成王以降 (第 56b 页)
则亦祖而已德如
  文王
而可以配上帝文王既配上帝则武王虽无配
 可也康成谓配以文武凿说也其说谓祭法禘郊祖
 宗皆配天之祭亦考 (第 56b 页)
器桥道顿递使曰礼顿大礼礼仪二使仍
旧制又设季秋大享登歌并用方士初礼部尚书许光
凝等议明堂五室祀五帝而 王安石
以五帝为五精之
君昊天之佐故分位于五室与享明堂神宗诏惟以英
宗配帝悉去从祀群神陛下肇新宏规得其时制位 (第 43a 页)
   明堂
宋史高宗本纪绍兴元年九月辛亥合祭天地于明堂
太祖太宗并配大赦
礼志绍兴元年礼部言国朝冬祀大礼神位六百九十

行事官六百七十馀员今卤簿仪仗祭器法物散失殆
尽不可悉行宗庙行礼又不可及天地明堂之礼可举
而行乞诏有司讨论以闻礼部御史太常寺言仁宗明
堂以大庆殿为之今乞于常御殿设位行礼乃下诏曰
肇称吉礼已见于三岁之郊载考彝章当间以九筵之
祀因秋成物辑古上仪会天地以同禋升祖宗而并配
乃以九月十八日行事先是绍兴初权礼部尚书胡直
孺等言国朝配祀自英宗始配以近考司马光吕诲争

之以为诎祖进父然卒不能夺王圭孙抃之谄辞其后
神宗谓周公宗祀在成王之世成王以文王为祖则明
堂非以考配明矣 王安石
亦对以误引孝经严父之说
惜乎当时无有辨正之者今或者曰后稷为周之祖文
王武王是为二祧高祖为汉之祖孝文孝 …… (第 2a 页)
不美也然而子孙不敢推以配天者避祖
宗也有宋肇基创业之君太祖是已太祖则周之后稷
配祭于郊者也太宗则周之 文王
配祭于明堂者也此
二祭者万世不迁之法皇祐宗祀合祭天地固宜以太
祖太宗配当时盖拘于严父故配帝并及于真宗 …… (第 2b 页)
或以周公严父之文为疑则既有治平中司马光吕诲
之议又有熙宁中祖宗之圣训与 王安石
之说足以破
万世之惑矣或以并配之礼为疑谨案皇祐诏书其略
曰国朝自祖宗以来三岁一郊今祀明堂正当三岁亲 (第 4b 页)
郊之期而礼官所定配坐不及祖宗宜并配以称朕恭
事祖宗之意盖太祖则周之后稷当配祭于郊者也太
宗则周之 文王
当配祭于明堂者也郊当祭太祖而以
当郊之岁举明堂之礼则不可以遗太祖而不祭稽之 …… (第 4b 页)
 于郊比周之后稷则太宗宜配帝于明堂以比周之

  文王
仁宗皇祐二年始行明堂合祭天地并配祖宗
 乃一时变礼至嘉祐七年再行宗祀已悟皇祐之非
 乃罢配享仍彻地示 …… (第 6a 页)
    蕙田案九变之乐不及明堂者天神同也乃
    专以为布政会朝之地而以祀帝配祖为义
    起谬矣周人宗祀 文王
何尝有二配乎不举
    政和之典而以绍兴之初举行皇祐之制为 …… (第 36a 页)
 (行礼月色如画上拜起不倦以迄于成黎明登楼肆/赦簪花过德寿宫人情熙然赦书乃必大视草其间)
 (云唯周成宗祀洛中陟配于 文王
唯汉武合祠汶上/推严于高帝皆用亲郊之礼具殚尊祖之诚于铄本)
 (朝若稽前代俶经路寝有皇祐之彝仪遍秩群 …… (第 38b 页)
 (圜丘太宗配祈谷大雩高宗配明堂/宗祀盖尤延之为礼官时所请云)
光宗本纪淳熙十六年闰五月癸酉诏季秋有事于明
堂以高宗配
文献通考淳熙十六年光宗既受禅闰五月礼官言冬
祀配以太祖而春夏秋皆配以太宗祖有功宗有德故
推以配上帝高宗身济大业绍开中兴揖逊之美越超
于古功德茂盛为宋高宗秋享明堂宜奉以升侑又谓
我将祀 文王
实在成王之时钱公辅司马光吕诲皆以 (第 43a 页)
十太一神并用通天冠绛纱袍
熙宁六年十一月癸丑中太一宫成乙卯亲祝太一

