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春秋類
四書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詩類
小學類
于水顺流而下舟行各有迟疾皆可里计水
流之迟疾则无从里计者也月行不及十三
度奇者不及列宿也若论 太虚中 从起处起
而复于其处则一昼夜仅差十二度奇为不
及天周至列宿西移而过满一岁之日所进
(第 38a 页)
流之迟疾则无从里计者也月行不及十三
度奇者不及列宿也若论 太虚中 从起处起
而复于其处则一昼夜仅差十二度奇为不
及天周至列宿西移而过满一岁之日所进
(第 38a 页)
(无有不及也二者相应所以成寒暑往来有不及则/未成岁矣以是言之分天周岁周者未密也推其故)
(由不知差在恒星不在 太虚中 之天周朱子所云当/先论 (第 39b 页)
太虚 诚步算家之要言盖天自为天恒星自为)
(恒星不可不辨至若太阳行天一周而成岁则天周/岁周本一致古人在天 …… (第 39b 页)
曰列宿差(或曰恒/星差)然后考太阳过宫所过者
太虚中 之十二宫非列宿之十二次太阳过
宫主乎黄道均分黄道为十二宫其宫逆布
起冬至最南是为第一 …… (第 75b 页)
于一宫自冬至向夏至为敛自夏至向冬至
为发二至发敛所极二分发敛之中寒往暑
来悉准乎是终古不变者也故曰 太虚 之度
日躔适足 (第 76a 页)
太虚中 之十二宫既辨乃可考列
宿差唐虞时虚宿冬至值黄道第一宫之初
今则值第二宫之末唐虞时昴宿 …… (第 76a 页)
宫之末唐虞时氐宿秋分值第十宫之初今
则值第十一宫之末而近氐房诸星自赤道
内渐移至赤道外矣故曰 太虚 之度列宿有
差祖冲之有云次随星名义合宿体分至虽
迁而厥位不改西人误以星次之名用之于 (第 76b 页)
(由不知差在恒星不在 太虚中 之天周朱子所云当/先论 (第 39b 页)
太虚 诚步算家之要言盖天自为天恒星自为)
(恒星不可不辨至若太阳行天一周而成岁则天周/岁周本一致古人在天 …… (第 39b 页)
曰列宿差(或曰恒/星差)然后考太阳过宫所过者
太虚中 之十二宫非列宿之十二次太阳过
宫主乎黄道均分黄道为十二宫其宫逆布
起冬至最南是为第一 …… (第 75b 页)
于一宫自冬至向夏至为敛自夏至向冬至
为发二至发敛所极二分发敛之中寒往暑
来悉准乎是终古不变者也故曰 太虚 之度
日躔适足 (第 76a 页)
太虚中 之十二宫既辨乃可考列
宿差唐虞时虚宿冬至值黄道第一宫之初
今则值第二宫之末唐虞时昴宿 …… (第 76a 页)
宫之末唐虞时氐宿秋分值第十宫之初今
则值第十一宫之末而近氐房诸星自赤道
内渐移至赤道外矣故曰 太虚 之度列宿有
差祖冲之有云次随星名义合宿体分至虽
迁而厥位不改西人误以星次之名用之于 (第 76b 页)
之说也且曰未发之前则宜其不待著意推求而瞭
然心目之閒矣一有求之之心则是便为己发固已
不得而见之况欲存而执之则其为偏倚亦甚矣又
何中 之可得乎且夫未发己发日用之閒固有自然
之机不假人力方其未发本自寂然固无所事于执
及其当发则又当即 (第 42a 页)
然心目之閒矣一有求之之心则是便为己发固已
不得而见之况欲存而执之则其为偏倚亦甚矣又
何中 之可得乎且夫未发己发日用之閒固有自然
之机不假人力方其未发本自寂然固无所事于执
及其当发则又当即 (第 42a 页)
与不及从乎中而已故国有道则所守不变所行不
塞国无道则至死不变焉大壮之象曰君子以非礼
勿履岂非强哉矫乎学者若知自强之道 何中 庸之
不可能哉
新安朱氏曰此第十章子路好勇故问强宽柔以教
谓含容巽顺以诲人之不及也不报无道谓横 (第 22a 页)
塞国无道则至死不变焉大壮之象曰君子以非礼
勿履岂非强哉矫乎学者若知自强之道 何中 庸之
不可能哉
新安朱氏曰此第十章子路好勇故问强宽柔以教
谓含容巽顺以诲人之不及也不报无道谓横 (第 22a 页)
心以加诸彼远而推之四海而准久而推之万世而
准故一身修而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而所以治
天下国家皆出乎此也此者 何中 庸而已 又曰性
一也流行之分有刚柔昏明者非性也有三人焉皆
有目以别乎众色一居乎密室一居乎帷箔之下 (第 29b 页)
准故一身修而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而所以治
天下国家皆出乎此也此者 何中 庸而已 又曰性
一也流行之分有刚柔昏明者非性也有三人焉皆
有目以别乎众色一居乎密室一居乎帷箔之下 (第 29b 页)
终以书别琼山弟子曰太虚之中不能不聚而为人
物人物又不能不散而还太虚其聚其散皆理数相
推不能自己岂有所为而为者子之身在 太虚中 如
水为冰而今将为水矣水与冰时为之何所留亦何
足恋听其自然可耳
读礼通考卷三十九 (第 24b 页)
物人物又不能不散而还太虚其聚其散皆理数相
推不能自己岂有所为而为者子之身在 太虚中 如
水为冰而今将为水矣水与冰时为之何所留亦何
足恋听其自然可耳
读礼通考卷三十九 (第 24b 页)
滕宣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一会而虐二国之君而亟与)
