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春秋類
易類
書類
乎书称成王之于周公曰公明保予康王之于毕公
曰惟公克勤小物言天子同姓谓之伯父叔父异姓
谓之伯舅叔舅故平王称齐桓公以伯舅称晋文侯
以父 义和 是天子之于臣亦有所不名也
广安游氏曰古之制礼者于君臣之际虽有自然之
分而其相与之际皆以礼为节文非 (第 14a 页)
曰惟公克勤小物言天子同姓谓之伯父叔父异姓
谓之伯舅叔舅故平王称齐桓公以伯舅称晋文侯
以父 义和 是天子之于臣亦有所不名也
广安游氏曰古之制礼者于君臣之际虽有自然之
分而其相与之际皆以礼为节文非 (第 14a 页)
义则一也夫王之与霸其所以用者则同而所以名
者则异何也盖其心异而已王者之道其心非有求
于天下也所以为仁 义和 信者以为吾所当为而已
知为之于此而不求之于彼而彼固已化矣霸者则
心未尝仁也而患天下恶其不仁于是示 (第 17b 页)
者则异何也盖其心异而已王者之道其心非有求
于天下也所以为仁 义和 信者以为吾所当为而已
知为之于此而不求之于彼而彼固已化矣霸者则
心未尝仁也而患天下恶其不仁于是示 (第 17b 页)
世而周亡
论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邶鄘而下多
春秋时诗也而谓诗亡然后春秋作何也自黍离降为
国风天下无复雅而王者之诗亡矣春秋作于隐公昉
乎雅亡之后诗之所终春秋之所以始也隐之所始平
王之所以终也按小雅正月刺幽王诗也而曰赫赫宗
周褒姒灭之逮鲁孝公末幽王为犬戎所毙惠公初年
周既东矣春秋不作于孝公惠公者东迁之始流风遗
俗犹有存者郑武公入为司徒善于其职则犹用贤也
晋侯捍王于艰锡之秬鬯则犹有诰命也王曰其归视
尔师则诸侯犹来朝也 义和 薨谥为文侯则列国犹有
请也及平王在位日久不能自立弃其九族葛藟有终
远兄弟之刺不抚其民周人有束薪流楚之 (第 20a 页)
论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邶鄘而下多
春秋时诗也而谓诗亡然后春秋作何也自黍离降为
国风天下无复雅而王者之诗亡矣春秋作于隐公昉
乎雅亡之后诗之所终春秋之所以始也隐之所始平
王之所以终也按小雅正月刺幽王诗也而曰赫赫宗
周褒姒灭之逮鲁孝公末幽王为犬戎所毙惠公初年
周既东矣春秋不作于孝公惠公者东迁之始流风遗
俗犹有存者郑武公入为司徒善于其职则犹用贤也
晋侯捍王于艰锡之秬鬯则犹有诰命也王曰其归视
尔师则诸侯犹来朝也 义和 薨谥为文侯则列国犹有
请也及平王在位日久不能自立弃其九族葛藟有终
远兄弟之刺不抚其民周人有束薪流楚之 (第 20a 页)
之体嘉会足以合礼得会通之嘉乃合于理也不合
理则非礼岂得为嘉非理安有亨乎利物足以和 义
和 于义乃能利物岂有不得其宜而能利物者乎贞
固足以干事贞固所以能干事也君子行此四德乃
合于乾也(易 (第 25b 页)
理则非礼岂得为嘉非理安有亨乎利物足以和 义
和 于义乃能利物岂有不得其宜而能利物者乎贞
固足以干事贞固所以能干事也君子行此四德乃
合于乾也(易 (第 25b 页)
安得云利孔子所以罕言利者盖不欲专以利
为言恐人只管去利上求也又曰孔子只说义
之和为利不去利上求利只 义和 处便是利又
