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道家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王氏
王氏者中书舍人谢良弼之妻也东𣈆右军
逸少之后会稽人也良弼进士擢第为浙东
从事而婚焉既而抱疾沉痼历年未愈良弼
赴阙竟不果行而加绵笃时 吴筠
天师游四 (第 008a 页)
委卿专往必冀神仙手笔今古相续耳
旻到山之日灵鹤翔鸣玄静书经之时神人
降其室皆精诚所应也事见仙传拾遗 吴筠
鲁中儒入嵩山依宗师潘师正为道士
传上清之法苦心钻仰乃尽通其术开元中
南游金陵访道茅山久之东游天台尤善 (第 010b 页)
不得通谒虽梁器陶景唐礼 吴筠
未足方万
分寻奉旨登宝符阁观天书累表乞退二圣
眷遇方隆以重违雅尚先生得请东归故乡
决志精思心驰太空之 (第 012b 页)
 博施无穷谓之仁人理名正实处事之宜

 谓之义人谦退辞逊恭以守和谓之礼人
 此五者皆可道也陈迹也非至至者也至
 至者一尚不存安有其五
  吴筠
曰礼智者制乱之大防也道德者抚
 乱之宏纲也然则道为礼之本礼为道之
 末执本者易而固持末者难而危故人主 (第 005b 页)
    金匮玉衡经元女经通占大象历星经灵棋
    经旧皆入术数家𩔖陶宏景华阳𨼆居集邵
    子击壤集 吴筠
宗元集旧皆入别集𩔖虽配
    𨽻或有未安门目或有改易然总无以为道
    家言者今一概收载殊为 (第 3a 页)
 (内言万物化生昆虫鸟兽各有奇偶/所秉方隅气候刚柔夭折不等之说)
   尊字号计八卷
华阳陶隐居集(二卷/) (贞白先生集/) (仙诗/) 宗玄先生
文集(三卷/)
 (其文玄妙渊博洞达性命诗/中高士吟步虚词灵空之极) (第 14b 页)
宗玄先生
玄纲论(奏上唐玄宗/) (第 14b 页)
 天谷下及阴端二景相逢打成一块崔公
 入药镜云归根窍复命关贯尾闾通泥丸
 许旌阳三药歌云三田内转长流布青目
 乌髭发黑时 吴宗玄
学仙歌云坎离反覆
 颠倒颠天地日月俱回旋指玄篇云一马
 自随天变化六龙长驾日循环吕纯阳诗 (第 022a 页)
 寸步不休跛鳖千里累土不止丘山从成

 临河欲鱼不如归而织网故夫人之学道
 不患不成惟患不勤不患不勤惟患无久
 远之心盖久远之心最为难也 吴宗玄

 纲论云知道者千而志道者一志道者千
 而专精者一专精者千而勤久者一是以
 学者众而成者寡也若知者 (第 008b 页)
一敢以忠信奉见(见旧唐书/隐逸传)
宗元先生 吴筠
鲁中之儒士也入嵩山为道
士久之游天台玄宗遣使徵之既至问以道
法对曰道法之精无如五千言其诸枝词蔓
说徒 (第 020b 页)
   李思慕
李思慕成纪人与东楚董练师白先生结烟
霞之友周游三湘名山后访南岳五峰虽师
范不同而各有指归白既于石鼓上升思慕
入京师高力士嫉 吴筠
而进之于明皇答问
称旨后乞归山上厚赐饯行注清静经行于
世后玄化于紫盖峰惟董混迹于衡阳后洞
常以咒术治 (第 013a 页)
   薛昌
道士薛昌幽蓟人唐天宝间栖止于蜀青城
洞天观忽得商陆酒饮之耳鼻血流死经三
日蹶然而苏肌肤洁白容状顿少身轻目明
势欲飞举数日之外洞见远近虽山林崖巘
不隔视听时玄宗宗尚至道节度使延致宾
馆欲乘以驲骑送京师忽失所在或有见在
大面山者
    吴筠

(第 009a 页)
吴筠
字正节华阴人也通经义美文辞举进
士不中性高耿不能与时俯仰去居南阳倚
常山唐明皇天宝初召至京师隶为道士 …… (第 009b 页)
   李白
李白字太白唐兴圣皇帝九世孙白之母梦
长庚星而孕因而命之生于天后圣历二年
己亥五岁诵六甲十岁通诗书观百家苏颋
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十五好剑术游神仙多居岷山游玩山水数
有吟咏复登峨嵋游江淮观云梦娶许相圉
师孙女留云梦三年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