(楚盟是丧师亡身之道也又曰人自为盟于恶曹见之/于是再见 何中 国无伯也宋襄欲继伯而求诸侯于楚)
(楚于是争长于宋则是盟也莫适为主人自为盟而已/矣临川吴氏曰宋襄欲图 (第 30a 页)
(楚盟是丧师亡身之道也又曰人自为盟于恶曹见之/于是再见 何中 国无伯也宋襄欲继伯而求诸侯于楚)
(楚于是争长于宋则是盟也莫适为主人自为盟而已/矣临川吴氏曰宋襄欲图 (第 30a 页)
于垂葭又次于蕖蒢至哀元年而后伐其欲有所逞也)
(久矣陈氏曰外会书次自厥貉以来未之有也于是再/见其再见 何中 国无伯也齐卫伐盟主则其不书伐春)
(秋重绝晋也于襄之二十三年尝书齐伐晋至是而不/书何齐始叛晋诸侯犹有 (第 13b 页)
(久矣陈氏曰外会书次自厥貉以来未之有也于是再/见其再见 何中 国无伯也齐卫伐盟主则其不书伐春)
(秋重绝晋也于襄之二十三年尝书齐伐晋至是而不/书何齐始叛晋诸侯犹有 (第 13b 页)
不待著意推求而瞭然心目之间矣一有求之
之心则是便为已发固已不得而见之况欲从而
执之则其为偏倚亦甚矣又 何中 之可得乎且夫
未发已发日用之间固有自然之机不假人力方
其未发本自寂然固无所事于执及其当发则又
当即事 (第 48a 页)
之心则是便为已发固已不得而见之况欲从而
执之则其为偏倚亦甚矣又 何中 之可得乎且夫
未发已发日用之间固有自然之机不假人力方
其未发本自寂然固无所事于执及其当发则又
当即事 (第 48a 页)
(㬊渊录损九二象传程传)
㬊亚夫问中正二字之义曰中须以正为先凡人做事
须是剖决是非邪正却就是与正处斟酌一个中底
道理若不能先见正处又 何中 之可言譬如欲行赏
罚须是先看当赏与不当赏然后权量赏之轻重若 (第 5a 页)
㬊亚夫问中正二字之义曰中须以正为先凡人做事
须是剖决是非邪正却就是与正处斟酌一个中底
道理若不能先见正处又 何中 之可言譬如欲行赏
罚须是先看当赏与不当赏然后权量赏之轻重若 (第 5a 页)
为浆)集解(朱子曰荀九家有为牝为迷为/方为囊为裳为黄为帛为浆)纂注
(朱氏曰乾坤言天地者黄帝书天地在 太虚中 大气举/之天地未始相离也又曰天在地外水在天外表里皆)
(水两仪运转乘气而浮载水而行考之天西河中九星 …… (第 24b 页)
有水不知天外更)
(有何物载此水乎而末云地乘气载水却是盖天积气/而运行不息天一生水故水为最多天地同在 太虚中)
( 固同为大气所举天包地外地又乘气载水而囿于天/中也又尝观夫子取坤象称舆本之剥上九爻称众本)
(之晋六三 …… (第 25a 页)
女是各有一太极也如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方始万物化生易中却云有天地然后有)
(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是如 何先生 曰太极所说乃/生物之初阴阳之精自凝结成两个后来方渐渐生去)
(万物皆然如牛羊草木皆牝牡一为阳一为阴万 …… (第 39a 页)
刚也渐女归待男行也附录(朱子语女待男而/行所以为渐渊)颐 养正
也既济定也纂注(蔡氏曰六位/皆当故定)归妹女之终也纂注(双/湖)
(先生曰女未嫁之称既/嫁为妇则女之 …… (第 48a 页)
十六与六十四同并董)纂注(蔡氏曰自大过以/下有乱简案杂卦)
(例皆反对协韵为序今以其例改正大过颠也颐 养正/ 也既济定也未济男之穷也归妹女之终也渐女归侍)
(男行也姤遇也柔遇刚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 (第 48b 页)
(朱氏曰乾坤言天地者黄帝书天地在 太虚中 大气举/之天地未始相离也又曰天在地外水在天外表里皆)
(水两仪运转乘气而浮载水而行考之天西河中九星 …… (第 24b 页)
有水不知天外更)
(有何物载此水乎而末云地乘气载水却是盖天积气/而运行不息天一生水故水为最多天地同在 太虚中)
( 固同为大气所举天包地外地又乘气载水而囿于天/中也又尝观夫子取坤象称舆本之剥上九爻称众本)
(之晋六三 …… (第 25a 页)
女是各有一太极也如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方始万物化生易中却云有天地然后有)
(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是如 何先生 曰太极所说乃/生物之初阴阳之精自凝结成两个后来方渐渐生去)
(万物皆然如牛羊草木皆牝牡一为阳一为阴万 …… (第 39a 页)
刚也渐女归待男行也附录(朱子语女待男而/行所以为渐渊)颐 养正
也既济定也纂注(蔡氏曰六位/皆当故定)归妹女之终也纂注(双/湖)
(先生曰女未嫁之称既/嫁为妇则女之 …… (第 48a 页)
十六与六十四同并董)纂注(蔡氏曰自大过以/下有乱简案杂卦)
(例皆反对协韵为序今以其例改正大过颠也颐 养正/ 也既济定也未济男之穷也归妹女之终也渐女归侍)
(男行也姤遇也柔遇刚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 (第 4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