曰义者得宜之谓处得其宜不逆了物即所谓
利○义之和只是中节义有个分至如亲其亲 (第 51b 页)
为言恐人只管去利上求也又曰孔子只说义
之和为利不去利上求利只 义和 处便是利又
曰义者得宜之谓处得其宜不逆了物即所谓
利○义之和只是中节义有个分至如亲其亲 (第 51b 页)
(天子南面而视四方星之中知人缓急故曰敬授人/时辰日月所会者举其人目所见以星言之论其日)
(月所会以辰言之其实一也命 义和 令以算术推步/累历其所行法象其所在具有分数节候参差不等)
(敬记此天时以为历而授人也○王氏安石曰古 …… (第 8b 页)
(此两端而已○历象之法大抵主于日日一事正则/其他皆可推○林氏之奇曰改正朔始于周古惟用)
(夏正人时但言民时也○朱子曰 义和 主历象授时/而已非是各行其方之事○历是古时一件大事故)
(少皞以鸟名官首曰凤鸟氏历正也岁月日时既定 …… (第 9a 页)
(德其孰/能之)
总论(程子曰自放勋至格于上下尧之德也自克明/俊德至于变时雍尧治天下之道也自乃命 义)
(和 至庶绩咸熙尧立治之法也自帝曰畴咨以下至/萹终言尧之圣明能知人也○吕氏祖谦曰尧典一)
(篇始终无非钦 (第 38b 页)
(月所会以辰言之其实一也命 义和 令以算术推步/累历其所行法象其所在具有分数节候参差不等)
(敬记此天时以为历而授人也○王氏安石曰古 …… (第 8b 页)
(此两端而已○历象之法大抵主于日日一事正则/其他皆可推○林氏之奇曰改正朔始于周古惟用)
(夏正人时但言民时也○朱子曰 义和 主历象授时/而已非是各行其方之事○历是古时一件大事故)
(少皞以鸟名官首曰凤鸟氏历正也岁月日时既定 …… (第 9a 页)
(德其孰/能之)
总论(程子曰自放勋至格于上下尧之德也自克明/俊德至于变时雍尧治天下之道也自乃命 义)
(和 至庶绩咸熙尧立治之法也自帝曰畴咨以下至/萹终言尧之圣明能知人也○吕氏祖谦曰尧典一)
(篇始终无非钦 (第 38b 页)
(师归惠公仲予之赗虽于诗与春秋而/见其兆已于不能善始之书先见矣)
王若曰父义和丕显文武克慎明德昭升于上敷闻在
下惟时上帝集厥命于文王亦惟先正克左右昭事厥
辟越小大谋猷罔不率从肆先祖怀在位
集传同姓故称父文侯名仇 义和 其字不名者尊之
也丕显者言其德之所成克谨者言其德之所修昭 …… (第 37a 页)
集说(孔氏颖达曰觐礼说天子呼诸侯之义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则曰伯舅同姓小国则曰)
(叔父其异姓则曰叔舅晋文侯唐叔之后与王同姓/故称曰父桓二年左传以文侯名仇今呼曰 义和 知)
(是字也同姓诸侯称父者非一人故以字别之○张/氏九成曰平王将言已无耆寿俊之助故先言先王)
( …… (第 37b 页)
(乱之助平王之失大扺求于人者重而自任者轻徒/延颈企踵以望诸侯之助而不思反身以自强燕昭)
(小国之君耳慨然有复雠之志而士争趋之/平王岂可以罔或耆寿俊在厥服而但已哉)
父 义和 汝克昭乃显祖汝肇刑文武用会绍乃辟追孝 …… (第 39a 页)
(叔之业也○薛氏季宣曰能于艰难之中捍卫天子/亦其战功之多宜天子嘉命之也○董氏其昌曰多)
(修捍言其功之非一若汝予嘉则不但/在家为孝子而又在国为忠臣故嘉之)
