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樂類
小學類
詩類
四書類
書類
五經總義類
    而未成则蕙田之以类纂附尚不为无据其
    他考證经史原原本本具有经纬非剽窃饾
    饤挂一漏万者可比较 陈祥道
所作过之远
    矣乾隆四十三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 (第 55b 页)
  小戴及所存大戴礼间有制度可考而纯驳互见

  附以注疏及魏晋诸家人自为说益用纷岐唐宋
  以来惟杜氏佑通典 陈氏祥道
礼书朱子仪礼经
  传通解马氏端临文献通考言礼颇详今案通解
  所纂王朝邦国诸礼合三礼诸经传记荟萃补 (第 1b 页)
集说曰同李/元植编仪礼疏仪礼自郑)
(注之后仅有黄庆李孟悊二家/疏义公彦等裁定为五十卷)
宋史艺文志 陈祥道
注解仪礼三十二卷周燔仪礼详 …… (第 11a 页)
卿/授后仓仓授戴德戴圣大戴小戴及刘氏别录所傅十)
(七篇次第各不同尊卑吉凶先后伦序惟别录为优故/郑氏 用之
今行于世礼经残缺之馀独此十七篇为完)
(书以唐韩文公尚苦难读况其下者自宋王文公行新/经义废黜此经学者 …… (第 17b 页)
主国/王臣以私好而朝诸侯者有焉诸侯以强大而盟天子)
(之三公者有焉庭燎之百侯国用之绣黼丹朱中衣大/夫 用之
者又有焉嘉礼之失如鲁昭公娶于吴则不告)
(天子鲁哀公为重肆夏以飨宾天子以丧宾燕者有之/夫人出境而飨诸 …… (第 21b 页)
初学然杂以字说且多牵合大为一书之累间/有与长乐陈氏讲义同者方自序亦谓诸家之说于王)
(氏有合者悉取而 用之
则其说不皆自己出也马氏陆/氏皆略马氏大学解又与蓝田吕氏同陆氏说多可取)
(间有穿凿亦/新学误之也)王 …… (第 27b 页)
陆佃改旧图之失其尊爵/彝鼎皆取公卿家及秘府所藏古遗器与聂)
(图大/异)何洵直礼论一卷陆佃大裘议一卷 陈祥道
礼例
详解十卷礼书一百五十卷(文献通考晁氏曰 (第 37a 页)
祥道
元/祐初以左宣议郎仕太常)
(博士解礼之名物且绘其象甚精博朝廷闻之给札缮/写奏御 陈氏曰论辨详博间 (第 37a 页)
 以古参今酌人情之所安天下可通行以为法者著
 为一代之大典垂诸象魏颁诸四海以正人伦以变
 礼俗此则三王之举也
 给事中范祖禹乞看详 陈祥道
礼书劄子臣窃以国
 家之用典礼为急典礼之学制度尤难太祖皇帝时 …… (第 9b 页)
 诏嘉奖令太子詹事尹拙等集儒学三五人更同参
 议又下工部尚书窦仪裁定其三礼图画于国子监
 讲堂臣伏见 太常博士陈祥道
专意礼乐二十馀年
 近世儒者未见其比著礼书一百五十卷详究先儒
 义说比之聂崇义图尤为精当该洽昨臣僚上 (第 10a 页)
言乞
 朝廷给纸札差书吏画工付 祥道
录进今闻已奏御 …… (第 10a 页)
 (为最精多采用焉书成一侍子窃之亡去而未及修/改比疾革门人请后事曰用温公礼乎曰疏书仪乎)

 (曰未问仪礼亦摇首然则以仪礼书仪参 用之
乎乃/颔之则知士丧礼古经固万世不能易也盖朱子没)
 (而家礼书复出而近世尊其学多遵 (第 17a 页)
用之
惜其仪礼/经传在经筵时欲请于朝寘局编次而不果使不克)
 (究其大全可胜叹哉今所传仪礼经传通解及通解 (第 17a 页)
    蕙田案以上七条出师告祭
周书武成越三日庚戌柴(传燔柴郊天先祖后郊自近/始 疏告天说武功成之事)
(也庚戌周四月二十二日也召诰云越三日者皆从前至/今为三日此从丁未数之则为四日盖史官立文不同)

