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经部
 行既知又不欲其徒知也
如切如磋节 陈霜赤曰只义理无穷四字便可括尽
 通章之旨末节亦不重在言诗第许赐之 善悟
颇与
 雍之言然意义一例 巧笑章亦然 (第 32b 页)
 如愚上 即其不违之时预知其足发之机但上文
 口气含蓄至下始点破霍林谓婉转其词以明之最
 妙 吴因之曰人但知回之足发而 善悟
不知如愚
 而足发将若决江河的气象敛于神明中此悟境之 (第 11a 页)
 正与和光同尘者有辨
巧笑倩兮章总旨 副墨曰子夏之问是不打要紧问
 夫子之答亦是不打要紧答惟忽想到礼上于口头
 语发出一段道理方见 善悟
若说他问时先有重质
 意则反把悟处看呆了
巧笑倩兮节 质字有本质之质有质朴之质林放章
 质字是质朴之 (第 6a 页)
 于淳古岂独一人之美哉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盻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
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
已矣
 此一章书见经义无穷 善悟
者可以相通也子夏问
 曰逸诗有云人皆有笑而笑之巧者则倩兮而口辅
 端好人皆有目而目之美者则盼兮而黑白 (第 44b 页)
也何有是虽赞其 善悟
其实则深有味乎切磋琢磨之
一言犹曰雍之言然云耳通一章观之前言处贫富之
道似是一事中言义理无穷似是一事 (第 35a 页)
 云此书既名大学则看之者须要大眼孔受之者须
 要大襟怀读之者亦须大口气而为之者亦须大手
 段也此语甚妙愚谓亦须 善悟
脱去俗儒之见方识
 其大如止至善之说姑举一隅耳 知止能得分明
 是孟子所谓圣智之事大学造极处也下文事 (第 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