文献通考熙宁六年中太一宫成命 王安石
为奉安
太一使吴充孙固为前导官主管卤簿奉安神像降 …… (第 5a 页)
    盖截然其不侔矣今取唐宋元祭太一事另
    为一类附诸九宫贵神之后以为后世鉴
           右太一
图书集成 宋王安石
景灵宫修盖神御殿上梁祭告
太岁已下诸神祝文伏以钦奉仙游肇营宝构举修
梁而揆日具蠲肴以宁神祓此后艰仰繄 (第 15a 页)
天祐案太

岁之祀汉唐宋以来不载祀典而 安石
有祭太岁诸
神文岂宋时已有其祀耶
元史成宗本纪至元三十一年夏四月即皇帝位五
月壬子祭太阳太岁火土等星 (第 15b 页)
 (而/已)
礼运命降于社之谓殽地(注降于社谓教令由社下者/也社土地之主也周礼土会)

(之法有五地之物生社疏命者政令之命降下于社谓/从社而来以降民也 即地也指其神谓之社指其形)
(谓之地法社以下教令故云殽地周礼大司徒五地则/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地有五土生物不同人君法)
(地亦养物/不一也)
  (王氏安石
曰命者命祀之谓也出命而降于社天子/有社诸侯亦可以有社谓之殽地诸侯可以祭社而)
 (不可以祭天故也殽者 (第 12b 页)
          右社名
周礼地官大司徒设其社稷之壝而树之田主各以其
野之所宜木遂以名其社与其野(注田主田神后土田/正之所依也诗人谓)
(之田祖所宜木谓若松柏栗也若以/松为社者则名松社之野以别方面)
 (薛氏季宣曰言社则稷在其中/曰各云者为邦国都鄙设耳)
  (王氏安石
曰各以其野所宜木则新氓欲有所植不/谋而知其土壤所宜公上欲有所敛不视而知其木)
 (所/出) (第 7a 页)
 (王氏昭禹曰兵舞干舞也山川为/国阻固故以干舞之干之言捍也)
山虞若祭山林则为主而修除且跸(注为主主办护之/也修除治道路场)
(坛主疏此山林在畿内王国四方各依四时而祭云则/为 者谓主当祭事者也而修除者谓扫除粪洒云且)

(跸者且复跸止行人也云为主主办护之也者案中侯/握河纪尧受河图云帝立坛磬折西向禹进迎舜契陪)
(位稷办护注云办护者供时用相礼仪则此云办护者/亦谓共时用相礼仪者也云修除道路场坛者案守祧)
(职云其庙则有司修除之郑云有司恒主脩除谓/埽除粪洒场谓墠即除地之处坛神位之所也)
  (王氏安石
曰修修祭事除除地为墠跸止人/犯其祭虞主山林掌其政令且为之厉禁也)
礼记礼器五献察(孔疏谓祭/四望山川 (第 33a 页)
          右通论五祀
礼记礼运降于五祀之谓制度(注谓教令由五祀下者/五祀有中霤门户灶行)
(之神此始为宫室制度法疏降于五祀者所施政令降/于民者从五祀而来谓 此五祀之神以施政令也之)
(谓制度者初造五祀之神既立中霤门户灶行大/小形制各有法度后王所以取为制度等级也)
  (王氏安石
曰出命而降于五祀居则中霤门户食则/有灶往来则有行自天子至于卿大夫士均祀之位)
 (有尊卑礼有隆杀有一 (第 14a 页)
 独祭文祖于齐七政之前而祭馀庙于类上帝之后
 者乎以此观之则张髦之说虽近似不可从也
 罗氏泌路史三昭三穆前人如程颢 王安石
辈多取
 以为祭人鬼然昭穆非宗也夫祭有其举之莫敢废
 也三昭三穆世何尝废祀此固不必议者且七政既
 齐 …… (第 15b 页)
 王氏樵曰晋张髦以六宗为三昭三穆受终之初既
 有事于文祖势必及馀庙然古者昭穆不尽称宗惟
 祖有功宗有德故商有三宗周人祖 文王
而宗武王
 下至汉世犹止文帝称太宗武帝称世宗至唐乃尽
 称宗此岂可以为据哉
    蕙田案以上张髦三 …… (第 16a 页)
 知遍走其地矣(望者遥祭尔以山高可望而祭之川/曰望者本山而言之汉岳渎各祠其)
 (处然不望/则非也)王肃治家语而辄自异之必有其说矣噫
 多言奚为后世必有尧舜 文王
周孔者出不由群惑 …… (第 22a 页)
 当义合尧典则周公其人也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