王曰父 义和 其归视尔师宁尔邦用赉尔秬鬯一卣彤
弓一彤矢百卢弓一卢矢百马四匹父往哉柔远能迩
惠康小民无荒宁简恤尔都 (第 40a 页)
王若曰父义和丕显文武克慎明德昭升于上敷闻在
下惟时上帝集厥命于文王亦惟先正克左右昭事厥
辟越小大谋猷罔不率从肆先祖怀在位
集传同姓故称父文侯名仇 义和 其字不名者尊之
也丕显者言其德之所成克谨者言其德之所修昭 …… (第 37a 页)
集说(孔氏颖达曰觐礼说天子呼诸侯之义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则曰伯舅同姓小国则曰)
(叔父其异姓则曰叔舅晋文侯唐叔之后与王同姓/故称曰父桓二年左传以文侯名仇今呼曰 义和 知)
(是字也同姓诸侯称父者非一人故以字别之○张/氏九成曰平王将言已无耆寿俊之助故先言先王)
( …… (第 37b 页)
(乱之助平王之失大扺求于人者重而自任者轻徒/延颈企踵以望诸侯之助而不思反身以自强燕昭)
(小国之君耳慨然有复雠之志而士争趋之/平王岂可以罔或耆寿俊在厥服而但已哉)
父 义和 汝克昭乃显祖汝肇刑文武用会绍乃辟追孝 …… (第 39a 页)
(叔之业也○薛氏季宣曰能于艰难之中捍卫天子/亦其战功之多宜天子嘉命之也○董氏其昌曰多)
(修捍言其功之非一若汝予嘉则不但/在家为孝子而又在国为忠臣故嘉之)
王曰父 义和 其归视尔师宁尔邦用赉尔秬鬯一卣彤
弓一彤矢百卢弓一卢矢百马四匹父往哉柔远能迩
惠康小民无荒宁简恤尔都 (第 40a 页)
瓒及之
文侯之命
王若曰父 义和 丕显文武克慎明德昭升于上敷闻在
下惟时上帝集厥命于文王亦惟先正克左右昭事厥
辟越小大谋猷罔不率从肆先 …… (第 18b 页)
人又无俊杰在位是致国家之亡使我又不克负荷
其任也又言我惟祖惟父其不恤我躬以致如是于
是告文侯曰今汝有功予一人则使长在位
父 义和 汝克昭乃显祖汝肇刑文武用会绍乃辟追孝
于前文人汝多修捍我于艰若汝予嘉
林氏曰纂先王之服者莫若昭前人 …… (第 23b 页)
周戡定王室之不殒繄二国之是赖也故文侯之命
曰汝多修捍我于艰若汝予嘉是乃捍御于艰难诛
犬戎而成周室也
王曰父 义和 其归视尔师宁尔邦用赉尔秬鬯一卣彤
弓一彤矢百卢弓一卢矢百马四匹
林氏曰诸侯有锡所以示一人之至恩礼物 (第 24b 页)
文侯之命
王若曰父 义和 丕显文武克慎明德昭升于上敷闻在
下惟时上帝集厥命于文王亦惟先正克左右昭事厥
辟越小大谋猷罔不率从肆先 …… (第 18b 页)
人又无俊杰在位是致国家之亡使我又不克负荷
其任也又言我惟祖惟父其不恤我躬以致如是于
是告文侯曰今汝有功予一人则使长在位
父 义和 汝克昭乃显祖汝肇刑文武用会绍乃辟追孝
于前文人汝多修捍我于艰若汝予嘉
林氏曰纂先王之服者莫若昭前人 …… (第 23b 页)
周戡定王室之不殒繄二国之是赖也故文侯之命
曰汝多修捍我于艰若汝予嘉是乃捍御于艰难诛
犬戎而成周室也
王曰父 义和 其归视尔师宁尔邦用赉尔秬鬯一卣彤
弓一彤矢百卢弓一卢矢百马四匹
林氏曰诸侯有锡所以示一人之至恩礼物 (第 24b 页)
者郑武公入
为司徒善于其职则犹用贤也晋侯捍王于艰锡之秬
鬯则犹有诰命也王曰其归视尔师则诸侯犹来朝也 义和 之薨谥为文侯则列国犹请谥也及平王在位日
久不能自强于政治弃其九族葛藟有终远兄弟之刺
