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禮類
書類
四書類
類書類
 韵直绍切𡘋音赵玉篇始也谋也开也(又姓正字通赵有大夫肁贾○按经史皆作肇)(广韵集韵𡘋息利切音四)
(埋棺坎下也仪礼士丧礼掘肂见衽注肂埋棺之坎也疏肂训为陈谓陈尸于坎郑即以肂为埋棺之坎也颜延之哀册文戒)
(凉在肂杪秋即穸注三日而肂三月而葬)又集韵羊至切音肄义同或作殔 五画(正字通俗绘画字释名画)
(挂也以五色挂物上也)(集韵籀文画字)七肄(广韵集韵韵会羊至切正韵以智切𡘋音)
(易广韵习也左传文四年臣以为肄业及之也礼擅弓君命大夫与士肄注肄习也君有命大夫则与士展习其事)又劳也 

(诗卫风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传肄劳也又小雅正大夫离居莫知我肄)又广韵嫩条也博雅肄蘖也诗周南遵彼汝坟伐其 
(条肄传肄馀也斩而复生曰肄左传襄二十九年晋国不恤 周宗
之阙而夏肄是屏注夏肄杞也肄馀也是斩而复生之馀也)
 (又水名山海经肄水出临晋西南而东南注海注按即溱水 (第 132a 页)
  越管城属盐官今为海宁县其三城在今石门县
  境
  高氏曰勾践初归越吴封以百里之地东至炭渎
  西至 周宗
南造于山北薄于海盖不得有浙西之
  地也后又增其封东至于勾甬西至于槜李南至 (第 78a 页)
 左传(晋平公把出也故治把六月知悼子合诸侯之/大夫以城把孟孝伯会之郑子太叔与伯石往)
 (子太叔见太叔文子与之语文子曰甚乎其城把也/子太叔曰若之何哉晋国不恤 周宗
之阙而夏肄是)
 (屏其弃诸姬亦可知也已诸姬是弃其谁归之吉也/闻之弃同即异是谓离德诗曰协比其邻昏姻孔 (第 21a 页)
二章疏 周宗
至于彘○本纪称王行暴虐(脱王行二字)三十
七年云云(十七二字衍)故韦昭云彘晋地(脱晋字昭误召)
勚劳 (第 19b 页)
 诸侯之大夫以城把孟孝伯会之郑子大叔与伯石
 往子大叔见大叔文子(卫大/叔仪)与之语文子曰甚乎其
 城把也子大叔曰若之何哉晋国不恤 周宗
之阙而 (第 16a 页)
 夏肄是屏 (周宗
诸姬也夏肄把/也肄馀也屏城也)其弃诸姬亦可知也
 已诸姬是弃其谁归之吉也闻之弃同即异是谓离
 德诗曰 (第 16b 页)
 (王之恶则流彘前事也桑柔芮良夫所作云贪人败/类则与所谏云荣夷公专利事同三十年后事也雨)

 (无正云 周宗
既灭靡所止戾则是流彘之后此其可/验者也楚语云卫武公九十五矣作懿以自警韦昭)
 (云懿今抑诗则作在平王 (第 88b 页)
 (养而献之无有私党皇父以下七子之亲而令在位/若此之盛也又尚书纬说艳妻谓厉王之妇不斥褒)

 (姒乂雨无正有 周宗
既灭靡所止戾之言若是幽王/既为犬戎所杀则无所刺若王尚存不得谓之既灭)
 (下句言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莫 …… (第 29a 页)
也上有昊天明此亦昊天定夲皆作昊天俗本/作旻天误也傅正义曰欲故舍其人即除其罪过故以)
(舍为/除也) 周宗
既灭靡所止戾傅戾定也笺云 (第 42b 页)
周宗
镐京也是时
诸侯不朝王民不堪命王流于彘无所安定也正大夫
离居莫知我勚傅勚劳也笺云正长也长官之大夫于 …… (第 42b 页)
傅正义曰此傅质/略王述之曰周室为天下所宗其道已灭将无所止定)
(毛以刺幽王理必异于郑当如王说笺正义曰 周宗
宗/周也皆言周为天下所宗文虽异而义同故言 (第 43b 页)
周宗
镐)
(京也夲纪称厉王暴虐国人谤王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王怒杀谤者诸侯不朝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十七年)
( (第 43b 页)
 集说(严氏粲曰正月忧乱之作也○邹氏泉曰/此诗忧讹言之甚大至于邦国之将亡伤)
   (国政之淫虐至于 周宗
之既灭而斯民之病贤/者之困又皆有感慨之思焉可谓以天下之忧)
   (为忧/者矣)
十月之交朔日辛卯( …… (第 45b 页)
 集说(朱氏善曰自其广大而言谓之昊天自其仁覆/闵下而言谓之旻天天之广大也而饥馑以斩)
 (伐则是不大其惠也天之仁覆闵下也而/有罪无罪俱陷死亡则是不溥其仁也)
周宗
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夷世/反)
事大夫莫肯夙夜(叶弋/灼反)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叶祥/龠 …… (第 56a 页)
 曰王改而为善乃覆出为恶而不悛也或曰疑此亦