  文王
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
 祭者也居其位摄其事郊天地供群神之礼巡狩天
 下而遗其祖宗恐非 (第 35b 页)
 长发为大禘信非妄矣何休亦云禘所以异于祫者
 功臣皆祭也
    蕙田案序以为大禘朱子谓禘不当及群庙
    之主 王安石
曰雍序禘太祖周无四时之禘
    故也此序曰大禘则商有四时之禘故也四 …… (第 29a 页)
    百世不毁不在七世亲庙之数刘歆之论不
    可易也故朱子亦以为是
书武成丁未祀于周庙骏奔走执豆笾(传四月丁未祭/告后稷以下文)
(考 文王
以上七世之祖骏大也诸侯皆大奔走于庙执/事 疏知告后稷以下后稷则始祖以下容毁庙也天)
(子七庙故云文 (第 33b 页)
文王
以上七世之/见是周庙皆祭之故经总云周庙也) (祖/)
礼记大传牧之野武王之大事也既毕而退设奠于牧
(第 33b 页)
 为太祖未正位故止祀三昭三穆太祖已正位乃并
 昭穆为七世是也盖祖有功宗有德与郊议谥同义
 皆本天以衡之非意为推崇 王安石
以僖祖为始祖
 谬甚其说精当不可易矣
 又周世次昭穆图说后稷(第一世/为太祖)不窋(第二世/为昭) …… (第 56b 页)
 毁隃(八世/昭)公非(九世/穆)高圉(十世/昭)亚圉(十一/世穆)祖绀(十二/世昭)
 (史记作公/叔祖类)太王(十三/世穆)王季(十四/世昭) 文王(十五/世穆)
武王(十六/世昭) …… (第 56b 页)
 (穆/)懿王(二十二/世昭)案周自后稷以至懿王凡二十二世
 皆父死子继后稷为太祖其下一世昭一世穆相间
 而下故 文王
以前立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而五武
 王以后立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而七凡亲尽而祧
 之主皆藏于太庙之夹室至 (第 57a 页)
懿王时 文王
亲尽当祧
 而以有功当宗因另立文世室于三穆之上及懿王
 崩孝王立孝王者共王之弟懿王之叔也懿王本有 …… (第 57a 页)
 是穆王迁于二昭康王迁于一昭而武王当祧矣亦
 以有功当宗因另立武世室于三昭之上夫孝王为
 共王之弟孝王在位犹共王在位也共王时 文王

 不当祧况武王乎今以共王祔之故不得不 (第 57b 页)
文王
 
又以懿王祔之故不得不祧武王是则孝王时三昭 …… (第 57b 页)
    随例祔庙茫不知其为宗者直至懿孝之世

    当迁始觉其不可而为之立庙则圣人之垂
    典则以遗后人者不已疏乎夫周公制礼于
     文王
既没特宗祀于明堂以配上帝东都甫
    建又特立文武二庙而不及其馀则百世不
    迁当时已有定制必 (第 67b 页)
 (为近矣每月祭焉是谓亲亲亲亲不忘乎/月祭可以谓之智彝刻以蜼以其智也)
礼记明堂位郁尊用黄目(注郁鬯之器也黄彝也鬯疏/郁尊用黄目者郁谓郁 酒)
(黄目尝烝所用尊崇/周公于夏禘用之)
 (方氏悫曰所谓黄目即黄彝也而/又曰郁尊者以郁鬯之所实也)
  (王氏安石
曰周官有鬯人郁人不知郁谓之秬鬯鬯/人供之煮郁金和鬯酒谓之郁鬯郁人掌之天子赐)
 (诸侯以圭瓒则诸侯可 (第 4b 页)
用郁鬯宣王尝以圭瓒秬鬯/二卣赐文侯周公在东都日成王尝以秬鬯二卣命)

