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樂類
春秋類
而从其议汉魏相仍著为
贵祀凡崇祀百神放而不致有其兴之则莫敢废之宜
定新礼祀六宗如旧诏从之
文献通考后 魏明元帝 太常三年立六宗祀皆有别兆
祭有常日牲用少牢
孝文太和十三年诏祀天皇大帝及五帝之神于郊天
坛 (第 39a 页)
贵祀凡崇祀百神放而不致有其兴之则莫敢废之宜
定新礼祀六宗如旧诏从之
文献通考后 魏明元帝 太常三年立六宗祀皆有别兆
祭有常日牲用少牢
孝文太和十三年诏祀天皇大帝及五帝之神于郊天
坛 (第 39a 页)
(相韦玄成等议以春秋之义父不祭于支庶之宅君/不祭于臣仆之家王不祭于下土诸侯请勿复脩奏)
(可因罢昭灵后武哀王昭哀后卫思后戾太子戾后/园皆不奉祠 后魏明元 贵嫔杜氏魏郡邺人生世祖)
(及即位追尊为穆皇后配享太庙又立后庙于邺高/宗时相州刺史高闾表脩后庙诏曰 (第 32b 页)
(可因罢昭灵后武哀王昭哀后卫思后戾太子戾后/园皆不奉祠 后魏明元 贵嫔杜氏魏郡邺人生世祖)
(及即位追尊为穆皇后配享太庙又立后庙于邺高/宗时相州刺史高闾表脩后庙诏曰 (第 32b 页)
故唯以东向
为太祖之尊焉若夫群庙迭毁而太祖不迁则其礼尚
矣臣故知太祖即庙之始祖是为庙号非谥号也惟我 太宗嗣 服之初太祖庙号已定虽更累朝世次犹近每
于祫享必虚东向之位以其非太祖必不可居也迨至
熙宁又尊僖祖为庙之 (第 5b 页)
为太祖之尊焉若夫群庙迭毁而太祖不迁则其礼尚
矣臣故知太祖即庙之始祖是为庙号非谥号也惟我 太宗嗣 服之初太祖庙号已定虽更累朝世次犹近每
于祫享必虚东向之位以其非太祖必不可居也迨至
熙宁又尊僖祖为庙之 (第 5b 页)
太祖室皇武 为民请命皇祖赫临天地并贶亿万
同心造邦以德介福宜深挹彼惟旨真游居歆
太宗室大定 皇矣 太宗嗣 服平成益奋神旅再征
不庭文武秉德仁孝克明以圣传圣对越紫清
真宗室熙文 思文真宗体道之崇憺威赫灵遵 (第 55a 页)
同心造邦以德介福宜深挹彼惟旨真游居歆
太宗室大定 皇矣 太宗嗣 服平成益奋神旅再征
不庭文武秉德仁孝克明以圣传圣对越紫清
真宗室熙文 思文真宗体道之崇憺威赫灵遵 (第 55a 页)
位故惟以东向为太祖之尊焉若夫群庙迭毁而
太祖不迁则其礼尚矣臣故知太祖即庙之始祖是为
庙号非谥号也惟我 太宗嗣 服之初太祖皇帝庙号已
定虽更累朝世次犹近每于祫享必虚东向之位以其
非太祖不可居也迨至熙宁又尊僖祖为庙 (第 22b 页)
太祖不迁则其礼尚矣臣故知太祖即庙之始祖是为
庙号非谥号也惟我 太宗嗣 服之初太祖皇帝庙号已
定虽更累朝世次犹近每于祫享必虚东向之位以其
非太祖不可居也迨至熙宁又尊僖祖为庙 (第 22b 页)
于长陵北西北六十步
礼志华阴公主帝 (帝太/宗 也)姊也元绍之为逆有保护功
故别立其庙于太祖庙垣后因祭荐焉
太武惠太后窦氏传世祖保母窦氏初以夫家 (第 47b 页)
礼志华阴公主帝 (帝太/宗 也)姊也元绍之为逆有保护功
故别立其庙于太祖庙垣后因祭荐焉
太武惠太后窦氏传世祖保母窦氏初以夫家 (第 47b 页)
蕙田案上已九日宴群臣始此
梁书武帝本纪大同十年春三月庚戌幸回宾亭宴帝
乡故老
太清元年五月丁酉车驾幸德阳堂宴群臣设丝竹乐
陈书武帝本纪永定二年冬十二月丙寅高祖于太极
殿东堂宴群臣设金石之乐以路寝告成也
宣帝本纪太建四年冬十二月壬寅甘露降乐游苑甲
辰舆驾幸乐游苑采甘露宴群臣 七年闰九月甘露
频降乐游苑丁未舆驾幸乐游苑采甘露宴群臣
魏书 明元帝 本纪永兴四年四月乙未宴群臣于西宫 (第 7a 页)
梁书武帝本纪大同十年春三月庚戌幸回宾亭宴帝
乡故老
太清元年五月丁酉车驾幸德阳堂宴群臣设丝竹乐
陈书武帝本纪永定二年冬十二月丙寅高祖于太极
殿东堂宴群臣设金石之乐以路寝告成也
宣帝本纪太建四年冬十二月壬寅甘露降乐游苑甲
辰舆驾幸乐游苑采甘露宴群臣 七年闰九月甘露
频降乐游苑丁未舆驾幸乐游苑采甘露宴群臣
魏书 明元帝 本纪永兴四年四月乙未宴群臣于西宫 (第 7a 页)
过
蟠羊山大雨暴水流辎重数百乘杀数百人遂东北踰
石漠至长川幸濡源西幸参合陂筑北宫垣三旬而罢
乃还宫 明元帝 本纪永兴四年秋九月己巳朔东巡己卯大狝
于石会山戊子临去畿陂观渔庚寅至于濡源西巡幸
北部诸落赐以缯帛八 (第 21a 页)