轻财重施去之齐鲁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
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祖徕山耽饮号竹溪
六逸玄宗开元十六年上裴史书云制作不
倦迄今三十春矣天宝三载甲申白与 吴筠
善筠待诏翰林白亦至长安见太子宾客贺
知章于紫极宫因解金貂换酒为乐知章见
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荐于明皇召 (第 011a 页)
宗性论修真秘诀学士徐铉徐锴俱称叹尝
吴筠
施肩吾无以加焉
   徐左卿
徐左卿者不知何许人唐天宝十三年重阳
日明皇猎于沙苑云间有孤鹤徊翔上亲射 (第 009a 页)
 者义朱雀汞也得之伏徘徊禀气渐升火
 名曰正阳之丹矣
爰有物外之人性禀天真抱冲和精气厌
寰海之嚣尘
  吴筠先生
云仙者人之所美也死者人之
 所恶也所以神不清骨不峻者非禀于阳 (第 006b 页)
 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陆希声曰衣被天
 下而不有其仁斯广德若不足者也此言
 阴德密行也夫建立阴德之人不显其功
 畏人之知故若偷窃耳 吴筠
元纲论曰功
 欲阴过欲阳功阴则能全过阳则易改此 (第 003b 页)
 体写老子刊正文句(见新唐书隐逸传旧/书本传云玄宗令以)
 (三体写老子经因刊正文句定著五/千三百八十言为真本以奏上之)
宗元先生 吴筠
鲁中之儒士也入嵩山为道
 士久之游天台玄宗遣使徵之既至问以 (第 006a 页)
 貌若愚陆希声曰衣被天下而不有其仁
 斯广德若不足也
建德若偷
 此言阴德密行也夫建立阴德之人不显
 其功畏人之知故若偷窃耳 吴筠
元纲论 (第 014a 页)
 解上中下三士所见之不同也
建言有之明道若昧夷道若颣进道若退上
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
 纂云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钞曰此史记列传老子教孔子之辞也已
 释开题中
 纂云 吴筠
玄纲论曰功欲阴过欲阳
 钞曰吴天师玄纲论立功改过章云功欲 (第 021b 页)
 能此道矣致虚极守静笃知雄守雌知白
 守黑专气致柔能如婴儿出入生死入水
 火贯金石乘虚御风此天下皆谓我道大
 似不肖此下士闻之大笑也 吴筠
称深于
 道者无如五千文岂欺我哉 (第 011a 页)
明镜图应
得含镜图凡二十四真图吾之灵宝也洞中
黄箓章中黄九都文各有秘要经即吾之别
号也皆得灵宝自然符 为宗元
相须而成真 (第 012b 页)
土是安舍此奚适恐将来君子靡昭厥由故
覈而志之表此坚石大历十三年正月十五
日中岳道士 吴筠

   厨院新池记
遇知己而用者匪唯于人物亦有之初厨院
因前池馀派浸润坳堂数步及霤才供厨饪
涤器而 …… (第 008a 页)
   白鹿山房记
大涤洞天发天目盘薄苕溪阳形势最浙右
自古有道来游来居仙去可数然山中泉石
胜处率多北向向南而胜者白鹿一山尔是
山为大涤中峰升天坛在上其下石室按旧
志晋许远游真君作坛炼丹丹成天下白鹿

迎去所以名山也 唐吴贞节
天师美文词与
太白齐名尝搆石室为藏书地逮尸解宣城
语弟子当还天柱石室此石室所以著也宋
陆永仲王元素朱 …… (第 022a 页)
   冲天观记
两浙山水之胜最东南繇浙江西杭最繇杭
西馀杭最逆天目大溪上十有八里曰洞霄
宫者是为大涤洞天又馀杭最胜处也未至

宫数里两山翼道折为九锁佳气盘郁是以
得道士若晋郭许二真君 唐吴贞节
暨子虚
闾丘玄同辈高蹈其间遗迹具在至今探幽
访古使人翛然欲仙介九锁外有山名仁寿
气势特伟众山所宗然荆 …… (第 029a 页)
   清真道院记
馀杭西十有八里曰九锁山逆溪水上左右
山趾相错行者萦其间前直百步外若断无
路为锁一也迄九锁山势差直上则为洞霄
宫左折为东天柱岭西北泉石最胜曰青檀
山旧志载月窟冰壸镜潭试剑岩涌翠石壁
悉在兹山尔宋咸淳间前知洞霄宫事凝神
朱先生以先世诸墓在作祠山阳先生殁至
元己丑其徒冲逸孙法师与其孙今静逸法
师舒公辟而广之曰清真道院为屋凡五六

十楹而门庑殿堂斋閤庖湢咸有法度松杉
垂阴花卉迭芳白昼无声不类人境大门内
流泉所直则发石甃址四周若墙趾坎为方
池畜金鲫百数扣栏槛悉至取食山下飞玉
泉悬瀑数仞自是出也岁庚子余过舒公憩
暑于此相与觞咏为药暇日登高指余诸山
慨然曰宫西南为伏虎岩晋郭文举隐也西
升天坛许远游冲举也其下石室 唐吴贞节
仙去瘗书剑也北大涤洞则暨子虚得道长
往与吾远祖玄同先生筑室后入兹洞以达 (第 031a 页)