 (周公禋于 文王
武王则秬鬯圭瓒鲁公必受此赐无/疑案礼秋尝冬烝灌用黄彝黄彝即黄目赐诸侯或)
 (一卣或二卣不言黄彝何也 …… (第 5a 页)
    蕙田案司尊彝春祠夏礿秋尝冬烝之文俱
    互相备不可凿空立说郑氏李氏春牺夏象
    之说皆非是郑解再献之谬与 王介甫
同 …… (第 23a 页)
 (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则不/特献者然也虽受献者亦然)
周礼春官郁人大祭祀与量人受举斝之卒爵而饮之
(注斝受福之嘏声之误也王酳尸尸嘏王此其卒爵也/少牢馈食礼主人受嘏诗怀之卒爵执爵以兴出宰夫)
(以笾受啬黍主人尝之乃还献祝此郁人受王之卒爵/亦王出房时也必与量人者郁人赞祼尸量人制从献)
(之脯㸋事相成特疏郑知斝是受福之嘏非天子奠斝/殷爵名者案郊 牲云举斝角诏妥尸其时无郁人量)
(人受爵饮之法唯有受嘏时受王卒/爵饮之礼故破斝为受福之嘏也)
  (王氏安石
曰斝者先王之爵唯王礼用/焉卒爵若仪礼所谓皇尸卒爵是也) (第 54a 页)
夏官量人凡宰祭与郁人受斝历而皆饮之(注郑司农/云斝读如)
(嫁娶之嫁斝器名明堂位曰爵夏后氏以盏殷以斝周/以爵玄谓斝读如嘏尸之嘏宰冢宰 疏先郑云斝读)
(如嫁娶之嫁直取音同引明堂位者证斝是器名/周献用玉爵无用斝故后郑云斝读如嘏尸之嘏)
  (王氏安石
曰受斝历而皆饮之/受斝传之他器而皆饮之也)
礼记郊特牲举斝角诏妥尸(注妥安坐也尸始入举奠/斝若奠角将 (第 54b 页)
 (史氏浩曰笾以竹/为之所以陈乾物)
朝事之笾其实麷蕡白黑形盐膴鲍鱼鱐(注形盐盐之/似虎者膴䐑)
(生鱼为大脔鲍者于楅室中糗乾之出于江淮也鱐者/析乾之出东海王者备物近者腥之远者乾之因其宜)
(也今河间以北煮穜麦卖之名曰逢燕人脍鱼方寸切/其腴以啖所贵 疏麷为熬麦蕡为麻子白为熬稻米)
(黑为熬黍米形盐盐似虎形膴以鱼肉为/大脔鲍以鱼于楅室糗乾之鱐为乾鱼)
  (王氏安石
曰王使周公阅来聘鲁享有昌歜白黑形/盐辞曰国君文足昭也武可畏也则有备物之享以)
 (象其德羞嘉谷盐虎形 (第 11a 页)
而言是以郑云此)
(为衮衣之冕十二旒以其十二旒旒各十二玉/前后二十四旒故用二百八十八已下讣可知)
  (王氏安石
曰五采备采也十有二就备数也/玉有十二备物也玉笄贯其上以象德也) (第 47a 页)
    蕙田案李德刍此奏差强人意
神宗本纪熙宁六年春正月辛亥复僖祖为太庙始祖
以配感生帝祧顺祖于夹室
礼志熙宁五年中书门下言僖祖以上世次不可得而
知则僖祖有庙与商周契稷疑无以异今毁其庙而藏

主夹室替祖考之尊而下祔于子孙殆非所以顺祖宗
孝心事亡如存之义请以所奏付两制议取其当者时 王安石
为相不主祧迁之说故复有是请翰林学士元
绛等上议曰自古受命之王既以功德享有天下皆推
其本统以尊事其祖故 …… (第 16b 页)
秘阁校理王介请依周官守祧之制创祧庙以奉僖祖
庶不下祔子孙夹室以替远祖之尊帝以维之说近是
安石
以维言夹室右为尊为非理帝亦然之又 (第 18a 页)
安石
以尊僖祖为始祖则郊祀当以配天若宗祀明堂则太
祖太宗当迭配帝又疑明堂以英宗配天与僖祖为非
始祖之说遂下 …… (第 18a 页)
祖以合子为父屈之义推僖祖侑感生之祀而罢
宣祖配位以合祖以孙尊之义馀且如旧制而冯京欲
以太祖正东向之位 安石
力主元绛初议遂从之帝问
配天孰 (第 19b 页)
安石
曰宣祖见配感生帝欲改以僖祖配帝 …… (第 19b 页)
然之于是请奉僖祖神主为始祖迁顺祖神主夹室以
僖祖配感生帝祀诏下太常礼院详定仪注 安石
本议
以僖祖配天帝不许故更以配感生帝焉
 孙固传固领银台时议尊僖祖为始祖固议曰汉高
 以得天下与商周 …… (第 20a 页)
 大乱子孙遵业为宋太祖无可议者僖祖虽为高祖
 然仰迹功业非有所因若以所事稷契事之惧有所
 未安宜如故便 王安石
方主初议持不行
    蕙田案韩维张师颜议自不可易安石坚僻 (第 20b 页)
当时大祫上列昭穆而
虚东向盖终不敢以非受命之祖而居之也暨熙宁之
初僖祖以世次当祧礼官韩维等据经有请适 王安石
用事奋其臆说乃俾章衡建议尊僖祖为始祖肇居柬
向冯京奏谓士大夫以太祖不得东向为恨 (第 4b 页)
安石
肆言
以折之已而又欲罢太祖郊配神宗以太祖开基受命
(第 4b 页)
安石
终不以为然元祐之初翼祖既祧正合典礼 …… (第 4b 页)
至于崇宁宣祖当祧适蔡京用事一遵 安石
之术乃建
言请立九庙自我作古其已祧翼祖宣祖并即依旧循
沿至今太祖尚居第四室遇大祫处昭穆之列今若正
太 …… (第 5a 页)
四昭四穆与太祖之庙而
九上参古礼而不废崇宁九庙之制于义为允又言治
平四年僖祖祧迁藏在西夹室至熙宁五年 王安石