 东迁后诗也(陈氏埴曰亦字乃因前正月篇而言耳/○刘氏瑾曰诗言 周宗
既灭似亦道已)
 (然之事而非虑其将然之/辞似果作于东迁之后也)
 集说(范氏祖禹曰靡所止戾未知天之 …… (第 57a 页)
    正大夫离居之后亵御之臣所作其曰正大夫
    刺幽王者亦非是且其为幽王诗亦未有所考
    也
    附录(刘氏瑾曰二章首言 周宗
既灭继言正大/夫离居卒章又言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
    (有室家似是东迁之际群臣惧祸者因以离居/不 (第 62a 页)
 集说(列女传大任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娠文王/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生文王)
 (而明圣大任教之以一而识百卒为 周宗
君子谓大/任为能胎教○刘氏彝曰乾健而不息坤顺以相承)
 (物理自然形影相附不可以无实而取之也王季天 (第 15b 页)
  (诗十月辛卯日有食之验之唐历在幽王六年一/也百川沸腾山冢崒崩稽之史记幽王二年三川)
  (皆震二也雨无正言 周宗
既灭指赫赫宗周褎姒/灭之之事三也小旻言谋夫孔多发言盈庭谓七)
  (子之徒若厉王监谤益严国人莫敢言道 (第 19a 页)
 (者也二者其皆得国乎民之归也施/而不得乐氏加焉其以宋升降乎)
仲孙羯会晋荀盈齐高止宋华定卫世叔仪郑公孙段
曹人莒人滕人薛人小邾人城杞
(左传晋平公杞出也故治杞六月知悼子合诸侯之大/夫以城杞孟孝伯会之郑子大叔与伯石往子大叔见)

(大叔文子与之语文子曰甚乎其城把也子大叔曰若/之何哉晋国不恤 周宗
之阙而夏肄是屏其弃诸姬亦)
(可知也已诸姬是弃其谁归之吉也闻之弃同即异是/谓离德诗曰协比其邻婚姻孔云 (第 21a 页)
 (也吴之诸君往往轻以蹈祸遏卒于巢馀祭死于/阍僚死于专诸春秋之书之良以垂戒示后焉耳)
仲孙羯会晋(平/)荀盈齐(景/)高止宋(平/)华定卫(襄/)世叔仪
(简/)公孙段曹(武/)人莒(犁/比)人滕(成/)人薛人小邾(穆/)人城
(仪公作齐莒人下公榖有邾人左传晋平公把出也/故知悼子合诸侯之大夫以城把郑子太叔见太叔)
(文子曰晋国不恤 周宗
之阙而夏肄是屏其弃诸姬亦/可知也已诸姬是弃其谁归之吉也闻之弃同即异是)
(谓离德诗曰协比其邻婚姻孔云 (第 12b 页)
 悼子合诸侯之大夫以城杞孟孝伯会之郑子太叔
 与伯石往子太叔见太叔文子与之语文子曰甚乎
 其城杞也子太叔曰若之何哉晋国不恤 周宗
之阙
 而夏肄是屏其弃诸姬亦可知也已诸姬是弃其谁
 归之吉也闻之弃同即异是谓离德诗曰协比其邻
 婚姻 (第 20a 页)
周宗
之阙而夏肄是屏(杜 (第 16a 页)
周宗
诸姬也夏肄杞也肄/馀也屏城也○肄以二反诗)
(传云斩而复生曰肄方言/云蘖馀也秦晋之间日肄)其弃诸姬亦 (第 16a 页)
  诗十月辛卯日有食之验之唐历在幽王六年一
  也百川沸腾山冢崒崩稽之史记幽王二年山川
  皆震二也雨无正言 周宗
既灭指赫赫宗周褒姒
  灭之之事三也小旻言谋夫孔多发言盈庭谓七
  子之徒若厉王监谤道路以目安有孔多 …… (第 38b 页)
 溺而无不遍何也 李氏曰无可奈何而归之于天

 甚其君之辞也 周宗
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三事大夫
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覆出为恶(夜/)
(音豫夕陌 (第 49b 页)
韵恶药韵顾氏分药陌之半为鱼虞之入声/)
(去入通韵/)
 赋也 孔疏 周宗
宗周也周为天下宗也 王氏曰
 周未灭而曰既灭者灭之形成故也 毛传戾定也
  郑笺正长也 王氏曰周官八 …… (第 49b 页)
 者也 范氏曰君子闵周之将亡故招其在下之贤