蟠羊山大雨暴水流辎重数百乘杀数百人遂东北踰
石漠至长川幸濡源西幸参合陂筑北宫垣三旬而罢
乃还宫 明元帝 本纪永兴四年秋九月己巳朔东巡己卯大狝
于石会山戊子临去畿陂观渔庚寅至于濡源西巡幸
北部诸落赐以缯帛八 (第 21a 页)
明皇恃其承平荒于酒色渔阳窃发四海横流肃代
以降方镇跋扈陵迟至于五代朝成夕败有如逆旅
太祖起而拯之东征西伐大勋未集 太宗嗣 而成之
凡二百二十有五年然后大禹之迹复混而为一由
是观之上下一千七百馀年天下一统者五百馀年
而 (第 10a 页)
以降方镇跋扈陵迟至于五代朝成夕败有如逆旅
太祖起而拯之东征西伐大勋未集 太宗嗣 而成之
凡二百二十有五年然后大禹之迹复混而为一由
是观之上下一千七百馀年天下一统者五百馀年
而 (第 10a 页)
赐各有差 五
年春正月帝闻姚兴将寇边庚寅大简舆徒诏并州诸
军积谷于平阳之乾壁六月治兵于东郊部分众军 明元帝 本纪永兴二年秋七月丁巳立马射台于陂西
仍讲武教战 五年春正月己巳大阅畿内男子十二 (第 12b 页)
年春正月帝闻姚兴将寇边庚寅大简舆徒诏并州诸
军积谷于平阳之乾壁六月治兵于东郊部分众军 明元帝 本纪永兴二年秋七月丁巳立马射台于陂西
仍讲武教战 五年春正月己巳大阅畿内男子十二 (第 12b 页)
蕙田案以上梁陈
魏书道武帝本纪登国九年春三月帝北巡夏五月田
于河东
皇始元年春正月大蒐于定襄之虎山因东幸善无北
陂
天兴六年七月车驾北巡筑离宫于豺山纵士校猎东
北踰罽岭出参合代谷
天赐三年春正月车驾北巡幸豺山宫校猎至屋孤山 明元帝 本纪永兴四年春正月登虎圈射虎赐南平公
长孙嵩等布帛各有差秋七月大狝于石会山临去畿
陂观渔至于濡源西巡 (第 13b 页)
魏书道武帝本纪登国九年春三月帝北巡夏五月田
于河东
皇始元年春正月大蒐于定襄之虎山因东幸善无北
陂
天兴六年七月车驾北巡筑离宫于豺山纵士校猎东
北踰罽岭出参合代谷
天赐三年春正月车驾北巡幸豺山宫校猎至屋孤山 明元帝 本纪永兴四年春正月登虎圈射虎赐南平公
长孙嵩等布帛各有差秋七月大狝于石会山临去畿
陂观渔至于濡源西巡 (第 13b 页)
蕙田案以上赈银钞绢帛诸物
汉书元帝本纪初元二年七月诏曰岁比灾害民有菜
色惨怛于心已诏吏虚仓廪开府库振救
魏书 明元帝 本纪神瑞二年十月诏曰顷者以来频遇
霜旱年谷不登百姓饥寒不能自存者甚众其出布帛
仓谷以赈贫穷
册府元龟 (第 5a 页)
汉书元帝本纪初元二年七月诏曰岁比灾害民有菜
色惨怛于心已诏吏虚仓廪开府库振救
魏书 明元帝 本纪神瑞二年十月诏曰顷者以来频遇
霜旱年谷不登百姓饥寒不能自存者甚众其出布帛
仓谷以赈贫穷
册府元龟 (第 5a 页)
申半至秋豫章又逋太建四年检首田税亦申至秋南
康一郡岭下应接民间尤弊太建四年田租未入者可
特原除
魏书 明元帝 本纪泰常三年以范阳大水复其租税八
月雁门河内大雨水复其租税
文成帝本纪和平四年十月以定相二州霣霜杀稼 (第 7b 页)
康一郡岭下应接民间尤弊太建四年田租未入者可
特原除
魏书 明元帝 本纪泰常三年以范阳大水复其租税八
月雁门河内大雨水复其租税
文成帝本纪和平四年十月以定相二州霣霜杀稼 (第 7b 页)
挥麈录石晋高祖葬显陵在寿安县
明一统志在交城县西北六十里
后汉懿陵
五代会要天福十二年闰七月追尊 明元皇帝 湍庙
号文祖葬懿陵(无陵所遥/申朝拜)
沛陵
五代会要天福十二年闰七月追尊恭僖皇帝昴庙
号德祖 (第 57a 页)
明一统志在交城县西北六十里
后汉懿陵
五代会要天福十二年闰七月追尊 明元皇帝 湍庙
号文祖葬懿陵(无陵所遥/申朝拜)
沛陵
五代会要天福十二年闰七月追尊恭僖皇帝昴庙
号德祖 (第 57a 页)
先王之乐常作于功成之后功虽未成而乐未可作至于郊
庙之祭歌诗之类亦不可一日废于天下贤圣之君有作得
不以为急务而讲之乎我宋仗义龙兴 太宗嗣 承大统将以
褒崇太祖殊功远业发挥神翰作为郊祀昊天上帝四曲真
宗继序复撰庙飨二曲景灵宫酌献十一曲辞意与 (第 1b 页)
庙之祭歌诗之类亦不可一日废于天下贤圣之君有作得
不以为急务而讲之乎我宋仗义龙兴 太宗嗣 承大统将以
褒崇太祖殊功远业发挥神翰作为郊祀昊天上帝四曲真
宗继序复撰庙飨二曲景灵宫酌献十一曲辞意与 (第 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