私意使章衡等议乃复祔僖祖以为始祖又将推以配
天欲罢太祖郊配韩维司马光等力争而 (第 12b 页)
安石
主其说
愈坚孙固虑其罢太祖配天建议以僖祖权居东向之
位既曰权居则当釐正明矣诏从之闰十月权礼部侍 …… (第 12b 页)
神宗复奉以为始祖以
为得礼之正而合于人心所谓有其举之莫敢废者又
言当以僖祖为始祖如周之后稷太祖如周之 文王

宗如周之武王与仁宗之庙皆万世不祧昭穆而次以
至高宗之庙亦万世不祧又言元祐大儒程颐以为 (第 14a 页)

安石
言僖祖不当祧复立庙为得礼窃详颐之议论与 …… (第 14a 页)

安石
不同至论此事则深服之足以见义理人心之所
同固有不约而合者特以司马光韩维之徒皆是大贤
人所敬信其议偶不 (第 14b 页)
出此而 安石
乃以变乱穿凿得罪
于公议欲坚守二贤之说并 (第 14b 页)
安石
所当取者而尽废之
今以程颐之说考之则是非可判矣议既上召对令细
陈其说熹先以所论画为图本贴说详尽至是出 …… (第 14b 页)

出劄子再令臣僚集议上亦然之熹既退即进拟诏意
以上意谕庙堂则闻已毁四祖庙而迁之矣时宰臣赵
汝愚既以 安石
之论为非异议者惧其轧已藉以求胜
事竟不行熹时以得罪遗汝愚书曰相公以宗子入辅
王室而无故轻纳妄议拆祖宗 …… (第 15a 页)
祧主僖顺翼宣四祖神主岁令礼官荐
献宋朝自太祖追王僖顺翼宣四祖以来每遇禘祫祖
宗以昭穆相对而虚东向之位 王安石
用事以为僖祖
以上世次不可知则僖祖之有庙疑与后稷无以异当 …… (第 15b 页)
时诸儒韩维辈辨之不从时程颐为布衣为人言亦以 安石
之言为是熙宁八年夏禘于太庙以僖祖东向自
是无敢议者绍兴后董棻王普尤袤俱请正太祖东向
之位未克行先是英 …… (第 16a 页)
 为艺祖当居之自熙宁以来议者不一矣盖自治平
 四年英宗已祔庙张安道等以为宜遵七世之制合
 祧僖祖诏从其说熙宁初 王介甫
当国每事务欲纷
 更遂主议以为僖祖宋之太祖不当祧而韩持国辈 (第 16b 页)
 争之以为太祖合属之昌陵诸贤争之愈力而 介甫
 
持之愈固遂几至欲废艺祖配天之祀以奉僖祖盖
 其务排众议好异遂非与行新法等固无怪也然愚
 尝考之张安道 …… (第 17a 页)
    于前郑侨楼钥陈傅良等主持于后大礼虽

    卒定而迟久不决是皆不知以此经断之之
    过也 王荆公
之偏僻无论矣乃程子从而是
    之朱子更坚主其说至于面折廷争而决以
    去就究其说亦终不行可见 …… (第 21a 页)
    厥后明孝宗时宪宗升祔时九庙已备定议
    祧迁当时礼臣周洪谟倪岳等乃谓国家自
    德祖以上莫推世次遂以德祖视周后稷盖
    沿 王安石
僖祖之谬说失职甚矣有一杨守
    陈争之而不从世宗时卒祧德祖岂非与宋
    僖祖之议同一辙哉
(第 2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