 者使迁于王都以系天下之心 虞惇按此诗之作
 必当幽王既弑平王初迁之时故曰 周宗
既灭靡所
 止戾于是正大夫离居无肯从王而迁于东者故曰
 谓尔迁于王都王都者东都也王之初迁国势未宁
  (第 53b 页)
 死则是既伏其辜矣舍之可也此无罪者亦相与而

 陷于死亡则如之何哉
  周宗
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夷世/反)
事大夫莫肯夙夜(叶戈/灼反)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叶祥/龠 …… (第 46a 页)
 也(董鼎曰陈寿翁云如汉魏以来/史云位登三事皆指为三公)大夫六卿及中下

 大夫也臧善覆反也 言将有易姓之祸其兆己见
 而天变人离又如此(愚按易姓之祸言 周宗
之灭也/天变上章所言是也人离此章)
 (所言/是也)庶几曰王改而为善乃覆出为恶而不悛也(李/迂) …… (第 46b 页)
 (夕无尊王之礼也严氏/曰二章言人心离散也)或曰疑此亦东迁后诗也(陈/器)
 (之曰亦字乃因前正月篇而言耳愚按诗言 周宗
既/灭似亦道已然之事而非虑其将然之辞似果作于)
 (东迁之/后也) …… (第 46b 页)
   王者亦非是且其为幽王诗亦未有所考也(愚/按)

   (诗文四章言曾我𥊍御惨惨日瘁固可见其作/于𥊍御之臣矣但二章首言 周宗
既灭继言正)
   (大夫离居卒章又言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似是东迁之际群臣惧祸者因以离居不) (第 51b 页)
 (系其子而言之以为文王之母也目列女传曰大任/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娠文王 不视恶色耳不)

 (听淫声口不出敖言生文王而明圣大任教之以一/而识百卒为 周宗
君子谓大任为能胎教辅氏曰维)
 (德之行所谓以成德为行也只此一句足以尽王季/大任之事可谓辞约而义博也 (第 17a 页)
    幽王诗亦未有所考也(辑录通释曰诗文四/章言曾我𥊍御惨惨)
    (日瘁固可见其作于𥊍御之臣矣但二章首/言 周宗
既灭继言正大夫离居卒章又言谓)
    (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似是束迁之际/群臣惧祸者因以离居不复 (第 55a 页)
 (丰城朱氏曰昊天之广大也而饥馑以斩伐则是不/大其惠也旻天之仁覆闵下也而有罪无罪俱陷死)
 (亡则是不溥其仁也此章/姑为怨天之辞以发端也)
周宗
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夷世/反)
事大夫莫肯夙夜(叶弋/灼反)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叶祥/龠 …… (第 49a 页)
 也(鄱阳董氏曰陈寿翁云如汉魏以/来史云位登三事皆指为三公)大夫六卿及中
 下大夫也臧善覆反也○言将有易姓之祸其兆己
 见而天变人离又如此(安成刘氏曰易姓之祸言 周/宗
之灭也天变上章所言是)
 (也人离此章/所言是也)庶几曰王改而为善乃覆出为恶而不
 悛也(华阳范氏曰 …… (第 49b 页)
 (王之礼也○三山李氏曰时王上为天所怒下为民/所怨内则宗族破灭外则群臣诸侯携贰孤立而不)

 (惧此所谓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华谷/严氏曰二章言人心离散也○丰城朱氏曰 周宗
既)
 (灭言君有败亡之兆也正大夫离居言臣有离散之/心也人臣之义有与君同休戚者有与国同休戚者)
 ( …… (第 50a 页)
 (哉/)或曰疑此亦东迁后诗也(潜室陈氏曰亦字乃因/前正月篇而言耳○安)

 (成刘氏曰诗言 周宗
既灭似亦道已然之事/而非虑其将然之辞似果作于东迁之后也)
○如何昊天(叶铁因/反下同)辟言不信(叶斯 …… (第 50b 页)
   王者亦非是且其为幽王诗亦未有所考也(安/成)
   (刘氏曰诗文四章言曾我𥊍御惨惨日瘁固可/见其作于𥊍御之臣矣但二章首言 周宗
既灭)
   (继言正大夫离居卒章又言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似是东迁之际群臣惧祸者因以)
   (第 55b 页)
徐邈读班固奕旨或虚设豫置以自护卫盖象
庖牺罔罟之制堤防周起障塞漏决有似夏后治水之势)
(韵补明秘切诗 周宗
既灭靡所止戾汉孝廉柳
敏碑辞建竖斯碑传于万世子孙繁昌永不漫灭曹植夏启赞大战于甘有扈以灭威振诸侯元功克 (第 3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