不抚其民周人有束 (第 25a 页)
为司徒善于其职则犹用贤也晋侯捍王于艰锡之秬
鬯则犹有诰命也王曰其归视尔师则诸侯犹来朝也 义和 之薨谥为文侯则列国犹请谥也及平王在位日
久不能自强于政治弃其九族葛藟有终远兄弟之刺
不抚其民周人有束 (第 25a 页)
化秋则万物皆成冬则岁事改易而万物皆革故从
新是皆密运于天地之间各有次序未尝或紊尧命
义和 作历既定方隅验昏旦则于时气之运又不可
不因其次序而考察之此平秩平在又不可废也平
秩者盖因其次序而 (第 19a 页)
新是皆密运于天地之间各有次序未尝或紊尧命
义和 作历既定方隅验昏旦则于时气之运又不可
不因其次序而考察之此平秩平在又不可废也平
秩者盖因其次序而 (第 19a 页)
后时以致败事也胤侯既引政典誓众以先时后时
之诛于是遂告之曰今予以尔有众奉将天罚者盖
告以徂征之意也将行也奉将犹言奉行也盖谓 义
和 所为如此非特得罪于君亦得罪于天故言奉行
天罚也既言今日之事将以奉行天罚故又勉之曰 (第 33a 页)
之诛于是遂告之曰今予以尔有众奉将天罚者盖
告以徂征之意也将行也奉将犹言奉行也盖谓 义
和 所为如此非特得罪于君亦得罪于天故言奉行
天罚也既言今日之事将以奉行天罚故又勉之曰 (第 33a 页)
秬鬯瓒酌郁鬯之杓以金为圭杓之柄谓之圭瓒也
毛氏谓命诸侯为东西二伯则锡以秬鬯圭瓒则平
王以此锡晋文侯盖命为二伯也
文侯之命王若曰父 义和 丕显文武克慎明德昭升于
上敷闻在下惟时上帝集厥命于文王亦惟先正克左
右昭事厥辟越小大谋猷罔不率从肆先 …… (第 3b 页)
王若曰必非平王之言乃代言之臣顺王意而言之
也盖此下言闵予小子必在居忧故代言之臣为之
言也按春秋左氏晋文侯名仇今呼 义和 则 (第 4a 页)
义和 者
文侯之字也字而不名者以有拥立之功故不敢名
而字之也天子于诸侯同姓曰伯父叔父异姓曰伯
舅叔舅 …… (第 4a 页)
无贤臣之意
呜呼闵予小子嗣造天丕愆殄资泽于下民侵戎我国
家纯即我御事罔或耆寿俊在厥服予则罔克曰惟祖
惟父其伊恤朕躬呜呼有绩予一人永绥在位父 义和
汝克昭乃显祖汝肇刑文武用会绍乃辟追孝于前文
人汝多修捍我于艰若汝予嘉
平王上既言文武以得贤而有天下 …… (第 6a 页)
所以得永安其位也平王既归功于晋郑而是时晋
功尤大故特命为伯并特呼父 义和 而褒美之曰尔
祖唐叔有功周室今尔靖幽王之难拥平王之立则
是汝实能扬乃显祖唐叔之功也汝既立功扬先祖 …… (第 7b 页)
汝之功诚能修整捍卫我于艰难矣当时为臣如汝
者我实善汝也盖责之又美之所以激其心使益坚
其志以奖大王室也
王曰父 义和 其归视尔师宁尔邦用赉尔秬鬯一卣彤
弓一彤矢百卢弓一卢矢百马四匹父往哉柔远能迩
惠康小民无荒宁简恤尔都 (第 8a 页)
毛氏谓命诸侯为东西二伯则锡以秬鬯圭瓒则平
王以此锡晋文侯盖命为二伯也
文侯之命王若曰父 义和 丕显文武克慎明德昭升于
上敷闻在下惟时上帝集厥命于文王亦惟先正克左
右昭事厥辟越小大谋猷罔不率从肆先 …… (第 3b 页)
王若曰必非平王之言乃代言之臣顺王意而言之
也盖此下言闵予小子必在居忧故代言之臣为之
言也按春秋左氏晋文侯名仇今呼 义和 则 (第 4a 页)
义和 者
文侯之字也字而不名者以有拥立之功故不敢名