  (陈氏祥道
曰大传武成或先柴祈然后率诸侯以享/庙或先率诸侯以享庙然后柴盖既事而退柴帝祈)
 (社商郊之祭也故在享 (第 32a 页)
庙之前柴望大/告武成丰邑之祭也故在享庙之后)
礼记大传牧之野武王之大事也既事而退柴于上帝
  (陈氏祥道
曰武王之出师受命文考类于上帝宜于/冢土所以告其伐也既事而退柴于上帝所以告其)
 (成也出师而告其伐既 …… (第 32a 页)
    蕙田案此一条建都告祭

礼记王制天子将出类于上帝(注谓五帝之帝所祭于/南郊者 疏类乎上帝)
(祭告/天也)
  (陈氏祥道
曰天子岂特将出而有是哉于其所/至未尝不类帝书曰至于岱宗类于上帝是也)
    蕙田案此一条将出告祭 …… (第 32b 页)
 祭之则荆岐既旅蔡蒙旅平九山刋旅者以水灾耳
 推此则所遭大故皆凶灾之类也考之于礼天子所
 次之位则张毡案设皇邸所奠之圭则四圭有邸所
  用之
版则金版至于司尊彝之存奠彝笙师之陈乐
 器视瞭之廞乐器皆如大丧之礼言奠则非纯乎祭
 也言存则非即彻之 (第 34a 页)
 (亲此虞舜夏殷之世所以用其先而尊者为祖后而/卑者为郊至周则有祖有宗而复有大祖故后稷为)
 (大祖而配天于圜丘文王复为祖而/配帝于明堂盖文之极于周也如此)
  (陈氏祥道
曰天之精气则一而吾之祖考不可以同/配故或郊之以配于圜丘或祖宗之以配于明堂所)
 (谓祖宗者盖离而贰之 (第 21b 页)
   可知王被衮以象天则大裘袭衮可知大裘
    袭衮则戴冕缫十有二旒可知说最直截而
    郑刚中 陈用之
阐发详尽可以正注疏之谬
    而为千万世之准绳也 (第 5b 页)
 (以尚配也今将迎气于郊而废其所配者主其配者/大皞以降虽有功德亦人鬼也人鬼岂能司天时而)
 (布五气者乎 陈祥道
杨信斋之言曰天有五行四时/则有五帝帝者气之主也果以五人帝为五帝则人)
 (帝之前其无司四时者乎朱子又 (第 54b 页)
典礼讹谬谓合天地非古也据经而正之元祐之臣乃
率其私意刬荡前美既获权且合祭指挥于前苏轼又
发六议于后 太常博士陈祥道
又以昊天有成命郊祀
天地之诗为合不可破之论或折 (第 26b 页)
祥道
曰审如子言则
春夏祈榖于上帝岂以夏祈而合春乎般巡守而祀四
岳河海也诗曰允犹翕河岂以海岳之祀而合于河乎 (第 26b 页)
祥道
屈无以对 御史中丞黄履言昊天有成命郊祀 (第 26b 页)
  (陈氏祥道
曰先王之于旱也内则责诸巳外则求诸/神责诸巳则有成汤之事宣王之行求诸神则巫以)
 (女巫舞以皇舞祭以雩 (第 23b 页)
三之一(注/两)
(室与门各居一分者疏此室郎在门堂之上作/之也言各居一分 谓两室与门各居一分)
  (陈氏祥道
曰是室也非三四步四三尺之室乃门堂/之室也门堂之修九步二尺则二室之南北计其修) …… (第 4a 页)
 (饰夏后氏如此则/商周之制亦然矣)
殷人重屋堂修七寻堂崇三尺四阿重屋(注重屋者王/宫正堂若大)
(寝也其修七寻五丈六尺放夏周则其广九寻七丈二/尺也五室各二寻崇高也四阿若今四柱屋重屋复笮)

