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经部
 与朋党相失而处剥之道为无咎也求之古人墨子
 之夷子而求见孟子楚产之陈良而北学周公以吕
 强与曹操同类而有 清忠
奉公之节武攸绪与诸武
 同宗而有隐逸去之之操之人也其能处剥而无咎 (第 28b 页)
 祖深仁失之于陈豨光武聪明失之于逢萌魏武勇
 略失之于张邈九二君子其可遽谓难已解而无小
 人之可虑耶霜简与秋典共 清忠
臣与鹰鹯并击一
 洗奸邪凶恶而空之此人臣之大节也杨氏曰田者
 力而取之也去邪媚不力则虽去必来不直则虽 (第 6a 页)
知之说而与上文全体一事之云者
了无系属又不知其以何而为说也至谓二子不知
为仁之道使圣人为之亦只可谓之 清忠
则又以已
之意附于程子之说而不知其有不同者也程子盖
谓圣人之行或有出于忠清者耳夫岂以圣人为不
知为仁 (第 20a 页)
 奸则记白泽之辞相地理则述青乌之说救伤残则

 缀金冶之术故能毕该秘要穷道尽真遂乘龙以高
 跻与天地乎罔极也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铁擿三折漆书三灭 徐衍
负石伐子自狸守分亡身握石失躯 从善绎绎
襁负而归市
叔孙武叔毁孔子譬若尧民曰我耕田而食穿井而饮
尧何 (第 10b 页)
 助者也舍阴即阳虽失上下之朋而在我者得其正

 可以无咎矣东汉吕强虽在宦者之列而 清忠
奉上
 数有危言正论谓曹节等佞邪徼宠而欲罢其封剥
 之无咎其斯人欤
六四剥床以肤凶
象曰剥床以肤切近 (第 24b 页)
    其家以纾楚国之难(三十年/)
楚之兴自武王兼并自此便彊继以文王亦能守其基
业而不失传于成王成王初即位尚幼是时公子元为
令尹以贪冒淫纵为申公斗班所杀当时君尚幼大臣
见杀论来楚到此合衰所以不衰时盖缘楚能用子文
子元初死时正是楚之盛衰存亡交关枢纽处是时复
有子元时楚自便亡幸而得一子文为令尹以 清忠

倡于一国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自此楚再安大抵 (第 12a 页)
楚之所以立国本皆以勤俭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如告戒之辞所谓训众而好镇抚之召诸司而劝之以
令德见莫敖而告诸天之不假易也皆以勤俭勤俭是
楚之家法到子元出来淫纵不道以破楚之家法如筑
馆于夫人宫侧振万舞贪淫不厌臣下不平卒至相戕
以杀令尹楚之勤俭家法或几乎息矣子文出来独以 清忠
勤俭再复楚之规模当时子文继子元之后平常
也做不得须是自毁其家自贬损方可何故到奢侈骄 …… (第 12b 页)
淫之后能以 清忠
勤俭表倡于一国如易之小过所谓
行过乎恭用过乎俭当时是却恁地平常做不得所以
自毁其家却不是矫枉过直正是 (第 13a 页)
   南蒯将叛(十四年/)
鲁昭公当时不能堪季氏之强暴陵弱公室不胜一朝
之忿举兵伐季氏至于失其国身死于外自当时观之
不过言鲁失民数世一旦轻举妄动以丧社稷固昭公
之可罪然当时便俛首听命于强族亦岂是承周公伯
禽付托之意但季氏虽强然考当时事势亦自有可乘
之机昭公智不足以知此费季氏腹心之地季氏不能

自固根本南蒯以费叛腹心内溃季氏讨之三四年不
服閒隙孰过于此昭公若乘此机会正一国之纪纲收
公室之权当时又有子家羁 清忠
远识与之图回举兵
以伐之季氏必败大抵投机之会固有閒不容发者今
也季氏讨费数年之久亦一大机会也而昭公不 (第 4b 页)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
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
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
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
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
曰未知焉得仁

  子文文子之事圣人以 清忠
目之就此事上言只可
(第 57b 页)
清忠
也而子张遽以仁为问是未能究夫仁者 (第 57b 页)
之心也曰未知焉得仁言未知其他据此事言之不
得谓之仁也若知微子箕子比干之所以称三仁则
知二子之事只可以为 清忠
而不可谓之仁矣(一本云仁
者之为亦有时可以谓之忠清然指人一忠一清事便以为仁则不可)


  季文子三思 (第 58a 页)
  伊川解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巳之无
愠色其然岂其然乎人不能见其色则可矣谓其无
喜愠则非也苟无喜愠何以知其未仁也夫子独称
其旧政告新为忠斯可见矣或问令尹子文之忠
陈文子之清使圣人为之是仁否先生曰不然圣人
为之亦只是 清忠
也 或问令尹子文忠矣孔子不 …… (第 28b 页)
  吕曰子文至于三仕三巳不知进退之义者也陈文
子至于崔子弑齐君而后去是不知去就之义者也
不知进退去就之义不免于有怀行至于有怀虽曰 清忠
而仁不足道也

  谢曰文武之泽入人也深养人也久故小子有造人
有士君子之行则其遗风未熄之时盖有不待学 (第 29b 页)

而入德者矣况于令尹子文陈文子一时之善士也
三仕无喜色三巳无愠色旧政告新令尹与弃马十
乘违而之他邦其立心高矣故子张以仁疑之然容
有质厚者亦能之是以夫子于仁不仁未可断也其
曰未知焉得仁非以二子为不仁特恐子张识 清忠

而不识仁也使子张知 (第 29b 页)
清忠
之非仁其于知仁也何


  杨曰三仕三巳而无喜愠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
尹是事君人不为容悦而私于己者 (第 3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