而字之也天子于诸侯同姓曰伯父叔父异姓曰伯
舅叔舅 …… (第 4a 页)
无贤臣之意
呜呼闵予小子嗣造天丕愆殄资泽于下民侵戎我国
家纯即我御事罔或耆寿俊在厥服予则罔克曰惟祖
惟父其伊恤朕躬呜呼有绩予一人永绥在位父 义和
汝克昭乃显祖汝肇刑文武用会绍乃辟追孝于前文
人汝多修捍我于艰若汝予嘉
平王上既言文武以得贤而有天下 …… (第 6a 页)
所以得永安其位也平王既归功于晋郑而是时晋
功尤大故特命为伯并特呼父 义和 而褒美之曰尔
祖唐叔有功周室今尔靖幽王之难拥平王之立则
是汝实能扬乃显祖唐叔之功也汝既立功扬先祖 …… (第 7b 页)
汝之功诚能修整捍卫我于艰难矣当时为臣如汝
者我实善汝也盖责之又美之所以激其心使益坚
其志以奖大王室也
王曰父 义和 其归视尔师宁尔邦用赉尔秬鬯一卣彤
弓一彤矢百卢弓一卢矢百马四匹父往哉柔远能迩
惠康小民无荒宁简恤尔都 (第 8a 页)
释曰士丧礼主人左袒则虽凶礼亦袒左
摈者谒诸天子天子辞于侯氏曰伯父无事归宁乃邦
郑注谒告宁安也乃犹女也
释曰书文侯之命曰王曰父 义和 其归视尔师宁尔
邦
侯氏再拜稽首出自屏南适门西(案敖继公云/西下脱袭字)遂入门
左北面立王劳之再拜 (第 11b 页)
摈者谒诸天子天子辞于侯氏曰伯父无事归宁乃邦
郑注谒告宁安也乃犹女也
释曰书文侯之命曰王曰父 义和 其归视尔师宁尔
邦
侯氏再拜稽首出自屏南适门西(案敖继公云/西下脱袭字)遂入门
左北面立王劳之再拜 (第 11b 页)
之此篇可以见矣晋侯捍王于艰则诸侯犹藩屏王
室秬鬯彤弓则礼乐征伐犹出于天子王曰其归视
尔师则诸侯犹来朝 义和 之薨谥为文侯则列国犹
有请使平王能自此强于政治则文武自可复见惟
其在位日久略无兴复之意弃其九族葛 …… (第 1b 页)
郁金之器也以郁金酿秬黍为酒圭瓒者以玉为勺
柄所以酌郁鬯祼以求神也此诸侯之盛礼也非有
大功则不足以当此之赐
王若曰父 义和 丕显文武克慎明德昭升于上敷闻在
下惟时上帝集厥命于文王亦惟先正克左右昭事厥
辟越小大谋猷罔不率从肆先 …… (第 3a 页)
王若曰而下皆册命之词也父者天子称同姓诸侯
曰伯父叔父异姓诸侯曰伯舅叔舅所以见天子之
亲诸侯也 义和 者文侯之字所以尊之也丕显文武
克慎明德文武所以能如此大明者皆本之克慎明
德明德乃聪明自然之德惟其 …… (第 3b 页)
不复兴者
呜呼闵予小子嗣造天丕愆殄资泽于下民侵戎我国
家纯即我御事罔或耆寿俊在厥服予则罔克曰惟祖
惟父其伊恤朕躬呜呼有绩予一人永绥在位父 义和
汝克昭乃显祖汝肇刑文武用会绍乃辟追孝于前文
人汝多修捍我于艰若汝予嘉
呜呼叹而自伤也我小子之继嗣适 …… (第 4a 页)
平王之身又不胜其任此所以如是之衰微不振曰
惟祖惟父其伊恤朕躬呜呼有绩予一人永绥在位
诸侯有功于我一人可长安在位不然则我奚赖焉
父 义和 汝克昭明汝显祖唐叔之训汝之身始能刑
法文武之道用能合乃辟之心以继乃君之心追孝
于前文德之人乃辟平 …… (第 5a 页)
必为之志则可矣谦之六五曰利用侵伐当平王之
时正当侵伐收揽威权之时而谦以自处曰予则罔
克此周所以不复兴也
玉曰父 义和 其归视尔师宁尔邦用赉尔秬鬯一卣彤
弓一彤矢百卢弓一卢矢百马四匹父往哉柔远能迩
惠康小民无荒宁简恤尔都 (第 6a 页)
室秬鬯彤弓则礼乐征伐犹出于天子王曰其归视