(也北疏虽言放夏周经云堂修七寻则广九寻若周言/南 七筵则东西九筵是偏放周法而言放夏者七九)
(偏据周夏后氏南北狭东西长亦是放之故得兼言放/夏也四阿若今四柱屋也者燕礼云设洗当东霤则此)
(四阿四霤者也云重屋复笮也者若明堂位云复庙重/檐郑注云重檐重承壁材也则此复笮亦重承壁材故)
(谓之/重屋)
  (陈氏祥道
曰阿者屋之曲重者屋之复四隅之阿四/杜复屋则上员下方可知图说曰于室之四阿皆为)
 (重/屋)
     …… (第 5a 页)
    无四门七庙则堂室七区五庙则堂室五区

    其名不同其制亦绝异李氏陈氏驳之极是
  陈氏祥道
曰夏谓之世室殷谓之重屋周谓之明堂
 其名虽殊其实一也所谓世室非庙所谓重屋非寝
 以其皆有所谓堂者故也 (第 7b 页)
 (必依人而行上古不可得而知矣自少皞以下各以/其子为之则世或择其能者相代如夏以柱为稷周)
 (以弃为稷是也后世五行之官不复修唯后土祭于/社而勾芒立春出土则祀之祝融蓐收无常祀也)
  (陈氏祥道
曰古者祭祀必有配故社配以勾龙稷配/以弃四时迎气于郊不可以无配也故迎青帝则配)
 (以太皞迎赤帝则配以 (第 13a 页)
 (何楷世本古义曰丝衣祭灵星也灵星农祥也先王/祀之而配以后稷歌丝衣之诗以乐之此诗有二说)
 (云绎宾尸也又引高子曰灵星之尸也愚以本文丝/衣其紑载弁俅俅自羊徂牛三语定之当从高子之)
 (说 陈祥道
亦云高子以丝衣之尸为灵星之尸是也/灵星者农祥也东方苍龙七宿房心通有农祥之称)
 (周语虢文公曰农祥晨 …… (第 14b 页)
 相何以验之占兹垂象腾驾苍虬歘其来飨
 姑洗为羽 星入于戌与火俱诎火出于辰与星俱
 伸一伸一诎孰操纵之利用出入民咸 用之
 升殿正安 屹彼嘉坛赤伏始届掞光曜明洋乎如 …… (第 35b 页)
 告类之礼靡典不举靡神不怀恭惟九宫明祀尚阙
 载深兢惕用建灵坛爰以元辰亲执奠献叶青阳发
 生之庆祈黔庶吉 祐之
(第 48b 页)
 (凿纵使告以各树其土之所宜木亦未得立社之本/意集注姑且就其言之谬而正之耳未暇深论也)

  (陈氏祥道
曰后世宋有禖社丰有枌榆社先儒谓诸/侯社皆立树以为主以象其神大夫以下但各以地)
 (之所宜木立/之于义 …… (第 8b 页)
 (所报/祭)
大会同宜于社反行舍奠(注曾子问曰凡告必/用牲币反亦如之)

