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经部
简成书因名补亡)
官考三卷(臧梦解/著鄞人)周礼集说(宋濂/著)
明史艺文志方孝孺周礼考次目录一卷 何乔新
周礼 …… (第 6b 页)
篇适合其数当时内阁诸老知其为草庐书是以馆阁)
(书目止载草庐本/无有年姓名也)黄润玉仪礼戴记附注五卷 何乔新

仪礼叙录十七卷陈凤梧射礼集要一卷湛若水仪礼
补逸经傅测一卷王廷相昏礼图一卷乡射礼图注一
卷舒芬士相见 (第 22b 页)
 杨守陈文懿公集

 李东阳怀麓堂集
 谢铎桃溪集
  何乔新椒丘
文集
 罗伦一峰集
 陈献章白沙子集
 章懋枫山集
 程敏政篁墩文集
 贺钦医闾集 (第 47a 页)
    如此何其陋也
元史元统二年诏蒙古色目人行父母丧
大德元年议云南官员如遇祖父母父母丧葬其家在

中原者并听解任奔赴 五年枢密院臣议军官宜限
以六月越限日以他人代之期年后授以他职
天历二年诏官吏丁忧依本俗蒙古色目仿效汉人者
不用部议蒙古色目人愿丁父母忧者听
陈思谦传至顺初思谦为监察御史时有官居丧者往
往夺情起复思谦言三年之丧谓之达礼自非金革不
可从权遂著于令
  何乔新
史论元监察御史陈思谦言内外官非文武 (第 14b 页)
 礼非必孔子事也见得古有遗礼之书圣门因记其

 语 何氏乔新
曰仪礼未知孰作或以为周公之作也孔子
 有学礼之言礼记有读礼之文当是时固已有简牍
 之传矣决非秦汉间笔 …… (第 34a 页)
 也

李氏黼曰仪礼亦周公之所作也凡冠昏丧祭饮射朝
 聘之仪法度数具焉故谓之仪礼 何氏乔新
曰冠昏相见三篇皆士礼也乡饮乡射二篇
 大夫礼也燕射聘觐公食大夫五篇诸侯礼也士丧
 既夕士虞特牲馈食四 (第 53b 页)
 而经则亡矣 吴文正以大戴衅庙迁庙投壶公符

 奔丧补经也奈何曰非也其为逸经传也投壶之为
 传也何徵曰称鲁令薛令也可知其为传 何氏乔新
曰临川吴文正公校正仪礼既因郑氏序而
 诠次其篇章凡经文散见于戴礼郑注者则表而出
 之为逸经八篇礼必有 …… (第 10a 页)
 笔甲乙或是昏礼下达纳采用雁纳夲补紩而雁鹅
 也酢酸浆也读酬酢之酢岂不远哉不揣弇陋正以
 大篆用其边旁以为楷书兼以周礼戴记正焉 何氏乔新
曰汉兴高堂生得之以传瑕丘萧奋奋授东
 海孟卿卿授后苍苍授戴德戴圣是为今文鲁共王
 坏孔子宅得古经五十 …… (第 15b 页)
 似礼记 绍兴初行乡饮酒礼其仪乃是高抑崇撰
 如何不看仪礼只将礼记乡饮酒义做这文字是贻
 笑千古者也 何氏乔新
曰或曰束晰补南陔诸诗白居易补汤征皆
 见非于君子原父所补亦南陔汤征之类耳岂可取
 以为训哉予以为不然 …… (第 31b 页)
 引大戴礼春秋内外传新序列女传贾谊新书孔丛
 子之流杂合以成之乃自为一书非以释经也至勉
 斋续丧祭二礼草庐纂言割裂经文某亦未敢从也 何氏乔新
曰仪礼十七篇有礼有记礼则其正经先儒
 以为周公所作记则述其仪节之详盖周末诸儒所 (第 51b 页)
 明

朱氏 升 允升(枫林)


梁氏 寅 孟敬(石门)


薛氏 瑄 德温(敬轩)


丘氏 浚 仲深(琼山) 何氏 乔新 廷秀 
椒邱(广昌)


舒氏 芬 国裳(梓溪)


王氏 鏊 济之(守溪)


杨氏 慎 用修(升庵) (第 23a 页)
承袭汉本不敢更定至元
有俞庭椿氏者始谓冬官不亡散于五官之中作复古
编以伸其说永嘉王氏临川吴氏清源丘氏 椒丘何氏
咸宗之各于五官之中杂取诸职以补冬官人持所见
各自为编则周礼虽存纷纭舛错几不可读矣以迁之 (第 4b 页)
    礼自宋以后胡宏季本各著书指摘其瑕衅

    至数十万言俞寿翁吴澄则以为冬官不亡
    杂见于五官中而更次之近世 何乔新
陈凤
    梧舒芬亦各以己意更定然此皆诸儒之周
    礼也乃覃研十数载先求圣人之心溯斯礼
    (第 1b 页)
可不知集说止云耐音能略甚
礼运中精语如人者天地之心人情以为田学者所当
细味
律吕上生下生先儒之说不同 何椒丘
曰黄钟下生林
钟林钟上生太簇太簇下生南吕南吕上生姑洗姑洗
下生应钟应钟上生蕤宾蕤宾重上生大吕大吕下生 (第 18b 页)
名于四方郑注谓若尧典禹贡达此名使
知之或曰古曰名今曰字使四方知书之文字愚按朱
子中庸注是用其后一解 何椒丘
周礼注论占梦论庭氏等官最精 (第 3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