尔师则诸侯犹来朝 义和 之薨谥为文侯则列国犹
有请使平王能自此强于政治则文武自可复见惟
其在位日久略无兴复之意弃其九族葛 …… (第 1b 页)
郁金之器也以郁金酿秬黍为酒圭瓒者以玉为勺
柄所以酌郁鬯祼以求神也此诸侯之盛礼也非有
大功则不足以当此之赐
王若曰父 义和 丕显文武克慎明德昭升于上敷闻在
下惟时上帝集厥命于文王亦惟先正克左右昭事厥
辟越小大谋猷罔不率从肆先 …… (第 3a 页)
王若曰而下皆册命之词也父者天子称同姓诸侯
曰伯父叔父异姓诸侯曰伯舅叔舅所以见天子之
亲诸侯也 义和 者文侯之字所以尊之也丕显文武
克慎明德文武所以能如此大明者皆本之克慎明
德明德乃聪明自然之德惟其 …… (第 3b 页)
不复兴者
呜呼闵予小子嗣造天丕愆殄资泽于下民侵戎我国
家纯即我御事罔或耆寿俊在厥服予则罔克曰惟祖
惟父其伊恤朕躬呜呼有绩予一人永绥在位父 义和
人汝多修捍我于艰若汝予嘉
呜呼叹而自伤也我小子之继嗣适 …… (第 4a 页)
平王之身又不胜其任此所以如是之衰微不振曰
惟祖惟父其伊恤朕躬呜呼有绩予一人永绥在位
诸侯有功于我一人可长安在位不然则我奚赖焉
父 义和 汝克昭明汝显祖唐叔之训汝之身始能刑
法文武之道用能合乃辟之心以继乃君之心追孝
于前文德之人乃辟平 …… (第 5a 页)
必为之志则可矣谦之六五曰利用侵伐当平王之
时正当侵伐收揽威权之时而谦以自处曰予则罔
克此周所以不复兴也
玉曰父 义和 其归视尔师宁尔邦用赉尔秬鬯一卣彤
弓一彤矢百卢弓一卢矢百马四匹父往哉柔远能迩
惠康小民无荒宁简恤尔都 (第 6a 页)
之也人死于大过而生于颐○王元龟曰利建侯所
以备豫利行师所以饬豫豫以和乐主义和而不备
则乖戾随之故有备豫之 义和 而不饬则骄怠生焉
故有豫怠之义○吴草庐曰豫者暇而乐也凡人从
容和缓顺序以动则先事详审事成而乐以卦 (第 35b 页)
以备豫利行师所以饬豫豫以和乐主义和而不备
则乖戾随之故有备豫之 义和 而不饬则骄怠生焉
故有豫怠之义○吴草庐曰豫者暇而乐也凡人从
容和缓顺序以动则先事详审事成而乐以卦 (第 35b 页)
此一节书是平王策命晋文侯而追叙其先世之功
也晋于周为同姓故称父义和文侯之字先祖谓成
康以下诸君怀安也平王若曰父 义和 汝知我祖文
武之德乎丕显哉我文武相继皆能敬慎以明其德
由是德修于身而达于政治光辉发越无远弗至昭 (第 33b 页)
也晋于周为同姓故称父义和文侯之字先祖谓成
康以下诸君怀安也平王若曰父 义和 汝知我祖文
武之德乎丕显哉我文武相继皆能敬慎以明其德
由是德修于身而达于政治光辉发越无远弗至昭 (第 33b 页)
(鸠排羽等事程泰之解旸谷南交昧谷幽都以为筑/一台而分为四处非也若如此则是东方之民得东)
(作他处更不耕种矣西方之民享西成他处皆不敛/穫矣大抵 义和 四子皆是掌历之官观于咨汝义暨)
(和之辞可见敬致乃冬夏致日春秋致月是也春秋/分无日景夏至景短冬至景 (第 9a 页)
(作他处更不耕种矣西方之民享西成他处皆不敛/穫矣大抵 义和 四子皆是掌历之官观于咨汝义暨)
(和之辞可见敬致乃冬夏致日春秋致月是也春秋/分无日景夏至景短冬至景 (第 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