  (陈氏祥道
曰释奠者设牲馔酌奠而已无迎尸以下/事古者释奠或施于山川或施于庙社或施于学)
小祝有寇戎之事则保郊祀于 …… (第 28b 页)
 (蔡氏德晋曰奉主车奉/护庙社主之车而归也)
礼记王制天子将出征宜乎社
大传牧之野武王之大事也既事而退祈于社
  (陈氏祥道
曰武王之出师受命文考类于上帝宜于/冢土所以告其伐也既事而退柴于上帝祈于社设)
 (奠于牧室所/以告其 (第 29b 页)
 当以柴望秩于山川为一句如柴望大告武成汉郊
 祀志亦云柴望秩于山川
礼记王制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
诸侯
  (陈氏祥道
曰巡守之礼凡大山川于其所至则望之/故时迈言巡守告祭柴望也于其所过则祀之故般)
 (言巡守而祀四岳河海 …… (第 11b 页)
 (吕氏大临曰天子有天下故得祭天地四方山川五/祀言无所不及也诸侯有国国必有方祭其所居之)
 (方而已非所居之方及山川不在其境内者皆不/得祭故曰方祀祭山川祭五祀言有及有不及也)
  (陈氏祥道
曰山川周礼所谓以血祭祭五岳以埋沈/祭山林川泽王制所谓名山大川是也诸侯方祀春) …… (第 25b 页)
          右山川正祭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命祀山林川泽
仲夏之月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注阳气盛而常/旱山川百源能)
(兴云雨者也众水始所出为百源川疏雩之与祷所以/异者考异邮说云天子祷九州山 诸侯祷封内大夫)
(祷所食邑又僖公三时不雨帅群臣祷山川以过自让/凡雩必先祷故此经云乃命百县祈祀山川百源始大)
(雩帝/是也)

  (陈氏祥道
曰礼有先其大而后其小者亦有先其小/而后其大者先其大而后其小者异尊卑也祫而后)
 (时祭郊而后三望之类 (第 27a 页)
 (马氏晞孟曰五祀者中霤户灶门/行制度所出亦治天下之事也)
礼行于五祀而正法则焉(疏祭五祀以礼而天/下法则各得其正)
  (陈氏祥道
曰礼行于五祀而正法则焉/者以其有制以正法有度以正则也)
          右五祀之义
礼记月令春祀 (第 14b 页)
    得失焉
礼记郊特牲伊耆氏始为蜡(注伊耆氏古天子号也耆/疏明堂云土鼓苇籥伊)
(氏之乐礼运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蒉桴土鼓俱称土/鼓则伊耆氏神农也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
(也下云主先啬神农既为始蜡岂自祭其身/以为先啬乎皇氏云神农伊耆一代总号)
  (陈氏祥道
曰礼记曰伊者氏始为蜡周礼伊耆氏掌/共王之杖咸以老者待杖然后安犹老物待蜡然后)
 (息也伊耆氏以有功于 …… (第 2b 页)
 (乐和睦无怨故鬼神享馨香之荐/交归其德不为妖厉岂不盛矣乎)
 (大学衍义补丘氏浚曰八蜡之名郑玄所叙者有昆/虫而无百种张载谓昆虫不当祀而以百种足其数)
  (陈祥道
则以猫虎为禽兽切观下文所谓主先啬祭/司啬祭百种祭坊与水庸享农及邮表畷禽兽曰主) …… (第 7a 页)
有疏上云蜡此云祭故知既蜡腊先祖五/祀对文蜡腊 别总其义俱名蜡也田夫则野夫也野)
(夫著/黄冠)
  (陈氏祥道
曰皮弁素服而祭者蜡祭四方百物也黄/衣黄冠而祭者腊先祖五祀也蜡以息老物故服送)
 (终之服而以皮弁素服 (第 18b 页)
    名存之
曲礼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

皇妣夫曰皇辟
 (吕氏大临曰宗庙祭祀尊而神之有君道焉/故皆曰皇也君亦曰辟则臣之所取法也)
  (陈氏祥道
曰诗曰皇皇后帝又曰皇王维辟天王祔/而臣子加之以帝尊之与天同故也祖父死而子孙)
 (加之以皇夫死而妻加 …… (第 8a 页)
    说乎周礼守祧奄八人郑谓太祖之庙及三
    昭三穆孔疏天子七庙通姜嫄为八庙庙一
    人故八人乃谓若除文武则奄少二人 陈祥
    道
云是不知周公制礼之时文武尚为近庙
    其所以宗之之礼特起于后代也果所以宗 …… (第 39a 页)
 毁之礼而有百世不迁者也昭穆以亲象故有可毁
 之礼亲尽则有祧说者以为周则七庙夏则五庙殷
 则六庙盖非是也
  陈氏祥道
曰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故天子
 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庙而祭之仁之至
 也以七以五以三以一义 (第 42b 页)
    左房即东房聘礼宾受圭退负右房而立右
    房即西房也书顾命允之舞衣大贝鼖鼓在
    西房兑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在东房是也
     陈氏祥道
曰诸侯路寝与士大夫之室皆有
    东西房士丧礼男子髻发于房妇人髽于室
    在男子之西则诸侯之礼 …… (第 38b 页)
    夹室又公揖退于厢之疏云室有东西厢曰
    庙其夹皆在序外是夹室与房一在序外一
    在序内未可混也 陈祥道
谓房之南有东西
    夹室不知房与夹室并在堂北夹室之前亦
    谓堂内则谓之左达右达者也至郝氏敬 …… (第 41a 页)
    北堂无北壁北堂有北阶特牲礼宗妇北堂
    东面北上大射仪工人士与梓人升自北阶
    卒画自北阶下 陈氏祥道
曰房皆南户而无
    北墉室有北墉而无北堂则房户之外由半
    以南谓之堂其内由半以北亦谓之堂昏 …… (第 43b 页)
    顾命夹两阶戺立于东垂立于西垂是也堂

    又有坫 陈氏祥道
曰坫之别有四明堂位反
    坫出尊周书作雒大庙路寝咸有四阿反坫
    论语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此 (第 44b 页)
 (士服者则与丧/从死者同义)
玉藻服之袭也充美也是故尸袭(注尸尊则袭于疏尸/居尊位无敬 下故)
(袭/也)
  (陈氏祥道
曰掩/而充裘曰袭)
 (方氏悫曰裘之上有禓衣禓衣之上有袭衣袭衣之/上有正服则所谓禓者未尝无袭由露其禓 …… (第 15b 页)
 (辅氏广曰诏祝于室而出/于祊无所不尽为求神也)
周礼夏官大司马大祭祀羞牲鱼授其祭(注牲鱼鱼牲/也祭谓尸所)
(以祭也郑司农云大司马主进鱼牲下疏大祭据宗庙/而言授尸祭祭者鱼之大脔即少牢 篇云主人主妇)
(尸侑各一鱼加膴祭于/其上膴谓鱼之反覆者)
礼记礼运盏斝及尸君非礼也(注盏斝先王之爵也唯/鲁与王者之后得 用之)

(
耳其馀诸侯用/时王之器而已)
 (周氏谞曰夏曰盏殷曰斝诸侯有 (第 19a 页)
用之
及尸君者非/礼也所谓及尸君者君以献尸而尸以酢君者也)
坊记尸饮三众宾饮一示民有上下也(注上下犹尊卑 …… (第 19b 页)
 (世本古义何氏楷曰时武王新即位故以有俶言吕/祖谦云周之追王止于太王则宗庙之祭尸之尊者)
 (乃公尸也 陈祥道
云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礼而/祭之尸则服士服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礼而)
 (祭之尸则服大夫服故周官司 …… (第 20b 页)
 (告/者)

礼记祭统冕而总干率其群臣以乐皇尸(注皇君也言/君尸者尊之)
夫祭有三重焉献之属莫重于祼声莫重于升歌舞莫
重于武宿夜道之以礼以奉三重而荐诸皇尸此圣人
之道也(注武宿夜曲名也停疏皇氏曰师说书传云武/王伐纣至于商郊 止宿夜士卒皆欢乐歌舞)
(以待旦因名焉熊氏曰/武宿夜即大武之乐也)
  (陈氏祥道
曰献之属有九而莫重于祼是以降神者/为重凡献卿大夫及群有司皆其轻者也声莫重于)
 (升歌是以贵人声者为 …… (第 21b 页)
 夫妇同几唐博士陈正节议曰臣闻于礼宗庙父昭
 子穆皆有配座每室一帝一后礼之正仪自夏殷而
 来无易兹典 陈祥道
曰祭祀同几则一尸仪礼男男
 尸女女尸谓虞祭也又曰案少牢馈食蒇岁事于皇
 祖必以某妃配某氏故同几共牢一 (第 2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